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图分层训练
【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实践力: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综合思维: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知识框架】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我国某地举办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如图为自行车越野赛赛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自行车赛道坡度最大的赛段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图中自行车赛道BC段位于( )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山顶
3.图中自行车赛道最高点的海拔可能是( )
A.293米 B.303米 C.313米 D.323米
依据图(单位:米)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4.上图等高距是( )
A.200米 B.400米 C.300米 D.100米
5.假如A点与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A.15千米 B.1500米 C.150米 D.15米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丁地的海拔最接近的是( )
A.5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200米
7.图中A点与B点间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200米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甲地形的颜色一般是( )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
某中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对照等高线地形图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下图为其中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上图制作出的模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最高处海拔大约是( )
A.645米 B.750米 C.960米 D.1500米
11.从图中可以判断( )
A.①比②线坡度缓 B.②线位于山谷
C.③线位于山脊 D.④处坡度较缓
下图为一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a至d点为河流主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所示支流中,实际存在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图中占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陡崖 D.盆地
14.c与d相对高度可能为( )
A.500米 B.368米
C.827米 D.999米
15.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 )
A.东南向西北 B.西南向东北
C.西北向东南 D.东北向西南
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取得娄山关大捷,毛泽东作词《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读娄山关所在地区局部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娄山关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17.娄山关战斗遗址位于图中公路最高点附近,其与丙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210米 B.180米 C.50米 D.300米
18.图中四地最能体会“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意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研学活动,司机利用高德地图搜索导航路线顺利到达目的地。下图是本次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点击导航地图中“+”后,地图中的事物变得更详细,范围变得更小。地图比例尺的变化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20.带队老师要求同学们找出清水河水上漂流活动最惊险刺激的河段,该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同学们登临观景亭,不可能体验到的是( )
A.仰望飞瀑 B.远眺湖景 C.近观云雾 D.俯瞰奇峰
【期中特训】
【广东省肇庆市某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国庆节期间,家住鹤山的小明安排了丰富的出游节目,左图是小明家小区门前马路,沿车行方向前行100米,会看到路标(右图),根据图文信息回答23—24题。
22.小明想要到广州感受国庆的节日气氛,计划走沈海高速,现在他应该( )
A.行驶至康宁路口然后向东拐 B.行驶至康宁路口然后向西拐
C.行驶至康宁路口然后向南拐 D.行驶至康宁路口然后向北拐
23.开车走在这路段时,小明觉得太阳特别晃眼,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这个时段最有可能是( )
A.5时 B.10时 C.17时 D.21时
【广东省鹤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图的等高距是( )
A.200米 B.100米 C.50米 D.400米
25.图中②④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
A.山脊、陡崖 B.山谷、山顶
C.山谷、陡崖 D.陡崖、山谷
26.①处在③处的什么方向?(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7.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韩文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合国将2020年5月21日确定为首个“世界茶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该地茶园中茶树种植的海拔范围是( )
A.150至400米之间 B.150至450米之间
C.200至450米之间 D.200至500米之间
29.该地有一处瀑布景观,其最可能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0.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31.②到③所处的山体部位是是( )
A.山脊 B.鞍部 C.陡崖 D.山谷
【提升训练】
二、解答题
32.左图为篁岭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篁岭晒秋”景观。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百多户人家,挤挤挨挨地蛰居在山腰上。……篁岭山陡路窄,很难看到一块宽敞的平地,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村庄一家一户楼堂前的晒栏,几乎都是用16根或者18根杉木从楼堂前抵墙而出,面朝天空,平整,伸展,放在竹编的晒簟晒盘就成了无遮无拦的晒场,当地人称之为晒楼。……在稻子收割的日子里,篁岭人家的晒楼更加丰盈明艳。——摘自《晒出一片秋实》
材料二 :婺源县位于浙赣皖三省交界处,拥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2024年1-8月接待游客1800.5万人次,全县综合旅游收入168.9亿元,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民俗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还间接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促进了当地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婺源的美景和文化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提升了婺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依据左图中,游客服务中心位于什么山体部位,它在篁岭主景区的什么方向,并说出该地的主要地形类型
(2)左图中垒心桥的图中长度若为1cm,则其实际长度约多少米。游客立于垒心桥上,向西眺望,说出河流的流向。
(3)登临篁岭主景区可俯瞰景观—梯田花海,判断此景观主要位于图1中的①处还是②处,并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婺源县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33.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写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 B 。
(2)量得甲村和乙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 千米,甲村村民要去花果山采摘蜜桃,其行进的直线方向应该是 方向,甲村所在地的地形类型是 。
(3)桃花溪ab段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4)我县某地质科考队在图示区域进行野外登山考察,两个登山小组分别从E地和乙村沿直线爬到花果山山顶,其中较容易的是从 出发,原因是 。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A C B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D A A C B A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B A D B C B C
题号 31
答案 D
32.(1)山谷;正北;以山地,丘陵为主
(2)300米;自东南向西北
(3)位于①处;理由: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宜开垦梯田。
(4)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婺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3.(1) 陡崖 鞍部
(2) 2 东南/正南 平原
(3)自西南向东北
(4) 乙村 乙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平缓,较省力。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