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国民党挑起内战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国民党挑起内战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6 10: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重庆谈判
1.(2025邯郸期末)通知指出:“在我党采取上述步骤后,如果国民党还要发动内战,它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党就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击破其进攻……”该通知发布的背景是 (  )
A.《论持久战》的发表
B.重庆谈判的进行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百团大战的发动
2.“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据材料判断这封电报发出于 (  )
A.1936年西安 B.1945年重庆
C.1945年延安 D.1949年南京
3.(回归教材)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中提到:“现在……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表明 (  )
A.国共两党的建国方针基本一致 B.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建国
C.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D.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构想
4.1945年8月28日,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离开延安赴重庆谈判。这次“谈判”的成果是 (  )
A.建立了联合政府
B.进行了军队整编
C.签订了“双十协定”
D.达成国共的再次合作
国民党发动内战
5.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
A.“双十协定”的签署 B.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6.从1946年开始,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方面称其为“解放战争”。全面进攻的最高峰是国民党占领 (  )
A.延安 B.济南
C.北平 D.张家口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7.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提出的背景是 (  )
A.重庆谈判的进行 B.政协会议的召开
C.全面内战的爆发 D.沙家店战役的胜利
8.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 (  )
A.“保卫延安” B.“武装自卫”
C.“和平建国” D.“解放中国”
9.“对美帝国主义,对蒋介石,总的方面我们应该轻视他们,但对具体的敌人就不能轻视,如果轻视就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在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
A.各个击破 B.运动战
C.阵地战 D.分割包围
10.某电视连续剧中主人公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这概括了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
A.北京 B.延安 C.沈阳 D.南京
11.(2025秦皇岛期末)1947年3月后,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这一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 (  )
A.持久作战 B.囚笼政策
C.重点进攻 D.全面进攻
1.尽管重庆谈判的政治闹剧本质和它注定破产的历史结局,几乎毫无正面意义可言。但在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和平建国原则,是对中国几十年深重灾难的沉痛反思,是中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和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基础。材料旨在强调重庆谈判 (  )
A.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B.反映了人们要求和平的愿望
C.有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D.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2.重庆谈判前,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指出:“在谈判中,国民党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缩小解放区的土地和解放军的数量,并不许发纸币,我方亦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  )
A.实现了和平建国纲领 B.主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C.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为争取和平作出了努力
3.抗战胜利后,内战最终爆发的根源是 (  )
A.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对立
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C.民族矛盾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二战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4.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三个月内,各解放区就有30万翻身农民参了军;民众也积极加入提供军粮、运输物资、保护伤员、传递信息、袭击敌军的活动中。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 (  )
A.“双十协定”的签署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胜利
C.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农民痛恨国民党反动统治
5.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的大小进攻共计4 365次,累计使用兵力达270万人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 577处。这表明 (  )
A.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B.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
C.解放区军民开展自卫反击
D.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6.(跨学科·美术)下图是某艺术家于1947年创作的画作“向炮口要饭吃”,图片下方人群举起的标语上的文字是“饥饿的行列”。该作品 (  )
A.暗喻了国民政府面临即将倾覆的危机 B.体现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为外国所控制
C.表明国民党发动内战导致民不聊生 D.折射出封建腐朽统治下的复杂环境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消息在延安传开后,大家都非常担心毛泽东的安全。有的人说,“蒋介石要是有和平诚意,就叫他到延安来谈判”。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经过再三研究,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还是决定到重庆谈判。
材料二:……蒋介石在“认定”毛泽东不敢到重庆谈判的基础上,发出了第二封邀请电报。中共中央决定先派周恩来到重庆谈判。第三封电报,再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当时延安各阶层人士出于安全考虑,纷纷劝阻。但毛泽东仍以其“弥天大勇”亲赴重庆。
材料三:在谈判桌上,中共提出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表示中共领导的军队可以大量削减,但国民党方面断然否定了中共的提议。最后中共又进一步作出让步,同意国共双方军队比例为7∶1,但国民党方面仅表示“可以考虑”……共产党方面提出“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权”,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不被国民党承认。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上三则材料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三,指出国共双方谈判斗争的焦点问题。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该事件中中共在哪些问题上作出了让步。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作出让步的目的是什么。
8.(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谈判必须作一定的让步,无此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
材料二: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下,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选择有利时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共双方代表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的背景是怎样的。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走向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我党采取上述步骤后,如果国民党还要发动内战,它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党就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击破其进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通知发布的背景是重庆谈判的进行。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B项正确。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中共七大的召开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相关,与“国民党还要发动内战”不符,排除C项;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
2.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B项正确;1936年西安,时间和地点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945年延安与题干史实不符,排除C项;民国时期南京是首都,不是陪都,排除D项。故选B。
3.B
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C项正确;1946年的政协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进行军队整编等草案,但未实行,排除A、B两项;“双十协定”很快被蒋介石撕毁,国共陷入内战,排除D项。故选C。
5.C
6.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公开叫嚣,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三到六个月完全消灭所有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D项正确。
7.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C项正确;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排除A项;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排除B项;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沙家店战役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C。
8.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6年6月”“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时机成熟后,首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B项正确;1947年3月,国民党军大量兵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围攻延安,在粉碎了胡宗南3日内攻占延安的企图后,毛泽东发出了“保卫延安”的命令,排除A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建国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排除C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口号,排除D项。故选B。
9.B
10.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B项符合题意。
11.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项正确。
能力提升
1.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但在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和平建国原则,是……历史基础”可知,材料强调重庆谈判中的和平建国原则反映了人们要求和平的愿望,B项正确;重庆谈判没有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没有体现重庆谈判有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排除C项;重庆谈判达成的协定最终被国民党方面撕毁,排除D项。故选B。
2.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方亦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为了和平,中国共产党作出有原则的让步,也就是说,为争取和平作出了努力,D项正确;当时还没有实现和平建国纲领,排除A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没有主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排除B项;当时是和国民党谈判,谋求建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不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故选D。
3.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是内战最终爆发的根源,A项正确;“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C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
4.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三个月内,各解放区就有30万翻身农民参了军;民众也积极加入提供军粮、运输物资、保护伤员、传递信息、袭击敌军的活动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内战爆发于1946年6月,那么“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三个月内”就是1946年6月至9月,这时广大民众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痛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项正确。
5.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的大小进攻共计4 365次,累计使用兵力达270万人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 577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经过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宣布和平建国的方针,但是题干反映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多次进攻,可见国民党坚持内战方针,肆意破坏“双十协定”,B项正确;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始于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了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军队频繁进攻解放区,但未体现解放区军民开展自卫反击,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B。
6.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向炮口要饭吃”“饥饿的行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统治下的人民生活困苦,国民政府不得民心,这样的国民政府即将面临倾覆的危机,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人民不满国民政府,从题干中看不出中国经济命脉被外国控制,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人民不满当时的国民政府,看不出内战所导致的危害,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人民不满当时的国民政府,看不出封建统治下的复杂环境,排除D项。故选A。
7.(1)重庆谈判。
(2)军队、解放区。
(3)在哪谈判或地点、谁去谈判或谈判代表、谈什么或谈判的内容。
(4)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8.(1)《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2)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
(3)中国共产党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了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支持和同情,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党中央的正确指挥;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国民党军队战略的失误以及士气的低落;等等。(写出任意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