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
一、驻足书艺长廊,并按要求完成练习。(共10分)
1.下面的书法作品中,“骚”和“逊”的正确读音分别是( )。(2分)
A. sāo sūn B. shāo xùn C. sāo xùn D. shāo sūn
2.小刚在书写时不小心把四个汉字沾上了墨水,请根据拼音把这四个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4分)
xiáng fèi xū shū
( ) ( ) ( ) ( )
3.下面是小刚书写的心得体会,说法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A.书写时,字要紧靠着下横线,保持水平。
B.书写时,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C.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D.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得开一些。
4.下列各项中与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相近的是哪一项?( )(2分)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二、畅游基础花园,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是哪一项?( )(2分)
A.弯曲 歌曲 B.肝脏 脏话 C.薄雾 单薄 D.关系 系鞋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2分)
A.农厉 狠心 B.清洁 架驶员C.曾经 幻想 D.愉快 严历
3.“饵(ěr)”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2分)
A.耳朶 B. 食物 C.水饺 D.像耳朵的东西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炎帝之少女(年轻的女子) B.故为精卫(因此)
C.漫天卷地(满,遍) D.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5.下列有关“动物的家”的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狗巢 虎穴 B.鼠洞 猪圈 C.鸟巢 马厩 D.鱼塘 牛棚
6.将词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神戴着鲜艳的_____,夏神披着金黄色的____,秋神捧着_____,冬神则穿着___________.
①葡萄美酒 ②花环项链 ③雪白的盛装 ④麦穗做的衣裳
A. ④①③② B. ①④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②④①③
7.国庆过后天气回暖,农民伯伯望着田野里生机勃勃的庄稼,说:“农谚说得对,______________”下面哪一项填在横线上合适?( )(2分)
A.二八月,乱穿衣。 B.夏雨少,秋霜早。
C.立了秋,把扇丢。 D.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8.下面与“精卫填海”精神最相符的是哪一项?( )(2分)
A.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
B.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杂交水稻。
C.齐白石先生宁可丢了性命,也不向侵略者低头。
D.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遭受严酷的惩罚。
三、走出基础花园,来到积累乐园,大家展开了交流。(共10分)
1.课文美景,令人陶醉。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
们移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贯江面。”家乡的景致美丽温馨:“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着_________。”
2.古典诗文,耐人寻味。看到秋夜蛾眉月初升的美景,我不禁联想到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名言警句,启智增慧。小莉不好意思向同学请教问题,我们可以引用韩愈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她。
四、来到句段运用场,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共5分)
从“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这些词语中选择至少两个来描述烟花在空中绽放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探秘经典美文,完成练习。(共29分)
(一)植物的“爱恨情仇”(12分)
①植物学家指出,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植物之间的“脾性”是否相投的问题:有些植物能和睦相处,有些则是“冤家对头”。
②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的害虫;玉米和豌豆同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使这些植物花繁叶茂。
③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丁香花、紫罗兰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会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樨生长在一起,不然这些作物会颗粒无收。另外,黄瓜和番茄、荞麦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
④所以,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住,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6分)
类 型 相处的过程 相处的结果
好朋友
冤家对头 水火不容,互不相让
2.短文介绍植物的相关知识,却用了许多原本用来描述人的词语,如第
④段中的加点词语。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爷爷打算种植葡萄、玉米和荞麦。请结合本文给他提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女娲造人(节选)(17分)
①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充满了勃勃生气。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但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
②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想:如果世间有许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就可以排解孤独和寂寞了吗?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有灵气的生命。
③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十分神气。女娲心中非常满意,给这种生物取名叫“人”。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分散到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④女娲捏出一个又一个的泥娃娃,日复一日,疲劳不堪。她想到了一个省事的办法。她把用藤条编成的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浑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泥点儿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过多久,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1.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情节导图。(6分)
2.用“ ”画出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说说你的感悟。(3分)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4分)
(1)女娲造出的人有灵气,他们去了世界各地生活。 ( )
(2)本文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起源的问题。 ( )
4.结合你读过的神话故事,说说你心目中的女娲是什么样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漫游“天宫”,与神话中的人物同行。(共30分)
传说中,“天宫”里住着不少神仙,很多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大闹天宫”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假如你有机会选择一个神话人物并与之同游“天宫”,你会选谁?会和对方做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C
2.降费须输
3. A
4. A
二、1.C 2.C 3.B 4.A 5.A6.D 7.D 8.B
三、1.逐渐拉长 变粗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月光
2.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四、示例:忽然,一束烟花冲天而起,在半空中绽放。霎时,绽放的烟花把黑洞洞的夜空点染成五彩缤纷的花园,美丽极了。
五、(一)
1.和睦相处相互得益,生长健壮两败俱伤
2.这样写使植物拟人化,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更贴近生活,便于读者理解。
3.示例:荞麦和玉米是“冤家对头”这两者不能种在一起,否则会严重影响两者的生长
(二)1.女娲觉得世间缺少灵气,想造人女娲用捏泥人、甩泥浆的方法造出了一个个有生命的人,世界布满人,人类世代繁衍生存
2.示例:泥点儿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泥点儿落下来,居然能变成有生命的人,确实太神奇了。
3.(1)√(2)X
4.示例:造人的女娲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神;补天的女娲是一位为了拯救众生而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神。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