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4《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14《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6 14: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题,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体会该手法运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把握母亲的形象,感受母亲的品格,进而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以及品格的传承。
教学难点
以点拓面,探究“当代中国母亲的内核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母亲,在她逝世后,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专门为她召开追悼会。有一位母亲,在她逝世后,毛主席为她亲题挽联,称她是“贤母完人”。她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让人们对她产生无限的敬意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 德的回忆性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去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
二、整体感知
1.划分文章段落。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具体展开来写母亲勤劳一生、爱憎分明和深明大义的特点,突出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支持。
第三部分(14—17自然段):概括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纪念之意。
2.默读课文,勾画表现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的语句,用“母亲是 的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
明确: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母亲是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三、分析形象
1.阅读第一部分,找出能够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明确:“悲痛“爱勤劳”回忆”等词;正是由于作者对母亲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对母亲的回忆,对母亲逝去的悲痛,对母亲高贵品格的追赞,因此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表现了对母亲的深爱之情。
2.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开门见山,点出记叙的内容,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勤劳”二字正是总领全文的核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作者在第二部分回忆的事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高贵品质
明确:这里叙述母亲及家庭情况,叙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母亲承担着做母亲和农妇的双重负担。突破家庭范围,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表现出母亲的平凡与伟大。
4.第二部分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母亲的一生
明确: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5—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5.自由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对此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
6.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明确: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7.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 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理解。
明确: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作者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探究写法
1.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议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情感,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2.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议论性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①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②母亲是个好劳动。
③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④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⑤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明确:
①这句话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②这句话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
③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④这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⑤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⑥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
课堂小结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在得知母亲的逝世消息之后,远隔千山万水,怀揣着悲痛之情所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文章。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和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布置作业
写写母爱,述说衷肠。(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