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资源套餐(教学设计 +课件 +无答案习题 +素材 )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资源套餐(教学设计 +课件 +无答案习题 +素材 )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3 11:53:53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习题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 )
A、亚洲???????B、大洋洲??????C、南美洲???????D、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 )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
A、33℃???????B、17℃???????C、0℃????????D、23℃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6、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 ( )
A、60℃???? B、6℃??????? C、0.6℃????? D、0.06℃
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 )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8、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 ( )
A、炎热的沙漠气候????????? B、潮湿多雨的气候
C、人们的视觉感受????????? D、终年严寒的气候
9、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 ( )
A、南半球地势比较低???????? B、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
C、北半球地势比较低???????? D、北半球全是陆地
10、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的是 ( )
A、海洋?????? ?B、陆地沿海地区?????
C、极地????? D、大陆内部的沙漠地区
11、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极地区为低温地区 B、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是最高温地区
C、气温自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 D、气温自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12、一天中,陆地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午后2点左右
C、午后1点 D、中午12点
13、“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 ( )
A、气温的日变化 B、气温的年变化
C、气温的周期 D、气温的年较差
14、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则该地位于 ( )
A、北半球陆地 B、北半球海洋 C、南半球陆地 D、南半球海洋
15、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
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
C、等温线呈封闭线,线内气温为低温中心
D、等温线呈封闭曲线,线内气温为高温中心
16、读图回答问题。
①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降低。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找出( )气温高于20。0C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___________(平直、弯曲),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④青藏高原地区比周围气温______(高、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习题
一、选择题
1.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 )
A.春季多雨雪    
B.夏季干旱高温
C.秋季秋高气爽   
D.冬季寒冷有雪
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
A.12点  
B.14点  
C.13点  
D.11点
3.下列关于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B.世界最高气温分布在赤道地区
C.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D.同纬度高原气温高,平原气温低
4.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夏季陆地气温高
B.夏季海洋气温低
C.冬季陆地气温高
D.冬季海洋气温高
5.各地气温的差异还要受到地形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其规律是 ( )
A.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60℃
B.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6℃
C.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D.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06℃
6.阅读某地气温分布图,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7.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
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
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
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
8.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赤道和中纬地区     
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   
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9.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10.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各月平均降水量
C.各年最高降水量     
D.某一年的降水量
二、填空题
1.等温线是_______相同的地点连成的线。
2.一年当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_______月,南半球出现在_______月。
3.等降水量线是把_______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4.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而东岸降水_______;中纬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沿海陵水。
5.全年少雨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全年多雨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夏季多雨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
三、综合题
1.下图中:
(1)A表示的气候带是_______带,B是_______带,C是_______带。
(2)年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各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度以上。
(3)B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度,C地是_______度。
(4)B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度,C地是_______度。
(5)B他的年较差是_______,C地的年较差是_______。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从_____向_______逐渐降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上找出-10℃等温线,说明世界寒冷的地带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上找出20℃等温线,说明世界炎热地带分布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
(4)A、B两地纬度一致,而________点气温相对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下图,将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分别填在下列各图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降水特点。
城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降水类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1.(1)热 温寒 (2)A 25 (3)-5 -27 (4) 25 5 (5) 30℃ 32℃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
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某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我们把世界各地的气温资料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气温的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1、等温线
由等高线引出等温线的定义: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温线。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读图,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
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图分析。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异,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③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世界之最:
①最炎热的大陆——非洲
②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
③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指导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利用书分析: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事实。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
?
1月气温
7月气温
?
海洋


冬暖夏凉
陆地


冬冷夏热
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
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
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强调重点。
课后作业:总结整节课重点,加深印象。
课后小结: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课,可以活跃课堂。
板书设计:
气温: 概念、表示方法、观测方法。
气温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生活常识、自然科学道理,一知半解对于理解降水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补充,避开物理上的呆板、严谨,以生活常识,简化比喻来引导。
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
讲授新课:
一、降水
降水顾名思义就是天空中水分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水分有可能是雨水,还有可能是雪或冰雹。
1、形成条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及时的评价学生。
总结答案: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涨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
2、主要类型:
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
3、降水量的测量
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平均值)。
内容小结:通过板书总结重点。
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降水量的测量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三种主要降水类型?
讲授新课: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启发学生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
等降水量线: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
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订正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②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分布图列举世界之最。
2、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
②?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南北两极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
③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
利用板书列出前部分知识的体系,找学生回答问题串一遍。
板书设计:
世界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规律。
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有关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讲的是世界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世界的某一地点,我们要学习在某一地点怎样通过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当地的气候特点。
讲授新课: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绘制方法
事先在黑板上画好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坐标底图。
为学生讲解坐标图的各个部分,使学生明白其含义。
根据书77页的“美国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逐月绘制表示气温的点在示范几个月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并找学生示范。
用同样的方法逐月绘制表示降水量的条形。
最终完成整张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关键。
(承接)统计图表是绘制出来了,怎么用呢?我们不光要会画,还要会用!
2、阅读方法
学生合作利用书77页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做练习活动
1、 乌兰巴托的最高气温约19℃,最低气温约-22℃,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昆明的最高气温约28℃,最低气温约16℃,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乌兰巴托的温差为41℃,昆明的温差为12℃。
补充:乌兰巴托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昆明的平均气温约为23℃。
2、乌兰巴托的年降水量约300mm;昆明的年降水量约1100mm。
3、冬夏季气温的高低不同,温差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
教师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方法。
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
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
温差较大还是较小?
平均气温较高还是较低?
降水量较多还是较少?分配平不平均?
利用这一方法分析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候特征。
内容小结:学生复述、强调分析气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年变化曲线、逐月降水量、分析、图表绘制
课件27张PPT。气温和降水导学提纲(一)1、什么是气温?表示方法?气温与生活
2、气温的测定(工具、时间、次数、计算方法)
3、观察P72页图4-9,回答: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和 ,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 。
②从赤道向两极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
③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是否相同?
④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 。
⑤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4、完成课本P72页活动题1、2
5、你知道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吗?气温与生活海滩:炎热夏季的好去所沙漠中的房屋冬季流行的饮食:火锅受冻害的庄稼气温的测定 (日平均气温)154712+++()/4=9.5℃ 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气温的日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观察气温变化有何特点?气温最高值?气温最低值?温差是多少?26℃ (最高值)2℃ (最低值)-=24℃ 气温日变化的原因?气温的年变化思考最高月平均气温及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及月份?气温的年较差?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夏热冬凉,年较差大,四季分明。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某城市常年月平均气温 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观察从两极到赤道,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变化的原因?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思考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温度差别很大,为什么?BA海拔与气温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相同
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陆地上,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导学提纲(二)1、降水形成的条件
2、降水的主要类型
3、降水量的测量(工具、注意事项)
4、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世界的“雨极”
5、读P75图4-14,回答
①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②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
③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大陆东岸哪里降水多?
④尝试找出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
⑤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所在的地区什么季节降水多?什么季节降水少?
1.右图降水类型为( )
(1)A坡为( )坡,B坡为
( )坡。
(2)在A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时,气温( ),降雨较
( )。
(3)在B坡,空气下沉,气温
( ),降水较( )。迎风背风降低多升高少地形雨2、下图的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 C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大陆东岸降水 ;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多多多少少少
1、如何阅读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
2、如何绘制坐标图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候特点表示(气温降水)等值线图表格坐标图直观快捷气候资料等温线
等降水量线美国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1、该地区最高气温是 ,出现在 月;最低气温是 ,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是 。
2、该地年降水量是 ,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此时气温 (高、低)。
3、尝试总结该地的气候特点完成P/77页活动题第2题洛杉矶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善于总结在总结某地气候特征时,应把握的要点
一、看气温(看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气温年较差是大还是小;年平均气温是高还是低)
二、看降水(降水各月分配均不均,年降水量是多是少)
三、看气温和降水的配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oC)160140120100806040200降水
(毫米)洛杉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温(0C)绘制降水柱状图(毫米)(毫米)200150100500降水量(毫米)1 2 3 4 5 6 7 9 10 11 12(月)200150100501 2 3 4 5 6 7 9 10 11 12(月)降水量(毫米)0某地月平均降水量①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
②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温度数
③将各月气温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④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⑤绘出纵坐标右轴,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数,把各月降水量绘成柱状。
绘制坐标图的方法:绘图时注意的问题有哪些?青岛气温和降水量表1.气温最高月份( ),最低月份( ),气温年较差( )
2.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全年降水量是( )毫米
3.青岛的气候特征( )练习巩固
(一)7月1月(毫米)夏季72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0oC谁来试一试? 左图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右图呢?北半球南半球练习巩固
(二)课件28张PPT。气温和降水新课导入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主要降水类型世界降水的分布课堂练习内容导航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北半球冬季时我国东北地区我国海南岛气温降水说一说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气候要素是什么?气温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测量次数
一般四次
2 时 8 时
14时 20时某地一天的四次测量如下: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5+8+15+12)÷4
=10 ℃
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
各天的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怎样计算年平均气温
各月的平均气温的平均数阅读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等温线是东西走向,表示温度因纬度而不同,以纬度因素为主;等温线和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以距海远近因素为主。 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观察下图,想一想,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气 温递 减气 温递 减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 什么地区气温最高?
什么地区气温最低?
北半球同纬海、陆气温谁高?活动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ab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 什么地区气温最高?
什么地区气温最低?
北半球同纬海、陆气温谁高?活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ab活动 阅读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和悉尼相比,1月、7月气温高的城市分别是哪一个?
(2)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大陆气温较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
(3)7月最热的地方不是赤道,而是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你知道主要原因吗?1月气温高的是悉尼,7月气温高的是北京。7月北半球受热多,大陆升温比海洋快。 7月赤道没有阳光直射,而且降水较多,多雨天;北回归线此时阳光接近直射,而且晴天多。在下图中你还能找到什么规律,与同学交流主要降水类型一、什么是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二、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2)空气气温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三、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
(2)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四、主要降水类型
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往往在湿润气流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世界降水的分布 1.读图,看一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2.读图,比一比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
和内陆地区哪里降
水多?
3.读图,说出
年降水量少于200
毫米的地区主要在
哪里?活动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活动:查找资料,说一说这些地区为什么降水多或降水少。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一、表格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活动根据表格资料,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二、坐标统计图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绘制坐标图
标上气温和降水坐标值,标上月份坐标值。
2、描点(在坐标上相应位置标出代表各月的气温值的点)
3、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4、在对应月份画上相应长短的柱形图,表示各月降水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1)找出两城市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计算两城市的气温年较差。
(2)请估算两城市的年降水量。
(3)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主要有哪些差别?活
动根据提供的资料表,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页图坐标网格中,请你绘出洛杉矶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2)根据所绘图像,说出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特点。活动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夏季干燥,冬季多雨。三、等值线图1.关于地表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的空间分布一般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
B.海拨越高的地方年平均气温越高
C.夏季同一纬度地区陆上气温低于海上气温
D.北半球大陆1月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
2.下列地区中,四季气温变化最显著的是 ( )
A.赤道地区 B.热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温带地区 课堂练习DD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当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据此回答3~4题。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
  A.150mm B.25mm C.5mm    
  D.530m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
  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
  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
  D.该地当月降水分配很均匀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