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全真模拟提升卷(人教版)
第1~4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8分)
1.下面各数中,读零最多的是 ( )
A.606000 B.6060000 C.6060606 D.6060600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5万的是( )
A.25001 B.24988 C.250020 D.20000
3.丁丁在折纸,图( )中没有折出45°的角。
A. B. C. D.
4.已知2□7×□6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那么下面四个数中有可能是它的得数的是( )
A.3042 B.6538 C.10332 D.32512
5.小明从家出发去上学,先乘公交车用了20分钟,行了6000米,再步行12分钟,到达学校,每分钟走50米,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算式是( )
A.6000+50 B.6000÷20+50×12 C.6000+50×12 D.6000×20+50×12
6.将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3次再打开,不可能出现( )°角。
A.45 B.135 C.75 D.90
7.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
A.220米/分 B.220千米/分 C.220千米/秒 D.220米/时
8.如图形中,∠1和∠2相等的图形一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10小题,24分)
9.根据250×16=4000,直接填空。
125×16= 750×32= 125× =4000 ×64=8000
10.图中已知∠AOC=∠BOD=90°,可找到锐角 个,钝角 个;与∠AOB相等的角是 。
11.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9万,这个整数最小是 ,最大是 .
12.两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后都约等于30万,这两个数最多相差 。
13.钟面上,3:30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较小夹角是 角;如果时针旋转60°,那么分针旋转__________度。
14.有趣的三角板拼图。
想一想,图中,∠1和∠2的大小分别是 和 。
15.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7,最低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8,其它各个数位上都是零,这个数是 ,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16.一千一千地数,9099000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17.在横线里填上>、<或=。
3050500 3050005 160平方千米 160000公顷 130000万 130亿
18.一块长方形的绿地,面积是1024平方米,现在把这块绿地的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长不变,这时绿地面积为 平方米。
三.判断题(共6小题,共6分)
19.时针从6时走到7时,分针旋转形成的角是周角。
20.300300005这个数中,左边的“3”是右边的“3”的1000倍。
21.如果因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22.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比钝角小。
23.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同时乘3,积不变。
24.小芳每分钟走70米,所以她的速度70米/时。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20分)
25.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59×200= 250×5= 180×7= 130×80=
125×80= 3×208= 396×41≈ 108×28≈
26.列竖式计算。(共9分)
(1)201×30= (2)179×48= (3)260×52=
27.在如图中,已知∠1=30°,求∠2、∠3、∠4的度数.(共3分)
五.操作题(共2小题,共6分)
28.以A点为顶点画出一个105度的角.(共2分)
29.操作。(共4分)
(1)画一条直线,并在上面截取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2)画一个150°的角,并把它分成两个角,其中较大角是较小角的2倍。
六.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
30.一个长方形农场,如果把长增加5千米,面积就增加15平方千米;如果把宽增加6千米,面积就增加48平方千米。这个长方形农场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1.把一批梨装入箱中,原来每箱装的质量相等,能装48箱。现在每箱多装5千克,正好装36箱。原来每箱装多少千克?
32.佳佳和聪聪从相距3300米的两点沿公路相向而行,佳佳的速度是60米/分,聪聪的速度是50米/分,两人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从相遇时算起,两人走到对方出发点各需要多少时间?
33.一辆汽车向山上运货时的平均速度为28千米/时,行了12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按原路返回只用了8小时,汽车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4.一辆汽车平均速度是68千米/时,这辆汽车第一天行了4小时,第二天行了6小时,这辆车两天共行了多少千米?
35.某小学为学生购买科技书,书店的优惠情况如表,每班需要购买科技书的有:401班26人,402班32人,403班47人。
购买本数 1~30 31~100 100以上
每本售价/元 125 105 100
(1)如果三班分开购买,每班需要多少钱?
(2)如果三班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分别读出各数,再作选择.
【解答】解:606000:六十万六千
6060000:六百零六万
6060606六百零六万六百零六
6060600:六百零六万六百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关键是弄清数位及每位上的数字,再根据整数的读法即可读出各数.
2.【答案】C
【思路分析】选择哪个数最接近25万,就是看哪个数与25万的差最小,根据所给的选项依次与25万相比较,即哪个数最接近25万。
【解答】解:25万=250000
250000﹣25001=224999
250000﹣24988=225012
250020﹣250000=20
250000﹣20000=230000
因为230000>225012>224999>20,
所以最接近25万的是250020。
故选:C。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根据所给的选项依次与25万相比较,看哪个数与25万的差最小,即可得出结论。
3.【答案】B
【思路分析】折出了6个等边三角形,内角都是60°,没有45°的角。
【解答】解:中没有折出45°的角。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的应用。
4.【答案】C
【思路分析】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这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是7,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6×7=42,所以积的个位数是2,再根据整数估算的方法2□7最大接近300,最小接近200,□6最大接近100,最小接近20,求出估算结果,再判断解答。
【解答】解:三位数个位上的数是7,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
6×7=42,所以积的个位数是2
2□7×□6≈300×100=30000
2□7×□6≈300×20=6000
所以,2□7×□6的积在6000与30000之间,个位上是2
由选项可得只有C符合。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思路分析】乘公交车一共行驶了6000米,步行了12分钟,每分钟走50米,那么一共走了12个50米,用50乘上12即可求出步行的路程,再把步行的路程和乘公交车的路程相加即可.
【解答】解:6000+50×12
=6000+600
=6600(米)
答:小明家到学校有6600米.
故选:C.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速度和路程的不同,6000米是路程,而每分钟走50米是速度,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步行的路程,再把两部分路程相加.
6.【答案】C
【思路分析】正方形对折3次后可能出现45度的角,135度的角,90度的角,不可能出现75度的角,据此选择。
【解答】解:正方形对折3次后可能出现45度的角,135度的角,90度的角,不可能出现75度的角。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折叠问题。
7.【答案】A
【思路分析】本题要根据生活常识进行解答,B、C的速度太快,不适合骑自行车;而D又太慢,所以选A.
【解答】解: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应该适中,
B、C两个选项速度太快,D太慢,
所以选A比较合适.
故选:A.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速度的快慢的理解,结合实际做题是解决本题关键.
8.【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平角是180°,所以1图中∠1和∠2相等;根据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对角线平分每一个顶角,所以4图中∠1和∠2相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1图和4图中∠1和∠2相等,所以,∠1和∠2相等的图形一共有2个。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与角的综合,掌握平角是180°,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对角线平分每一个顶角是解答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答案】2000;24000;32;125。
【思路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m或除以m(0除外),另一个因数乘n或除以n(0除外),积就乘mn或除以mn。
【解答】解:因为250×16=4000,所以:
125×16=2000
750×32=24000
125×32=4000
125×64=8000
故答案为:2000;24000;32;125。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4,2;∠COD。
【思路分析】根据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即可解答;
因为∠AOB+∠BOC=∠COD+∠BOC=90°,与∠AOB相等的角是∠COD,据此解答。
【解答】解:可找到锐角4个,钝角2个;
与∠AOB相等的角是∠COD。
故答案为:4,2;∠COD。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与角的综合,掌握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是解答关键。
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一个整数省略“万”后的尾数近似数是9万,要求这个数最小是多少,就要考虑是用“五入”法求得的近似值,也就是千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即最小是85000.
要求这个数最大是多少,就要考虑是用“四舍”法求得的近似值,也就是千位上是4,其它各位上是9;最大是94999.
【解答】解:一个整数,用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9万,这个整数最小是85000,最大是94999.
答:这个整数最小是85000,最大是94999.
故答案为:85000,94999.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明确: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比准确数小;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比准确数大.
12.【答案】9999。
【思路分析】两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后都约等于30万,这两个数最大是304999,最小是295000。这两个数最多相差多少直接用减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304999﹣295000=9999。
答:这两个数最多相差9999。
故答案为:9999。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大数的认识。
13.【答案】锐;720。
【思路分析】钟面一周为360°,共分12大格,每格为360÷12=30°,3:30,时针指向钟面上数字3和4之间,分针指向6,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较小夹角小于3个大格的度数,即不到3×30=90(度),故为锐角;时针旋转60度,则时针经过了2个大格,走了2个小时,即分针走了2圈,360×2=720(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360÷12=30(度),即钟面2个大格之间的夹角为30度。
3:30,时针指向钟面上数字3和4中间,分针指向6,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较小夹角=30÷2+30×2=75(度),75度为锐角;
时针旋转60°,即时针走了2个大格,也即走了2个小时,则分针应该走2圈,2×360=720(度)
故答案为:锐;720。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角度的问题。
14.【答案】150°,15°。
【思路分析】根据平角是180°,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1=180°﹣30°,∠2=45°﹣30°,据此解答。
【解答】解:,∠1=180°﹣30°
=150°
∠2=45°﹣30°
=15°
答:∠1是150°,∠2是15°。
故答案为:150°,15°。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与角的综合,掌握平角是180°,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是解答关键。
15.【答案】700800009;七亿零八十万零九;70080万;7亿。
【思路分析】根据数位顺序表写出此数即可;
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答】解:这个数是700800009,读作:七亿零八十万零九。
700800009≈70080万
700800009≈7亿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70080万,四舍五入到“亿”位是7亿。
故答案为:700800009;七亿零八十万零九;70080万;7亿。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6.【答案】9098000,9100000。
【思路分析】一千一千地数,9099000前面的数就用9099000减去1000,后面的数就用9099000加上1000。
【解答】解:9099000﹣1000=9098000,9099000+1000=9100000。
故答案为:9098000,9100000。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亿以内数的认识。
17.【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进行填空。
【解答】解:
3050500>3050005 160平方千米<160000公顷 130000万<130亿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整数的大小比较和面积单位的换算问题。
18.【答案】2048。
【思路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得如果长不变,将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绿地的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然后用原来绿地的面积乘2,求出绿地面积变成多少平方米即可。
【解答】解:1024×2=2048(平方米)
答:这时绿地面积为2048平方米。
故答案为:2048。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判断出后来绿地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9.【答案】√
【思路分析】时针从6时走到7时,就是过了1小时,这样分针需要走1圈,由此求解。
【解答】解:时针从6时走到7时,分针需要走1圈,它旋转形成的角是周角。
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周角:360°的角,即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边与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
20.【答案】√
【思路分析】300300005右边的3在十万位上,左边的3在亿位上,即300300005这个数中,左边的“3”是右边的“3”的1000倍。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300300005这个数中,左边的“3”是右边的“3”的1000倍。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关键是搞清楚数字所在的数位,以及所表示的计算单位。
21.【答案】×
【思路分析】因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有可能有0,例如:105×3=315,因数的中间有0,但是积的中间没有0;再例如102×2=204,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有0,据此解答。
【解答】解:例如:105×3=315,102×2=204。
如果因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可能有0。
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可通过举例的方法解答本题。
22.【答案】√
【思路分析】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直角,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据此比较即可。
【解答】解: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比钝角小。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及钝角的特征及大小比较。
23.【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也乘(或除以)几(0除外),原来的积就乘(或除以)它们的乘积。
【解答】解: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同时乘3,积就乘3×3=9;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24.【答案】×
【思路分析】小芳每分钟走70米,所以她的速度70米/分,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小芳每分钟走70米,所以她的速度70米/分,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要熟练掌握。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答案】11800;1250;1260;10400;10000;624;16000;3000。
【思路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依次口算结果。
【解答】解:
59×200=11800 250×5=1250 180×7=1260 130×80=10400
125×80=10000 3×208=624 396×41≈16000 108×28≈3000
【名师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26.【答案】6030,8592,13520。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201×30=6030
(2)179×48=8592
(3)260×52=1352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由图意得:∠1、∠2组成一个平角,用180度减去∠1就是∠2的度数;∠3和∠1是相对的两个角(对顶角),度数相等;同理,∠2和∠4度数也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2=180°﹣∠1
=180°﹣30°
=150°;
∠3=∠1=30°;
∠4=∠2=150°.
答:∠2的度数是150°,∠3的度数是30°,∠4的度数是150°.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角的定义及对顶角的性质解答.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①以A为顶点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重合);
②对准量角器105°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A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作图如下: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度数利用作图工具画角的动手能力,步骤为:1、两重合(点点重合、线线重合);2、找点;3连线.
29.【答案】
【思路分析】(1)用直尺画直线,再用3加上1,求出线段的长度,再确定两个端点,即可解答;
(2)先画出射线,以射线的端点为顶点,用量角器的中点对准顶点,0刻度线对齐射线,找到150°,再经过150°画射线,用150°除以(2+1),求出较小角的度数,再乘2,求出较大角的度数,再利用量角器即可解答。
【解答】解:3+1=4(厘米)
150°÷(1+2)
=150°÷3
=50°
50°×2=100°
(1)、(2)作图如下: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和指定度数的角,掌握它们的方法是解答关键,
六.应用题(共6小题)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如果长增加5千米,面积就增加15平方千米,用15除以5,即可求出原长方形地的宽;如果宽增加6千米,面积就增加48平方千米,用48除以6,即可求出原长方形的长,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列式解答即可。注意单位换算。
【解答】解:(15÷5)×(48÷6)
=3×8
=24(平方千米)
24平方千米=2400公顷
答:这个长方形农场原来的面积是2400公顷。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情况。
31.【答案】15千克。
【思路分析】现在每箱多装5千克,则36箱能多装(36×5)千克,再除以能少装的箱数,就是原来每箱装的质量。
【解答】解:36×5÷(48﹣36)
=180÷12
=15(千克)
答:原来每箱装15千克。
【名师点评】求出36箱能多装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从相遇时算起佳佳走到对方的出发点需要25分,聪聪走到对方的出发点需要36分。
【思路分析】根据两人所走路程的速度之和及相距的路程可以求出两人相遇时所用时间,求出两人相遇时所用时间后,用佳佳的速度乘两人相遇的时间即求出佳佳走的路程,用此路程除以聪聪的速度,即可求出聪聪走到佳佳出发点所用时间,同理可求出佳佳走到聪聪出发点所用时间,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两人相遇时用了:3300÷(60+50)=30(分)
从相遇时算起佳佳走到对方的出发点需要:50×30÷60=25(分)
从相遇时算起聪聪走到对方的出发点需要60×30÷50=36(分)
答:从相遇时算起佳佳走到对方的出发点需要25分,聪聪走到对方的出发点需要36分。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33.【答案】42千米/时。
【思路分析】首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从山底到山顶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下山的速度。
【解答】解:28×12÷8
=336÷8
=42(千米/时)
答:汽车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2千米/时。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34.【答案】680千米。
【思路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两天共行驶多少小时,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解答。
【解答】解:68×(4+6)
=68×10
=680(千米)
答:这辆车两天共行了680千米。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35.【答案】(1)3250元、3360元、4935元;
(2)10500元。
【思路分析】(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一班26人按照单价125元计算、二班32人、三班47人,都按照单价105元计算,据此解答。
(2)先求出三个班的人数,26+32+47=105(人),超过100人,所以按照单价100元计算,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花多少元。
【解答】解:(1)26×125=3250(元)
32×105=3360(元)
47×105=4935(元)
答:三班分开购买,一班需要3250元、二班需要3360元、三班需要4935元。
(2)26+32+47=105(人)
105×100=10500(元)
答:三班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花10500元钱。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