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2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5 19:38:42

文档简介

4.1.2 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
1.若函数f(x)=·ax是指数函数,则f的值为(  )
A.2         B.2
C.-2 D.-2
2.下列函数中,既是指数函数,又在区间(0,+∞)上为严格减函数的是(  )
A.y= B.y=x2
C.y= D.y=2x
3.函数y=(a>1)的图象大致形状是(  )
4.若函数y=的定义域为[2,5],则该函数的值域是(  )
A.[4,32] B.[4,16]
C.[2,32] D.[2,16]
5.(多选)若函数y=ax-(b+1)(a>0且a≠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必有(  )
A.0<a<1 B.a>1
C.b>0 D.b<0
6.已知函数y=a·2x和y=2x+b都是指数函数,则a+b=    .
7.已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y=f(2x)的定义域为    .
8.设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3x+a(a为常数),当x<0时,f(x)=    .
9.已知指数函数f(x)=ax(a>0,a≠1),且f(2)=4.
(1)求a的值;
(2)当x∈[0,2]时,求g(x)=a2x-ax-1的值域.
10.函数①y=ax;②y=bx;③y=cx;④y=dx的图象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下列四个数:,,,中的一个,则a,b,c,d的值分别是(  )
A.,,, B.,,,
C.,,, D.,,,
1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取x>0,均有3x>2x
B.y=()-x是增函数
C.y=2|x|的最小值为1
D.在同一坐标系中,y=2x与y=2-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12.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
(1)求实数a的值;
(2)求f(x)的值域.
13.已知函数f(x)=若实数a,b,c满足a<b<c,且f(a)=f(b)=f(c),则2a+c+2b+c的取值范围为(  )
A.(4,8) B.(4,16)
C.(8,32) D.(16,32)
14.已知函数f(x)=ax+b(a>0且a≠1).
(1)若函数f(x)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求a,b的取值范围;
(2)当b=1时,f(x)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3∶2,求a的值.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
1.B ∵函数f(x)=·ax是指数函数,∴a-3=1,a>0且a≠1,解得a=8,∴f(x)=8x,∴f==2,故选B.
2.C 对A,函数y=不是指数函数,故错;对B,函数y=x2不是指数函数,故错;对C,函数y=为指数函数,且在(0,+∞)上为严格减函数,故正确;对D,函数y=2x为指数函数,且在(0,+∞)上为严格增函数,故错.故选C.
3.C 令y=f(x)=(a>1),则f(x)=(a>1),∴当x>0时,其图象与y=ax(a>1)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一样;当x<0时,其图象与y=ax(a>1)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故选C.
4.C 令μ(x)=x2-6x+10=(x-3)2+1,因为x∈[2,5],则μ(x)∈[1,5],又因为y=2x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y=∈[2,32].故选C.
5.BC 若0<a<1,则y=ax-(b+1)的图象必过第二象限,而函数y=ax-(b+1)(a>0且a≠1)的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所以a>1.当a>1时,要使y=ax-(b+1)的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则b+1>1,即b>0.故选B、C.
6.1 解析:因为函数y=a·2x是指数函数,所以a=1,由y=2x+b是指数函数,所以b=0,所以a+b=1.
7.(0,1) 解析:由函数的定义,得1<2x<2 0<x<1.所以y=f(2x)的定义域为(0,1).
8.1-3-x 解析:因为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0时,f(x)=3x+a,所以f(0)=30+a=0,解得a=-1,设x<0,则-x>0,所以f(-x)=3-x-1,所以f(x)=-f(-x)=1-3-x.
9.解:(1)∵指数函数f(x)=ax(a>0,a≠1),且f(2)=4,
∴a2=4,又a>0,a≠1,∴a=2.
(2)由(1)知,g(x)=22x-2x-1,x∈[0,2],令t=2x∈[1,4],
则y=t2-t-1=-,∴y=t2-t-1在[1,4]上单调递增,∴函数y=t2-t-1的值域为[-1,11],即g(x)=a2x-ax-1的值域为[-1,11].
10.C 直线x=1与函数图象的交点的纵坐标从上到下依次为c,d,a,b,而>>>,所以a,b,c,d的值分别是,,,,故选C.
11.ACD 任取x>0,均有3x>2x,即A正确;y=()-x是减函数,B错误;y=2|x|的最小值为1,C正确;在同一坐标系中,y=2x与y=2-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D正确.故选A、C、D.
12.解:(1)因为f(x)=,f(-x)==,由f(-x)=-f(x),可得=-,(1-a·2x)(2x+a)=(1+a·2x)(a-2x),
2x-a·2x·2x+a-a2·2x=a+a2·2x-2x-a·2x·2x,
整理得2x(a2-1)=0,于是a2-1=0,a=±1.
当a=1时,f(x)定义域为R,f(x)是奇函数;
当a=-1时,f(x)定义域为{x|x≠0},f(x)是奇函数.因此a=±1.
(2)当a=1时,f(x)=1-,定义域为R,所以2x>0,于是2x+1>1,0<<2,因此-1<1-<1,故f(x)的值域为(-1,1);
当a=-1时,f(x)=1+,定义域为{x|x≠0},所以2x>0,且2x≠1,于是2x-1>-1,且2x-1≠0,所以<-2,或>0.
因此1+<-1或1+>1,故f(x)的值域为(-∞,-1)∪(1,+∞).
13.D 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当x<0时,f(x)=|2x-1|=1-2x∈(0,1),由图可知,f(a)=f(b)=f(c)∈(0,1),即4-c∈(0,1)得3<c<4,则8<2c<16,由f(a)=f(b),即|2a-1|=|2b-1|,得1-2a=2b-1,求得2a+2b=2,∴2a+c+2b+c=2c(2a+2b)=2×2c∈(16,32),故选D.
14.解:(1)①当0<a<1时,f(x)单调递减,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可知,函数图象必然经过第二象限,故不成立;
②当a>1时,f(x)单调递增,f(x)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b+1),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可知,要使f(x)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b+1≤0,b≤-1.
所以a>1,b≤-1.
综上,a,b的取值范围是a>1,b≤-1.
(2)当b=1时,f(x)=ax+1.
①当0<a<1时,f(x)单调递减,f(x)在[1,2]上的最大值为f(1)=a+1,最小值为f(2)=a2+1,由题意可得=,无解;
②当a>1时,f(x)单调递增,f(x)在[1,2]上的最大值为f(2)=a2+1,最小值为f(1)=a+1,由题意可得=,解得a=,因为a>1,所以a=.
综上,a的值是.
2 / 24.1.2 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数学抽象
2.能用描点法或借助计算工具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直观想象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
将一张报纸连续对折,折叠次数x与对应的层数y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对折后的面积S(设原面积为1)与折叠的次数有怎样的关系?
折叠次数 对应层数 对折后的面积S
x=1 y=2=21 S=
x=2 y=4=22 S==
x=3 y=8=23 S==
…… …… ……
  由上面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出第x次折叠后对应的层数为y=2x(x∈N*),对折后的面积S=(x∈N*).
【问题】 实例中得到的两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知识点一 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    称为指数函数,其中a是常数,a>0且a≠1.
【想一想】
1.为什么指数函数的底数a>0,且a≠1?
2.指数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特征?
知识点二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的范围 a>1 0<a<1
图象
性 质 定义域
值域
过定点
单调性 在R上是   在R上是  
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
提醒 指数函数图象的特征:
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不同底数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直线x=1与四个指数函数y=ax,y=bx,y=cx,y=dx的交点依次为(1,a),(1,b),(1,c),(1,d),所以有0<b<a<1<d<c,因此可得出以下结论:在y轴的右侧,底数越大,图象越高,简称“底大图高”.【想一想】
1.在直角坐标系中指数函数图象不可能出现在第几象限?
2.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与底数a有什么关系?
1.下列是指数函数的是(  )
A.y=(-4)x    B.y=
C.y=ax D.y=πx
2.函数y=(a2-4a+4)ax是指数函数,则有(  )
A.a=1或a=3 B.a=1
C.a=3 D.a>0且a≠1
3.若函数f(x)是指数函数,且f(2)=2,则f(x)=    .
题型一 指数函数的概念
【例1】 (1)下列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   (填序号).
①y=2·()x;②y=2x-1;③y=.
(2)若函数y=(k+2)ax+2-b(a>0且a≠1)是指数函数,则k=    ,b=    .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判断一个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方法
(1)看形式:判断其解析式是否符合y=ax(a>0且a≠1)这一结构特征;
(2)明特征:看是否具备指数函数解析式具有的三个特征.只要有一个特征不具备,该函数就不是指数函数.
【跟踪训练】
1.若函数y=(a2-3a+3)ax是指数函数,则a=    .
2.若函数f(x)是指数函数且f(3)=8,则f(x)=    .
题型二 指数型函数的图象
【例2】 (1)函数f(x)=ax-b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b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1,b<0    B.a>1,b>0
C.0<a<1,b>0 D.0<a<1,b<0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y=m与函数f(x)=|2x-1|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处理函数图象问题的策略
(1)抓住特殊点:指数函数的图象过定点(0,1),求指数型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时,只要令指数为0,求出对应的y的值,即可得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
(2)巧用图象变换:
①平移变换:设b>0,
(ⅰ)y=ax的图象y=ax+b的图象;
(ⅱ)y=ax的图象y=ax-b的图象;
(ⅲ)y=ax的图象y=ax+b的图象;
(ⅳ)y=ax的图象y=ax-b的图象.
②对称变换
y=ax(a>0且a≠1)的图象 与y=a-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与y=-a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与y=-a-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3)利用函数的性质:奇偶性确定函数的对称情况,单调性决定函数图象的走势.
【跟踪训练】
1.若函数f(x)=ax+b的图象如图所示,且f(-1)=0,则实数a,b的值可能为(  )
A.a=3,b=-3   B.a=,b=-
C.a=2,b=- D.a=,b=-2
2.函数f(x)=ax+1-1(a>0且a≠1)图象恒过点的坐标为(  )
A.(0,1) B.(0,0)
C.(-1,0) D.(-1,1)
题型三 求指数型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例3】 求函数y=0.的定义域、值域.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变条件)若函数变为y=,如何求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通性通法
函数y=af(x)定义域、值域的求法
(1)定义域:形如y=af(x)形式的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得f(x)有意义的x的取值集合;
(2)值域:①换元,令t=f(x);②求t=f(x)的定义域x∈D;③求t=f(x)的值域t∈M;④利用y=at的单调性求y=at,t∈M的值域.
注意 (1)通过建立不等关系求定义域时,要注意解集为各不等关系解集的交集;(2)当指数型函数的底数含字母时,在求定义域、值域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跟踪训练】
1.函数f(x)=的值域为(  )
A. B.(-∞,2]
C. D.(0,2]
2.若函数f(x)=(a>0且a≠1)的定义域是[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
  为研究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某数学兴趣小组以指数函数f(x)=2x为例,借助几何画板画出了如图所示的4个函数的图象:
  (1)y=f(x-1);(2)y=f(|x|)+1;
  (3)y=-f(x);(4)y=|f(x)-1|.
【问题探究】
1.请分别写出这4个函数的解析式;
提示:(1)y=f(x-1)=2x-1;
(2)y=f(|x|)+1=2|x|+1;
(3)y=-f(x)=-2x;
(4)y=|f(x)-1|=|2x-1|.
2.若给出函数f(x)=4x的图象,能否由图象变换的方法得到上面这4个函数的图象?若能,试分别写出图象的变换过程.
提示:能.(1)将函数y=f(x)=4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f(x-1)=4x-1的图象.
(2)保留函数y=f(x)=4x在y轴右方的图象,并对称至y轴左边,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y=f(|x|)+1=4|x|+1的图象.
(3)函数y=-f(x)=-4x与y=f(x)=4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4)将函数y=f(x)=4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f(x)-1=4x-1的图象,再将x轴下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x轴的上方,便得到函数y=|f(x)-1|=|4x-1|的图象.
【迁移应用】
1.若将函数变为y=,并得到如图图象,试根据函数y=的图象,作出下列各函数的图象:(1)y=;(2)y=-1;(3)y=-.
2.已知函数y=f(x)的图象,怎样利用图象变换的方法分别得到函数y=f(x±a)(a>0),y=f(x)±b(b>0),y=-f(x),y=f(|x|),y=|f(x)|的图象,试写出变换过程.
1.下列函数:①y=;②y=6x;③y=6·2x;④y=8x+1;⑤y=-6x.其中一定为指数函数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若函数y=(2a-1)x(x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0,且a≠1 B.a≥0,且a≠1
C.a>,且a≠1 D.a≥
3.函数y=的值域是(  )
A.(-∞,1)
B.(-∞,0)∪(0,+∞)
C.(-1,+∞)
D.(-∞,-1)∪(0,+∞)
4.(多选)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可能是(  )
5.已知函数f(x)=若f(f(0))=3a,则a的值为    .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y=ax
想一想
1.提示:①如果a=0,当x>0时,ax恒等于0,没有研究的必要;
②如果a<0,例如y=(-4)x,这时对于x=,,…,该函数无意义;
③如果a=1,则y=1x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价值.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0且a≠1.
2.提示:指数函数解析式的3个特征:
①底数a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②自变量x的位置在指数上,且x的系数是1;
③ax的系数是1.
知识点二
R (0,+∞) (0,1) 增函数 减函数
想一想
1.提示:指数函数的图象只能出现在第一、二象限,不可能出现在第三、四象限.
2.提示:底数a与1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升”与“降”.当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是“上升”的;当0<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
自我诊断
1.D 根据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可知,y=πx为指数函数,A、B选项中的函数均不为指数函数,C选项中的底数a的范围未知,不满足指数函数的定义.故选D.
2.C 由已知得即解得a=3.故选C.
3.()x 解析:设f(x)=ax(a>0且a≠1),∵f(2)=2,∴a2=2,∴a=,即f(x)=()x.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1)③ (2)-1 2 解析:(1)①中指数式()x的系数不为1,故不是指数函数;②中y=2x-1=·2x,指数式2x的系数不为1,故不是指数函数;③是指数函数.
(2)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得解得
跟踪训练
1.2 解析:由y=(a2-3a+3)ax是指数函数,可得解得∴a=2.
2.2x 解析:∵函数f(x)是指数函数,∴设f(x)=ax(a>0且a≠1),则f(3)=a3=8,∴a=2,∴f(x)=2x.
【例2】 (1)D (2){m|m≥1或m=0} 解析:(1)从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到函数f(x)为减函数,从而有0<a<1;从曲线位置看,是由函数y=ax(0<a<1)的图象向左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所以-b>0,即b<0.
(2)画出函数f(x)=|2x-1|的图象,如图所示,
若直线y=m与函数f(x)=|2x-1|的图象只有1个交点,则m≥1或m=0,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1或m=0}.
跟踪训练
1.C 由函数f(x)=ax+b的图象,可得函数f(x)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a>1,又由f(-1)=0,可得a-1+b=0,可得ab=-1,结合选项,只有C项适合,故选C.
2.C 令x+1=0,解得x=-1,此时y=0,所以函数f(x)=ax+1-1(a>0且a≠1)图象恒过点的坐标为(-1,0),故选C.
【例3】 解:由x-1≠0得x≠1,所以函数定义域为{x|x≠1}.
由≠0得y≠1,所以函数值域为{y|y>0且y≠1}.
母题探究
 解:函数的定义域为R(∵对一切x∈R,3x≠-1).
法一 ∵y==1-,又∵3x>0,1+3x>1,
∴0<<1,∴-1<-<0,
∴0<1-<1,∴值域为(0,1).
法二 由y=,解得3x=>0 y(y-1)<0,又y>0,∴0<y<1,故值域为(0,1).
跟踪训练
1.D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x2-2x=(x-1)2-1∈[-1,+∞),因此f(x)=∈(0,2],即函数f(x)=的值域为(0,2].故选D.
2.(1,+∞) 解析:∵ax-a≥0,∴ax≥a,∴当0<a<1时,x≤1;当a>1时,x≥1.故函数定义域为[1,+∞)时,a>1.
拓视野 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
迁移应用
1.解:(1),(2),(3)中的函数的图象分别如图①②③所示:
2.解:(1)函数y=f(x±a)(a>0)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
(2)函数y=f(x)±b(b>0)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3)将函数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便得到函数y=-f(x)的图象.
(4)保留函数y=f(x)在y轴右方的部分图象,再将其沿y轴翻折到左侧,便得到函数y=f(|x|)的图象.
(5)保留函数y=f(x)在x轴上方的图象,并将y=f(x)在x轴下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上方,便得到函数y=|f(x)|的图象.
随堂检测
1.B 形如y=ax(a>0且a≠1)为指数函数,其解析式需满足底数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系数为1,指数为自变量,所以只有②是指数函数,①③④⑤都不是指数函数,故选B.
2.C 依题意得:2a-1>0,且2a-1≠1,解得a>,且a≠1,故选C.
3.D 由知,当-1<2x-1<0时,y∈(-∞,-1);当2x-1>0时,y∈(0,+∞);综上函数的值域是(-∞,-1)∪(0,+∞).故选D.
4.BD 当a>1时,∈(0,1),因此x=0时,0<y=1-<1;当0<a<1时,>1,因此x=0时,y<0.故选B、D.
5.4 解析:由题意可知f(0)=20+1=2,f(2)=22+2a=3a,解得a=4.
6 / 6(共69张PPT)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指
数函数的概念 数学抽象
2.能用描点法或借助计算工具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
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直观想象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将一张报纸连续对折,折叠次数 x 与对应的层数 y 之间存在什么
关系?对折后的面积 S (设原面积为1)与折叠的次数有怎样的关系?
折叠次数 对应层数 对折后的面积 S
x =1 y =2=21 S =
x =2 y =4=22 S = =
x =3 y =8=23 S = =
…… …… ……
  由上面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出第 x 次折叠后对应的层数为 y
=2 x ( x ∈N*),对折后的面积 S = ( x ∈N*).
【问题】 实例中得到的两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知识点一 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 称为指数函数,其中 a 是常数, a >0且 a
≠1.
y = ax  
【想一想】
1. 为什么指数函数的底数 a >0,且 a ≠1?
提示:①如果 a =0,当 x >0时, ax 恒等于0,没有研究的必要;
②如果 a <0,例如 y =(-4) x ,这时对于 x = , ,…,该函数
无意义;
③如果 a =1,则 y =1 x 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价值.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 a >0且 a ≠1.
2. 指数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特征?
提示:指数函数解析式的3个特征:
①底数 a 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②自变量 x 的位置在指数上,且 x 的系数是1;
③ ax 的系数是1.
知识点二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 的范围 a >1 0< a <1
图象
a 的范围 a >1 0< a <1
性 质 定义域
值域
过定点
单调性 在R上是
在R上是
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
R 
(0,+∞) 
(0,1) 
增函
数 
减函数 
提醒 指数函数图象的特征: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不同底数的指数函
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直线 x =1与四个指数函数 y = ax , y = bx , y =
cx , y = dx 的交点依次为(1, a ),(1, b ),(1, c ),(1,
d ),所以有0< b < a <1< d < c ,因此可得出以下结论:在 y 轴的右
侧,底数越大,图象越高,简称“底大图高”.
【想一想】
1. 在直角坐标系中指数函数图象不可能出现在第几象限?
提示:指数函数的图象只能出现在第一、二象限,不可能出现在第
三、四象限.
2. 指数函数 y = ax ( a >0且 a ≠1)的图象与底数 a 有什么关系?
提示:底数 a 与1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升”与
“降”.当 a >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是“上升”的;当0< a <1
时,指数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
1. 下列是指数函数的是(  )
A. y =(-4) x B. y =
C. y = ax D. y =π x
解析:  根据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可知, y =π x 为指数函数,A、B
选项中的函数均不为指数函数,C选项中的底数 a 的范围未知,不
满足指数函数的定义.故选D.
2. 函数 y =( a2-4 a +4) ax 是指数函数,则有(  )
A. a =1或 a =3 B. a =1
C. a =3 D. a >0且 a ≠1
解析:  由已知得即解得
a =3.故选C.
3. 若函数 f ( x )是指数函数,且 f (2)=2,则 f ( x )= .
解析:设 f ( x )= ax ( a >0且 a ≠1),∵ f (2)=2,∴ a2=2,
∴ a = ,即 f ( x )=( ) x .
( ) x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指数函数的概念
【例1】 (1)下列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 (填序号).
① y =2·( ) x ;② y =2 x-1;③ y = .
解析: ①中指数式( ) x 的系数不为1,故不是指数函
数;②中 y =2 x-1= ·2 x ,指数式2 x 的系数不为1,故不是指数
函数;③是指数函数.
③ 
(2)若函数 y =( k +2) ax +2- b ( a >0且 a ≠1)是指数函数,则
k = , b = .
解析: 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得解得
-1 
2 
通性通法
判断一个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方法
(1)看形式:判断其解析式是否符合 y = ax ( a >0且 a ≠1)这一结
构特征;
(2)明特征:看是否具备指数函数解析式具有的三个特征.只要有一
个特征不具备,该函数就不是指数函数.
【跟踪训练】
1. 若函数 y =( a2-3 a +3) ax 是指数函数,则 a = .
解析:由 y =( a2-3 a +3) ax 是指数函数,可得
解得∴ a =2.
2. 若函数 f ( x )是指数函数且 f (3)=8,则 f ( x )= .
解析:∵函数 f ( x )是指数函数,∴设 f ( x )= ax ( a >0且 a
≠1),则 f (3)= a3=8,∴ a =2,∴ f ( x )=2 x .
2 
2 x  
题型二 指数型函数的图象
【例2】 (1)函数 f ( x )= a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 a , b 为常
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 a >1, b <0
B. a >1, b >0
C. 0< a <1, b >0
D. 0< a <1, b <0
D
解析: 从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到函数 f ( x )为减函数,从而有0< a <1;从曲线位置看,是由函数 y = ax (0< a <1)的图象向左平移|- b |个单位长度得到,所以- b >0,即 b <0.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 y = m 与函数 f ( x )=|2 x -1|
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画出函数 f ( x )=|2 x -1|的图
象,如图所示,若直线 y = m 与函数 f ( x )
=|2 x -1|的图象只有1个交点,则 m ≥1或
m =0,即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m | m ≥1或 m
=0}.
{ m | m ≥1或 m
=0} 
通性通法
处理函数图象问题的策略
(1)抓住特殊点:指数函数的图象过定点(0,1),求指数型函数
图象所过的定点时,只要令指数为0,求出对应的 y 的值,即可
得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
(2)巧用图象变换:
①平移变换:设 b >0,
(ⅰ) y = ax 的图象 y = ax + b 的图象;
(ⅱ) y = ax 的图象 y = ax - b 的图象;
(ⅲ) y = ax 的图象 y = ax+ b 的图象;
(ⅳ) y = ax 的图象 y = ax- b 的图象.
②对称变换
y = ax ( a >0且 a
≠1)的图象 与 y = a- x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与 y =- ax 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
与 y =- a-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3)利用函数的性质:奇偶性确定函数的对称情况,单调性决定函
数图象的走势.
【跟踪训练】
1. 若函数 f ( x )= ax + b 的图象如图所示,且 f (-1)=0,则实数
a , b 的值可能为(  )
A. a =3, b =-3
B. a = , b =-
C. a =2, b =-
D. a = , b =-2
解析:  由函数 f ( x )= ax + b 的图象,可得函数 f ( x )为单调
递增函数,所以 a >1,又由 f (-1)=0,可得 a-1+ b =0,可得
ab =-1,结合选项,只有C项适合,故选C.
2. 函数 f ( x )= ax+1-1( a >0且 a ≠1)图象恒过点的坐标为
(  )
A. (0,1) B. (0,0)
C. (-1,0) D. (-1,1)
解析:  令 x +1=0,解得 x =-1,此时 y =0,所以函数 f
( x )= ax+1-1( a >0且 a ≠1)图象恒过点的坐标为(-1,
0),故选C.
题型三 求指数型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例3】 求函数 y =0. 的定义域、值域.
解:由 x -1≠0得 x ≠1,所以函数定义域为{ x | x ≠1}.
由 ≠0得 y ≠1,所以函数值域为{ y | y >0且 y ≠1}.
【母题探究】
(变条件)若函数变为 y = ,如何求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函数的定义域为R(∵对一切 x ∈R,3 x ≠-1).
法一 ∵ y = =1- ,又∵3 x >0,1+3 x >1,
∴0< <1,∴-1<- <0,
∴0<1- <1,∴值域为(0,1).
法二 由 y = ,解得3 x = >0 y ( y -1)<0,又 y >0,∴0
< y <1,故值域为(0,1).
通性通法
函数 y = af( x)定义域、值域的求法
(1)定义域:形如 y = af( x)形式的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得 f ( x )有意
义的 x 的取值集合;
(2)值域:①换元,令 t = f ( x );②求 t = f ( x )的定义域 x ∈
D ;③求 t = f ( x )的值域 t ∈ M ;④利用 y = at 的单调性求 y =
at , t ∈ M 的值域.
注意 (1)通过建立不等关系求定义域时,要注意解集为各不
等关系解集的交集;(2)当指数型函数的底数含字母时,在求
定义域、值域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跟踪训练】
1. 函数 f ( x )= 的值域为(  )
A. B. (-∞,2]
C. D. (0,2]
解析: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 x2-2 x =( x -1)2-1∈[-1,
+∞),因此 f ( x )= ∈(0,2],即函数 f ( x )=
的值域为(0,2].故选D.
2. 若函数 f ( x )= ( a >0且 a ≠1)的定义域是[1,+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ax - a ≥0,∴ ax ≥ a ,∴当0< a <1时, x ≤1;当 a >1
时, x ≥1.故函数定义域为[1,+∞)时, a >1.
(1,+∞) 
 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
为研究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某数学兴趣小组以指数函数 f ( x )=2 x
为例,借助几何画板画出了如图所示的4个函数的图象:
(1) y = f ( x -1);
(2) y = f (| x |)+1;
(3) y =- f ( x );
(4) y =| f ( x )-1|.
【问题探究】
1. 请分别写出这4个函数的解析式;
提示:(1) y = f ( x -1)=2 x-1;
(2) y = f (| x |)+1=2| x|+1;
(3) y =- f ( x )=-2 x ;
(4) y =| f ( x )-1|=|2 x -1|.
2. 若给出函数 f ( x )=4 x 的图象,能否由图象变换的方法得到上面
这4个函数的图象?若能,试分别写出图象的变换过程.
提示:能.(1)将函数 y = f ( x )=4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
度得到函数 y = f ( x -1)=4 x-1的图象.
(2)保留函数 y = f ( x )=4 x 在 y 轴右方的图象,并对称至 y 轴左
边,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y = f (| x |)+1=4| x|+1的
图象.
(3)函数 y =- f ( x )=-4 x 与 y = f ( x )=4 x 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
(4)将函数 y = f ( x )=4 x 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y = f ( x )-1=4 x -1的图象,再将 x 轴下方的图象沿 x 轴翻折到 x
轴的上方,便得到函数 y =| f ( x )-1|=|4 x -1|的图象.
【迁移应用】
1. 若将函数变为 y = ,并得到如图图象,试根
据函数 y = 的图象,作出下列各函数的图象:
(1) y = ;(2) y = -1;(3) y =- .
解:(1),(2),(3)中的函数的图象分别如图①②③所示:
2. 已知函数 y = f ( x )的图象,怎样利用图象变换的方法分别得
到函数 y = f ( x ± a )( a >0), y = f ( x )± b ( b >
0), y =- f ( x ), y = f (| x |), y =| f ( x )|的图
象,试写出变换过程.
解:(1)函数 y = f ( x ± a )( a >0)的图象,可由 y = f ( x )
的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 a 个单位长度得到.
(2)函数 y = f ( x )± b ( b >0)的图象,可由 y = f ( x )的图
象向上(+)或向下(-)平移 b 个单位长度得到.
(3)将函数 y = f ( x )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便得到函数 y =- f
( x )的图象.
(4)保留函数 y = f ( x )在 y 轴右方的部分图象,再将其沿 y 轴翻
折到左侧,便得到函数 y = f (| x |)的图象.
(5)保留函数 y = f ( x )在 x 轴上方的图象,并将 y = f
( x )在 x 轴下方的图象沿 x 轴翻折到上方,便得到函数 y =|
f ( x )|的图象.
1. 下列函数:① y = ;② y =6 x ;③ y =6·2 x ;④ y =8 x +1;⑤ y
=-6 x .其中一定为指数函数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解析: 形如 y = ax ( a >0且 a ≠1)为指数函数,其解析式需满
足底数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系数为1,指数为自变量,所
以只有②是指数函数,①③④⑤都不是指数函数,故选B.
2. 若函数 y =(2 a -1) x ( x 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则 a 的取值范
围是(  )
A. a >0,且 a ≠1 B. a ≥0,且 a ≠1
C. a > ,且 a ≠1 D. a ≥
解析:  依题意得:2 a -1>0,且2 a -1≠1,解得 a > ,且 a
≠1,故选C.
3. 函数 y = 的值域是(  )
A. (-∞,1) B. (-∞,0)∪(0,+∞)
C. (-1,+∞) D. (-∞,-1)∪(0,+∞)
解析:  由知,当-1<2 x -1<0时, y ∈(-
∞,-1);当2 x -1>0时, y ∈(0,+∞);综上函数的值域是
(-∞,-1)∪(0,+∞).故选D.
4. (多选)函数 y = ax - ( a >0且 a ≠1)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  当 a >1时, ∈(0,1),因此 x =0时,0< y =1-
<1;当0< a <1时, >1,因此 x =0时, y <0.故选B、D.
5. 已知函数 f ( x )=若 f ( f (0))=3 a ,则 a 的
值为 .
解析:由题意可知 f (0)=20+1=2, f (2)=22+2 a =3 a ,解
得 a =4.
4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若函数 f ( x )= · ax 是指数函数,则 f 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2
解析:  ∵函数 f ( x )= · ax 是指数函数,∴ a -3=
1, a >0且 a ≠1,解得 a =8,∴ f ( x )=8 x ,∴ f = =2
,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下列函数中,既是指数函数,又在区间(0,+∞)上为严格减函
数的是(  )
A. y = B. y = x2
C. y = D. y =2 x
解析:  对A,函数 y = 不是指数函数,故错;对B,函数 y
= x2不是指数函数,故错;对C,函数 y = 为指数函数,且在
(0,+∞)上为严格减函数,故正确;对D,函数 y =2 x 为指数函
数,且在(0,+∞)上为严格增函数,故错.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函数 y = ( a >1)的图象大致形状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令 y = f ( x )= ( a >1),则 f ( x )=
( a >1),∴当 x >0时,其图象与 y = ax ( a >
1)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一样;当 x <0时,其图象与 y = ax ( a >
1)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若函数 y = 的定义域为[2,5],则该函数的值域是
(  )
A. [4,32] B. [4,16]
C. [2,32] D. [2,16]
解析:  令μ( x )= x2-6 x +10=( x -3)2+1,因为 x
∈[2,5],则μ( x )∈[1,5],又因为 y =2 x 为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 y = ∈[2,32].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多选)若函数 y = ax -( b +1)( a >0且 a ≠1)的图象经过第
一、三、四象限,则必有(  )
A. 0< a <1 B. a >1
C. b >0 D. b <0
解析:  若0< a <1,则 y = ax -( b +1)的图象必过第二象
限,而函数 y = ax -( b +1)( a >0且 a ≠1)的图象过第一、
三、四象限,所以 a >1.当 a >1时,要使 y = ax -( b +1)的图象
过第一、三、四象限,则 b +1>1,即 b >0.故选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已知函数 y = a ·2 x 和 y =2 x+ b 都是指数函数,则 a + b = .
解析:因为函数 y = a ·2 x 是指数函数,所以 a =1,由 y =2 x+ b 是指
数函数,所以 b =0,所以 a + b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已知函数 y = f ( x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 y = f (2 x )的
定义域为 .
解析:由函数的定义,得1<2 x <2 0< x <1.所以 y = f (2 x )的
定义域为(0,1).
(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设 f ( x )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 x ≥0时, f ( x )=3 x + a ( a
为常数),当 x <0时, f ( x )= .
解析:因为 f ( x )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 x ≥0时, f ( x )=3
x + a ,所以 f (0)=30+ a =0,解得 a =-1,设 x <0,则- x >
0,所以 f (- x )=3- x -1,所以 f ( x )=- f (- x )=1-3- x .
1-3-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已知指数函数 f ( x )= ax ( a >0, a ≠1),且 f (2)=4.
(1)求 a 的值;
解:∵指数函数 f ( x )= ax ( a >0, a ≠1),且 f(2)=4,
∴ a2=4,又 a >0, a ≠1,∴ a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当 x ∈[0,2]时,求 g ( x )= a2 x - ax -1的值域.
解: 由(1)知, g ( x )=22 x -2 x -1, x ∈[0,2],
令 t =2 x ∈[1,4],
则 y = t2- t -1= - ,∴ y = t2- t -1在[1,4]上单
调递增,∴函数 y = t2- t -1的值域为[-1,11],即 g ( x )
= a2 x - ax -1的值域为[-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函数① y = ax ;② y = bx ;③ y = cx ;④ y = dx 的图象如图所示,
a , b , c , d 分别是下列四个数: , , , 中的一个,则
a , b , c , d 的值分别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直线 x =1与函数图象的交点的纵坐标从上到下依次为
c , d , a , b ,而 > > > ,所以 a , b , c , d 的值分别是
, , ,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取 x >0,均有3 x >2 x
B. y =( )- x 是增函数
C. y =2| x|的最小值为1
D. 在同一坐标系中, y =2 x 与 y =2- x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解析  任取 x >0,均有3 x >2 x ,即A正确; y =( )- x
是减函数,B错误; y =2| x|的最小值为1,C正确;在同一坐标
系中, y =2 x 与 y =2- x =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D正确.故选
A、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 因为 f ( x )= , f (- x )= =
,由 f (- x )=- f ( x ),可得 =- ,
(1- a ·2 x )(2 x + a )=(1+ a ·2 x )( a -2 x ),
2 x - a ·2 x ·2 x + a - a2·2 x = a + a2·2 x -2 x - a ·2 x ·2 x ,
整理得2 x ( a2-1)=0,于是 a2-1=0, a =±1.
当 a =1时, f ( x )定义域为R, f ( x )是奇函数;
当 a =-1时, f ( x )定义域为{ x | x ≠0}, f ( x )是奇函
数.因此 a =±1.
12. 已知函数 f ( x )= 是奇函数.
(1)求实数 a 的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求 f ( x )的值域.
解: 当 a =1时, f ( x )=1- ,定义域为R,所
以2 x >0,于是2 x +1>1,0< <2,因此-1<1-
<1,故 f ( x )的值域为(-1,1);
当 a =-1时, f ( x )=1+ ,定义域为{ x | x ≠0},所
以2 x >0,且2 x ≠1,于是2 x -1>-1,且2 x -1≠0,所以
<-2,或 >0.
因此1+ <-1或1+ >1,故 f ( x )的值域为(-∞,-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已知函数 f ( x )=若实数 a , b , c 满足 a < b
< c ,且 f ( a )= f ( b )= f ( c ),则2 a+ c +2 b+ c 的取值范围
为(  )
A. (4,8) B. (4,16)
C. (8,32) D. (16,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作出函数 f ( x )的图
象,如图,当 x <0时, f ( x )=|
2 x -1|=1-2 x ∈(0,1),由图
可知, f ( a )= f ( b )= f ( c )∈
(0,1),即4- c ∈(0,1)得3<c <4,则8<2 c <16,由 f ( a )= f ( b ),即|2 a -1|=|2 b -1|,得1-2 a =2 b -1,求得2 a +2 b =2,∴2 a+ c +2 b+ c =2 c (2 a +2 b )=2×2 c ∈(16,32),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已知函数 f ( x )= ax + b ( a >0且 a ≠1).
(1)若函数 f ( x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求 a , b 的取值
范围;
解: ①当0< a <1时, f ( x )单调递减,根据指数函
数的图象可知,函数图象必然经过第二象限,故不成立;
②当 a >1时, f ( x )单调递增, f ( x )的图象与 y 轴的交
点为(0, b +1),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可知,要使 f ( x )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 b +1≤0, b ≤-1.
所以 a >1, b ≤-1.
综上, a , b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当 b =1时, f ( x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为3∶2,求 a 的值.
解: 当 b =1时, f ( x )= ax +1.
①当0< a <1时, f ( x )单调递减, f ( x )在[1,2]上的
最大值为 f (1)= a +1,最小值为 f (2)= a2+1,由题意
可得 = ,无解;
②当 a >1时, f ( x )单调递增, f ( x )在[1,2]上的最大
值为 f (2)= a2+1,最小值为 f (1)= a +1,由题意可得
= ,解得 a = ,因为 a >1,所以 a = .
综上, a 的值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