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3《纪念白求恩》教学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13《纪念白求恩》教学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6 10:2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之际,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这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外国友人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其中白求恩早已家喻户晓。
情境导入
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
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
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1
通过学习课文《纪念白求恩》,我们将达成哪些目标呢?
体会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4
体会文章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特色。
5
预习回顾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你还能介绍一下作者其他方面的概况吗?
预习回顾
说说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吧!
精益求精: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姓名 国籍
职业 生活年代
主要经历 人物评价 白求恩
加拿大
医生
1890—1939
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②“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④“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任务一:默读勾画,初识白求恩
默读课文,在文章中圈点勾画相关信息,完成白求恩的人物档案卡片。
白求恩档案卡
任务二:理清思路,体会纪念目的
刚刚我们简单了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白求恩,接下来我们一起精读文本,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看看作者是怎样纪念白求恩的,纪念白求恩的目的又是什么。
请再次默读课文,用“ ”画出各段落的关键句,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用思维导图呈现。
段落 关键句 内容要点 段落关系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活动1:勾画关键句,说说段落要点及关系
段落 关键句 内容要点 段落关系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叙述——总说
论述——分说
先政治后业务
颂扬——总结
活动1:勾画关键句,说说段落要点及关系
活动1:勾画关键句,说说段落要点及关系
概括事迹
导图成果示例
论述精神
颂扬品格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现在我们分为四组,请每组研读一段,用两种不同的符号在课本上分别标出记叙和议论的句子,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理解叙议关系。
活动2:分析叙议关系,体会纪念目的
文题为“纪念白求恩”,接下来我们从手法入手,探究“纪念”的目的。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记叙
议论
第一段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
//
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
号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第二段
记叙
议论
摆出“不少的人”的表现
议论
记叙
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
议论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
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第三段
记叙
议论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第四段
记叙
议论
活动小结
夹叙夹议
“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紧扣论点,得简明、概括。
“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本文叙述简明扼要,议论精辟凝练,议从叙出,二者结合紧密流畅,条理清晰。
任务三:品读体悟,纪念之情
作者在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过程中,有期望,有赞颂,有批评,有哀悼,在行文中,他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或特别的语言来表达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读体悟一下。
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活动1:品读相关段落,分析对比手法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不少的人
“极端的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
“对技术精益求精”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2段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
第3段将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和“一班”人“见异思迁”“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进行对比
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小结
对比
“不少的人”的生活态度与白求恩的人生态度是不同的,作者对白求恩高度的赞扬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能找到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和语句批注赏析吗?
活动2:品读语句,体会情感表达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更加有力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强调了白求恩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从前线回来的人。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使用排比句式,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收束非常有力。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成语使文章语言生动、言简意赅,感彩鲜明,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音节整齐均匀,便于诵读。
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词语有褒义色彩
批评有自私自利思想的人,
词语有贬义色彩
白求恩病逝原因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为一个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划破,当时他没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为另一个伤员做急救手术时,没顾上戴橡皮手套,那个小伤口又被骨碴划破,细菌感染了伤口。白求恩对身边的护士长说:“不戴手套,手指可以在伤口内感觉到哪儿是弹片,哪儿是弹头,哪儿是碎骨头。”
后来,白求恩的手指肿得像胡萝卜,高烧不退。他仍不顾伤痛,坚决要去战地救护。护士长多次劝他不要再工作了,他却发脾气:“你不要把我当古董,这点伤算什么,你们要拿我当一挺顶呱呱的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11月1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知道了白求恩的病情,从延安发来慰问电,命令军区不惜任何代价进行抢救。然而,白求恩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病逝。
在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他人。他的品质高贵而真诚,平凡却美丽。
资料链接
齐读“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用掷地有声的语气,读出坚定和强烈的情感来。
任务四:联系自身,学习白求恩
在教育的田野上,有像叶圣陶那样潜心育人的教师;在科技的领域中,有像钱学森那样锐意创新的科学家;在文学的天空中,有像鲁迅那样以笔为戎的作家;在医学的殿堂里,有像白求恩那样无私奉献的医生……各行各业都要有职业理想,小组交流:你从白求恩身上学到了什么?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启迪
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我触动最大。他不仅在工作上积极负责,在人际交往中更是满怀热忱,他这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学习。无论我们能力大小,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这种精神,比如,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可以主动伸出援手,无论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支持。
梳理总结
国际主义精神

念白求恩
概括事迹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论述精神
颂扬品格
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对比论证,鲜明有力
语言鲜明、感染力强



1.背诵课文第四段。
2.写一份倡议书,向身边的人介绍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争做白求恩式有利于人民的人。
3.课外阅读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两篇文章,作文章摘要、写阅读感悟。
布置作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