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1.3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风驰电掣 D.姗姗来迟
2.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m B.km C.m/s D.km/h
3.下列速度指瞬时速度的是( )
①子弹出膛的速度;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300米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6.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7.小明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处的速度是,到终点时的速度为,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两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内的平均速度
B. 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C. 乙物体前的平均速度是
D. 若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第时,两物体相距
9.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做直线运动的图,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变速运动,乙车做匀速运动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经过3s,甲车通过的路程是45m,乙车经过的路程为22.5m
D.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二、非选择题
10.天天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地处安徽省长江北岸,是安徽省高速路网布局“横八”线中的一段,也是安徽北沿江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路线全长约119.176公里,设计时速120km/h,约 m/s(保留整数)。
11.如图所示,汽车速度表的读数是 ,该数据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2.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中上匀速行驶了45m,用时15min,则在此过程中月球车行驶的速度为 km/h。
13.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沿直线往东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骑车者的速度为 ;跑步者相对骑车者向 (填“东”或“西”)运动;经过,骑车者与跑步者相距 。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时间间隔为0.02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
15.用如图甲玻璃管及刻度尺来“探究气泡的运动”,记录气泡不同时刻在刻度尺上的位置s,用测量的数据绘出s-t图像如图乙,由实验装置及图像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气泡做 运动:气泡的速度为 m/s。
16.某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OA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0~20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17.百米赛跑中,观众往往是通过图a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而在终点的裁判员却是通过图b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请说明这两种方法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图a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甲 乙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填“”或“”)所示的位置释放。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 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前两空均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高度”)或换用锥角较 (填“大”或“小”)的纸锥的方法进行实验。
19.“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 直线运动,乙球做 直线运动。(均填“匀速”或“变速”)
(2)若光源每隔0.02 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的时间为 s,甲球所用的时间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所用的时间。
(3)已知ab间的距离是1.8 cm,那么甲球从a运动到b的速度是 m/s,乙球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 m/s。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一日千里”、“风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而“姗姗来迟”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比较慢。但这四个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既有时间又有路程,“一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详解】A.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km是长度的常用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故C符合题意;
D.是速度的常用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①子弹出膛的速度,是某个位置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是某个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是一段距离内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是某个位置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所以指瞬时速度的是①②④。故选 。
4.【答案】D
【详解】A.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长短,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由速度的变形公式s=vt可知,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详解】
6.【答案】D
【分析】全部统一单位,比较即可.
【详解】小张速度18km/h,小王速度5m/s=18km/h,小李速度
,所以,三人速度一样大,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详解】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易错警示】
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应用公式来计算,不能用来计算。
8.【答案】D
【详解】甲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为,则甲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甲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为,则甲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所以甲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在内的平均速度,故错误;由图可知,乙从第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的速度与在内的速度相等,为,由题意和前面分析可知,在内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均相同,所以这段时间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故错误;乙物体前通过的路程为,则这段时间乙的平均速度为,故错误;由图可知,第时甲物体静止,乙物体的速度为,第时乙刚好追上甲,若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第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为内乙运动的距离,即,故正确。故选。
【思路分析】
(1)物体的图像是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运动,物体的图像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根据速度公式分别计算甲物体在内和内的平均速度,然后比较大小;
(2)由图可知,乙从第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乙物体在内的速度,结合甲物体在内的运动状态判断两物体之间的距离的情况;
(3)由图知乙前通过的路程,根据可得乙物体前的平均速度;
(4)乙在第遇上甲,之后甲保持静止,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第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即为乙在内通过的路程。
9.【答案】C
【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车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即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时间为0时,乙车的速度为0,乙车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时间为0时,甲车的速度不为0,甲车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m/s,经过3s,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v-t图中,路程可以通过计算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来求得,经过3s时,乙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甲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一半,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甲车通过的路程的一半,则
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时间小于3s时,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3s后,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10.【答案】33
【详解】因1m/s=3.6km/h,则
120km/h=≈33m/s
11.【答案】90km/h;见解析
【详解】由图示可知,汽车速度表上的单位是“km/h”,指针指示的数值是90,故速度为90km/h,表示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90km。
12.【答案】0.18
【详解】月球车行驶的速度为
13.【答案】10;西;100
【详解】骑车者的速度
相同时间内,跑步者运动的路程短,故其速度小于骑车的,两者均向东运动,故相对骑车者,跑步者向西运动。
由图知秒内,跑步者运动的路程为,骑车者路程为,骑车者与跑步者相距路程为
14.【答案】甲;0.75m/s
【详解】由图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相等,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由图知,甲物体在0.08s内通过的路程为6cm,所以它的速度。
15.【答案】匀速直线;0.075
【详解】由图像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气泡的速度为
16.【答案】大于;0.2
【详解】OA段的路程为2.5m,时间为5s,则OA段的平均速度
BC段的路程为
时间为
则BC段的平均速度
所以OA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
0~20s内的路程为4m,则0~20s内的平均速度
17.【答案】相同时间,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详解】图a中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不同,故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的;图b中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不同,故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的。
【刷有所得】
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二是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物体运动快慢由路程和时间这两个量共同确定,比较时需控制其中的一个量相同来比较另一个量,这种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
18.【答案】(1)
(2) 刻度尺 秒表
(3) 下落的时间 下落的高度 大
【解析】
(1) 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应让两个纸锥的下端处于同一高度并同时释放,故应按图乙所示的位置释放。
(2) 根据公式知,要测量速度,需测量时间和路程,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3) 测量过程中,纸锥下落较快,下落的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或换用锥角较大的纸锥的方法,增大下落时间。
19.【答案】(1)匀速 变速 (2)0.1 大于 (3)0.18 0.3
【解析】(1)由图可知,甲球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2)根据题意可知,小球在每相邻两位置间所运动的时间为0.02 s,由图可知,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的时间t甲=5×0.02 s=0.1 s,乙球所用的时间t乙=3×0.02 s=0.06 s,所以甲球所用的时间大于乙球所用的时间。
(3)ab间的距离s=1.8 cm=0.018 m,则甲球从a运动到b的速度:v甲===0.18 m/s;乙球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v乙===0.3 m/s。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