(小升初择校分班考)小升初重点校择校分班考预测卷-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西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择校分班考)小升初重点校择校分班考预测卷-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西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5 21: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小升初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小升初重点校择校分班考预测卷(西师大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图是一把弹弓,由手柄和橡皮筋组成。表是橡皮筋的长度与用力情况记录表,根据表中信息,橡皮筋在不用力时的长度(原来的长度)是(  )
用力情况(千克) 2 4 6 8
橡皮筋长度(厘米) 30 36 42 48
A.16厘米 B.20厘米 C.24厘米 D.30厘米
2.已知mn=c,,(a、b、m、n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的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李爷爷家今年共收小麦100吨,比去年多收20吨,该村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了(  )
A.一成五 B.二成 C.二成五 D.一成七
4.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总量的20%,第二次运走余下货物的25%。两次运走货物的质量相比,(  )
A.第一次多 B.第二次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多少
5.如果A:B=1:9,那么(A×9):(B×9)等于(  )
A.1 B.1:9 C.1:81 D.无法确定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这个三角形不可能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甲走的路程比乙多,乙走的时间比甲多,甲、乙的速度比是(  )
A.2:3 B.3:2 C.4:5 D.5:4
8.一种纸,100张叠起来厚约1cm。照这样计算,1亿张这种纸叠起来约有(  )层楼那么高。
A.3 B.30 C.300 D.3000
9.一个工人做了120个零件,不合格的有15个,合格率是(  )
A.105% B.87.5% C.12.5% D.22.5%
10.下面图形中,用“底面积×高”不能直接计算出体积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一个由若干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是。这个几何体至少有    个正方体,最多有    个正方体。
12.两个圆的周长的比是4:3,一个圆的面积是36cm2,另一个圆的面积是    或 ________。
13.修一条公路,甲队独修10天完成,乙队15天完成,两队合修    天完成全长的。
14.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cm的大圆柱时,表面积减少72cm2,则一个小圆柱的体积是    。
1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50千米,结果返回时少用48分钟,甲地到乙地相距    千米。
16.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甲要24天,乙要32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单独做,则共用26天完成工作,在这期间,甲做了    天。
17.   ÷40=5:   =   %=   (小数)
18.某商店五月份盈利6000元,记为+6000元,那么六月份亏损1300元,则记为    元。
19.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六年级的小明,身高是165    ,体重是50    。每天早上喝一盒250    的牛奶,然后来到面积为60    的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他每天在校的时间约为7    。
20.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成都、巴南两地的距离为8cm,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km。
21.一台电视打八五折后是1700元,这台电视的原价是    元。
22.一个挂钟在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的度数是    ;若时针长5cm,经过12小时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cm。
三.判断题(共6小题)
23.若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则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24.某小组一次数学测评最高分92分,最低分87分,平均分92分。    
25.教练员比赛前预言我们队获胜的可能性有75%,表示我们队一定会赢。    
26.假分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假分数大。    
27.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1:π。    
28.1kg糖溶解在10kg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10。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9.求未知数x的值。
9×3﹣1.7x=13.4
30.计算下面各题。
①18 ②24+480×1.2 ③8
④ ⑤ ⑥0.17
31.计算如图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
五.操作题(共1小题)
32.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
(1)请画出三角形A按2:1放大后的三角形B;
(2)请画出三角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三角形C;
(3)三角形B的面积是    cm2。
六.应用题(共6小题)
33.把一根底面积是 16dm2,高是6dm的圆柱形钢材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12dm 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分米?
34.卡车计划分三次运完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5.4吨,占这批货物的30%,第二次与第三次所运货物的比是2:5,第三次计划运走货物多少吨?
35.如图,已知该公司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少收入220万元。去年全年收入多少万元?
36.用铁皮做一个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6分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
(1)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2)做好的水桶能装水多少升?(铁皮厚度不计)
37.一个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10厘米深的水,将一个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的圆锥形铅锤放入杯中,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
38.元旦文艺表演,上场演出的同学共407人,其中未得奖的女同学占女同学人数的,未得奖的男同学有16人,得奖的男、女同学人数相等。问:演出的女同学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考点】正、反比例应用题;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弹性限度内(不破坏橡皮筋),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设这根橡皮筋不用力时长度为x厘米,据此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橡皮筋在不用力时的长度(原来的长度)是x厘米。
(30﹣x):2=(36﹣x):4
2×(36﹣x)=(30﹣x)×4
72﹣2x=120﹣4x
2x=48
x=24
答:橡皮筋在不用力时的长度(原来的长度)是24厘米。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及应用。
2.【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答案】D
【思路分析】先将a中的c换成mn,再将a化成mn=ab,然后看各个选项的比例式哪个能化成mn=ab即可。
【解答】解:由mn=c,得:a,mn=ab
选项A,由得:ma=nb,与mn=ab不一致;
选项B,由得:mb=na,与mn=ab不一致;
选项C,由得:am=nb,与mn=ab不一致;
选项D,由得:mn=ab,与mn=ab一致。
故选:D。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使用代入法。
3.【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C
【思路分析】用今年共收获小麦的质量减去20吨,计算出去年收小麦的质量,再用比去年多收的质量除以去年收小麦的质量,即可计算出该村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再化成成数。
【解答】解:20÷(100﹣20)
=20÷80
=25%
25%=二成五
答:该村去年小麦产量比前年增加了二成五。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4.【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C
【思路分析】把这批货物的总数看作单位“1”,第一次运走20%,还剩(1﹣20%),第二次运走余下的25%,即第二次运走总数的(1﹣20%)×25%,再比较即可。
【解答】解:(1﹣20%)×25%
=80%×25%
=20%
20%=20%
答:两次运的货物相比,两次运得一样多。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考点】比的性质.
【答案】B
【思路分析】比的性质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A:B=1:9
所以(A×9):(B×9)=1:9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
6.【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
【答案】B
【思路分析】其中的一个角是40°,如果这个角是底角,那么顶角就是100°,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如果这个角是顶角,那么两个底角分别是70度,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由此求解。
【解答】解:40度的角是底角,那么顶角是:
180﹣40×2
=180﹣80
=100(度)
100度是钝角,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40度的角是顶角,那么它的两个底角都是:
(180﹣40)÷2
=140÷2
=70(度)
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所以这个三角形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知道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正确的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7.【考点】比的意义.
【答案】B
【思路分析】分别表示出它们的速度,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它们的速度之比。
【解答】解:甲行驶的路程是乙的(1),乙的时间是甲的(1)。
(1):(1)

=3:2
甲乙的速度的比是3:2。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时间和路程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8.【考点】一亿有多大.
【答案】D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00张纸叠起来厚约1厘米,1亿里面包含多少个100则1亿张这种纸就是多少厘米,根据100厘米=1米进行单位换算;每层楼大约高3米,求1亿张纸的厚度有多少个3即可解答。
【解答】解:1亿=100000000
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1000000厘米=10000米
10000÷3≈3000(层)
答:1亿张这种纸叠起来约有3000层楼那么高。
故选:D。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1亿张纸有多厚。
9.【考点】百分率应用题.
【答案】B
【思路分析】先求出合格零件个数,进而根据“合格率100%”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00%=87.5%
答:合格率是87.5%。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
10.【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答案】B
【思路分析】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直接计算它们的体积.而圆锥用“底面积×高”不能直接计算出体积.据此解答.
【解答】解: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直接计算它们的体积.而圆锥用“底面积×高”不能直接计算出体积.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圆锥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答案】5;7。
【思路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可知底层有4个小正方体,从右面看到的是,可知有2层,上层至少有1个小正方体,最多有3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个由若干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是。这个几何体至少有5个正方体,最多有7个正方体。
故答案为:5;7。
【名师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考点】圆、圆环的面积;比的应用.
【答案】64cm2,20.25cm2。
【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圆的周长比是4:3,不妨设这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由题意得:C甲:C乙=2πR:2πr=R:r=4:3,半径比为4:3,面积比为πR2:πr2=R2:r2=16:9;根据题意可得两种情况: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36cm2大,则16:9=(  ):36,求出一个值;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36cm2小,则16:9=36:(  );求出一个值。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甲乙两圆的周长比是4:3,半径比是4:3,面积比是42:32=16:9;
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36cm2大,设另一圆的面积为xcm2,则:
16:9=x:36
9x=16×36
x=64
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36cm2小,设另一个面的面积为ycm2,则:
16:9=36:y
16y=9×36
y=20.25
故答案为:64cm2,20.25cm2。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圆的半径的平方与圆的面积成正比例的性质。
13.【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答案】4。
【思路分析】把修一条公路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两队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即可解答。
【解答】解:()
=4(天)
答:两队合修4天完成全长的。
故答案为:4。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和是解答关键。
14.【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120立方厘米。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厘米的大圆柱,这个大圆柱的表面积比四个小圆柱的表面积和减少了6个底面的面积,已知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据此可以求出一个底面的面积,然后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72÷6×(40÷4)
=12×10
=120(立方厘米)
答:一个小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20立方厘米。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5.【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答案】160。
【思路分析】设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等量关系:去时速度×时间=返回速度×时间,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x小时。
48分钟=0.8小时
40x=50(x﹣0.8)
40x=50x﹣40
10x=40
x=4
40×4=160(千米)
答:甲地到乙地相距160千米。
故答案为:160。
【名师点评】本题用方程解答比较简便,解题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6.【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答案】18。
【思路分析】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是,由于共用26天完成了工作,可设甲做了x天,则乙就做了(26﹣x)天,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得方程:x(26﹣x)=1,解此方程即得甲做了多少天。
【解答】解:设甲做了x天,则乙就做了(26﹣x)天。
x(26﹣x)=1
xx=1
x=18
答:在这期间,甲做了18天。
故答案为:18。
【名师点评】通过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找到等量关系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7.【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答案】8,25,20,0.2。
【思路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8÷4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1:5,再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5就是5:25;1÷5=0.2;把0.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20%。
【解答】解:8÷40=5:25=20%=0.2
故答案为:8,25,20,0.2。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除法、比、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18.【考点】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答案】﹣1300。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某商店五月份盈利记为正,亏损记为负,据此解答。
【解答】解:某商店五月份盈利6000元,记为+6000元,那么六月份亏损1300元,则记为﹣1300元。
故答案为:﹣130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负数的意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
19.【考点】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答案】厘米;千克;毫升;平方米;小时。
【思路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六年级的小明,身高是165厘米,体重是50千克。每天早上喝一盒250毫升的牛奶,然后来到面积为60平方米的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他每天在校的时间约为7小时。
故答案为:厘米;千克;毫升;平方米;小时。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0.【考点】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
【答案】320。
【思路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解。
【解答】解:832000000(厘米)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答: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20千米。
故答案为:320。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解;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21.【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2000。
【思路分析】把电视的原价看作单位“1”,则现价=原价×85%,据此计算。
【解答】解:1700÷85%=2000(元)
答:这台电视的原价是2000元。
故答案为:2000。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关键找到单位“1”,利用数量关系做题。
22.【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答案】90°;31.4。
【思路分析】根据圆的周长=直径×π,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3.14×5×2=31.4(厘米)
答:一个挂钟在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的度数是90°;若时针长5cm,经过12小时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31.4cm。
故答案为:90°;31.4。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共6小题)
23.【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圆锥的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高不变,则圆锥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2×2=4
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圆锥的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高不变,则圆锥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24.【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某小组一次数学测评最高分92分,最低分87分,平均分要低于92分,高于87分。
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考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75%>50%,只能说明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不是确定事件,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教练员比赛前预言我们队获胜的可能性有75%,表示我们队赢的可能性比较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判断。
26.【考点】分数除法;商的变化规律.
【答案】√
【思路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假分数≥1,真分数<1,由分析可知,
一个假分数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假分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假分数、真分数的含义及不用计算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27.【考点】比的应用;圆柱的展开图.
【答案】√
【思路分析】由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可知,圆柱体的高和底面周长相等,由此写出圆柱底面直径与高的比并化简即可。
【解答】解:底面周长即圆柱的高=πd;
圆柱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d:πd=1:π;
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1:π;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28.【考点】比的意义.
【答案】×
【思路分析】糖的质量+水的质量=糖水的质量,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糖与糖水的比。
【解答】解:1:(1+10)=1:11
答:糖与糖水的比是1:1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比的意义,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9.【考点】分数方程求解;小数方程求解.
【答案】x;x=8。
【思路分析】(1)首先把化成x=2,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即可;
(2)首先把9×3﹣1.7x=13.4化成27﹣1.7x=13.4,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1.7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13.4,最后两边同时除以1.7即可。
【解答】解:(1)
x=2
x2
x
(2)9×3﹣1.7x=13.4
27﹣1.7x=13.4
27﹣1.7x+1.7x=13.4+1.7x
13.4+1.7x=27
13.4+1.7x﹣13.4=27﹣13.4
1.7x=13.6
1.7x÷1.7=13.6÷1.7
x=8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30.【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答案】①9;②600;③3.8;④8;⑤;⑥。
【思路分析】①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②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③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④⑥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⑤中括号里面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解答】解:①18
=3
=9
②24+480×1.2
=24+576
=600
③8
=61
=4.8﹣1
=3.8

=242424
=12﹣8+4
=8

[]
[]
[1]
⑥0.17
=0.170.83
=(0.17+0.83)
=1
【名师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1.【考点】组合图形的面积;圆与组合图形.
【答案】7.74平方厘米。
【思路分析】根据图片可知,用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直径是6厘米,半径为6÷2=3(厘米)的两个半圆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答】解:6×6﹣3.14×(6÷2)2
=36﹣3.14×9
=36﹣28.26
=7.74(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面积是7.74平方厘米。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和或差的形式。
五.操作题(共1小题)
32.【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答案】(1)(2);(3)12。
【思路分析】(1)按2:1放大后是底为6格,高为4格的直角三角形,由此即可画出图形B;
(2)根据旋转的方法,点O不动,把三角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C;
(3)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厘米,所以B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即可求出其面积。
【解答】解:(1)(2)画图如下:
(3)6×4÷2
=24÷2
=12(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B的面积是12cm2。
故答案为:12。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进行图形变换的灵活应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六.应用题(共6小题)
33.【考点】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答案】24分米。
【思路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圆锥的体积公式:VSh,那么h=VS,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6×612
=96×3÷12
=288÷12
=24(分米)
答:这个圆锥的高是24分米。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4.【考点】比的应用.
【答案】9吨。
【思路分析】把这批货物看作单位“1”,用第一次运走的质量除以第一次占这批货物的百分比,得到这批货物的质量,再减第一次运走的质量,得到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总质量,第二次与第三次所运货物的比是2:5,则第三次运走的占第二次和第三次总质量的,最后用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总质量乘第三次运走的占第二次和第三次总质量的分率,可得到第三次运走的质量。
【解答】解:5.4÷30%=18(吨)
18﹣5.4=12.6(吨)
12.69(吨)
答:第三次计划运走货物9吨。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得到总质量,进而得到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总质量,再根据按比分配得到第三次运走的质量。
35.【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2750万元。
【思路分析】把全年收入看作单位“1”,第四季度占全年收入的百分之几,用单位“1”减前三个季度的分率。根据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少收入220万元,用220除以第三季度减第四季度的分率,即可求出全年的收入。
【解答】解:1﹣(16%+28%+32%)
=1﹣76%
=24%
220÷(32%﹣24%)
=220÷8%
=2750(万元)
答:去年全年收入2750万元。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36.【考点】关于圆柱的应用题.
【答案】(1)87.92平方分米;(2)75.36升。
【思路分析】(1)实际就是求圆柱形水桶的侧面积和底面积之和,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侧=Ch=πdh=2πrh(C表示底面的周长,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圆柱的高),圆柱的底面积=πr2;
(2)实际就是求圆柱形水桶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计算。
【解答】解:(1)2×3.14×2×6+3.14×22
=75.36+12.56
=87.92(平方分米)
答: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87.92平方分米的铁皮。
(2)3.14×22×6
=12.56×6
=75.36(立方分米)
75.36立方分米=75.36升
答:做好的水桶能装水75.36升。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7.【考点】圆锥的体积.
【答案】0.02厘米。
【思路分析】因圆锥形铅锤的高小于玻璃杯内水的高度,所以铅锤能全部浸没在水中,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铅锤的体积,再除以玻璃杯的底面积,就是水面上升的高度。
【解答】解:3.14×(2÷2)2×6÷(3.14×102)
3.14×12×6÷(3.14×100)
3.14×1×6÷314
=6.28÷314
=0.02(厘米)
答:水面会上升0.02厘米。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圆锥和圆柱体积公式的掌握,熟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圆柱=πr2h=Sh、圆锥的体积公式:V圆锥πr2hSh,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8.【考点】浓度问题.
【答案】207人。
【思路分析】根据题干,设演出的女同学有x人,则演出的男同学是407﹣x人,未得奖的女同学占女同学人数的,则得奖的女同学是(1)x人,得奖的男同学是(407﹣x﹣16)人,根据得奖的男、女同学人数相等,列出方程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设演出的女同学有x人,则演出的男同学是407﹣x人,根据题意可得:
(1)x=407﹣x﹣16
x=391﹣x
x=391
x=207
答:演出的女同学是207人。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设出演出的女同学人数,从而表示出得奖的女同学和男同学人数,再根据得奖人数相等列出方程即可解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