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
语文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动/激发)①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为文人墨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大致十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二十四分之一左右。,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特殊)②意象。
(1)依次填入文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②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
③这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心理有关
④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①②处。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2.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探“和”之义】
(1)下列词语中的“和”与“和睦相处”中的“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随声附和 B. 和颜悦色
C. 地利人和 D. 和衣而卧
【活动二:寻“和”之用】
(2)课间,小语不小心撞掉了同桌小文的水杯,杯身受损,小文气得满脸通红,说:“没长眼啊!你怎么不看着点!”本着“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小语会说:“____________”
(3)为探寻“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学们收集了四幅与“和”有关的书法作品(下图)。下面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幅是楷书、横平竖直,方正有力,严谨端庄。
B. 第二幅是行书、笔法灵活、字体舒展,自然流畅。
C. 第三幅是隶书,蚕头燕尾,厚重典雅,潇洒飘逸。
D. 第四幅是篆书,笔画繁复,线条匀净,圆润古朴。
(4)同学们对四幅书法作品中“和”的内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和万事兴”的“和”,是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感受,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和理解,那么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家庭就会和谐兴旺。
B. “和善可亲”的“和”,是指一个人脾气随和,待人厚道,不得罪人,使人愿意接近,即使面对不合理的情况,也可以降低自己的原则标准,谦卑有礼地处理问题。
C. “和为贵”的“和”,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委曲求全,更不是一味纵容,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违背原则,破坏制度。
D. “礼之用,和为贵”的“和”,是说面对无法调节的矛盾,要“以礼节之”,也就是通过礼来约束、规范社会秩序,人与人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和谐起来。
第二部分(3~20题 6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7分)
3.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悠哉悠哉,______。(《关雎》)
(2)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4)诵读经典,感受魅力。可以在“蒹葭苍苍,______”的冷落秋景中,感受萧瑟凄清的气氛;可以在“______,风烟望五津”的景色中,体会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可以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中领略田园之美景;可以在“____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磅礴气势中,想象大鹏南迁时的壮观景象。
(二)(共7分)
4.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题。
【甲】
石壕吏(节选)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
杜陵叟(节选)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1)朗诵《石壕吏》,你认为以下哪段音乐适合伴奏,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二胡曲《江河水》风格:凄婉悲怆,如泣如诉
B新国乐《关山月》风格:大气磅礴,豪迈悲壮
我选 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陵叟》(节选)中反映官吏为了政绩不管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请说说【乙】诗(节选)与【甲】诗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共同之处。
(三)(24大庆三模)(共14分)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
【乙】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选贤与能 与: (2)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
(3)女有归 归: (4)商旅野宿焉 宿:
6. 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天下为公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B. 民之所以为盗者 此臣所以报先帝之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C.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 商旅野宿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7. 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 )
A.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B.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C.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D.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8. 下列关于【甲】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话,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 本文通过对理想社会特征的描述,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期盼。
C. “男有分,女有归”强调了“大同”社会中,无论男女都能得到社会的照顾和关爱。
D. 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运用对偶和排比句,增强气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
二、现代文阅读
(一)(24西安模拟)(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游襄阳
①我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就看过徽剧《水淹七军》和京剧《三顾茅庐》。长大后我才知道,这两出戏的发生地都在襄阳,从此襄阳便在我心中驻扎了下来。
②五十多年过去了。在退休八年后,我终于来到仰慕已久的襄阳。我站在襄阳古城下,寒冷天气带来的不适丝毫没有减少我的震惊。这种震惊,与沙漠里突然见到海市蜃楼、发现世外桃源、发掘尘封千年的莫高窟相同量级。
③东西延展的古城墙,古朴恢宏;青黛色的城砖,层层叠叠,如线装书一般,将襄阳的辉煌历史叠加上去。经过数百载风雨摧损剥蚀,硕大的城砖上烙下了岁月斑驳的印迹,却闪耀着辉煌历史的光芒。带着震惊,我沿着台阶,一鼓作气登上城楼。注视着古老的城墙,摩挲着粗糙的砖石。如此雄奇的骨骼,到底需要多少健壮的挑夫经年累月才能垒成。
④站在城楼上,我驻足远望,不由得从嘴里蹦出:“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笑了,很久没唱过《空城计》里这段著名的唱段了。得感谢襄阳把我又带回到少年时代。城墙虽然已老,人气却依然旺盛,只是当年满身甲胄的士卒变成了今天的八方游客,络绎不绝。
⑤下了城楼,城墙外就是汉江。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想那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大诗人,当年一定是滔滔汉江水滋润了他们的才思,成就了他们。不然,李白怎有“汉江临襄阳,花开大堤暖”?杜甫怎有“清江空旧鱼,春雨余甘蔗”?孟浩然怎有“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白居易怎有“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我真羡慕住在襄阳的人,能生活在这些先贤住过的城市,像他们一样看汉江、游汉江,真是福气满满。
⑥我觉得,游襄阳不游古隆中,就不算到过襄阳。次日,当晨曦微露时,我就到了古隆中。或许是我来得太早,古隆中静寂而幽深。古隆中门楼精雕细琢、古朴考究、样式也尤为奇巧。正门上端由四个叠形雕饰夯实,托举着龙头神像,两端为龙鳍和龙尾,龙眼有神,凝眸驻望,左右邻门略矮,分别刻有“宁静致远”和“淡泊明志”,很是契合古隆中高雅的书卷气质。
⑦沿石径蜿蜒曲折穿梭,行至“龍卧處”(石碑),石神龟背着“卧龙”,诸葛亮的住处近在咫尺。柴门上方,是郭沫若题写的“诸葛草庐”。诸葛亮曾在此躬耕隆亩,晴耕雨读,度过了十年时光。斑驳的红漆木门,剥落了多少烟尘,黛瓦上拱出几片新绿,诉说着古宅深厚而久远的不朽传奇。草庐内,一张旧年摆放的地图依然鲜活、炽热,似乎还能隐约听到诸葛先生与他人谈古论今之声。目睹这一切,窃以为,也只有这样的清寂灵秀之地,才能称得上人杰地灵,孕育出诸葛孔明这般人物。
⑧离开古隆中,我来到鹿门山下孟浩然的故居。孟浩然世称孟襄阳,生于盛唐,青少年之时也是热血激荡,出世心切,欲步入仕途干一番事业。但命运多波折,虽然进京后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然而诗人放达自由的气质难被朝廷接纳。
⑨走进浩然居,室内中央是孟浩然的画像,上方悬挂“浩然正气”牌匾。孟浩然在困顿、痛苦和失望之际,却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生,令人敬重。坦率地说,孟浩然能急流勇退,超然而归,入山水田园之中,咏诗尽兴一生,实为难能可贵。屋后是个小院,院中竖立一块石壁,上书孟浩然的《春晓》。个人以为,在古人浩瀚的诗歌中,最朴实、最接地气,也最家喻户晓的两首诗,是孟浩然的《春晓》和李白的《静夜思》。这两首诗浅显易懂,谁都能看明白,却又深刻得怎么说都说不明白,真绝妙也!
⑩我游襄阳的最后一个景点是米公祠,纪念的是书法家米芾。米公祠面对汉江,大门是一座高大的牌坊,拾级而上,迎面是一幅米芾所画的石刻山水图,有一米多高、三米多长。透过细腻的石刻,可以感受到此画的神韵——远山烟雨、树木简略、野居茅舍、妙于熏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穿过牌坊,进入祠堂,有一个不大的小院。院内碑石林立,怪石嶙峋,银杏参天,颇有江南园林的趣味。走进小院,就是拜殿堂。殿内挂着米芾的正面画像,上悬“颠不可及”横匾,两边有“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对联,生动地刻画出米芾潇洒不凡的艺术大师形象。殿内两侧,陈列着纪念米芾的各个朝代的碑文,以及大量的墨迹、石刻,可谓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拜殿堂后面,就是宝晋斋。斋内陈列着米芾的大量书法作品,有真迹,也有拓本。斋前有个院子,这个院子比前院大,一棵明代的银杏树,树干直径两米多,枝繁叶茂。院中是米芾的全身青石雕像,长须炯目,衣冠飘逸。院两侧是书法碑文长廊,镌刻着历代书法大师们的杰作40多碣,其中以与米芾合称“宋四大书法家”的苏轼、蔡襄、黄庭坚的作品居多。
4天襄阳之游,是景色之游、审美之游,更是文化之旅。
(作者:王唯唯。选自《西安日报》2023年4月4日,有删改)
遍游厚重三秦,再赏多彩中华。在同学们学习了许多关于陕西的游记类散文后,老师向大家推荐了《春游襄阳》一文,带领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云游襄阳”。
10. 作者来到襄阳城下,用“震惊”二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作者是因什么而感到“震惊”?
11. 大家围绕游记类散文的写作手法进行交流。请你结合资料卡和文章内容,完成交流记录。
资料卡
移步换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的画面。
定点换景:观察者立足点不变,从不同角度展现不同方位的景物。
小秦:《春游襄阳》一文条理清晰,语言优美,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
你:作者在写襄阳古城时,使用了______的写作手法,通过登上城楼、______、______三次地点的转移,将襄阳古城的整体面貌展现得更加生动、丰富。
小秦:不仅如此,作者在描写古隆中时还用了______的写作手法,重点描写了古隆中门楼的正门上端、左右邻门,展现了古隆中门楼的______。
12. 作者在文章最后说:“4天襄阳之游,是景色之游、审美之游,更是文化之旅。”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说襄阳之旅是“文化之旅”。
13. 请根据给出的角度,给下列句子做批注。
语句 批注
青黛色的城砖,层层叠叠,如线装书一般,将襄阳的辉煌历史叠加上去。(批注角度:修辞手法) __________
斑驳的红漆木门,剥落了多少烟尘,黛瓦上拱出几片新绿,诉说着古宅深厚而久远的不朽传奇。(批注角度:景物描写) __________
14. 校园文学刊物中的“游中华名胜·览华夏古迹”栏目正在征集作品,小秦提议将本文推荐给该栏目。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帮他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推荐语。
(二)(24黑龙江龙东地区)(共12分)
阅读《四季星空为何不同》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四季星空为何不同
①天文预报显示,木星合月、金星伴月、中秋满月等天象将在9月“扎堆”亮相。神秘的星空,静谧深邃又复杂多变——这其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开阔:亦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柔美沉醉:还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情思期盼……
②看似“静止”的星空,为何如此“多变”?事实上,虽说看上去“繁星满天”,但我们能看到在夜空中闪耀的,大多数是恒星,少部分是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如果再细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星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东向西发生“位移”,直至黎明时分,它们已渐渐落到了西边的地平线附近——若是用三脚架和相机来跟踪拍摄,还可以描绘出星星运行的轨迹。
③群星之所以看起来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除了自转,地球还在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约9.4亿公里的路程。这么长路程的跋涉,这样的时间流动,就好比从赤道前往两极,一路上的“风景”当然会千变万化——这也是一年四季星空各不相同的原因。
④其实,夜空中的星星是否能被看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星星本身的亮度,亮度较暗的星星,即便离得近,也看不到;二是星星离地球有多远,离地球越远,越难被看到。因此,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都是那些距离不太远的星星。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呢?除了要看当天气象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看当时晚上位于地平线上的亮星有哪些。
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星盘”,太阳系和周围的星星都在这个“星盘”上,一起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太阳系周围的星星基本上是不变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当太阳在天空中时,阳光会“遮盖”住其他的星光,因此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天晚上出现在天空中的星星略有差别,公转会导致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星空变化相对应,便产生了四季星空的不同。
⑥春季星空有划过天空的“春季大弧线”和众多的深空天体。秋季星空有“秋季四边形”,还可以看到北半球唯一一个可以肉眼看到的河外星系——仙女星座。仙女星座非常明亮,即使远在距地球254万光年之外,在地球上的我们依然能仅凭肉眼就看到它灿烂的光辉。冬季星空亮星较多,有显著的“地标”——“冬季大三角”,以及辨识度很高的猎户座,因此冬季也是观赏星空的好时机。
⑦天空中除了众多亮星,还有非常炫目的银河。夏季星空的最大亮点,便是璀璨的银河高挂天空,银河系的“银心”正位于人马座方向,人马座在夏夜空中逗留的时间最长——此时的星空,正是“群星闪耀时”。
⑧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一种?
(作者:胡方浩选自《人民日报》)
15. 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16. 第③段加点词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17.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 “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星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喜欢的理由。
【答案】15. 标题“四季星空为何不同”以疑问句的形式,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即“四季星空不同的原因”,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 不能删去,“约”的意思是:大约。即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的路程大概有9.4亿公里,并非精确数据,倘若去掉,就变成地精确的9.4亿公里,与事实不一致,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7. 此句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银河系”比作一个巨大的“星盘”,说明了银河系的形态,进一步说明了太阳系、星星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使得说明更加生动形象。
18. 示例一:我喜欢秋季的星空,因此秋季我可以看到“秋季四边形”和明亮的仙女星座,它是那么灿烂夺目,令人神往。示例二:我喜欢冬季的星空,因为冬季天空中明亮的星星特别多,我可以看到“冬季大三角”,还可以看到辨识度极高的“猎户座”,十分有意思。
三、整本书阅读
(24济南二模)(共7分)
19. 班级开展《经典常谈》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任务一:阅读交流】小爱、小语和小文在阅读后展开了讨论交流,请你根据原著内容完成以下对话。
小爱:《经典常谈》是①_______(填作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我阅读了②_______(篇目名),了解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主张。
小语:我阅读了③________(篇目名),可以判断“友”字的造字方法和结构特点。
小文:我阅读了④________(篇目名),对其中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有了更深理解。
(2)【任务二:艺术品鉴】《经典常谈》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请结合下列文段内容,分析其语言特色。
《文第十三》中写战国时期的说客:“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为激动人主的心。”
(24巴中)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回望过去,我们温暖陪伴,携手并进;我们激情飞扬,追逐梦想。展望未来,我们热血沸腾,满怀希望;我们肩负责任,砥砺前行。
请以《前行路上的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书写工整规范;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河北省邢台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1.(1)B
(2)①激发;②特定
(3)去掉 “约” 或 “左右”。
2.(1)C
(2)示例:小文,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杯子坏了,我照价赔偿,你看可以吗?
(3)C
(4)B
3.(1)辗转反侧
(2)身上衣裳口中食
(3)策之不以其道
(4)白露为霜;城阙辅三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水击三千里
4.(1)A;《石壕吏》通过描写差吏夜间捉人的凶狠,老妇诉说的悲苦,展现了战乱中百姓的悲惨遭遇,整首诗的氛围是凄惨悲凉的。二胡曲《江河水》凄婉悲怆、如泣如诉的风格能够很好地烘托出这种悲惨的气氛,有助于朗诵者更好地表达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2)乙诗与甲诗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对官吏的残暴蛮横、不顾百姓死活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对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深切的同情。《石壕吏》中老妇为了保护家人无奈应役,反映了战乱中百姓的无奈和痛苦。《杜陵叟》中官吏为求政绩,不顾天灾中百姓的死活,急敛暴征,百姓深受其害。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5.(1)通 “举”,推举选拔
(2)以…… 为亲
(3)女子出嫁
(4)住宿、露宿
6.A
7.C
8.C
9.(1)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把它占为己有。
(2)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
10.示例:因古城墙古朴恢宏的美,因古城所承载的辉煌历史。
11.移步换景;站在城楼上;下了城楼;定点换景;示例:精雕细琢、古朴考究、样式奇特
12.示例:作者来到襄阳,依次游览了襄阳古城楼、汉江、古隆中、浩然居、米公祠,想到了《空城计》,想到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大诗人,想到了诸葛亮、米芾。作者游览的这些景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能带给我们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因此作者认为襄阳之游是一场文化之旅。
1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城砖比作线装书,生动形象地写出城砖层层叠叠的形状,展现出城砖的古朴厚重,凸显了襄阳历史的丰富、厚重与辉煌;示例: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写出诸葛草庐虽饱受历史冲刷,却仍充满生机、清寂灵秀的特点,渲染出诸葛草庐幽静的氛围,凸显出其厚重的历史。
14.示例:《春游襄阳》是一篇关于春天游历襄阳的游记类散文,重点写作者在游历襄阳的过程中,被襄阳厚重深远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震惊。我们阅读此文,可以游览古朴恢宏的襄阳古城、清寂灵秀的诸葛草庐、藏品丰富的米公祠,尽显襄阳古迹的无限魅力,从中可以触摸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生命力!
15.标题 “四季星空为何不同” 以疑问句的形式,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即 “四季星空不同的原因”,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不能删去,“约” 的意思是:大约。即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的路程大概有 9.4 亿公里,并非精确数据,倘若去掉,就变成地精确的 9.4 亿公里,与事实不一致,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7.此句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 “银河系” 比作一个巨大的 “星盘”,说明了银河系的形态,进一步说明了太阳系、星星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使得说明更加生动形象。
18.示例一:我喜欢秋季的星空,因此秋季我可以看到 “秋季四边形” 和明亮的仙女星座,它是那么灿烂夺目,令人神往。示例二:我喜欢冬季的星空,因为冬季天空中明亮的星星特别多,我可以看到 “冬季大三角”,还可以看到辨识度极高的 “猎户座”,十分有意思。
19.(1)朱自清;《诸子第十》(《诸子》);《说文解字》第一 (《说文解字》);《< 诗经 > 第四》(《诗经》)
(2)①这本书不 “板着脸说话”,通俗化的表达 “背书似的”“激动人主的心”,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读来亲切随意,不至于有学术文字的冰冷感。②不平铺直叙,“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精彩的笔墨生动传神。
20.例文:
前行路上的灯光
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我们都是孤独的旅人,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与憧憬,踏上那未知的征程。然而,前行的道路并非总是一片光明,往往会有黑暗与迷茫如影随形。但幸运的是,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总有一些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懵懂的少年时代。那时的我,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中学的校门。然而,中学的学习生活并非如我想象的那般轻松,沉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竞争,让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就在我陷入迷茫的时候,我的老师如一盏明灯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她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鼓励与支持。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她会耐心地为我解答,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完全理解为止。她还会时常找我谈心,告诉我人生的道理,让我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开始努力学习。她的教诲如同一束温暖的灯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除了老师,我的父母也是我前行路上的重要灯光。他们默默地为我付出,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总是在我身边,给我力量。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们不会责备我,而是安慰我,鼓励我继续努力。他们的爱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在我心中燃烧,给我带来温暖与希望。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还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当我遇到挫折时,他们会伸出援手,帮助我渡过难关。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一起追逐着我们的梦想。他们的陪伴如同一串串闪烁的灯光,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如今,我依然在前行的道路上奋斗着。虽然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但我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有老师、父母和朋友这些灯光的陪伴。他们的光芒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回首望去,那些灯光如繁星般点缀在我前行的道路上。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也将伴随着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