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渚(zhǔ)
B.日暮(mò)
C.翻墨(mù)
D.路转溪桥忽见(jiàn)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醉书:喝醉了读书)
C.明月别枝惊鹊(别枝:横斜的树枝)
D.路转溪桥忽见(见:同“现”)
3.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移舟泊烟渚。( )
A.移动小船。 B.靠岸。
(2).黑云翻墨未遮山。( )
A.打翻的黑墨水。 B.翻动墨汁。
(3).明月别枝惊鹊。( )
A.路边的树枝。 B.横斜的树枝。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作者是元代词人辛弃疾。
B.《宿建德江》写了江边夜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题目中“黄沙”指的是黄沙铺成的路。
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乱入船”一词写出了当时的雨急、雨大。
5.下面诗句不是描写西湖的一项是( )
A.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二、填空题
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移舟泊烟渚, 。
(2) ,江清月近人。
(3) ,白雨跳珠乱入船。
(4) ,清风半夜鸣蝉。
(5)卷地风来忽吹散, 。
(6)稻花香里说丰年 , 。
(7)旧时茅店社林边, 。
(8)黑云翻墨未遮山, 。
(9)明月别枝惊鹊, 。
(10)七八个星天外, 。
2.读拼音,写同音字。
[què] 忘 喜
的 麻
[chán] 鸣 绕
嘴 联
[dé] 品 到
行 分
3.多音字组词。
泊 ( ) 卷 ( ) 片 ( ) 转 ( )
泊 ( ) 卷 ( ) 片 ( ) 转 ( )
能力提升
一.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古诗词句。
(1)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活蹦乱跳地窜进船里。
(3)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的丰收年景,耳边蛙声一片。
(4)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边,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5)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 ,号 ,世称 。他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为 。
(2)《宿建德江》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描写了诗人暮宿建德江畔所见的江边夜景,抒发了自己 的感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 朝诗人 ,“西江月”是 ,“夜行黄沙道中”是诗的 。诗中描写了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4)《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描写月亮的诗句分别是
“ ”和“ ”,前者表达 ,后者表达 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 ”这句诗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写暴雨骤来的诗句是: , 。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现诗人面对丰收而心中喜悦的诗句是: , 。
三、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描写的景物主要有 、 、 和 。透过这些景物,我们仿佛看到了月光下惊飞的 ,也仿佛听到了 。
(2)这两句诗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夏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请你也选一处景物,用以动衬静的方法写出它的特点。
(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诗句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是“ ”。他心中的愁是 (A思乡之愁 B忧国之愁),从诗句中的“ ”字可以看出来。
(2)下列诗词句中,与作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四.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阅读策略 方法引导
从诗人的心情想开去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从诗人忧愁的心情,我想到了
从壮观的画面想开去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 图。从这幅图中,我似乎看到了
从词人的想象想开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闻到稻花香,词人想象到了“丰年”;从“丰年”,我想象到了秋天到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一、1.A 2.B 3.A A B 4.D 5.B
二、1.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黑云翻墨未遮山 明月别枝惊鹊 望湖楼下水如天 听取蛙声一片 路转溪桥忽见 白雨跳珠乱入船 清风半夜鸣蝉 两三点雨山前
2. 却 鹊 确 雀 蝉 缠 馋 蝉 德 得 德 得
3. bó 停泊 juǎn 卷尺 piàn 片段 zhuǎn 转眼 pō 湖泊 juàn 试卷 piān 相片儿 zhuàn 转盘
能力提升
一.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 北宋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苏东坡 苏洵 苏辙 “三苏” 唐 孟浩然 孤寂、愁闷 宋 辛弃疾 词牌名 题目 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心灵的慰藉 喜悦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人船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三.(一)(1) 明月 喜鹊 清风 蝉 喜鹊 蝉在清风中鸣叫的声音
(2)鹅毛般的大雪在寂静的夜里不停地下着,天地间似乎凝固了一般。农民早就盼望着这场瑞雪了,此刻,他们带着满心的欢喜进入了梦乡。忽然,一棵树的细枝被雪压断了,发出了“咔嚓”声,这声音虽然轻微,却惊醒了老农家那只熟睡的黄狗。
(二).(1) 愁 A 客 (2)B
四. 眼前的景物让诗人想到了自己的遭遇,诗人触景生情,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夏日骤雨 黑云翻滚,不一会儿,白亮亮的雨点儿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跳人船舱。 庄稼成熟,农人们在田地里快乐地收割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