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南昌起义
1.国民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党的屠杀,促成中国共产党对军事问题的认识和政策发生根本转折,此后中国共产党将军事工作从边缘推向中心。“中国共产党将军事工作从边缘推向中心”的起点是 (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道:“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与该情景相关的史事 ( )
A.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B.使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彻底失败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1927年7月,周恩来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于有周密的准备,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歼灭南昌的敌人”。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 )
A.成功组织了北伐战争
B.积极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达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共识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4.国民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该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古田会议 D.八七会议
5.1927年的“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的方针。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
A.工人阶级的重要性 B.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C.商人的重要性 D.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6.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这时的明智选择是 ( )
A.按计划攻打长沙
B.攻打一些小县城,以守为攻,等待援军
C.进军南昌,和朱德、陈毅起义军会合
D.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7.在江西三湾,毛泽东断然废除陋规旧习,实行民主政策,规定官兵平等,不许打骂士兵。毛泽东等领导人以身作则,穿草鞋,自己背米袋,和士兵在一个锅里吃饭。尽管生活艰苦,但部队还挺满意。毛泽东的举措 ( )
A.创建了根据地的红色政权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有利于激发军队的战斗力
D.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跨学科·音乐)“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这首歌曲在民国十七年之后开始传唱。下列哪项最接近其创作的背景 (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C.毛泽东率部队进军井冈山
D.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9.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 )
A.铁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太平军
10.由于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人民军队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有了根据地,中国革命战争才有了根基,人民军队就能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就有了训练、修整和补充的基地,就能坚持长期的战争,夺取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材料旨在表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 )
A.建立原因 B.建立过程
C.指导方针 D.建立意义
工农武装割据
11.(2025秦皇岛期末)1927年,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里”指的是 ( )
A.上海 B.广州
C.武汉 D.井冈山
12.1928年,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一系列文章,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些文章 (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B.系统地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推动了国共合作初步实现
D.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3.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应填主题是 ( )
A.无产阶级革命的推进 B.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14.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写道:“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毛泽东表述的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因素是 ( )
A.人心向背
B.是否掌握武装力量
C.领导者的作用
D.反动势力的强弱程度
1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在此,毛泽东 ( )
A.阐述了红色政权的历史使命 B.解释了红色政权存在的外部条件
C.论证了红色政权的特殊性质 D.指出了红色政权担负的时代重任
16.下面两篇文章均写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它们共同反映了 (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革命统一战线思想
C.中心城市暴动思想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毛泽东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 ”由此可见,毛泽东旨在强调 ( )
A.不用学习外国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中国革命走了很多弯路 D.独立自主进行革命
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
A.创办黄埔军校
B.领导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发动南昌起义
D.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在“学习党史”活动中,某班同学搜集到下列图片资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行专题研究。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 )
三湾改编旧址 井冈山 古田会议会址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C.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D.人民军队的名称沿革
4.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指出,必须在农村中广泛地加紧苏区内的体育运动,以锻炼工农的体魄养成牺牲勇敢威武的革命精神……因此苏区内关于瞄准打靶、跳高、跳远、足球、平台担架等必须逐渐提倡成为广大群众的游艺。由此可见 ( )
A.体育运动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B.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C.体育运动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D.国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体育锻炼
5.下列歌词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 ( )
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来枪是胆。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且等烈火冲天起,一轮红日出东方。 ——《秋收暴动歌》
A.首次独立领导武装起义 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组织领导全国工人运动
6.(2025北京朝阳区期末)在井冈山开展军事斗争、创建与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同时,红军仍然帮助根据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并积极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把广大人民群众从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这充分体现的精神是 ( )
A.依靠群众、团结一致的血肉联系
B.自主作战、敢闯敢战的斗争作风
C.艰苦奋斗、坚持信仰的责任担当
D.敢于斗争、追求胜利的崇高追求
7.下图是为纪念某次会议召开而发行的邮票。这次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因此成为我党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 ( )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首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从组织上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革命新天地。1927年12月,在井冈山龙江书院,毛泽东创办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教导队,史称“井冈山军官教导队”。“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个军事教育机构”,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前身。
材料二:井冈山精神是指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神。如今,井冈山大学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办学特色日益凸显。
材料三:
材料四:这次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之后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革命新天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大学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有什么价值。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起义 这次起义发生于何时 你如何评价这次起义
9.(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材料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随即在周围各县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组织。工农革命军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县城,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斗争。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打破江西国民党军第一次“进剿”,占领宁冈全县,成立了宁冈县革命委员会。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摘编自《跟我学党史·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材料二:星星之火引发燎原之势,在朱、毛红军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之后,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湘鄂西、鄂豫陕等根据地不断出现和发展壮大。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1年,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
内战和危机(1927—1937)》
(1)根据材料一,说出毛泽东初上井冈山采取的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创建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有利条件。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2.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D项正确;南昌起义主要是武装起义,与工人运动关系不大,排除A项;使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是北伐战争的意义,而不是南昌起义,排除B项;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彻底失败的是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排除C项。故选D。
3.B 解析:根据题干中周恩来的话可知,这反映的是南昌起义。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B项正确;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是1926年,排除A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31年,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此时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B。
4.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D项正确;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排除A项;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B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C项。故选D。
5.B 6.D
7.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实行民主政策”“领导人以身作则”可知,民主政策,官兵平等,领导人以身作则等,有助于军队团结一致,激发军队的战斗力,C项正确;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创建了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B项;井冈山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展开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排除D项。故选C。
8.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红军”“打土豪”“民国十七年”可知,“民国十七年”指的是1928年,此时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形成了严明的军纪。在此之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进军井冈山,创建根据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合编队伍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因此,毛泽东率部队进军井冈山与歌曲创作背景最接近,C项正确;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是在1926年到1927年,此时还没有红军,排除A项;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指的是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排除B项;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31年冬,排除D项。故选C。
9.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B项正确;铁军是叶挺在国共合作期间率领的独立团,排除A项;八路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排除C项;太平军存在于1851—1864年,排除D项。故选B。
10.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就有了训练、修整和补充的基地,就能坚持长期的战争,夺取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可知,材料旨在表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D。
11.D
12.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文章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决定向山区进军。1927年10月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犹如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形成“燎原之势”。故选D。
13.D
14.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可知,毛泽东认为拥有一定数量的正式武装是割据的重要因素,B项正确。
15.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可知,材料阐述了红色政权存在的外部条件,故选B。
16.A
能力提升
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材料中强调,中国革命要自己想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要独立自主进行革命,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自己对中国革命进行探索,而不是不学习外国,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要独立自主进行革命,而不是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排除B项;这段话主要是在反思过去对外国经验的依赖,并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没有强调中国革命走了很多弯路,排除C项。故选D。
2.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D项正确;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领导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为保障工人利益,加强工人团结,不能体现“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排除B项;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选择孤军奋战,最后以失败告终,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
3.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这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后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将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又进行三湾改编,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又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则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因此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C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早在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时已经失败,排除A项;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只能反映部分信息,排除B项;人民军队名称的沿革只能反映部分现象,排除D项。故选C。
4.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以锻炼工农的体魄养成牺牲勇敢威武的革命精神”可知,在苏区内推广瞄准打靶、跳高跳远、足球、平台担架等体育运动,有助于锻炼民众体魄,养成勇敢威武的革命精神,进而加强革命根据地应对外敌的能力,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C项正确;材料强调体育运动的优点,并未说明针对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不能体现民族意识的培养,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体育运动的项目等,且瞄准打靶、跳高跳远、足球、平台担架等并非常规竞技体育项目,排除B项;材料“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表明这是革命根据地推广的活动,与国民政府无关,排除D项。故选C。
5.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来枪是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首次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是南昌起义,排除A项;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题干并没有涉及组织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
6.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红军仍然帮助根据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并积极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把广大人民群众从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的信息可知,题干材料表明红军帮助根据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体现了依靠群众、团结一致的血肉联系,A项正确。
7.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这一原则成为我党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D项正确。
8.(1)井冈山诞生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在这里建立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个军事教育机构。
(2)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校园文化承担着重大的文化使命与责任,充分挖掘和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有益于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4)起义: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
评价:这是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新起点,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9.(1)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斗争;进行军事斗争;成立革命委员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南方地区根据地众多,发展到相当规模,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斗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