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六市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萍乡市六市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6 14:4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萍乡市六市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一)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诗经·关雎》中写“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下句是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周敦颐《爱莲说》中写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旨在赞颂       。
《岳阳楼记》中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
(二)语言运用(9分)
学校将举办“家乡文化微展览”,请用对偶句为展览拟写一句宣传口号,字数不超过20字。(4分)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显得一筹莫展。
B.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读起来味同嚼蜡。
C. 他对传统文化只是一知半解,却夸夸其谈。
D. 经过辩论,他的观点不攻自破,令人信服。
将下面口语转述为书面通知,不改变原意,不超过60字。(3分)
班主任说:“本周六上午八点,全体同学到学校操场集合,参加‘绿色生活’志愿活动,记得穿校服。”
(三)语段填空(8分)
阅读下面文字,把横线处补充为恰当的四字短语,使语意连贯。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       ”的处世之道,追求“       ”的君子品格,倡导“       ”的和谐理念。今天,我们更当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黄河岸边的老渡船》节选,完成1—5题。
老渡船锈迹斑斑,却依旧每天往返于黄河两岸。老艄公五十年来守着同一条船,他说:“只要还有一个人想过河,我就摇。”岸边新修了大桥,行人渐少,可老艄公仍按时解缆。有人劝他歇一歇,他笑笑:“桥是快的,船是慢的,可慢里藏着老黄河的魂。”
用一句话概括老艄公的形象特征。(3分)
文中“桥是快的,船是慢的”有何深层含义?(4分)
作者为何反复描写老渡船的“锈迹斑斑”?(4分)
结合全文,谈谈“老黄河的魂”指什么。(6分)
请从“坚守与变迁”的角度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赏析。(8分)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4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句写景有何作用?(3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本诗与《送元二使安西》相比,情感基调有何不同?(4分)
结合全诗,谈谈王勃在送别诗中体现的盛唐气象。(5分)
(三)名著阅读(15分)
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1—3题。
蝉在地底下蛰伏四年,只为阳光下短短数周的歌唱。法布尔写道:“它用漫长黑暗换来短暂光明,却从不抱怨。”
作者以蝉喻人,意在突出什么精神?(3分)
结合全书,分析法布尔为何被称为“昆虫的荷马”?(6分)
请从“生命价值”角度,谈谈你对“蛰伏与歌唱”的理解。(6分)
三、写作(70分)
(一)命题作文(50分)
题目:那一次,我读懂了“慢”
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
(二)微写作(20分)
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写一段120字左右的推介短文,突出其现代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寤寐思服 (2)安得广厦千万间 (3)君子品格 (4)先天下之忧而忧
(1)示例:览家乡风物,传文化薪火。(4分,对偶2分,内容2分)
(2)D(2分)
(3)通知:本周六上午8:00,全体同学穿校服到操场集合,参加“绿色生活”志愿活动。(3分)
示例:以和为贵 厚德载物 天人合一 守正创新(每空2分)
二、阅读理解
平凡坚守,质朴担当。(3分)
既写出交通方式的差异,又象征时代速度与乡土温度的对照。(4分)
以“锈迹”暗示岁月流逝,烘托老艄公不变的坚守。(4分)
指黄河人世代相传的责任、信义与乡土情怀。(6分)
示例:在钢筋水泥的桥梁旁,老渡船如同一枚锈红的印章,盖在黄河的胸膛。它坚守的是比速度更恒久的人情温度,提醒人们:再快的时代,也需慢的灵魂守望。(8分)
以宏阔景象开篇,奠定旷达基调。(3分)
超越时空的友情与豪迈。(3分)
王勃诗昂扬旷达,王维诗含蓄感伤。(4分)
胸襟开阔,情调高昂,折射盛唐自信与进取精神。(5分)
耐得寂寞、厚积薄发的精神。(3分)
因他以史诗般笔触再现昆虫世界,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6分)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蛰伏是能量的储蓄,歌唱是价值的绽放。(6分)
三、写作
略。评分以内容、表达、发展三维等级为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