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2.1.2蒸馏、分液和萃取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2.1.2蒸馏、分液和萃取课件(2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3:2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蒸馏、分液和萃取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基本试验方法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一 概 念
分离是混合物中的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一一分开,获得纯净组分的过程。
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而得到所需物质的过程,其中杂质不可恢复为原来的物质。
课前回顾
二 操作原则
“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
2“三必须”是:
(1) 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 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 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
(1)不增 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 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离 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 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课前回顾
一 过滤
1 原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2 实验仪器:
3 操作要点:
一帖,二低,三靠
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
过滤一定要洗涤
课前回顾
二 结晶
1 原理: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2 实验仪器: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烧杯
3 结晶方法:
蒸发结晶
冷却结晶
课前回顾
三.分离和除杂的指导思想
好言相劝:利用物理方法分离
和平演变:利用化学方法相互转化
斩草除根:以产生气体、沉淀、相变化为手段彻底清除
课前回顾
基本试验方法
三 蒸馏
四 萃取和分液
五 层析
三 蒸馏
1 原理:
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
2 实验仪器:
蒸馏烧瓶,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接收器),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等
蒸馏烧瓶
牛角管
冷凝管
锥形瓶
碎瓷片或沸石
温度计
过程: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点,使之汽化,然后将蒸气重新冷凝为液体的操作过程称为蒸馏。
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与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蒸馏烧瓶中液体的量是烧瓶容量的1/3~1/2
在蒸馏烧瓶内放有沸石,防止爆沸
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
低保证冷凝液自然下
流,冷却水进水通入
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给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
牛角管
蒸馏烧瓶
冷凝管
3 操作要点:
实验模拟
4 思考:
(1) 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
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观察和思考】
实验步骤: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溴水,再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滴加1mlCCl4,振荡、静置。
现象:
溴水呈橙色。加CCl4后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解释:1、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出现分层现象。
2、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沉在下层。
3、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溴从水中转移到四氯化碳中。
四 萃取和分液
1 原理:
2 实验仪器:
萃取: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分液: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
分液漏斗,铁架台(铁圈),烧杯
3.萃取剂的选择:
a、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b、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c、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4.步骤:
检漏
装液
振荡
静置
分液
5 操作要点:
萃取:
(1)选择的萃取剂,应对被提取物
有较大的溶解能力,而对杂质不溶
或微溶;跟原溶液的溶剂要互不相溶。
(2)操作时先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液。萃取溶液和萃取剂 总量不要超过漏斗容积的1/2。
(4)静置后,当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时分液。
(3)振荡时,用右手掌压紧盖子,左手用
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活塞。把漏斗倒转过来振荡,如图。并不时旋开活塞,放出易挥发物质的蒸气。这样反复操作几次,当产生的气体很少时,再剧烈振荡几次,把漏斗放在漏斗架上静置。
萃取之后一般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
思考:
萃取后如何把四氯化碳层与水层分开?
分液:
静置到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时开始分液。先把玻璃盖子取下,以便与大气相通。然后旋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入烧杯里,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迅速关上活塞。从漏斗口倒出上层液体。分液漏斗的液体量最多可达分液漏斗容量的2/3。
1、分液漏斗在洗涤干净后,必须检查上口和玻璃
旋塞是否漏水;
2、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置,然后分液;
3、分液时保持漏斗内外大气压一致;
4、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
5、分液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6、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立即关闭旋塞。
▲分液操作应注意:
五 层析
1 原理:
2 实验仪器: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混合物分离开来
培养皿,吸附剂(如粉笔,层析纸等)
3 应用举例:
在距粉笔根部约2cm处滴一小滴红墨水,粉笔垂直竖立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不能将粉笔上有红墨水的部分浸入水中)
用粉笔将红墨水中的红色物质分离开来
【课堂小结】
分离提纯
方法 适用范围 实例
过滤
结晶
蒸馏
(分馏)
分液
萃取
物质的分离、提纯
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同时在分离和提纯时也要满足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
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
石油的分馏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CCl4和水的分离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利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溴
练习
1. 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用直线将分离实例、分离方法和选择分离方法的依据连接起来。
实 例 分离方法 选择的依据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蒸馏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用CCl4提取溴水中溴单质 过滤 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分离醋酸(沸点118℃)与
乙醇(沸点78.5℃) 分液 沸点的差异较大
分离汽油和水 结晶 两溶剂互不相溶
从含有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
提取硝酸钾 萃取 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
2.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有: A.萃取 B.分液 C.过滤 D.加热分解 E.蒸发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 适 (把选用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 颗粒( )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
(3)除去酒精中溶解的微量食盐( )
(4)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 )
(5)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 )
(6)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
(7)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 ( )
B
D
A
C
E
F
F
3、现有三组溶液 (1)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2)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
(3)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溶液
以上混合溶液分离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C
4、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