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6 10: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总结提升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诞生
两次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两个运动及其口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1.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比较
相同 都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都是针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政策而发起的运动
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运动
不同 领导者或先锋 前者主要由先进知识分子领导;后者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指导思想 前者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后者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性质 前者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者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
影响 前者促使人们追求科学、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后者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运动力量 前者主要是知识分子,范围不大;而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表现出了巨大的力量
2.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比较
项目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不同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世界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群众基础 脱离人民群众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原因 革命党人对清王朝的不满 学生对北洋政府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不满
续表
项目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不同 结果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直接目标得到实现,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革命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相同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将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扶植的代理人
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 社会性质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都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革命性质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同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群众基础 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革命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 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2024湖南中考)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
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
2.(2024扬州中考)1918年,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白话文杂志,提出“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三项原则。该杂志(  )
A.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B.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D.响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
3.(2024河北中考)下面是一份某年5月23日发出的电文。据此判断,“某年”应是(  )
外交失败,举日愤激,贵会救国薄(博)海同钦,垦速电政府迅筹国策,勿丧国权,并电巴黎专使,毅力坚持,争还国土。同深感祷。 直隶甲种工业学校一百八十二人泣叩
A.1917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4年
4.(2024临沂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重要史事过程中提出的口号。这一重要史事 (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同时发生
B.是以工人阶级为先锋的运动
C.取得了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
D.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开端
5.(2024福建中考)“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四百种白话报刊”。这表明 (  )
A.戊戌变法促进思想解放
B.君主专制制度已终结
C.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
D.封建礼教被全面推翻
6.(2024南通中考)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多次座谈,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轮廓”。这反映 (  )
A.新文化运动的逐步兴起
B.中共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7.(2024牡丹江中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8.(2024重庆中考)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7年”“胡适”“陈独秀”“国民文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普及白话文,C项正确。
2.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8年,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白话文杂志,提出‘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三项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D项正确;《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排除A项;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排除B项;《新青年》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排除C项。故选D。
3.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外交失败”“勿丧国权,并电巴黎专使,毅力坚持,争还国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B项正确。
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拥护。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取得了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C项正确。
5.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此后白话在全国传播,体现了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C项正确。
6.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多次座谈,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成为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多次座谈,有利于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理解,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项正确。
7.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凝聚了力量,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B项正确。
8.D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政权落入袁世凯之手,后形成北洋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带来曙光;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共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所以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D项正确。中华民国建立,反映了从专制走向民主,但不能完全反映材料信息,排除A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没有转变,排除B项。1928年的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从分裂走向统一”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