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测评卷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
一、读一读,写一写,注意把字写美观。(7分)
1. rì mù时分,一名环 wèi工人 fèi lì地推着垃圾车消失在人群中。
2. 蟋蟀修建住宅时 xuǎn zhǐ极为谨慎,它们一般会选择jiào为隐蔽
的地方,即使周围有 nèn草,也绝不去吃。
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很 jūn yún,既没有重 dié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kòng xì 。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练习。(7分)
“柄”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柄”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器物的把儿;②植物的花、叶、果实跟茎或枝连着的部分;③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给下列句中的“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他办事光明磊落,别人抓不住任何把柄。( )
2.喇叭花花柄的尖端有五片花瓣,花瓣的中心有几根细细的花蕊,好像很神气地向着天空吹着那只大喇叭。( )
3.这把小刀很精致,刀柄处还有花纹装饰。( )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括号里。(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投降(xiáng) 边缘(yuán) 骚人(sāo) 谨慎(shèn)
B.抛弃(pāo) 萎谢(wěi) 倾斜(qīng) 挖掘(jué)
C.住宅(zái) 隐藏(yǐn) 地址(zhǐ) 鼓瑟(sè)
D.逊色(xùn) 搜索(sōu) 位置(zhì) 蜗牛(wō)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临时 舒服 触角 B.优良 专家 牢固
C.痕迹 卧室 卫生 D.披劳 洞穴 清洁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忘记微笑。
B.既然积极向上,就能收获更多。
C.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而且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D.同学们一旦发现火灾,就要立刻拨打报警电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到了退休年龄的张老师,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C.在书籍的帮助下,使同学们的常识积累了很多。
D.姐姐只用了整整一天左右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
四、先解释加点字,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4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纸船放进水中。(改为“被”字句)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这里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请你也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3.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住宅。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4.他生活朴素,能随遇而安,到野外工作,从不计较条件好坏。(用加点词语造句)
六、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2分)
1.读一读,连一连。(3分)
可怜九月初三夜 骚人阁笔费评章 卢 钺
横看成岭侧成峰 露似真珠月似弓 苏 轼
梅雪争春未肯降 远近高低各不同 白居易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分)
(1)立秋以后,频频下雨,天气越来越冷了,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啊!关于天气的谚语,我还知道 。
(2)“ ,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 的景象。
(3)《爬山虎的脚》一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 和 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山虎是如何 ,告诉我们 的道理。
七、口语交际。(4分)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界才能一目了然。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视力呢 全班同学为此发起了讨论。请你积极参与进来,完成下面练习。
首先,参与讨论时,我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其次,我的建议是:
八、课内阅读。(10分)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选段主要写了 。(2分)
2.根据选段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3分)
3.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合适吗 为什么 (5分)
九、课外阅读。(14分)
美丽的昙花
我曾见过娇嫩多姿的荷花,目睹过深红似火的玫瑰花,但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摆放在我家客厅里的昙花。
它是爷爷搬家时端来的。起初我觉得它毫不起眼,只有两片粗糙扁平、碧绿色的大叶子,经过风吹日晒,叶片上还积起一层薄薄的灰尘和沙土。但自从发生那件事以后,我才真正了解了“庐山云雾”背后的昙花,才真正了解了那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
那是在六月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昙花仿佛受不了那种受冷落的感觉,决定把这几年积累的营养全释放出来——开花,让大家刮目相看。这一件从没有见过的新鲜事儿顿时引起全家人的关注。我们一眼不眨,耐心仔细地观察昙花的一举一动。只见昙花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昙花由小变大,成了一个大大的、洁白无瑕的花骨朵。用手轻轻摸去,柔软得好像丝绸一般,真可谓“天下第一奇景”。过了一会儿,花瓣慢慢张开,同时微微散发出一阵阵清新淡雅的香味。第一次发现它的香味比什么花香都好闻,我深深地陶醉其中了!可是过了几个小时,美丽的花瓣就萎缩了,真是“昙花一现”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分)
(1)“情有独钟”在文中指的是 。
(2)“昙花一现”在文中指 ,现在多用来比喻 。
2.要想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平常就得多注意观察。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把昙花 写得淋漓尽致。(2分)
3.第1自然段中作者将昙花与荷花、玫瑰花进行 描写,突出了作者 之情。(3分)
4.短文第2自然段画线句中的“那件事”指( ),“庐山云雾”指( )。(3分)
A.因为环境被破坏,影响了昙花开放的时间
B.只有两片粗糙扁平、碧绿色的大叶子,且上面还有灰尘和沙土
C.昙花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开出了漂亮的花朵
5.请用“首先……接着……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介绍一下昙花开放的过程。(3分)
十、习作。(30分)
无论是淘气的小花猫,还是乖巧的小黑狗,或者是阳台上的仙人掌,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你认真观察过吗 请任选一种动植物,把观察的经过和观察时的想法写一写。注意要写成观察日记的形式哟!
第三单元 答案
一、1.日暮 卫 费力
2.选址 较 嫩
3.均匀 叠 空隙
二、B bǐng 木 五 1.③ 2.② 3. ①
三、1. C 2. D 3. B 4. A
四、1.因为。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带有片面性。
2.不及,比不上。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的一缕清香。
五、1.纸船被我们小心翼翼地放进水中。
2.[示例]小蜻蜓轻轻地落在荷叶姑娘粉色的纱裙上,笑着和小青蛙打招呼。
3.[示例]蟋蟀的出名不仅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4.[示例]蟋蟀和其他动物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六、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钺
2.(1)十场秋雨要穿棉
[示例一]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示例二]夏雨少,秋霜早
(2)一道残阳铺水中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一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水面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3)叶子 脚 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七、[示例]控制说话音量,不能干扰其他人的讨论;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但可以补充相似的观点。①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②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③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八、1.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2.首先,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然后,细丝的头上会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最后,细丝由直变弯曲拉起爬山虎的嫩茎,使它紧贴在墙上。
3.不合适。爬山虎并不能像动物那样行走,而是长出新的“脚”才能往上爬,“一脚一脚”更加形象,也更能体现出爬山虎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若换成“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九、1.(1)“我”因对昙花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
(2)昙花开放的时间很短 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的时间很短暂
2.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
3.对比 对昙花的喜爱
4. CB 【解析】本题考查对短文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回答本题时应该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但自从发生那件事以后”告诉我们要找的是发生过的一件事,读短文第3自然段可知,昙花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开出了美丽的花,令“我们”对它刮目相看,因此这是发生的“那件事”;再由“起初我觉得它毫不起眼,……叶片上还积起一层薄薄的灰尘和沙土”可知,正是粗糙扁平的叶子、积起的灰尘和沙土干扰了“我”对昙花的认识,这些即是“庐山云雾”。据此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5.[示例]昙花首先慢慢地由小变大,接着成了一个大大的、洁白无瑕的花骨朵,然后花瓣慢慢张开,一朵亭亭玉立的昙花就呈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