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1 18:49:59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语文园地一
第一单元·阅读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目录
识字加油站
1
2
字词句运用
3
书写提示
4
日积月累
5
我爱阅读
6
口语交际
识字加油站
学习任务一
识字加油站
晴朗 雾霾 阴转晴
闪电 暴风 雷阵雨
冰雹 霜冻 雨夹雪
lǎng wù mái
bào léi zhèn
dòng jiā
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你在哪里见到或听到过这些词语?
识字加油站
朗 雾 暴 雷 阵 冻 夹
lǎng wù bào léi zhèn dòng jiā
后鼻音:
朗 冻
前鼻音:

翘舌音:

识字加油站
我在天气预报时听到过这些词语。
我发现:这些词语和天气有关。
识字加油站
晴朗
lǎng
雾霾
wù mái
识字加油站
阴转晴
闪电
识字加油站
暴风
bào
雷阵雨
léi zhèn
识字加油站
冰雹
霜冻
dòng
雨夹雪
jiā
多云、阴天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小雪、中雪、大雪、暴雪、阵雪、冻雨
台风、龙卷风、雾、沙尘暴、扬沙
晴转多云、多云转阴、阴转雨、雨转晴
……
识字加油站
我还知道……
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
晴朗 雾霾 阴转晴
闪电 暴风 雷阵雨
冰雹 霜冻 雨夹雪
识字加油站
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
我知道这些天气图标。
识字加油站

zhuǎn

jiā
独体字
左右结构
学写生字
识字加油站
音序:Z 笔画:8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车
组词:转变 转化 转身
书写提示:左边“车”竖画正直,横变提,右边“专”横画平行,末点有力。
zhuǎn
识字加油站
音序:J 笔画:6画
结构:独体字 部首:一
组词:夹杂 夹子 夹住
书写提示:两横平行,撇捺舒展。
jiā
字词句运用
学习任务二
字词句运用
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迎上去
追上去
穿衣裳
披红袍
甩甩手
摇摇头
chuān shang
páo
自由读这三组词语,再读给同桌听,相互纠正字音。
字词句运用
联系课文,回忆这些词语的意思,再演一演。
迎上去
追上去
面对面冲着过去。
紧跟在后面赶过去。
字词句运用
联系课文,回忆这些词语的意思,再演一演。
披红袍
穿衣裳
把衣服穿在身上
把衣服披在身上
字词句运用
联系课文,回忆这些词语的意思,再演一演。
动作幅度大,比较用力。
动作幅度小,用力小。
甩甩手
摇摇头
字词句运用我会运用 迎上去 追上去(1)丽丽看到同学掉了一元钱,急忙捡起来,()把钱递给了同学。(2)妈妈下班回来,小红赶紧()给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追上去迎上去字词句运用我会运用 穿 披(1)早晨起来,()好衣服后,我就叠被子。(2)妈妈怕我着凉,马上把一件外套()在我身上。穿披字词句运用我会运用 甩甩手 摇摇头(1)弟弟要出去玩,妈妈()说“不行,你作业还没写完呢!”(2)弟弟玩完泥巴,在水龙头下冲了冲手,然后(),水珠溅得满地都是。摇摇头甩甩手◇有时候我穿则会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
···
hòu

·
·
·
·
bàng
字词句运用
我发现“有时候……有时候……”讲的是在不同时间做的事。
◇有时候我穿则会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
···
写完作业后,我有时候看书,有时候画画。
月亮有时候像一把弯弯的镰刀,有时候像一面圆圆的镜子。
字词句运用
我发现“在……在……在……在……”讲的是不同地点做的事。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
我在教室里写字,在图书馆里看书,在操场上踢足球,在游泳池里游泳。
夏天,我喜欢在草地上打滚,在小河里摸鱼,在森林里摘果子,在树阴下啃西瓜。
·
·
书写提示
学习任务三
书写提示
正确的坐姿以及执笔姿势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书写提示
我发现:这两组字都是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宽度不同。




左边窄,右边宽。
左边宽,右边窄。




书写提示
两个撇斜度一样,右边的撇比左边的撇略高。
左收右展,三点水紧凑,右部“每”斜中求正。
书写要点
书写提示
书写要点
末笔竖钩略长于“另”。
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日积月累
学习任务四
日积月累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日积月累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日积月累
读古诗,观插图,思考问题。
1.这首诗是围绕什么写的?
2.这首诗的意思是怎样的?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是围绕“梅花”来写的。
“墙角”点名了地点。
“凌寒”交代了季节,突出了梅花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诗意: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淡淡的香气飘来。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日积月累
红 梅
[宋]王安石
春半花才发,
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
浑作杏花看。
梅 花
[宋]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
一年一度一归来。
拓展积累
口语交际
学习任务五
口语交际
动物真有趣!
鹦鹉会学人说话。
萤火虫能发出亮光。
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
口语交际
你喜欢哪种动物?
它有趣在哪儿?
想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听得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交际内容
口语交际
交际小贴士
1.吐字要清楚。
2.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口语交际
1.从不同角度介绍动物的有趣,如外形、习性、能力。
2.要把有趣的地方讲清楚。
小提示:
1.尽量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喜好及什么地方最有趣等内容讲得具体一些。
2.介绍时,注意语气、语调和表情,尽量把自己要讲的内容讲得有趣一些。
你想怎样介绍呢?
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长颈鹿,它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成年后的雄性长颈鹿高约6米。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皮肤上的网状花斑是一种天然的保护色。它晚上一般只睡两个小时左右。
交际示例
口语交际
交际示例
我喜欢树袋熊。树袋熊又叫“考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胖胖的,有着毛茸茸的大耳朵,圆溜溜的眼睛。雌性树袋熊肚子上还有育儿袋。它喜欢大白天在树上呼呼大睡,那样子真是太可爱了。
口语交际
我爱阅读
学习任务六
我爱阅读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企鹅寄冰》。
我爱阅读
本文讲的是南极的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
南极
非洲
我爱阅读
想一想,狮子为什么要企鹅给他寄冰?
狮子大王住在炎热的非洲,他听说南极有一种很冷的东西叫冰,所以想让企鹅给他寄冰。
我爱思考
我爱阅读
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我爱思考
南极寒冷,气温低,水到了南极就冻成了冰;非洲酷热,气温高,冰到了非洲就化成了水。
非洲
南极
遇冷
遇热
我爱阅读
完成阅读,谈谈自己的收获。
从《企鹅寄冰》这个科学童话故事中,我不仅知道了非洲热和南极冷的气候特点,还知道了冰遇热化成水,水遇冷结成冰的科学知识。读故事,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一教案
课题 语文园地一 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一》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涵盖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我爱阅读六个模块。通过天气相关词语识记、动词辨析、句式练习、古诗积累、动物介绍及科学故事阅读,整合了识字、阅读、表达等多项语文能力训练,既巩固了单元知识,又拓展了生活常识,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关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识字和朗读能力,对天气现象、动物等生活话题兴趣浓厚,但对词语的细微差异(如“迎上去”与“追上去”)、古诗意境及科学故事中的逻辑关系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和互动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游戏和实践操作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汉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古诗《梅花》),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认读“朗、雾、暴”等生字,掌握天气相关词语;辨析“迎、追”“穿、披”等动词差异;学习“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句式;朗读并背诵《梅花》,复述《企鹅寄冰》故事。
思维能力:通过比较动词差异、分析天气与动物特点,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理解《企鹅寄冰》中的科学原理,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审美创造:感受汉字书写的结构美、古诗的韵律美,尝试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动物,培养审美和表达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天气相关词语,辨析动词差异并正确运用;朗读背诵《梅花》;理解《企鹅寄冰》的故事内容。 难点: 准确区分“迎上去/追上去”等动词的使用场景;理解《梅花》的诗意和《企鹅寄冰》中冰与水变化的科学原理;清晰、生动地介绍动物特点。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直观演示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任务一 识字加油站 出示词语(晴朗、雾霾、阴转晴等),提问:你在哪里见到或听到过这些词语?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纠正字音(如“雾(wù)霾(mái)”“暴(bào)风”)。
3.小组讨论:“这些词语和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天气词语?”
4.拓展:展示天气图标,让学生匹配词语与图标。 学写生字“转、夹”。 分析生字结构。 教师范写:强调“转”左边“车”横变提,右边“专”横画平行;“夹”两横平行,撇捺舒展。
(3)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结合看天气预报的经历回答。 朗读词语,注意易错字音;同桌互查读音。
小组分享:发现词语都与天气有关,列举“多云、小雨”等词语。
匹配天气图标与词语,巩固理解。 观察字形,说出结构特点。
书空练习,注意笔顺和笔画位置。
描红、临写,对照范字修改。
评价任务 词语认读准确率:☆☆☆ 天气词语拓展数量:☆☆☆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情境导入,结合直观图标,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天气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学习任务二 字词句运用 1.动词辨析: (1)出示三组词语并提出要求: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2)自由读这三组词语,再读给同桌听,相互纠正字音。 (3)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差异。“迎上去”是面对面,“追上去”是从后追赶;动作感受“穿衣服”“披红袍”;动作演示“甩甩手”“摇摇头”,“甩甩手”“甩”的动作幅度大,比较用力,“摇摇头”“摇”动作幅度小,用力小。 (4)理解词语并完成填空练习,讲解答案。 2.句式练习: (1)出示句子,提出要求: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2)分析“有时候……有时候……”(不同时间)和“在……在……在……在……”(不同地点)的特点。 (3)引导学生仿说。 和同桌合作,读准词语。 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动词差异,上台表演“迎”“追”等动作。
完成填空,说明选择理由;同桌互相订正。
和同桌合作,读准句子。 结合生活实际,仿说句式,小组内分享。
评价任务 动词辨析准确率:☆☆☆
句式仿说合理性:☆☆☆
设计意图 通过动作体验和情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差异和句式结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任务三 书写提示 强调正确的坐姿以及执笔姿势。 2.出示“海、作”“都、别”:仔细观察这两组生字,你发现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教师范写并强调:“海”左收右展,三点水紧凑,右部“每”斜中求正;“作”两个撇斜度一样,右边的撇比左边的撇略高;“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别”末笔竖钩略长于“另”。 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优秀作品,点评书写要点。 端正坐姿,复习执笔姿势。 观察字形,说出结构特点:这两组字都是左右结构,“海、作”左窄右宽,“都、别”左宽右窄。 书空练习,注意笔顺和笔画位置。
描红、临写,对照范字修改。
互评作品,学习优点。
评价任务 字形观察能力:☆☆☆
生字书写规范性:☆☆☆
设计意图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任务四 日积月累 导入:出示梅花图片,提问“冬天里开放的花是什么?”引出古诗《梅花》。
2.朗读指导: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了解作者王安石。 4.读古诗,观插图,思考问题: (1)这首诗是围绕什么写的? (2)这首诗的意思是怎样的? 5.理解诗意:结合插图讲解“凌寒独自开”(冒着严寒开放)、“暗香”(梅花的香气)。
6.背诵: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观察图片,说出“梅花”;猜测梅花在冬天开放的特点。
跟读古诗,注意停顿和韵律;小组比赛朗读。
结合插图理解诗意,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例如:“为什么说不是雪?”(因为有香气)。
尝试背诵,同桌互相检查。
评价任务 古诗朗读流利度:☆☆☆
诗意理解准确性:☆☆☆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情境讲解,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意境,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朗读和背诵能力。
学习任务五 口语交际 激趣导入:鹦鹉会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动物真有趣! 2.提出交际话题:你喜欢什么动物?它哪里有趣?想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听得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3.交际要求: (1)吐字要清楚。 (2)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4.交际指导: (1)尽量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喜好及什么地方最有趣等内容讲得具体一些。 (2)介绍时,注意语气、语调和表情,尽量把自己要讲的内容讲得有趣一些。
5.示例展示,引导学生模仿。
6.小组活动:轮流介绍动物,他人提问补充(如“考拉真的很能睡吗?”)。 思考自己喜欢的动物(如熊猫、兔子),列出有趣之处(如熊猫吃竹子的样子)。
学习交际小贴士,注意表达清晰、态度大方。
观看示例后,小组内介绍动物,互相提问(如“你说的树袋熊住在哪里?”)。 小组内填写口语交际评价单。
评价任务 表达清晰度:☆☆☆
互动提问积极性:☆☆☆
设计意图 通过示例引导和小组互动,让学生学会清晰表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习任务六 我爱阅读 导入:“南极的企鹅给非洲的狮子寄冰,会发生什么?”
2.朗读《企鹅寄冰》,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师生共读,纠正字音。 4.班级交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5.引发思考并讨论: (1)想一想,狮子为什么要企鹅给他寄冰? (2)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结合“南极冷、非洲热”的特点,解释“冰变水、水变冰”的原因。 借助拼音读短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家长。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故事大意:本文讲的是南极的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 带着问题再读故事,回答问题,结合“遇热融化、遇冷结冰”的常识理解原因。
复述故事,说明“冰变水、水变冰”的过程。
评价任务 故事内容理解度:☆☆☆
科学原理解释准确性:☆☆☆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科学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自然常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设计
1.基础题: (1)朗读天气词语(晴朗、雾霾等)。 (2)背诵《梅花》,给家人朗读《企鹅寄冰》。 2.拓展题: (1)观察一周天气,用“有时候……有时候……”记录(如“这一周,有时候晴天,有时候下雨”)。 (2)画一种喜欢的动物,写下它的有趣之处(如“我画的兔子,它的耳朵长长的,喜欢蹦蹦跳跳”)。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天气词语(晴朗、雾霾……)
字词句运用:
动词:迎上去/追上去穿/披
句式:有时候……有时候……
在……在……在……在……
日积月累:《梅花》(王安石)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清楚、会提问)
我爱阅读:《企鹅寄冰》(冰→水→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情境教学(如天气预报、动物介绍)能有效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参与度高。
2.通过动作演示和图片辅助,学生对动词差异和古诗意境的理解较直观。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对“凌寒独自开”的“凌寒”理解不够,需补充冬天严寒的图片。
2.口语交际中,少数学生表达不够具体,需多提供示例引导。
改进方向:
1.增加古诗相关的季节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凌寒”的含义。
2.口语交际前,提供更多动物介绍的范例(如“金鱼的眼睛鼓鼓的,尾巴像扇子”),启发学生思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