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6 14:13:01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4.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积累成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积累成语。
4.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四,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
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的课文充满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同学们借助许多资料,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体会。搜集、整理的资料对理解文章还有哪些作用?怎样更好地使用搜集、整理的资料?
2.生总结、交流。
(1)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①练习: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己亥杂诗》,结合下面的写作背景,谈谈你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②《己亥杂诗》写作背景:《己亥杂诗》写于1839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清朝政治腐败,闭关锁国,实行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
(2)我们还可以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通过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 还可以变换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如,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
二、词句段运用
(一)句子:
1. 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A.大声朗读词语。你能说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B.寻找相同和不同。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师总结:
(1)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用在非常著名的人或事物上
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用在非常著名的人或事物上
相同点:名声影响很大
(2)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兴致高,非常高兴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高兴得忘乎所以了
相同点:都有高兴的意思
(3)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坏主意很多。
相同点:主意多
(4)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费尽心血做好事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挖空心思做坏事
相同点:想尽办法谋划好久
2.每一组词语中,上面的是褒义词,下面的是贬义词。
3.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1)说起诸葛亮,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的智慧所折服的。他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深受刘备的器重。
(2) 我国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众多,如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无论取得多好的成绩,我们都不能得意忘形,骄傲自满。
(4)这位科学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科研工作中,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二)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1.读前两个句子,体会顿号的用法。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1) 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主要用于并列的词语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用法:
①顿号表示句内停顿。
②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③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
④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
(2)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主要用于并列的词语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逗号也表示句子中的停顿,是句子中的一般性停顿,比顿号的停顿时间稍长。
2. 给句子加上标点。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秋天,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野葡萄,说也说不完。
三、书写提示
1.古代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横向书写、竖向书写
2.(出示图片)横排书写,要从左往右写,标点符号在字的右边。
写的时候诗句要居中写,文字要对齐。落款写在右下角。
写的时候,字尽量不要超过框线。
3.(出示图片)竖排写的时候要从右往左写,标点符号在字的下边。
写的时候诗句要居中写,文字要对齐。落款写在诗句的左下角。
写的时候,字尽量不要超过框线。
四、日积月累
1.朗读这些成语。
2.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3.感悟两组成语所描绘的不同生活状态,珍惜美好生活。
生总结、汇报
4.【解释】
太平盛世: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人健康,年成好,形容生活安乐美好。
夜不闭户: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路不拾遗:东西掉在地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说道不拾遗。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哀鸿,哀鸣的大雁。
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人民没办法生活。
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动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
5.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6.师总结:这两组成语分别描绘了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但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的掠夺、毁坏、放火的罪恶行径。要牢记我们国家曾经遭受侵略者入侵的屈辱历史,发愤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7.你还知道哪些词语?
繁荣昌盛 长治久安 国富民强 普天同庆
祸乱滔天 颠沛流离 十室九空 民生凋敝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词语的不同感彩,以及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还明白了顿号和逗号的区别,积累了许多成语,收获不小。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困困困不醒大王 原创课件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
本单元的课文充满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同学们借助许多资料,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体会。搜集、整理的资料对理解文章还有哪些作用?怎样更好地
使用搜集、整理的资料?
表达的感情
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愤慨
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历史背景)
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
林升“直把杭州作汴州”
伤痛
练习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己亥杂诗》,结合下面的写作背景,谈谈你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己亥杂诗》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写于1839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清朝政治腐败,闭关锁国,实行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
我们还可以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通过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还可以变换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如,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

词句段运用
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你能说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举世闻名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远扬
坏名声传得很远。
名声影响很大
用在非常著名的人或事物上
用在做了坏事的人身上
兴高采烈
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得意忘形
形容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都有高兴的意思
兴致高,非常高兴
高兴得忘乎所以了
足智多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诡计多端
形容坏主意很多。
主意多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坏主意很多
呕心沥血
比喻用尽心思。
处心积虑
形容蓄谋已久。
想尽办法谋划好久
费尽心血做好事
挖空心思做坏事
你发现了什么?
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每一组词语中,上面的是褒义词,下面的是贬义词。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说起诸葛亮,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的智慧所折服的。他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深受刘备的器重。
我国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众多,如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无论取得多好的成绩,我们都不能得意忘形,骄傲自满。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这位科学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科研工作中,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读前两个句子,体会顿号的用法。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片段一
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主要用于并列的词语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用法
一、顿号表示句内停顿。
二、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三、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
四、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
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主要用于并列的词语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逗号也表示句子中的停顿,是句子中的一般性停顿,比顿号的停顿时间稍长。
给句子加上标点。
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秋天 各种山果子都熟了 榛子 野枣 山里红 野葡萄 说也说不完














书写提示
横向书写
古代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
竖向书写
横排书写,要从左往右写,标点符号在字的右边。
写的时候诗句要居中写,文字要对齐。落款写在右下角。
写的时候,字尽量不要超过框线。
竖排写的时候要从右往左写,标点符号在字的下边。
写的时候诗句要居中写,文字要对齐。落款写在诗句的左下角。
写的时候,字尽量不要超过框线。

日积月累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观察这两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解释】
太平盛世: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人健康,年成好,形容生活安乐美好。
夜不闭户: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形容社会安定,风
气良好。
路不拾遗:东西掉在地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
社会风气很好。也说道不拾遗。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
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哀鸿,哀鸣的大雁。
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人民没办法生活。
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动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
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太平盛世
兵荒马乱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但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的掠夺、毁坏、放火的罪恶行径。要牢记我们国家曾经遭受侵略者入侵的屈辱历史,发愤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繁荣昌盛 长治久安 国富民强 普天同庆
祸乱滔天 颠沛流离 十室九空 民生凋敝
【我还知道】
困困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