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无理数与实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2 D.|﹣3|
2.实数:0,,,,π,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其中无理数有( )个.
A.1 B.2 C.3 D.4
3.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2 B.0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无理数
B.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C.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D.数轴上的点表示的都是有理数
5.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2023 D.0.09
6.在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0 B. C.﹣1 D.
7.下列各数中为最小的数是( )
A. B.1 C.0.5 D.﹣2025
8.(n+1)2=0,则m﹣n的结果为( )
A.1 B.2 C.4 D.3
9.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的平方根是±4;②是2的算术平方根;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3的算术平方根是( )
A.±3 B. C.3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④是无理数.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四个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3 B.0 C. D.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3.如图,面积为2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数轴上,且表示的数为﹣1,若以A为原点,A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点E在点A的右边,则数轴上点E所表示的数为 .
14.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小张同学作了如下操作: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如图),以数字1所在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则点A表示的实数为 .
15.在实数,3.14,0,中,无理数有 个.
16.对于实数x,规定{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如{4}=4,,{﹣2.5}=﹣2,现对86进行如下操作;,这样对86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2,类似地,按照以上操作,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3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 .
17.已知,则点P(﹣a,b)在第 象限.
18.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即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其面积.如果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4,其面积S介于整数n和n+1之间,那么n的值是 .
19.81的算术平方根是 .
20.方程的解是 .
21.已知n为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2.计算:
(1);
(2);
(3).
23.在数学主题乐园,正方形迷宫边长对应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3b﹣4和2b﹣6,解出b才能进入,穿过迷宫来到宝藏密室,门锁密码由125的立方根a组成.进入密室后,需解出关于x的方程2x+3a=11,才能兑换奖励.
(1)求a,b,x的值;
(2)将奖励存入边长为a﹣b的正方体盒子,若盒子体积比x3大k,求k+1的算术平方根.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a),且2a﹣5与3﹣a是一个正实数的两个不同平方根,AB∥x轴,且AB=2OA,点C在x轴的正半轴,∠O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过点A作AE∥DC,交OC于点E,点F是线段CD上一点,且∠CBF=3∠DBF.
(1)求点B的坐标.
(2)若∠OAE=32°,求∠DBF的度数.
(3)点P在线段CD上,∠PBF=∠OAE,直线BP交OC于点Q,求的值.
25.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的数为.设点B表示的数为m.
(1)实数m的值为 ;
(2)数轴上还有C,D两点分别表示实数c和d,且|2c+4|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平方根.
26.已知2a+1的算术平方根是5,10+3b的平方根是±4,c是的整数部分.
(1)求a,b,c值.
(2)求3a﹣2b+c的平方根.
27.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和2,点C表示的数为x.已知点C在数轴的负半轴上,点B到点A的距离与点C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1)请求出数x的值.
(2)化简:|x+2|﹣|x|.
28.若a、b为实数,且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化简.
29.在综合实践课上,某同学用一根铁丝围成了一个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框架,该同学计划用同样长的一根铁丝围一个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框架,且长与宽的比为5:3.
(1)求正方形框架的边长.
(2)该同学能围出这个长方形框架吗?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判断.
2026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无理数与实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2 D.|﹣3|
【答案】D
【分析】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可进行求解.
【解答】解:2<|3|,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
2.实数:0,,,,π,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其中无理数有( )个.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
是分数,属于有理数;
无理数有,π,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共3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熟知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2 B.0 C. D.
【答案】D
【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2,0,2是整数,它们不是无理数,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是无理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无理数,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其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无理数
B.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C.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D.数轴上的点表示的都是有理数
【答案】C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判断A;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可判断B;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可判断C;根据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可判断D.
【解答】解: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例如是有理数,则A不符合题意;
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例如是有理数,则B不符合题意;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则C符合题意;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都是实数,则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平方根的概念,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2023 D.0.09
【答案】B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逐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是分数,属于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B、是无理数,符合题意;
C、2023是整数,属于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D、0.09可写为,是分数,属于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熟知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
6.在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0 B. C.﹣1 D.
【答案】C.
【分析】利用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1<0,
∴最小的数是:﹣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各数中为最小的数是( )
A. B.1 C.0.5 D.﹣2025
【答案】D.
【分析】利用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2025<0.5<1,
∴最小的数是:﹣202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n+1)2=0,则m﹣n的结果为( )
A.1 B.2 C.4 D.3
【答案】C
【分析】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一个加数为0,由此求出m、n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
又∵,(n+1)2≥0,
∴m﹣3=0,n+1=0,
∴m=3,n=﹣1,
∴m﹣n=3﹣(﹣1)=3+1=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偶次方,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的平方根是±4;②是2的算术平方根;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分别计算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4,4的平方根是±2,原计算错误;
②是2的算术平方根,正确;
③,原计算错误;
④|a|,原计算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熟练掌握这两个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3的算术平方根是( )
A.±3 B. C.3 D.
【答案】B
【分析】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3的算术平方根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求一个数的平方互为逆运算,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时,可以借助乘方运算来寻找.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④是无理数.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对①进行判断;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对②进行判断;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对③进行判断;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对④进行判断.
【解答】解: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0的绝对值是0,所以0是绝对值 最小的有理数,所以①正确;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所以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所以②错误;数轴上原点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所以③不正确;是开方开不尽的数的方根,是无理数,所以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12.下列四个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3 B.0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A.∵|﹣3|=3,|﹣1|=1,3>1,∴﹣3<﹣1,故符合题意;
B.0>﹣1,故不符合题意;
C.∵||,|﹣1|=1,1,∴1,故不符合题意;
D.1,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3.如图,面积为2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数轴上,且表示的数为﹣1,若以A为原点,A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点E在点A的右边,则数轴上点E所表示的数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AB的长,进而得到AE的长,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又∵点E在点A的右边,
∴点E所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是关键.
14.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小张同学作了如下操作: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如图),以数字1所在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则点A表示的实数为 .
【答案】.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对角线长,即可求出点A表示的实数.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
∴对角线长,
∴点A表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在实数,3.14,0,中,无理数有 1 个.
【答案】1.
【分析】先明确无理数的定义,再据此对题目中给出的数进行逐一判断.
【解答】解:∵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
∵3.14是有限小数,不是无理数;
∵0是整数,不是无理数;
∵,不是无理数;
∴只有一个无理数,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
16.对于实数x,规定{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如{4}=4,,{﹣2.5}=﹣2,现对86进行如下操作;,这样对86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2,类似地,按照以上操作,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3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 257 .
【答案】257.
【分析】由结果反向求出第三次参与运算的最小数的范围,再求出第二次参与运算的最小数的范围,最后求出第一次参与运算的最小数的范围,再进一步可得答案.
【解答】解:∵最后的结果为3,
∴第3次参与运算的数m的范围为4<m≤9,
∴第2次的结果为9,
∴第2次参与运算的数m的范围为16<m≤81,
∴第1次的结果为81,
∴第1次参与运算的数m的范围为256<m≤6561,
∴m的最小整数值为257;
故答案为:257.
【点评】本题考查无理数大小的估算,理解新定义{x}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已知,则点P(﹣a,b)在第 二 象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b的值,再判断P所在的象限.
【解答】解:由条件可知a﹣2=0,b﹣3=0,
解得:a=2,b=3,
∴P(﹣2,3),
∴点P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点评】本题考查点所在的象限、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性质及点所在象限的特征.
18.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即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其面积.如果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4,其面积S介于整数n和n+1之间,那么n的值是 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在估算的范围,可得,从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条件可知p=5,
∴,
∵,S介于整数n和n+1之间,
∴n=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估算,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关键.
19.81的算术平方根是 9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
【解答】解:81的算术平方根是:9.
故答案为: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确把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0.方程的解是 x=﹣3 .
【答案】x=﹣3.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将方程变形可得x3=﹣27,
解得x=﹣3.
故答案为:x=﹣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的三次方等于a(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
21.已知n为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 9 .
【答案】9.
【分析】以不等式 考查整数n的取值,本质是对无理数估值与不等式性质的综合应用.
【解答】解:n为整数,最接近的整数是9和10,
因为9,,
,即,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整数部分”的变形考法,核心能力在于通过平方数快速定位根号数的区间.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2.计算:
(1);
(2);
(3).
【答案】(1);
(2)﹣7;
(3)2.
【分析】(1)先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将原式化简,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2)先利用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将原式化简,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3)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将原式化简,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解答】解:(1)原式
;
(2)原式
=﹣4﹣3
=﹣7;
(3)原式
=3﹣1
=2.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性质及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3.在数学主题乐园,正方形迷宫边长对应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3b﹣4和2b﹣6,解出b才能进入,穿过迷宫来到宝藏密室,门锁密码由125的立方根a组成.进入密室后,需解出关于x的方程2x+3a=11,才能兑换奖励.
(1)求a,b,x的值;
(2)将奖励存入边长为a﹣b的正方体盒子,若盒子体积比x3大k,求k+1的算术平方根.
【答案】(1)a=5,b=2,x=﹣2;
(2)6.
【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b,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a,然后把a代入方程,最后解方程求出x即可;
(2)先求出k的值,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3b﹣4+2b﹣6=0,
∴b=2,
∵,
∴方程2x+3a=11变形为2x+15=11,
解得x=﹣2;
(2)根据题意,得k=(a﹣b)3﹣x3=(5﹣2)3﹣(﹣2)3=35,
∴k+1的算术平方根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进行计算.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a),且2a﹣5与3﹣a是一个正实数的两个不同平方根,AB∥x轴,且AB=2OA,点C在x轴的正半轴,∠O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过点A作AE∥DC,交OC于点E,点F是线段CD上一点,且∠CBF=3∠DBF.
(1)求点B的坐标.
(2)若∠OAE=32°,求∠DBF的度数.
(3)点P在线段CD上,∠PBF=∠OAE,直线BP交OC于点Q,求的值.
【答案】(1)(4,2);
(2)16°;
(3).
【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a的值并根据题意即可求出点B坐标;
(2)利用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BC,进而求出∠DBF的值;
(3)在(2)问的思路下,设∠PBF=∠OAE= x,利用外交的性质求出∠DPQ问题即可得解.
【解答】解:(1)∵点A(0,a),且2a﹣5与3﹣a是一个正实数的两个不同平方根,
∴2a﹣5+3﹣a=0,a﹣2=0,a=2,
∴点A(0,2),
∵AB∥x轴,且AB=2OA,
∴点B(4,2).
答:点B的坐标为(4,2).
(2)∵∠OAE=32°,∠AEO=90°﹣∠OAE=58°,
∵过点A作AE∥DC,交OC于点E,
∴∠DCO=∠AEO=58°,
∵∠O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
∴∠BCO=2∠DCO=116°,∠ABC=180°﹣∠BCO=64°,
∴点F是线段CD上一点,且∠CBF=3∠DBF,
∴∠DBF∠ABC=16°.
答:∠DBF的度数为16°.
(3)设∠PBF=∠OAE= x,∠AEO= 90﹣x,
∵过点A作AE∥DC,交OC于点E,
∴∠DCO=∠AEO= 90﹣x,
∵∠O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
∴∠BCO=2∠DCO=180﹣2x,
∵AB∥x轴,∴∠ABC=180°﹣∠BCO=2x,
∴∠ADC=180﹣∠DCO=90+x,
∵∠CBF=3∠DBF,
∴∠DBF∠ABCx,
∠DBQ=∠DBF+∠PBFx,
∴∠DPQ是△BDP的外角,
∴∠DPQ=∠DBQ+∠BDQ=90x,
∴∠ADC﹣∠DPQx,
∴.
【点评】本题考查坐标系中平行线的相关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外角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角的推导和综合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5.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的数为.设点B表示的数为m.
(1)实数m的值为 ;
(2)数轴上还有C,D两点分别表示实数c和d,且|2c+4|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平方根.
【答案】(1);
(2)±2.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AB=2,再根据已知条件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出答案即可;
(2)先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c,d的方程,解方程求出c,d,再代入求出,最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AB=2,
∴,
,
,
或(不合题意舍去),
∴m的值为,
故答案为:;
(2)∵|2c+4|与互为相反数,
∴|2c+4|0,
∴2c+4=0,d﹣4=0,
解得:c=﹣2,d=4,
∴
=4,
∴的平方根是±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平方根的定义和绝对值与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6.已知2a+1的算术平方根是5,10+3b的平方根是±4,c是的整数部分.
(1)求a,b,c值.
(2)求3a﹣2b+c的平方根.
【答案】(1)a=12,b=2,c=4;
(2)±6.
【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确定a=12,b=2,再由估算算术平方根的整数部分确定c=4;
(2)将a,b,c的值代入代数式,然后计算平方根即可.
【解答】解:(1)由条件可知2a+1=25,
解得:a=12.
∵10+3b的平方根是±4,
∴10+3b=16,
解得:b=2.
∵c是的整数部分,而,
∴c=4;
(2)3a﹣2b+c
=3×12﹣2×2+4
=36,
∴3a﹣2b+c的平方根为±6.
【点评】此题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估算算术平方根的整数部分,求代数式的平方根,熟练掌握这些基本运算是解题关键.
27.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和2,点C表示的数为x.已知点C在数轴的负半轴上,点B到点A的距离与点C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1)请求出数x的值.
(2)化简:|x+2|﹣|x|.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OC=AB,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关于x的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
(2)根据(1)中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1)∵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和2,点C表示的数为x.已知点C在数轴的负半轴上,点B到点A的距离与点C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则:
∴,
由已知得,
∵点C在数轴的负半轴上,
∴;
(2)∵,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若a、b为实数,且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化简.
【答案】a.
【分析】根据数轴可判断a与b的符号,再结合已知可确定2a+b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即可完成化简.
【解答】解:由数轴知2a+b<0,
∴
=﹣a+(2a+b)﹣b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绝对值的含义,实数的加法法则,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9.在综合实践课上,某同学用一根铁丝围成了一个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框架,该同学计划用同样长的一根铁丝围一个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框架,且长与宽的比为5:3.
(1)求正方形框架的边长.
(2)该同学能围出这个长方形框架吗?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判断.
【答案】(1)20cm;
(2)不能围出这个长方形框架,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2)设长方形的长为5x,宽为3x,由其面积为300cm2,所以5x 3x=300,利用平方根解方程求出x,比较正方形的周长与长方形周长的大小关系即可.
【解答】解:(1)正方形框架的边长为;
(2)不能围出这个长方形框架,理由如下:
这根铁丝长为20×4=80(cm),
由修改后的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5:3,
设长方形的长为5x cm,宽为3x cm,则300cm2,得5x 3x=300,
解得(负值舍),
∴长方形的周长为,
∵,
∴不能围出这个长方形框架.
【点评】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利用开平方解方程,无理数的估算,熟练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并利用开平方求解长方形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