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犟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犟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6 10: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犟龟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陶、适、谈” 等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几” 的用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课文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3.知道预测的内容和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4.感受犟龟陶陶坚韧不拔的形象,以及它怀揣梦想、坚定前行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Ⅰ 谈话导入,初识预测
1.讨论,激活经验。
师: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故事时,有没有试过一边读一边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 “猜想” 其实就是 “预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一边读一边试着预测吧!
2.板书课题:犟龟。指名读课题,引导学生关注 “犟” 字:“犟” 是什么意思?(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看到 “犟龟” 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只乌龟为什么 “犟”?它会做什么固执的事?
3.小结: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看看这只 “犟龟” 的故事里藏着怎样的秘密。
Ⅱ 认识生字,指导认读
1.课件出示会认字。
指名认读,教师正音,重点指导 “陶(táo)”“庆(qìng)” 等字的读音。
同桌互读,小组齐读,确保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多音字 “几”:
出示词语:几乎、几个、几率、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律:表示 “将近、差一点” 时读 “jī”;表示数量时读 “jǐ”。
完成练习:“他几(jī)乎忘了那几(jǐ)盆花的存在了。” 全班订正。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集中指导生字认读,为流畅阅读课文扫清障碍,避免阅读过程中频繁中断,保持预测思维的连贯性。
Ⅲ 根据线索,学习预测
1.根据开头,初试预测。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1 自然段(乌龟陶陶听到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并邀请所有动物参加的消息),读完后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 “犟龟” 的 “犟” 字预测,用 “我猜 —— 因为 ——” 的句式回答。
预设 1:我猜陶陶会决定去参加婚礼,因为题目叫 “犟龟”,说明它有自己的坚持。
预设 2:我猜陶陶会思考要不要去,因为参加婚礼可能要走很远的路。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线索进行预测,真有趣!
2.对照内容,验证预测。
师:同学们的预测对不对呢?请读第 4-6 自然段,看看陶陶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
学生交流:陶陶遇到了蜘蛛,蜘蛛劝它放弃参加婚礼。
引导再次预测:陶陶会听蜘蛛的劝告吗?为什么?
预设:我猜陶陶不会放弃,因为它是 “犟龟”,肯定很固执。
读第7自然段验证:陶陶没有听从劝告,坚定地前进。
讨论:你的预测和课文内容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新想法?
3.结合情节,继续预测。
师:陶陶继续赶路,又遇到了蜗牛(读第 9-12 自然段)。蜗牛告诉它走反了方向,而且婚礼后天就要举行了。猜一猜,陶陶会怎么做?
学生结合前文 “犟” 的特点预测,再读后文验证:陶陶坚持 “一步一步走,会准时赶到”。
小结:预测时可以结合课文里的情节线索,即使预测和原文不一样,只要有依据也是合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 “预测—验证—再预测”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根据题目、课文内容线索预测的方法,体会预测与原文的异同,感受阅读的乐趣。
Ⅳ 梳理情节,感知形象
1.小组合作:梳理陶陶的旅程中遇到的动物及应对方式,完成填空:
遇见蜘蛛,蜘蛛嘲笑它_______,陶陶_______。
遇见蜗牛,蜗牛告诉它_______,陶陶_______。
(预设答案:慢得出奇,坚定前行;走反了方向,继续赶路)
2.讨论:这是一只怎样的犟龟?结合故事内容说说理由。
预设: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放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积极乐观(满怀信心)。
Ⅴ 拓展练习,运用预测
1.课件出示书名:《躲猫猫大王》《夏洛的网》《帽子的秘密》《柔软的阳光》《团圆》《小灵通漫游未来》。
引导学生根据书名预测内容:“看到这个书名,你猜里面会写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鼓励不同想法。
2.故事续写预测:陶陶的旅程还没结束,接下来它可能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用 “我猜陶陶会_______,因为_______” 的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巩固预测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预测的乐趣,培养想象力。
Ⅵ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倔强的乌龟陶陶,学会了一边读一边预测 —— 可以根据题目、课文内容的线索猜想接下来的事,还知道预测和原文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陶陶的坚持告诉我们:只要坚定前行,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课后作业:
1.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坚持过的事,像陶陶一样分享自己的“犟”故事。
2.完成《典中点》对应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犟龟
预测方法:题目、课文内容线索
遇见蜘蛛→坚定前行
遇见蜗牛→继续赶路
品质:坚韧不拔、脚踏实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 “预测—验证”的循环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预测方法,结合“犟”字线索贯穿始终,帮助学生理解陶陶的形象。
不足之处:对 “预测依据” 的引导可以更细致,如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犟” 的体现,让学生的预测更贴近文本逻辑。后续可增加对 “预测与思维发展” 关联的拓展,深化阅读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