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6 10: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总结提升
一次重要的谈判与一个重要的“协定”: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一条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主线:战争爆发——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战——战争胜利
一次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两种国民党的进攻方式: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三大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
四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1.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比较
相同 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不同 西安事变的意义在于国民党决定一致对外,联共抗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重庆谈判则在于努力实现中国的和平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并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庆谈判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并准备召开人民政协会议,但最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使其破灭
2.红军长征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比较
背景 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
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是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后,为粉碎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地形,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寻机歼敌,这只是作战方针发生了变化
过程 长征时,是离开根据地转移到陕北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没有离开陕北,仍然继续转战陕北,并指挥着全国各大战场的战斗
结果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2024湖南中考)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 (  )
A.重庆 B.南京
C.西安 D.广州
2.(2024青岛中考改编)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后,在机场发表谈话:“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希望中国一切抗日政党及爱国志士团结起来,为上述任务而奋斗。”这反映出毛泽东飞抵重庆的目的是(  )
A.争取国民革命的胜利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3.(2024长春中考)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但1947年3月,中共中央却主动撤离延安。这一行动反映了我军 (  )
A.军事指挥策略灵活
B.拉开战略进攻序幕
C.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取得战略决战胜利
4.(2024浙江中考)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使人民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刘少奇指出,这是争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这里,有决定意义的“一环”是 (  )
A.中国共产党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C.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D.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5.(2024达州中考)1947年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采取跃进的样式,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这一军事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的序幕 (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6.(2024宿迁中考)据下图人物信息卡,推断他牺牲于 (  )
人物信息卡 朱瑞(1905—1948年),汉族,江苏宿迁人,中共党员。1948年10月1日,在参加义县(位于辽宁锦州)战斗中牺牲,时年43岁。他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7.(2024临夏中考)1949年解放临夏抢渡黄河战役中,军民密切配合,昼夜奋战架设浮桥。水手们紧握桨杆,从渡口夜渡解放军,掩护大军渡河。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背景
B.三大战役胜利的影响
C.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
D.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8.(2024天津中考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务一 【寻找红色基因打卡地】
(1)寻找红色基因打卡地,除了网络查找,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 津门中学选取了井冈山和延安作为红色基因打卡地,他们选取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任务二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
(2)学习小组参观后制作了一期手抄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版面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重温平津战役 A.战役实施图:解放军实行分割包围,1949年1月15日攻下天津。经过谈判,1月30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B.国民党军天津城防部署图:中共地下党几经周折绘制,送出城外,为人民解放军的炮弹装上了眼睛 C.戎冠秀雕塑:老人将她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相继送上前线,她自己在后方全力支前 D.英烈名录墙:镌刻着7 030名烈士的姓名
守住红色江山 根据上面的信息列出平津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所以,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重庆,A项正确。经上面分析,毛泽东此行是参加重庆谈判,目的地是重庆,而不是南京、西安、广州,排除B、C、D三项。故选A。
2.D 解析:材料反映出毛泽东飞抵重庆的目的是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项正确;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C项。故选D。
3.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但1947年3月,中共中央却主动撤离延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描述。面对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体现我军军事指挥策略灵活,A项正确。
4.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使人民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直接触及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封建土地所有制则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这一政策对于决定人民在“两种命运”中的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C项正确。
5.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均属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排除A项;战略相持,即战争双方进入一种僵持局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战略决战阶段的初期,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著名的三大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
6.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8年10月1日”“义县(位于辽宁锦州)”“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因此,将领朱瑞是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B项正确。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排除A项;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以徐州为中心发动的,排除C项;平津战役是1948年11月在华北地区发动的,排除D项。故选B。
7.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军民密切配合,昼夜奋战架设浮桥。水手们紧握桨杆,从渡口夜渡解放军,掩护大军渡河”可知,在1949年解放临夏抢渡黄河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配合解放军,掩护大军渡河。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D项正确。
8.(1)方法:他人推荐、实地考察、书籍记载及课堂所学等。
理由:(井冈山)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共地下党的作用;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