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8.1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09:4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数学广角——找次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优化思想,培养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并学习如何用直观的方式清晰、简洁、有条理地表示逻辑推理过程。首先,教科书从最简单的问题(3瓶钙片)入手,让学生讨论找次品的方法,通过用天平直观演示,说明基本推理过程:如果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引导学生用直观方式记录找次品的思维过程,了解找次品的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找次品的含义,明确找次品的基本思路,探索找次品的一般方法。2.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3.经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寻找用天平原理找次品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经历找次品的过程,掌握找次品的方法,体验最优方案的原理。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发现找次品时,从2~3个物品中找次品,只需要1次,从4~9个物品中找次品,都需要2次……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P113“你知道吗?”,你又可以知道什么?【学情预设】教科书没有直接给出结论,但是根据给出的数据,学生一般能发现规律:只要待测物品数量介于3n-1+1~3n之间,则至少需要测n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板书)【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P113“你知道吗?”,发现找次品问题中蕴含的规律,并通过展示、交流,自己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规律。2.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师:有20个物品,其中有1个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要保证能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学情预设】因为33-1+1<20<33,学生直接运用规律,发现只要称3次就可以了。师:要保证至少6次能找出次品,待测物品可能是多少个?【学情预设】这个问题是对前面发现的规律的逆运用,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若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就让学生小组讨论。有的可能说是244个,有的可能说是729个,引导学生讨论。师:到底是多少个呢?【学情预设】让学生讨论、辨析,发现244个到729个都有可能,最多是729个,最少是244个。【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四、实践应用,加深理解1.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交流。2.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学情预设】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很多学生直接运用规律,不进行推理。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们今天学了些什么?师:学了今天的知识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板书设计 找次品5(1,1,1,1,1)   2次    8(1,1,1,1,1,1,1,1)   4次5(1,1,1,2) 2次 8(2,2,2,2) 3次5(2,2,1) 2次 8(3,3,2) 2次5(1,1,3) 2次 8(4,4) 3次只要待测物品数量介于3n-1+1~3n之间,则至少需要测n次能保证找出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