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体检时,小华站上身高体重秤,医生在刻度尺上读出他的身高是1.63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尺子的分度值是1 cm
B.再向下估读一位数字可使测量更准确
C.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1.63
D.末位数字不准确无意义
2.关于长度及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为18.21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0.0610m,合6.10mm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光年是一种长度的单位
3.图是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场景。从地面到发射塔架上的避雷针顶端可达105m,下列对火箭长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0m B.30m C.60m D.100m
4.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明先后四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数据分别为18.52cm、18.50cm、18.1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18.50cm中的“0”无意义,可以去掉
C.小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41cm
5.一段视频的标题是“一张纸折叠103次后厚度将超过宇宙边界”,这引发了小兰的思考。为测量某参考书中一张纸的厚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此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C.测量厚度时,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D.参考书共200页,测出整本书总厚度记为L,则这张纸的厚度为
6.小明在测量实践活动中,用同一刻度尺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52cm、18.52cm、18.11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次测量数据中没有错误数据
B.数据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
C.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为18.43cm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测量误差
7.古时候通常会用“一炷香”作为计时工具,通过查阅信息可知:在古代,一炷香燃烧完毕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图甲是一炷香(长为l)刚点燃的情境,乙是此炷香燃烧一段时间后的情境(假设此香燃烧过程速度保持不变)。根据上述信息,图乙中香的剩余部分燃烧完毕需要的时间最接近的是( )
A.1800s B.1200s C.600s D.300s
8.为了测量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某同学制订了以下测量方案,其中测量方案最合理的是( )
A.直接测量一次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
B.直接测量三次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并取平均值
C.待心率平稳时,测量脉搏跳动100次的时间t,再计算的值
D.边走边测量脉搏跳动100次的时间t,再计算的值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该物体的长度是 cm,请指出图中操作的错误:
10.如图所示,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为 mm。多次测量课本的宽度,结果可能不一样,说明任何测量都存在 。若换成一把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来测量,测量结果应为 mm。
1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 刻度尺测量较准确(选填“甲”或“乙”),用该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cm。
12.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75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每次脉动的时间是 秒,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作计时工具,测得从楼底到自己家楼层的脉动次数是60次,那么,该同学乘电梯所用时间大约为 秒。
13.小羽想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一支铅笔的长度。
(1)正确测量铅笔长度的是 ________(选填对应的字母);
A. B.
C. D.
(2)小羽认为如果改正了上述出现的错误且选用多个合适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铅笔的长度,就消除了误差。你认为小羽的看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14.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是 cm,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该选用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小敏骑车去学校,借助停表记录了自己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如图所示,此时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三、实验题
15.小明进行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记录了两个测量结果,其中一个为2.4cm,则该结果是用刻度尺 (选填“A”或“B”,下同)测量得出的, 刻度尺测量结果更精确;
(2)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小明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 ;
(3)小刚进行了如图丙中的操作,读数时,若采用图中A视线读数,测量值比实际值要偏 。
(4)细铜丝的直径为 cm。
16. 几名同学在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个摆,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摆长l/m 摆球 质量/g 摆幅/m 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s
1 0.7 20 0.05 1.7
2 1 20 0.08 2
3 1 30 0.05 2
4 1 30 0.08 2
5 1.3 20 0.05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过程中,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 法;
(2)科学探究过程有下列四个要素,它们的正确顺序是 ;
A.解释 B.证据 C.交流 D.问题
(3)在3、4实验中,控制摆长、 不变,只改变摆幅,探究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跟 (选填“摆长” “摆球质量”或“摆幅”) 的关系;
(4)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 有关;
(5)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小强周六上午发现家里摆钟如图乙所示,显示的时间是 。小强看了一下自己正常使用的电子表,时间是10∶15,摆钟显示的时间是不准确的。要调准它,小强先把摆钟的指针拨到10∶15,再将摆钟的摆长稍微调 (选填“长”或“短”)些。
四、计算题
17.学习了长度测量知识后,小徽进行以下两个测量,请你通过计算得出测量结果。
(1)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细铜丝的直径是多少c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则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为多少千米?
18.如图所示,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已知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为52cm,若这位同学沿着平直公路从家到学校,车轮转了1200转。请问:
(1)自行车车轮的周长为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练习题》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C
6.D
7.B
8.C
9. 0.1 3.40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10. 185.0 误差 185
11. 乙 2.75
12. 0.8 48
13.(1)D
(2)错误
14. 2.7 乙 398
15.(1) A B
(2)
(3)大
(4)0.19
16.(1)控制变量
(2)DBAC
(3) 摆球质量 摆幅
(4)摆长
(5) 10∶10 短
17.(1)0.16cm
(2)695km
18.(1)163.28cm;(2)1959.36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