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25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 工业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25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 工业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6 11: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工业》第一课时
科目 年级 课型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地理 八年级 新授课 2 45分钟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的门类特点及发展成就,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素养
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工业门类的分布,认识区域工业特色与差异。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工业门类齐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人地协调观:理解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理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活动,学会收集和分析工业相关资料,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我国工业门类齐全的表现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难点:理解工业门类齐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学生已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对国民经济部门有初步认识,了解部分工业产品。 认知特点: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归纳分析能力,但对工业门类的系统性认识不足。 学习兴趣:对生活中的工业产品感兴趣,乐于探究工业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与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工业门类相关图片和视频、中国工业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 “生活中的工业产品拼图”,包含家电、汽车、机械设备、服装等,让学生快速识别并说出这些产品来自哪些工业部门。 提问:这些产品涉及的工业部门多吗?我国在工业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引出课题 “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二)认识工业及其门类(15 分钟) 工业的含义与分类 展示工业生产流程图(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加工),让学生结合图示总结工业的含义。 小组合作:将课前收集的工业产品(图片或实物)按 “生产资料” 和 “生活资料” 分类,明确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区别。 门类齐全的表现 播放 “中国工业门类” 科普视频(涵盖航天、汽车、电子、纺织等),让学生列举视频中出现的工业门类。 出示 “中国工业门类体系图”,引导学生发现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三)工业的重要地位(15 分钟) 国民经济的主导 案例分析:呈现 “C919 大飞机研发” 案例,小组讨论:大飞机制造涉及哪些工业门类?对其他产业(如材料、电子、运输)有何带动作用? 教师总结:工业为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原材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国际竞争力 数据展示:我国钢铁、汽车、智能手机等产品的产量及全球占比,让学生体会 “制造大国” 的实力。 小组辩论:“门类齐全是否意味着我国是工业强国?”(引导学生认识差距,如高端技术领域) (四)趣味实践:“工业产业链拼图”(10 分钟) 任务:每组领取一套卡片(包含 “铁矿石开采”“钢铁冶炼”“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 等),按产业链逻辑排序,并说明各环节的工业门类。 评比:最快完成且逻辑清晰的小组获 “最佳工业链设计师” 称号。 (五)课堂总结(3 分钟) 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梳理核心知识点:门类齐全→经济基础→发展潜力。 (六)拓展作业 调查家中 3 种工业产品的产地及所属工业门类,绘制 “家庭工业图谱”。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