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蒲松龄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把握重点字词。
2、通过注解翻译文本,积累重点词汇,把握文本内容。
3、学习文言现象,感受文言魅力。
文学常识——蒲松龄《聊斋志异》
文学常识——蒲松龄《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 著名文学家,后世誉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他曾写下
“有志者事竟成,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来自勉。二十多年之后蒲松龄终于完成了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个人理想的“孤愤之书”—— 《 》。
郭沫若赞曰:
“ , 。”
老舍赞曰:“ , 。”
清代
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鬼狐有性格 笑骂成文章
文学常识——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齐名,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 ”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 的意思,“异”指 。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 。有的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有的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病,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聊斋
记述
奇异的故事
现实社会生活
狼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熟读正音,感受文言之美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zhuì
jiǒng
shàn
dān
míng
xiá
kāo
xiá
qǐng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上)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
仅,只。
紧跟
很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害怕
把,用
停下
跟从
又
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一起
追赶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屠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这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处境困迫,为难。
攻击
柴草
覆盖、遮盖。
于是
倚靠
解除,卸下。
瞪眼朝着屠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任务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
一会儿
径直
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
闭上眼睛
神情很悠闲
指神情
悠闲
突然
杀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挖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挖洞
从通道
仅,只。
屁股
从
大腿
才
睡觉
大概,原来是。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巧变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不过是增加笑料罢了。
狡猾
一会儿
巧变诡诈
能有多少
仅,只。
罢了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特殊文言现象总结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盖以诱敌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弛担持刀
古义:解除,卸下;今义:放松,松懈。
古义: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今义:遮蔽
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特殊文言现象总结
恐前后受其敌 ( )
盖以诱敌 ( )
1.敌
·
·
攻击
敌人
目似瞑,意暇甚 (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2.意
·
·
神情、态度
打算
屠乃奔倚其下 ( )
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 ( )
3.乃
·
·
于是
才
·
特殊文言现象总结
狼不敢前 (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
4.前
·
·
前进
前面的
止有剩骨 ( )
一狼得骨止 ( )
5.止
·
·
仅,只
停止
投以骨 (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6.以
·
·
把
来
特殊文言现象总结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久之,目似瞑( )
又数刀毙之(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7.之
·
·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第三人称代词,它,指狼
助词,相当于“的”
·
·
特殊文言现象总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恐前后受其敌 ( )
场主积薪其中 ( )
屠乃奔倚其下 ( )
其一犬坐于前 ( )
8.其
·
·
代词,指屠户
代词,指两只狼
代词,指麦场
代词,指积薪
代词,指狼,可译为“其中”
·
·
·
“译文找错”
屠户处境困迫,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照顾野地有一个麦场,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放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再向前了,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
狼的攻击
看见
把柴草堆积
瞪眼朝着屠夫
复习检查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认识屠户和狼的形象。
2.明确主旨,学会勇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学习目标
各显神通,看图复述课文
整体感知·我会讲故事
④
③
②
①
遇狼
提示:结合课文内容讲诉故事,把握课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提示: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小结故事情节。)
狼
狼
狼
狼
遇
惧
御
杀
狼
悟
整体感知·我会讲故事
1.请结合课文分析,蒲松龄刻画了怎样的两只狼
2. 你认为屠户是个怎样的人
合作探究
狼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狡猾、贪婪、凶狠。
屠夫:从怯懦到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提示: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形象分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黠
狼
悟狼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例)内心独白:我们今晚有大餐啦,可以吃人肉!不过不知道他好不好对付,现在还不是时候,先跟着他!天越来越黑了,等有机会了我们就收拾他!
在文中找出写狼的相关语句,围绕 狼的狡猾、诡诈 进行创造性扩写
趣读故事
成果展示
本文记述了屠户 、 、 、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应丢掉幻想, , , 。
主旨
遇狼
惧狼
御狼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向中国索赔400万亿。如果我们一如百年前的清政府割地赔款祈求妥协,只能助长邪恶者无尽的贪婪和凶恶,最终还是导致“两狼之并驱如故”的结局。但是,2020年的中国,再也不是178年前的那个中国;2020年的中国,不是任由西方列强欺压的国家;2020年的中国率先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用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饱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地区派出我们的专家组,提供中国制造的医用防护设备。面对“索赔”,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拿起手中的刀!同学们,这把刀还仅仅指屠夫手中的刀吗?这把刀代表着什么精神呢?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运用智慧
善于斗争
下课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