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总结提升
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
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道路)
一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一次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1936年)
两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两个伟大的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
两个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三次重要的会议: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和遵义会议
1.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比较
项目 辛亥革命(1911年) 北伐战争(1926—1927年)
领导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统一战线
思想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成果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结局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认识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中国共产党不能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2.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相同点 背景 都发生在国民革命失败以后
目的 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和镇压,都是为了挽救革命
过程 都受到挫折,后来都转移到农村
影响 都处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时期,为创建人民军队揭开了序幕
不同点 南昌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借用国民革命军旗号发动的武装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抛弃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并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力量的参加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历程的挫折与应对
挫折 国民革命失败 秋收起义受挫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反思 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要结合国情 纠正“左”的错误
应对 领导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进行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2024河南中考)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
A.工人运动的高涨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爆发
2.(2024宁夏中考)北伐开始后,广东、江西等地的农民协会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工人成立敢死队、组织罢工配合北伐军攻城;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这反映出 (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传播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D.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3.(2024江西中考)下图是江西民歌《请茶歌》的部分内容。由歌词可判断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是 ( )
A.走实业救国道路
B.领导工人运动
C.夺取中心城市
D.“工农武装割据”
4.(2024西宁中考)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属于这次会议的是 ( )
A.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5.(2024金昌中考改编)下图是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该作品 ( )
选自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A.客观记录了当时战斗的场面
B.带有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
C.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全貌
D.是研究长征史的第一手资料
6.(2024烟台中考)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 )
A.冲破了四道封锁线
B.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D.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7.(2024聊城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上的讲话》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大革命失败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两次生死考验。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共产党人愈加坚毅与成熟,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愈加深刻。走向了独立自主的革命新阶段,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高中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
两次生死考验中走出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两次生死考验”中走出来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两次生死考验”中走出来的原因。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B项正确。
2.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伐开始后,广东、江西等地的农民协会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工人成立敢死队、组织罢工配合北伐军攻城;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农民、工人积极支援、配合北伐军,促进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这表明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C项正确。
3.D 解析:根据题干歌词“当年领袖毛委员啊,带领红军上井冈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转兵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体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势,由歌词可判断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是“工农武装割据”,D项正确。
4.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D项正确。
5.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油画是根据史实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B项正确。
6.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途中,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县城等地区宣传革命真理,传播了革命思想,播下了革命种子,C项正确。
7.(1)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革命策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写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