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5 21: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5唐山期末)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新文化运动由此应运而生。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
A.发展的历程 B.兴起的背景 C.开始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2.下面为近代某杂志的部分目录。据此可以判断,这本杂志是 (  )
A.《新青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猛回头》
3.(2025泰州月考)新文化运动时期,天津《平民》杂志刊登的《中国女子今后的觉悟和奋斗》中指出:“女子应打破我们以前的奴隶生活,创造以后人的生活,争取我们应享的权利。”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 (  )
A.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B.提倡民主平等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倡导文学革命
4.(2025邯郸期中)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
A.推动了东西方全面融合 B.带领中华民族走出苦难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基 D.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由此不能得出,五四运动 (  )
A.发生的原因 B.开始的时间
C.初期的过程 D.造成的结果
6.“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些口号表明五四运动具有 (  )
A.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7.从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
     
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A.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B.爱国商人发挥了巨大作用
C.中国共产党起了决定作用 D.爱国学生充当了急先锋
8.一百多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
A.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部分活动统计表。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 (  )
时间 部分活动
1922年1月 支持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2月 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1922年5月 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 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 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注重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B.以罢工形式反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积极参与五四爱国运动 D.在农村中广泛地开展革命斗争
10.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
A.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 B.倡导建立资产阶级的专政
C.明确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 D.阐发了三民主义
11.下图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情况。推断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1921—1923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统计图
(注:1922年6月底,工人党员仅有21人,至1923年6月则激增至164人;1923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共约200人,其中工人有130人)
A.十月革命的成功
B.五四运动的宣传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二七惨案”的发生
12.在李大钊和党组织的领导下,1922年下半年,我国北方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著名的有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唐山制造厂工人罢工等。这说明 (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阶级革命的坚决性
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材料三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各指什么 (4分)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4分)(至少写出两位)
(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 (2分)请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4分)
(3)材料三中作者对新文化运动持什么观点 (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4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和巴黎和会的召开,严重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他们也由此开始转而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学习,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龚书铎等《中国近代史1919-1949》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认识的变化。(4分)
材料二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进程
5月4日 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游行示威
5月5日 北京学生总罢课,爱国学生在长辛店组织了“救国十人团”,到工厂车间向工人宣传,“救国十人团”后来成为学生和工人的联合组织
5月7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5月20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决议抵制日货
6月3日 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6月5日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此后,形成全国性的洪流
6月10日 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释放了被逮捕的爱国学生
6月28日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自《五四运动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8分)
15.请你参与探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历史选择,理论指引】
材料一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昌、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哪些历史条件 (8分)
【历史见证,红船领航】
材料二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2)历史上,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和哪一次重大会议有关 (2分)这次会议提出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分)
【伟大开端,新的征程】
材料三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3)中国共产党人在非凡的奋斗历程中构筑起了精神谱系。根据材料三,概括伟大建党精神。(8分)
【详解答案】
1.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故材料叙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B项正确。
2.A
3.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女子应打破我们以前的奴隶生活,创造以后人的生活,争取我们应享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平等的思想,B项正确。
4.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反映了其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项正确。
5.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19年5月;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爱国运动,故A、B、C三项都可以从材料中得出,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根据材料无法得出五四运动的结果,D项符合题意。故选D。
6.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外争主权”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一面,“内除国贼”则体现了其反对封建主义的一面,所以这些口号表明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D项正确。
7.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最后在人民斗争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A项正确;题干图片未显示爱国商人的作用,排除B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并未诞生,排除C项;D项表述并不全面,排除。故选A。
8.C
9.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支持香港海员大罢工”“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注重通过组织工人罢工、开办女校、组建青年团、成立农会等方式,发动工人、农民、妇女、青年等广大群众开展革命运动,A项正确;1922年清王朝已经灭亡,排除B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故选A。
10.A 解析:根据题干图中信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是在中共一大上制定的,这次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11.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阶级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C项正确。
12.C
13.(1)“德、赛两先生”:民主、科学。(4分)
“我们”: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4分,写出任意两位即可)
(2)人物:鲁迅。(2分)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4分)
(3)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有一定进步性,但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4分)
做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4分,言之有理即可)
14.(1)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开始转而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学习,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4分)
(2)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每点4分,共8分)
(3)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每点4分,共8分,写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5.(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每点4分,写出两点即可,共8分)
(2)会议:中共一大。(2分)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4分)
(3)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