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提升
一个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个开端: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两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两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虎门销烟和太平天国运动
两份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四个侵略中国的国家:英国、法国、美国、俄国
1.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双重影响
破 坏 性 政治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 鸦片战争前,传统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社会矛盾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思想文化 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封建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外交 中国由闭关锁国被迫走向对外开放
进 步 性 中国被迫走向世界,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的改革和调整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瓦解,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相同 根本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不同 战争进程 侵略力量 鸦片战争中侵略者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英国和法国两国出兵,美国和俄国参与
侵略时间 鸦片战争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达四年之久
续表
不同 战争进程 侵略区域 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订约国 鸦片战争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条约
危害与影响 通商口岸 和割地 鸦片战争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十处,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俄国侵占我国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中国主权 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东南沿海深入内地——长江中下游地区
3.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的新特点
方面 内容
起义时代新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世界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起义原因新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更加腐败,中国人民既深受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又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起义理论新 利用外来宗教(基督教)思想发动农民的反封建运动
治国方案新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
担负任务新 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失败原因新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2024临沂中考)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 ( )
A.缉拿烟贩 B.没收鸦片 C.虎门销烟 D.对英作战
2.(2024牡丹江中考)“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3.(2024齐齐哈尔中考改编)小华在参观圆明园遗址时,看到残垣断壁,愤怒之情油然而生。火烧圆明园的是 ( )
A.葡萄牙殖民者 B.荷兰殖民者
C.英法联军 D.美国、俄国
4.(2024广东中考改编)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城,广州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把上岸的侵略者赶跑。1858年广州牛栏岗一带群众协力迫使英法联军狼狈逃回城里。据此可知,当时 ( )
A.群众有反侵略的意识
B.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兴起
C.清政府坚决抵抗英军
D.广州城尚未开埠通商
5.(2024新疆中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在英法之上。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 ( )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6.(2024济宁中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 )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7.(2024河南中考)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8.(2024赤峰中考)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
C.是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钦差大臣”“广州”“焚毁走私的鸦片”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C项正确;缉拿烟贩的冲击力不如当众销毁鸦片那么大,排除A项;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没收鸦片的影响面没有虎门销烟广,排除B项;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清廷对英作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
2.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指的战争是鸦片战争,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B项正确;维护鸦片贸易与“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化交流等相关信息,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排除;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加强友好往来,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C项正确。
4.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广州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打击侵略者,广州牛栏岗一带群众协力打击英法联军,体现出群众自发反抗侵略,说明当时群众有反侵略的意识,A项正确。
5.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在英法之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所以,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侵占大片领土,A项正确。
6.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了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粮食外,其余的所有收获物都要上交给国库,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际上限制了农民对剩余农产品的支配权,降低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
7.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太平天国政权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从而维护了国家权益,A项正确;材料信息主旨反映太平天国在对外交往中维护了国家权益,没有体现创新了斗争方式,排除B项;材料信息中未提及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排除C项;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也叫帝国主义,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50—60年代,当时还没有帝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A。
8.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由此可知,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具有反封建的性质,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