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6 10:4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帝制复辟
1.(2025邯郸期末)识读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 (  )
 
约法一 约法二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B.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D.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后,北京、广州、武汉、青岛等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多地工人也举行了罢工,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二十一条”被认为是国耻,是因为 (  )
A.它是与日本签订的条约
B.袁世凯因此获得列强的支持
C.它使日本割占了澎湖列岛
D.它牺牲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3.1915年12月13日,□□□身着大元帅服,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正式登上了中华帝国皇帝的宝座。并正式诏告天下,从民国五年元旦起,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将于是年元旦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应是 (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段祺瑞
护国战争
4.□□□□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了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的功绩永载史册。“□□□□”应是 (  )
A.戊戌变法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5.护国战争(1915—1916年),是辛亥革命后爱国人士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战争。此战争的发起地是 (  )
A.云南 B.广西
C.广东 D.四川
6.同学们围绕“考察近代历史遗迹”制定了以下计划表。据此可知,他们参观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  )
相关史事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参观地点 护国桥、护国路、护国纪念碑
A.广州 B.武汉
C.昆明 D.上海
军阀割据
7.(易错题)袁世凯死后,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局面。其中控制北京政府和东北地区的军阀分别是 (  )
A.张作霖和段祺瑞 B.段祺瑞和张作霖
C.唐继尧和张作霖 D.段祺瑞和冯国璋
8.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各派首领,为了谋取最高统治权力,割据混战,依附帝国主义列强,出卖国家利益,已成为 (  )
A.封建豪强
B.复辟诸侯
C.地方保护者
D.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9.下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武昌起义的结果
1.(跨学科·美术)1913年12月,《新闻报》刊登了如下漫画,袁世凯操控着象征“政治会议”的汽车“一意进行”,将前面的障碍,如“县会”“省会”“国会”“内阁”等全部碾除。对漫画主旨解释正确的是 (  )
A.北洋政府支持工业发展
B.民主共和遭到公然破坏
C.军阀混战造成民不聊生
D.制度重建铲除封建残余
2.(回归教材)1918年,孙中山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表明孙中山 (  )
A.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B.抨击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D.谴责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3.北洋军阀统治的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  )
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4.(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1月11日,孙中山宣布督师北伐。长江流域一时间战云密布。
材料二:为维护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利益,各国驻华公使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他们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合法地位,声称必须由袁世凯“统一”南北,还出动军舰在长江上示威,劫掠中国海关税收,以加剧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内部也矛盾重重,致使孙中山的北伐无法进行。以北洋新军为主体的清军在对武昌的进攻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大大震惊了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物。他们对如何抗击袁世凯缺乏必要的信心,许多人表示出与袁氏谈判的浓厚兴趣;另一些人则希望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军队胁迫清帝退位,从而达到兵不血刃地彻底推翻清朝统治的目的,黄兴、宋教仁亦持此主张。孙中山只好让步,答应只要袁世凯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他“即可正式宣布解职”。
材料四:在得到孙中山的承诺后,袁世凯胁迫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岂之主编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身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产生的影响。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C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了摆脱束缚,实现复辟,废除了约束他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这充分暴露了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的野心,C项符合题意。
2.D
3.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5年12月13日”“正式登上了中华帝国皇帝的宝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皇帝梦,1915年底,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A项正确;张作霖属于奉系军阀,占据着中国东北,没有称帝,排除B项;冯国璋属于直系军阀,控制着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并没有称帝,排除C项;段祺瑞属于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等省,但没有称帝,排除D项。故选A。
4.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了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举国哗然。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制止了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故选C项。
5.A 解析:1915年12月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布讨袁檄文,组织护国军,正式发起护国战争。云南作为反袁斗争的核心,是护国战争的发起地,故选A项。
6.C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帝制,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C项与材料所述相符,正确。
7.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等,其中控制北京政府和东北地区的军阀分别是段祺瑞和张作霖,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
8.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使得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北洋军阀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D项正确;北洋军阀依附帝国主义列强,出卖国家利益,已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与封建豪强、复辟诸侯、地方保护者无关,排除A、B、C三项。故选D。
9.C 解析:漫画反映了南北军阀相互混战,最终遭殃的是人民,说明军阀割据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故选C项。
能力提升
1.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袁世凯将前面的障碍,如“县会”“省会”“国会”“内阁”等全部碾除,意味着袁世凯上台后实行独裁专制统治,民主共和遭到公然破坏,B项正确;“县会”“省会”“国会”“内阁”等象征着民主共和,与工业发展无关,排除A项;军阀混战发生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的情况下,排除C项;“县会”“省会”“国会”“内阁”等不是封建残余,排除D项。故选B。
2.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抨击北洋军阀割据混战,B项正确。
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统治的前六七年间,出现袁世凯专权与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与1915年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本质就是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故选D项。
4.(1)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列强的支持;革命党人的妥协(或南京临时政府的妥协);袁世凯拥有重兵;南京临时政府内部矛盾重重;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等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辛亥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使中国陷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军阀割据的动乱之中。(答出其中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