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工业革命闭关锁国自主学习·新知全解出超林则徐虎门香港岛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广州天津条约圆明园(1)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合作探究·课堂讲练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史料一分析,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史料二所列举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提示: 得到了。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中,增开通商口岸,各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根据史料一和史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的关系。
提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哪些主权?
提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2)根据史料二指出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规范集训·学业达标答案: C1.(2016·桂林高一检测)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今天我国的哪一直辖市曾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
A.天津 B.北京
C.重庆 D.上海
解析:《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故选D项。
答案: D2.(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了法律,应受中国法律的制裁,题干所述事实明显与此相违背,这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践踏。
答案: C3.(2016·汕头高一检测)“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
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专制君权受到冲击
解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向着近代社会艰难的迈进,故选B项。
答案: B解析: 由材料中“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可知该条约是《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内容。
答案: B5.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解析: 由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可推断最能体现这一事件特点的是火烧圆明园。
答案: B6.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解析: 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是在鸦片战争期间,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而北京是清政府的统治中枢,B项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