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山西省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定时训练(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山西省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定时训练(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5 21:3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山西省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历史三轮复习定时训练(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50-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墓遗址共出土铁器95件,其中农具有58件;1953年在河北兴隆战国冶铸遗址中出土一批铁范,共40副87件,器形有锄、镰、镢、斧、凿、车具等,其中60%为农具范。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河北兴隆是当时最大的冶铁中心 B.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主要耕作方式
C.铁农具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在北方一些地区广泛使用铁农具
2.“秦皇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初
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
3.下图分别为隋唐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对两图解读正确的是
A.都有利于保障都城物资供应 B.都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C.都推动了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D.都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4.下列各项对地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该图表明古代君主集权专制达到顶峰 B.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基本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 D.该政权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5.据统计:“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l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B.加快了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发展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有一定抵制作用
6.朝鲜人金若山在《告朝鲜国内革命同志书》一文中,赞颂中华民族:一是有伟大的团结力量;二是有伟大的牺牲精神;三是有伟大的动员力量。这一评论是基于( )
A.国民革命的历史洪流 B.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C.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古雅典公民中,演说家代不乏人,而政客又多为能言善辩之士。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公民大会议事需要 B.国家管理轮番而治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权力机关分权制约
8.被西方经济学界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这位经济学家是( )
A.亚当·斯密 B.休谟 C.康德 D.洛克
9.如表是李华整理的读书笔记,“?”处应填上
历史动力源 历史现象
? 大学兴起
城市自治
等级君主制出现
A.庄园衰败 B.商品经济发展 C.城市复兴 D.市民阶层壮大
10.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圣经》
B.《神曲》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
11.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最担心安全问题的国家之一,它四处寻找盟友,在与英美缔结防御条约的努力失败之后,转向与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结盟。法国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欧洲霸权 B.对付苏联 C.防御德国 D.与英国争夺中欧
12.1929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整村、整乡、整区、整州甚至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千百万个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B.广大农民热切地拥护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模式使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 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中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
材料二 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通史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律》,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的同类法典晚多久。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效。
——摘编自(荷兰)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
14.选官春秋
官员,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家政权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中国古代,为封建王朝选拔合格的官员一直是中央政府统治的重要一环,选拔官员的方式与标准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在不断进步与变化。
(1)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请将与下列选官制度与时代相对应(填字母)。
A.察举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世官制E.军功爵制
针对选官制度的史料历来相当丰富,以下是两段相关史料,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考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其长策,嫌得英雄尽白头!”
——【五代】《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材料二: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
——【元】《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涉及什么选官制度?两位论者对该制度态度有何不同?请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论者为何会持这样的态度?
图片说明:左图是老北京的一款游戏“升官图”的部分截图,玩法类似于“大富翁”。图上有各种官位名称,玩家从白丁(平民)开始,通过掷骰子随机决定升降,最终可上升到三公之位。当走到有些官位时玩家可以快速升官,而有些官位则升迁不易,甚至可能降职。
(3)升官图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否拥有史料价值?通过升官图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在使用升官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4)有一种说法称这种游戏形式在汉代就出现了,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如认同,请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证明,如不认同,则依据历史知识推测其大致可能出现的时代。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全面遏制苏联,美国确定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缔结北大西洋公约,以此控制西欧并将其纳入对苏战略体系……1949年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正式诞生……北约奉行“集体防御”原则……尽管北约声称其为防御性组织,但它实际上是美国遏制苏联和控制西欧谋求全球霸权的工具。北约的成立使得美欧国家在军事、政治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美欧的冷战合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欧盟的一体化实践为全球建立一种多元、复杂但最终归于和谐的新型结构提供了经验。人们可以认为,世界秩序的转变始于20世纪50年代西欧的一体化。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有着类似战争创伤经历的国家可以使这场革命不断传播。尽管欧盟模式不可能被完全照搬,但它提供了可行的榜样和启示。欧盟成功地以和平及促进共同繁荣与安全的方式组织并影响了其相邻地区。对亚洲国家来说,欧盟模式很可能比美国所代表的帝国性大国战略更具吸引力,更何况欧盟模式与亚洲自身的历史传统相适应。
——据吴鑫《北约的历史演变及主要特点》等整理
(1)提取两大联盟的成立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两大联盟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据题意可知,在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出土了许多铁器,其中农具占比比较大,说明在北方一些地区广泛使用铁农具,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河北兴隆是最大的冶铁中心,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铁器,没有涉及牛耕,排除B项;材料仅说明了铁农具的出土情况,不能说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D项正确;排除A、B、C项。
3.A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都是将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与都城相连接,说明都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A项正确;大运河的开凿并没有减轻南方人民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政治中心没有南移,排除C项;元朝大运河促进的不是关中与江南地区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包含着乌里雅苏台、伊犁等地名,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等信息,反映的是清朝前期的祖国疆域,其基本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C项正确;仅凭该图不能说明古代君主集权专制达到了顶峰,排除A项;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元朝时期,排除B项;该政权是第二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材料反映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官办织布局的创办使外国侵略利益受损,说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局面是否是入超,排除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失败了,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排除C。
【点睛】
6.C
【详解】根据材料“一是有伟大的团结力量;二是有伟大的牺牲精神;三是有伟大的动员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若山认为,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团结力量,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可以放下彼此的恩怨,建立民族的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伟大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复兴,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伟大的动员力量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行全面抗战路线;综上所述,这是对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的基本论述,C项正确;国民革命的历史洪流,是推翻北洋军阀的革命运动,未涉及民族问题,排除A项;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人民解放战争属于中国内部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决定国家法律与政策,公民在公民大会上就会议议题发表演说时,不但声音要洪亮,而且训练有素,所以,古雅典演说家、能言善辩之士层出不穷,A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排除B、C、D选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是财富 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其被尊为 “现代经济学之父”,A项正确;休谟是苏格兰哲学家,主张不可知论,排除B项;康德是德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主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等,排除C项;洛克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分权学说,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导致欧洲社会中自治城市出现、大学兴起以及等级君主制出现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发展所致,选项B正确;庄园衰败、城市复兴、市民阶层壮大是中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表现,而非动力源,排除A、C、D。
10.B
【详解】14-17世纪,玛丽设计的几张卡片内容都是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那么还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神曲》,作者但丁,故B正确; 《圣经》为宗教圣典,排除A; 《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路德作品,排除C; 《论法的精神》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代表作品,排除D。
11.C
【详解】法德一直是历史宿敌,法国主动与英美缔结防御条约的努力失败之后,转向与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结盟,显然是联合他国共同对抗德国,C正确;法国此时欧洲霸权已经丧失,A错误;法国直接目的是对抗德国,B错误;与英国争夺中欧不是法国直接目的,D错误。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主要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并提供市场,因此材料中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快速推进是为了迎合工业化的需要,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废除是在1928年,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运动触犯了农民的利益,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斯大林模式建立是在20世纪3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
13.(1)特点:传统法制: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缺乏个体自由观念;礼法秩序;人治特征明显。
现代法制:司法权独立;平等秩序;法律类别齐全;法律职业阶层壮大。
(2)原因:传统法制的弊端;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崛起;政府及精英爱国人士的支持;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西方文明的示范。
【详解】(1)根据“贯彻一种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得出礼法秩序;根据“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得出人治特征明显;根据“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得出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根据“因为没有成文法”得出非成文法大量存在;根据“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得出缺乏个体自由观念。
(2)根据“成文法……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得出成文法的出现;根据“废除肉刑”得出强调自然权利;根据“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得出法律类别齐全;根据“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得出司法权独立;根据“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致”得出法律职业阶层壮大。
(3)根据“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得出清末新政的推动;根据“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得出民族危机严重;根据“1911年之后,……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在国民党统治的1927年到1946年,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得出中华民国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实践;根据“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得出西方文明的示范。
14.(1)选官制度:1-D;2-E;3-A;4-C;5-B。
(2)选官制度:科举制。
不同:材料一认为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很难考;材料二认为自隋唐朝以来,科举考试专尚词赋,使人变得浮华了。
原因:材料一所处的五代时期,科举考试主要以明经、进士科为主;材料二所处的元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更重视德行。
(3)史料价值:升官图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信息:了解朝廷组织架构;了解历代官制的变化;了解印刷术的进步;了解民俗等。
问题:要注意辨别真伪,挖掘其有价值的因素。
(4)态度:同意。
证明:汉代实行察举制,平民可能会被察举做官;汉承秦制,中央设置三公。
【详解】(1)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世官制,所以与1(西周)相对应的选官制度是D(世官制);秦朝实行军功爵制,所以与2(秦)相对应的选官制度是E(军功爵制);西汉实行察举制,所以与3(西汉)相对应的选官制度是A(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所以与4相对应的选官制度是C(九品中正制);隋朝实行科举制,所以与5相对应的选官制度是B(科举制)。
(2)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材料二“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涉及科举制。不同:根据材料一“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考场)者,亦所无恨……”,可知,材料一认为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很难考;根据材料二“……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可知,材料二认为自隋唐朝以来,科举考试专尚词赋,使人变得浮华了。原因:根据材料一的出处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所处的五代时期,科举考试主要以明经、进士科为主;根据材料二的出处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所处的元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更重视德行。
(3)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图上有各种官位名称,玩家从白丁(平民)开始,通过掷骰子随机决定升降,最终可上升到三公之位。当走到有些官位时玩家可以快速升官,而有些官位则升迁不易,甚至可能降职”,并结合所学可知,升官图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信息:根据材料升官图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了解朝廷组织架构、历代官制的变化、印刷术的进步、民俗等方面得出升官图提供的信息。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在使用升官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辨别真伪,挖掘其有价值的因素。
(4)态度:结合所学可知,我同意升官图游戏出现在汉代的说法。证明: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平民可能会被察举做官;汉承秦制,中央设置三公。由此可知,官图游戏有可能出现在汉代。
【点睛】
15.(1)信息:北约的成立反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的加剧;欧盟的成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2)示例:
【详解】(1)根据材料“北约的成立使得美欧国家在军事、政治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美欧的冷战合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可得出北约的成立反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的加剧;根据材料“欧盟成功地以和平及促进共同繁荣与安全的方式组织并影响了其相邻地区”可得出欧盟的成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2)根据题干要求,首先可以确定论点为两大联盟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其次,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论述的两大联盟指的是侧重军事的北约和侧重经济的欧盟,据此从两大联盟分别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分析说明。根据材料“北约的成立使得美欧国家在军事、政治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美欧的冷战合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可得出北约作为政治军事集团,其成立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实际上是美国遏制苏联和控制西欧谋求全球霸权的工具”可得出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的重要工具;根据材料“欧盟的一体化实践为全球建立一种多元、复杂但最终归于和谐的新型结构提供了经验”可得出欧盟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表现,为全球建立和谐的新型结构提供了经验,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根据材料“对亚洲国家来说,欧盟模式很可能比美国所代表的帝国性大国战略更具吸引力”可得出欧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对制约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积极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