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教 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教 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16:3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一、教材(活动)分析
本课题通过盐酸和硫酸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帮助建立对酸类物质的基本认识,并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课程设计以实验为核心,强调动手实践和探究学习,符合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通过观察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理解酸的通性,如与金属产生氢气等,增强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此外,通过盐酸和硫酸的案例,学生能够建立对酸类物质的宏观认识,并根据酸的通性,推断其他酸的性质,提升化学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帮助学生清晰表达化学反应过程,增强对化学变化的理解,同时培养科学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通过认识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这种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在面对新化学物质时,能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预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物质分类和简单化学反应的知识,了解基本的化学术语和符号,但对于酸这种物质类别的具体性质和反应,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实验和实例来深化他们对酸的理解。 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通过将实验现象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帮助他们从具体的实验现象中抽象出化学规律。 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在逐步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其科学素养。这一过程将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以盐酸、硫酸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酸的性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的方法,建立物质分类的认识,逐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酸的主要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初步了解酸具有共性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几种常见的酸 【图片展示】生活中含有酸的物质 柠檬中的柠檬酸,食醋中的醋酸,饮料中的碳酸,胃酸中的盐酸 【讲解】“酸”最早指“有酸味的酒”。在酿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酸味。实验室常用的酸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板书】一、几种常见的酸 【图片展示】在实验室,我们经常用到的酸是盐酸和硫酸。盐酸和硫酸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实验10-4】(1)观察盐酸的颜色和状态;(2)打开盛有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并小心闻其气味。 【实验记录】 酸盐酸(HCl)颜色、状态无色水状液体打开试剂瓶瓶盖后的现象瓶口有白雾 (有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总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挥发性越强。浓盐酸瓶口的白雾是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的盐酸小液滴。所以盐酸一定要密封保存。 【实验10-4】(1)观察硫酸的颜色和状态;(2)打开盛有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并小心闻其气味。 【实验记录】 酸硫酸(H2SO4)颜色、状态无色油状液体打开试剂瓶瓶盖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气味无味
【过渡】同学们对浓硫酸的特性,还有哪些了解? 【板书】二、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10-5】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一小块布上;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滴有硫酸的部位变黑甚至形成洞
【总结】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氢、氧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这种作用通常叫脱水作用。(明确浓硫酸的强腐蚀性/脱水性是化学性质) 【强调】使用浓硫酸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质量分数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10-6】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分析】浓硫酸溶解于水会放热,实验时是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那么,为什么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呢? 【视频演示】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 【总结】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时,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会使硫酸液滴四处飞溅,造成人或物的极大破坏。 【讲解】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的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总结】生产、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盐酸和硫酸。盐酸常用于金属除锈、制造含氯(如盐酸二甲双胍)的药物,如生活中的洁厕灵等。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用以帮助消化。硫酸也可用于金属除锈,还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还可以用作实验室里的干燥剂。 【图片展示】将浓硫酸装入洗气瓶中吸收气体水分,干燥气体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混有少量水蒸气的H2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可以将吸收水蒸气,而只排除H2,所以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另外,浓硫酸也要密封保存。 名称浓盐酸浓硫酸溶质质量减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增大溶液质量减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减小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酸 【讲解】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酸还有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另外,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物质中也含有酸。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出现白雾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实验室制取CO2能否用浓盐酸?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8表格内容,总结硫酸和盐酸各有什么用途?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分析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浓硫酸的溶液成分变化。 展示生活中含酸物质,激发兴趣,奠定基础。 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增强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讨论与实验,培养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 强调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尤其是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总结与应用环节,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增强综合分析能力 介绍pH概念和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对酸碱度的理解。
环节二、 酸的化学性质 【过渡】刚才我们讲了盐酸和硫酸的用途,两者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性质决定用途,说明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问题与预测】(1)结合课题1的内容,预测稀盐酸、稀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呈现什么颜色。 稀盐酸和稀硫酸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记录】 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变红不变色稀硫酸变红不变色
【总结】化学性质1: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色。 【知识回顾】在前面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中,我们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根据这一性质,你能写出镁、锌、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问题】以上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分析】通常情况下,酸溶液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该金属的化合物。 【总结】化学性质2:通常情况下,酸溶液能与活泼金属(H之前)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该金属的化合物。 【实验探究】在分别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各放入生锈的铁钉,过一会儿取出铁钉,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实验记录】 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稀盐酸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Fe2O3+6HCl=2FeCl3+H2↑铁锈+稀硫酸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
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铁锈(Fe2O3)反应生成黄色的溶液,说明生成了Fe3+。 【问题】以上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总结】化学性质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该金属的化合物。注意: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 【问题】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结论】根据以上实验与分析,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归纳稀盐酸、稀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思考】稀盐酸、稀硫酸等酸为什么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实验10-7】分别试验稀盐酸、稀硫酸、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可以将小灯泡换成发光一极管)。 【实验记录】 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灯泡亮亮不亮不亮导电性导电导电不导电不导电
【交流讨论】稀盐酸、稀硫酸溶液都导电,而蒸馏水、乙醇不导电,这说明了什么? 【总结】1.溶液导电说明了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2.盐酸、硫酸这样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所以酸在溶液中解离的阳离子全是H+,这就是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 【学生实验】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然后再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和无色的酚酞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学生练习】 Zn+2HCl=ZnCl2+H2↑ Zn+H2SO4 =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学生活动】观看实验视频,观察并记录现象,思考原因。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酸的用途与其相似的化学性质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观察稀盐酸和稀硫酸对指示剂的影响,验证它们的相似化学性质。 让学生通过练习回顾金属和酸的反应,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酸与金属氧化物和活泼金属的反应特点。 通过导电性实验,启发学生理解酸溶液中H+的存在是其相似化学性质的根源。
作业设计 课堂练习,对酸和碱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易错点进行检测。 分层训练,分层次的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一、几种常见的酸 浓盐酸:挥发性 浓硫酸:吸水性 二、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慢搅拌 三、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③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物质的导电性 酸——在溶液中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九、课后反思(或教学反思、或设计反思)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安全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环节时间较长,影响了理论讲解的深入;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 优化时间安排,加强个性化指导,增加小组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