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2. “超级病菌”MRSA 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许多变种,其中PVL 是毒性较强的一个变种。该变种繁殖速度惊人,一个 PVL病菌能在24小时内繁殖成1 700万个。下列有关“超级病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RSA 细胞中有两种类型的核酸
B.该“超级病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MRSA 的遗传物质是RNA,变异快,所以有很多变种
D:该“超级病菌”合成蛋白质时,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
3.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C.该实验每隔 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D.在超净工作台上和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4.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将含抗生素的滤纸片放到接种了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扩大培养,重复实验2~5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接种时,将高浓度菌液涂布在平板培养基上
B.①处滤纸片上不含抗生素,起对照作用
C.重复2~5次实验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大
D.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的细菌抗药性较强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1页(共8页)
5.用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的酱油风味独特,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发酵原理是利用米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B.-5℃的盐水的作用是抑制杂菌生长,防止酱醪腐败
C.发酵期间晾晒、翻缸等操作可控制发酵温度和改善通气状况
D.酿造过程中,微生物一般由耐酸性较差的优势菌株向耐酸性较强的演变
6.如图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原生质体A 和B融合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C.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D.愈伤组织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培养基中需要糖类、氨基酸等有机营养
7.治疗性克隆有望解决供体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等问题。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患者正常体细胞
A.细胞A常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移植的受体细胞
B.该治疗性过程应用了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C.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种体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动物细胞的培养需提供95%空气和5%CO 的混合气体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2页(共8页)
8.下列与DNA 粗提取和鉴定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预冷的酒精容易使DNA 析出
B. DNA 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中
C.可用碱性染料甲紫鉴定提取出来的DNA
D.整个提取过程中可以不使用离心机
9.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是( )。
A.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
B.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
C.将花背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
D.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
10.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融合的B淋巴细胞应从未受外界抗原刺激的动物中提取
B.筛选1过程,通过鉴别培养基能够分离出杂交瘤细胞
C.筛选2过程,通过抗体检验以获得所需的特定杂交瘤细胞
D.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只能通过体外培养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11.某校学习小组进行PCR 实验,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PCR扩增,各取20ul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得到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CR 技术可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含有某种基因
B.甲同学扩增得到的DNA 量比乙同学多
C.丙同学所用的引物可能与甲乙同学的不一样
D.丙同学扩增得到的片段比甲乙同学的要大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3页 (共8页)
12.一种双链DNA 分子被三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切割产物通过电泳分离,用大小已知的DNA 片段的电泳结果作为分子量标记(下图左边一列)。关于该双链D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呈环状结构
B.分子质量大小为 10kb
C. 有一个 NotI 和两个 EcoRI 切点
D. 其NotI 切点与 EcoRI切点的最短距离为2kb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共52分)
13.(10分)甲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X、Y表示化学元素,乙图表示某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 Y代表的元素是 。
(2)若B是葡萄糖,那么在动物细胞中特有的E有 。
(3)若F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则④的中文名称是 。
(4)抗体是由2条相同的H链和2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蛋白质。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C)和可变区(V)两部分(如丙图所示)。在同一个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若某种抗体的一条H链有550个氨基酸,一条L链有242个氨基酸,则该抗体中含有 个肽键。同一个体中不同抗体的功能彼此不同,主要是因为V区不同,根据题意和丙图分析,不同的原因是不同抗体的该区域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该区域的 的不同。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4页(共8页)
14. (12分)乳酸菌能产生亚硝酸还原酶将亚硝酸盐分解,某兴趣小组从泡菜滤液中筛选出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较高的乳酸菌,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 四类,分离、纯化乳酸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以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进入乳酸菌的亚硝酸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合成菌体的含氮物质(用于合成菌体细胞物质)。
(2)将筛选出的乳酸菌,用于泡菜制作过程,进行食盐用量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探索实验,结果如图。
①泡菜制作过程中,pH呈下降趋势,原因是 。
②据图可知,腌菜时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出现的越早,且峰值较高,原因是食盐用量过低,造成杂菌大量繁殖。实验结果说明,食盐用量和 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3)①取若要对的乳酸菌稀释液0.1mL 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下图中的 。
②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乳酸菌稀释救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 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 。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5页(共8页)
15. (10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下图为基因编辑猪培育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1号猪使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处在 时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
(2)采集2号猪的组织块,用胰蛋白酶、 等处理获得分散的成纤维细胞,放置于含有
95%空气和 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中 的作用是 。
(3)为获得更多基因编辑猪,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分割。产出的基因编辑猪的性染色体来自于 号猪。
(4)为检测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是否被导入4号猪并正常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有( )(多选)。
A. DNA 测序
B.染色体倍性分析
C.体细胞结构分析
D.抗原—抗体杂交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6页(共8页)
16. (8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广泛,科研人员用拟南芥探索获得大量愈伤组织的途径。
(1)组培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即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切取外植体时的损伤可促进内源生长素(IAA)合成并运输到受伤部位,诱导细胞分裂分化。因此,组培时常添加2,4-D、NAA 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2)含较高浓度2,4-D的培养基(2,4-D-CIM)可促进愈伤组织增殖,但在实践中发现,
2,4-D-CIM 中的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延退。为探究其原因,进行相关实验。
①检测不同培养基中叶片外植体细胞中IAA 合成酶基因(YUC)的表达量,由图1结果可知:较高浓度2,4-D (促进,抑制)IAA 的合成。
②研究者推测,一定量IAA 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为此,在2,4-D-CIM 的基础上,再分别添加IAA、NAA、检测接种后外植体细胞IAA 响应基因W1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同时还测量了各组愈伤组织形成量,结果显示其与 W1表达量正相关,证明推测成立。添加NAA组是为了进一步确认 。
(3)根据上述所有实验结果,在答题卡方框中填相关基因,括号中填“+” (表示促进)或“-” (表示抑制),完善在愈伤组织形成和增殖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关系模式图 。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7页(共8页)
17. (12分)为使甘蓝具有抗除草剂能力,科研人员将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转入甘蓝植株,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甘蓝。
(1)基因工程中最核心的步骤是① 。步骤②用 Ca 处理农杆菌后获得感受态细胞,以便将重组质粒导入。步骤③将农杆菌与甘蓝愈伤组织共培养后,在步骤④的培养基中添加 以便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
(2)草甘膦抗性基因一条链的两端序列如下,采用PCR 技术获取和扩增草甘膦抗性基因,应选用的引物组合为()。
若目的基因用BamHl和Bg l Ⅱ剪切,质粒用BamHI剪切,酶切后的目的基因存在正向与反向两种连接方式。可用BamHI和EcoRI酶对两种重组质粒进行剪切,正向连接的重组质粒会被切去 kb长度的片段,反向连接的重组质粒会被切去 kb长度的片段。通过凝胶电泳分析产物大小进行区分,如下图所示,图中 (样品1/样品2)为所需基因表达载体。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8页 (共8页)
和平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
期末质量调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 DABCAB 7-12 BCACD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13. (每空2分, 共10分)
(1) P
(2) 糖原
(3)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或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4) 1580; 空间结构
14. (每空2分, 共12分)
(1)无机盐
(2)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腌制时间
(3)B;3.4×10 ;个别菌落可能是由2个或多个细菌形成
15.(每空2分, 共10分)
(1) MII
(2)胶原蛋白酶;维持培养液的pH
(3) 2
(4) ①④
16. (每空1分, 共8分)
(1)全能性
(2)抑制;影响愈伤组织形成的是生长素类激素的种类而非含量
(3)
17. (每空2分, 共12分)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潮霉素 (或除草剂)
(2) A
(3) 45; 20; 样品2
高二年级生物答案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