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酸和碱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活中的酸和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7-22 15:29:54

文档简介

《1 生活中的酸和碱》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A、在量筒的上端 B、在滴定管上端
C、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右边
2、准确量取25ml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25ml量筒 B、25ml酸式滴定管
C、25ml碱式滴定管 D、有刻度的50ml烧杯
3、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4、在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的浓度为1×10-7 mol?L-1,则该溶液( )。
A、呈碱性 B、呈酸性
C、呈中性 D、c(OH-)=100c(H+)
5、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低的是( )。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
C、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6、(双选)下列溶液的pH<7的是( )。
A、人体内血液 B、橙汁 C、蔗糖水 D、胃液
7、下列关于等体积、等pH的NaOH和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OH-的浓度相同
B、需要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中和
C、温度升高10℃,两溶液的pH仍相等
D、两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8、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 检 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⑥③①②⑤④ B、⑤①②⑥④③
C、⑤④③②①⑥ D、③①②④⑤⑥
9、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11∶1 B、9∶1 C、1∶11 D、1∶9
10、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11、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0mL B、小于10.0mL
C、等于10.0mL D、等于11.0mL
二、填空题
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
《1 生活中的酸和碱》习题
一、选择题
1、实验室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试纸(适用的变色范围在1-14之间)常见的颜色为( )。
A、黄色 B、白色
C、蓝色 D、红色
2、下列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
A、食盐水 B、食醋
C、石灰水 D、汽水
3、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NO)) D、HCl
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一种食物是( )。
A、鸡蛋清 B、牛奶 C、苹果 D、葡萄
5、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①苹果3.3~4.5②鸡蛋清7.6~8.0③番茄4.0~4.4④玉米粥6.8~8.0⑤柑橘汁3.4~4.2,胃酸过多的人宜经常食用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6、用pH试纸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食醋滴到试纸上,测得的结果与食醋实际的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7、鱼味道鲜美,但剖鱼时弄破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便有苦味,产生苦味的是胆汁酸,其pH约为6,且难溶于水。则在沾有胆汁的地方涂上下列物质可消除苦味的是( )。
A、纯碱溶液 B、食醋 C、食盐水 D、自来水
8、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下:参照以下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水是中性物质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吃松花蛋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D、橘子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9、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时,会导致待测碱液的浓度偏低的操作是( )。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配制碱液时,称量的固体吸潮
④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⑤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
10、25℃时,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与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 )。
A、1010:1 B、 5×109:1 C、108:1 D、1:1
11、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500倍,稀释溶液后的C(H+)与C(SO42-)的比值近似为( )。
A、1:1 B、1:2 C、10:1 D、2:1
二、填空题
1、盐酸是 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 色液体,有 气味,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有 ,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纯净的浓硫酸是 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具有很强的 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还能使纸张、蔗糖、木材、皮肤等物质 而炭化。
3、氢氧化钠俗称 、 和 。在表面皿上放一些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可以观察到其表面先变潮湿,过一段时间,表面又出现白色粉末。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
①pH<7,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同学。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生活中的酸和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2、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
新课引入: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给了你“酸”的印象?
你使用过肥皂、洗衣粉或其它洗涤剂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小结:有酸味的物质:水果、醋、一些饮料等;使用肥皂和洗衣粉都会有滑腻感。
师:研究发现这些有酸味的物质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而有滑腻感的物质则含有另一类特殊的化合物——碱。
提问激疑:同学们请看我这有四种无色的溶液,他们都是酸或者碱的水溶液,现在我们他们打乱顺序,我也不知道它们谁是酸谁是碱了,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来检验呢?
明确:“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但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酸或碱。他们是怎样识别酸或碱呢?
师:先给大家讲个化学家的故事。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师:今天我们就用两种常用的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识别酸和碱。
请同学们帮我设计方案,该怎样操作呢。
学生设计:
做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报告。
那么哪些是酸那些是碱呢?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酸碱指示剂,那么到底哪些物质才是酸和碱呢,我们又如何定义呢?
我们先从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这个问题出发来分析。
氯化钠溶液为什么能导电呢?我们在物质中学习过物质能导电要满足什么条件?
生:要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师;对,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钠离子带正电我们把它叫做阳离子,氯离子带负电我们把它叫做阴离子。
那么酸和碱中游存在哪些带电粒子呢?
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盐酸所能提供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氢氧化钠含有带负电的氢氧根。还有钠离子,所提供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点拨: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含有碳酸(H2CO3),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熟识的食醋、柠檬汁等含有酸的物质是否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并将自己的实验方案与同学进行交流。
提出问题: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等物质是否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重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规范化要求,保证实验安全进行。
学生活动:利用桌上(或自己准备)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与自己的猜想进行对照判断。
拓展:为了更精确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精密pH试纸、数字pH计、数字pH计或酸度计。
课件15张PPT。生活中的酸和碱柠檬山楂“尝起来酸酸的”生活中的酸“摸起来滑滑的”生活中的碱香皂洗衣粉1.生活中的酸有哪些? “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2.生活中的碱有哪些?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生活中的酸有:食醋有酸味、食醋中的醋酸(CH3COOH);水果有酸味、水果中有果酸,如杨梅很酸——望梅止渴、苹果中有苹果酸、柠檬、柑桔等水果中有柠檬酸等。 生活中的碱有: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它们都是碱。吃的皮蛋中也有碱。 3.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还有磷酸(H3P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4.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铜[Cu(OH)2]、氨水(NH3·H2O)等。 从名称上看它们最后一个字都是“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 我们在曾学过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也学过稀醋酸、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那么,有哪些物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变颜色呢?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红色无色红色无色蓝色蓝色红色红色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 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讨论:上述属于酸溶液的是:
上述属于碱溶液的是: 食醋和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检验酸性溶液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检验碱性溶液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则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或取少量该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巩固练习:
1.盐酸是酸溶液,它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
遇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_,使酚酞溶液变______。红色仍无色蓝色红色3.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_,
在紫色石蕊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变______。4.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
在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显_____。蓝色红色红色无色活动与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在上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讨论:上述实验结果,哪些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讨论:上述实验结果,哪些可以作酸碱指示剂?金盈菊花瓣汁,因为在酸、碱溶液中没有变色。紫色菊花瓣汁,三角梅花瓣汁、紫色包菜叶汁。巩固练习:
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的(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
(1)上表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____________;
(2)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大红花、紫罗兰橙色紫色巩固练习: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
液(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A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A.NaCl B.NH3 C.HCl D.NaOH C盐类、中性变成氨水
后是碱类盐酸是酸类是碱类巩固练习:
化学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三种植物的花瓣,将它们分别放在研钵中研磨,加入酒精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了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液体中,得到以下信息:
试回答: (1)如果用所制得的溶液检验花盆中土壤的酸碱性,你会建议选择__________花的酒精溶液来作酸碱指示剂;在上述三种酒精溶液中,酒精属于_________。(填“溶质”或“溶剂”)
(2)如果得知花盆中的土壤显酸性,某种花卉适合微碱性条件下生长,你会建议选择上表中的__________来进行改良。 玫瑰溶剂石灰水谢谢大家课件9张PPT。几种测定酸碱度 方法的比较酸碱性的测定——定性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里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2、常见指示剂及其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酚酞的四种颜色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实验)
在碱性溶液中为紫红色
把酚酞液滴入浓H2SO4,呈现橙色,不论振荡多长时间,其颜色不变。若把橙色液倒入大量水中,得无色液。
滴定终点(浅红色)。 酚酞的不稳定性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式;
遇到较浓的碱液,会立即转变成无色的羧酸盐式。所以,酚酞试剂滴入浓碱液时,酚酞开始变红,很快红色退去变成无色。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所以酚酞只能检验碱而不能检验酸。 使用时可能的现象酚酞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细小晶体,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因此通常把酚酞配制成酒精溶液使用。
当酚酞试剂滴入水或中性、酸性的水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物,这是由于酒精易溶于水,使试剂中难溶于水的酚酞析出的缘故。 石蕊石蕊的性状为蓝紫色粉末,是从地衣植物“石蕊”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能部分地溶于水而显紫色。
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之间。
我们通常说的pH<7
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
红,使无色酚酞不变
色,只是一种粗略说
法。 在溶液中,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发生共轭结构的改变而变色,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
在酸性溶液里,分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使溶液呈红色。
在碱性溶液里,石蕊水解发生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产生的酸根离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故使溶液呈蓝色。
在中性溶液里,分子和酸根离子共存,因而溶液呈紫色。
   遇酸 变红 pH<5.0
   遇碱 变蓝 pH>8.0 pH试纸 pH试纸上有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这三种指示剂。他们和酚酞一样,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均会按一定规律变色。
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2(红)--6.2(黄),
溴甲酚绿的变色范围是pH3.6(黄)--5.4(绿),
百里酚蓝的变色范围是pH6.7(黄)--7.5(蓝)。
我们可以以酚酞在不同酸碱条件下变色规律为例说明pH试纸的变色原理: 课件7张PPT。溶液酸碱性的重要意义 有没有同学有过胃痛的经历?你能说说胃痛的原因吗?说出你所知道治疗胃痛的胃药的名称,能不能说出胃药治疗的原理?阅读资料:
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体液pH超越正常范围 ,就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或发生疾病,甚至出现“酸中毒”。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使胃液pH降到正常水平以下,容易出现胃痛等症状。人体中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范围 阅读资料: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pH小于4)或碱性太强(pH大于8)的土壤都不适宜作物的生长。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你知道什么叫酸雨吗?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酸雨有什么危害?阅读资料:
通常的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人们通常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很多植物的生长不利。
你知道为什么酸雨对很多植物的生长不利?小结:1、人的健康与体内某些液体正常的PH密不可分。
2、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中性的土壤环境。
3、酸雨会对植物的生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