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6 10: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总结提升
一场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
一个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次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
两大战场的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主要是国民党军队)、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军队)
三个日军制造的主要事变: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
六大重要的战事: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1.中国近代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第一次 第二次
不同 背景 产生于封建军阀割据、 阶级矛盾尖锐时期 产生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时期
合作 方式 采取党内合作形式 采取党外合作形式,中国共产党 保持着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任务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成果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相同 两次国共合作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里;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2.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的比较
不同 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战争,侵略中国东北三省,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进行全民族抗战,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同 都是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人民都开始抵抗日本侵略,中日民族矛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
3.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的比较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不同 战场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动的战斗 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战斗
形式 阻击战 破袭(攻击)战
目标 阻止日军南下进攻徐州 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续表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不同 结果 歼敌1万多人,取得重大胜利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取得辉煌胜利
相同 都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战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比较
指导思想 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
斗争对象 前者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
分布地域 前者主要在南方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华中、华东地区
政权性质 前者建立的是工农民主专政政权;后者建立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抗日民主政权
武装力量 前者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红军;后者是经国共协议按国民革命军序列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
最后结果 前者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大部分丧失,红军被迫长征;后者在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激烈斗争中,得到壮大和发展
1.(2024河北中考改编)下面是《同胞快醒》的歌词。该歌词意在 (  )
同胞快醒 暴日凶蛮,乘我灾荒祸患,死亡离散。 违反公理,将我东北河山,任意霸占。 惨无人道,乱放无情弹。 死伤逃避,无辜多被难。 妻离子散,心伤肠断,毫无抵抗,尚被摧残。 同胞快醒!一齐荷枪实弹!同赴国难! 决死一战,若不收回锦绣河山,誓不生还!
A.鼓励北伐将士,消灭军阀
B.讴歌红军长征,会师陕甘
C.呼吁广大军民,驱逐日寇
D.主张全民奋起,反抗列强
2.(2024苏州中考)1940年,某报社论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梦了。”这篇社论反映出 (  )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迷梦
B.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
D.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的积极影响
3.(2024呼伦贝尔中考)下列饼状图所示信息可用于佐证 (  )
A.群众踊跃抗战是胜利的主要原因
B.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发挥了决定作用
4.(2024眉山中考改编)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加紧封锁和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随后,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大生产运动 (  )
A.解决了根据地农民土地问题
B.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
D.粉碎了日寇疯狂的军事进攻
5.(2024福建中考改编)下表为中外电影摘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电影
《杨靖宇》《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七七事变》《狼牙山五壮士》
——摘编自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等
(1)呈现人类过往历史的方式是多元的,请写出除电影外的一种呈现方式。
(2)为举办主题观影活动,请你从材料中选出反映抗日战争的两部电影,结合其反映的史实,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C 解析:根据题干歌词“暴日凶蛮,乘我灾荒祸患,死亡离散。违反公理,将我东北河山,任意霸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根据题干歌词“同胞快醒!一齐荷枪实弹!同赴国难!决死一战,若不收回锦绣河山,誓不生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反映了面对日军野蛮的杀戮和掠夺,呼吁广大军民,抵抗日军的侵略,驱逐日寇。由此可知,C项正确。
2.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至次年1月,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起主动进攻。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
3.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日本用于侵华陆军总兵力在日本陆军总兵力中的占比”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兵力的八成以上用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抗日战争拖住了大部分日本陆军,所以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项正确。
4.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之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开始改变其侵华政策,逐步将其主要的侵华军事力量转向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此时,国民党积极抗日的政策开始出现动摇,在日本军国主义诱降分化政策的影响下,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为了应对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对边区的封锁,毛泽东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因此大生产运动适应了抗战时形势的变化,C项正确。
5.(1)文献材料、图片、表格、实物、遗址、遗迹、口述等。
(2)电影:《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
主题:抗日英雄的浴血奋战。
论述: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等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最后,他们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