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新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儿时鲁迅的乐园是百草园,下面是对百草园的描述。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小题。
百草园本来只是鲁迅家里一个蔓草丛生、人迹罕至的极普通常见的园子,而在儿时鲁迅的眼中,则是“我的乐园”。园子并不算大,中间的菜畦碧绿,旁边的皂jiá树格外显眼,周围是短短的泥墙根。儿时的鲁迅,经常到百草园中玩耍嬉戏,捉蟋shuài,玩斑蝥,采桑椹,摘fù盆子,拨何首乌。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冬天在雪地里捕鸟。关于百草园的详细情状,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菜畦( ) 皂jiá( )树 蟋shuài( )
斑蝥( ) 桑椹( ) fù( )盆子
(2)语段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分析原因,并加以修改。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 甲 (A.需要 B.须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乙 (A.人烟稀少 B.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__①_(A.bǔ B.pǔ)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 ,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zào__②_(A.燥 B.躁),养不过夜的。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 (A.bǔ B.pǔ) ② (A.燥 B.躁)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需要 B.须要) 乙 (A.人烟稀少 B.人迹罕至)
(3)下面各句,后面括号内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病句,缺宾语)
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比拟句,把宏儿写成小鸟,拟物)
C.别人的父亲应该敬称为“令尊”;自己的父亲谦称为“家慈”。(应该把“家慈”改为“家严”)
D.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最后”是名词,“能”是动词,“这个”是数量词)
(4)填入横线的语句,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棒上系一条长绳, ②下面撒些秕谷, ③人远远地牵着,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二、名著阅读
3.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鲁迅写人常用白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请根据书中两处白描填出对应的人名。
①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
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2)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朝花夕拾》全书的理解,如“慈爱与悲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等。请另用一个短语表达你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的理由。
短语:
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②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③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和他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一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④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万不可答应他。
⑤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⑥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4.根据选文,请归纳百菜园的乐趣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5.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1)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6.写百草园时插入了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夏日童趣
周勇
①夏日的乡村,虽然热但总是充满了乐趣。
②“牧童骑黄牛”虽已不见,但“意欲捕鸣蝉”还常有发生;“蓬头稚子学垂纶”虽不常见,但“轻罗小扇扑流萤”还会偶尔遇见。如今的乡村,人虽少,但其乐无穷……
③傍晚,孩子们在外玩耍,无意间在沙堆中发现了一枚雪白的蛋。
④儿子无知,随手一扔,蛋碎了,露出黑色浊物,他出于好奇,用棍子拨了拨,发现那浊物有小小的爪子和尖尖的嘴巴。他不知道那是什么。
⑤于是儿子叫来妈妈,妈妈对孩子们的发现感到惊讶,并询问了过程,妈妈通过细心地观察,最后确认那是一只已成形的甲鱼宝宝,但很可惜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⑥于是妈妈细致而耐心地教导孩子们,以后再发现这样的蛋,千万不要随意打破,不然就可能杀死一条小生命,大自然也会少一只可爱的小动物。
⑦孩子们听了,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最后兄妹俩将甲鱼宝宝埋在了沙堆里,给它做了一个“坟”,立了一个“碑”,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样单纯。
⑧晚上,儿子将所做之事说给我听,我惊奇于孩子们的发现,更惊奇于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并且肯定沙堆中还有甲鱼蛋。
⑨于是我郑重地对儿子说:“沙堆中还有甲鱼蛋,下次再发现了,千万不要弄破了。”
⑩儿子听后,将信将疑地回答:“知道了。”
又一日,午后,忽然一声惊呼从外面传来:“甲鱼蛋!”
不一会儿,只见儿子满头大汗从外面飞奔进来,见到我,他兴奋地说:“爸爸,沙堆中果真还有甲鱼蛋,我们又发现了几个,你快跟我一起去看看。”儿子不由分说地拉着我的手,就往外走。
来到沙堆前,我惊讶地发现女儿正像士兵守卫领土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刚从沙堆里滚落出来的雪白的甲鱼蛋,连脸上的汗水也顾不得擦。
女儿见到我,兴奋地指着沙堆上的甲鱼蛋说:“爸爸,快看,哥哥发现的,有好多。”
我们最后共掏出了8枚甲鱼蛋,加上之前的1枚,总共9枚,可见这只母甲鱼至少在500克以上,而且8枚蛋上有明显的白色小点点,一看便知是受精卵,就现在这种天气,估计用不了几天,小甲鱼就会出壳。
于是我立马对儿子说:“去找个盆子来,我们将这些蛋装在盆子里,等小甲鱼们破壳吧!”
只听见儿子说了声好,人早已跑出五米之外,妹妹跟在哥哥身后,叫都叫不应。
这样,孩子们每天又多了一件事,等待小甲鱼破壳。有时一天要去看好几趟,不管破没破壳,他们总是欢天喜地,乐此不疲。也许这就是孩子们的世界,只要不做作业,每天都是兴高采烈的。
过了几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去看蛋时,只见破壳到处都是,沙子里鼓着好几个小沙丘,儿子拿着棍子拨小沙丘,一只只小甲鱼受不了惊扰,都跑了出来,儿子兴奋地喊着:“妹妹,快来看小甲鱼,它们都出壳了。”
兄妹俩蹲在盆子旁边看着小甲鱼,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这个夏天兄妹俩又多了一件事,饲养小甲鱼……
生活总是充满了乐趣,很多时候我们身边并不缺少乐趣,而是我们缺少发现乐趣的眼睛。和孩子们共同体验他们的童趣,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人说带孩子辛苦,教小孩真累,的确如此,但更多的应该是苦中有乐,多和孩子们乐一乐,也让自己的生活乐一乐,这个夏天何其有趣。
7.夏日的乡村有哪些童趣?文章重点写了哪几件事?
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惊讶地发现女儿正像士兵守卫领土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刚从沙堆里滚落出来的雪白的甲鱼蛋,连脸上的汗水也顾不得擦。
9.本文第一段有何作用?
10.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悟?请简要谈谈。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童年的钟声
厉彦林
①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童年那悠扬的钟声,一缕缕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②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萍柳、杨树和各种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树林里异常幽静、舒适。树叶正由鹅黄变碧绿,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流水潺潺,鸟啼声清脆悦耳,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盘旋嬉闹、比翼齐飞,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在空中滑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来跳去,比赛似的歌唱。林中蜿蜒幽静的小路,时而响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鸟儿们顿时像遵守纪律的孩子,鸦雀无声。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童稚的歌声,爽朗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合奏出优美和谐的天籁。那天人合一的仙境,如梦幻一般,让人陶醉。
③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用不起木制的课桌,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凳子也是从各家捎来的,可大家读书、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当旗杆。每当重要的节日,都要升五星红旗,同学们穿着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衣服,在五星红旗下庄重地行注目礼,顿感一股暖流在胸中流动。清风下轻轻地摆动着的红旗,是那么鲜艳动人。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钟声了。起初是铁铸的钟,后来换成一截炮弹壳,用一根粗钢筋钩着挂在树上,敲起来“铛铛”响,声音清脆还有余音。清晨,孩子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追逐着,嬉闹着,笑声一路铺撒到校园。学校没有体育设施,孩子们自力更生,玩弹玻璃球、打梭、打陀螺、跳高、跳绳……同样玩得兴奋,痛快!
④那时村里和学校都没钱,学校就组织“勤工俭学”。春天,让我们排着队去山冈沟底去捋刺槐树叶;秋天去田野翻地捡地瓜、花生。更有趣的是去山上挖山蝎子和土鳖。那时山上蝎子多,搬开大的石头块,就会发现有蝎子高扬尾刺与你对视,或直往石缝里钻,我们就迅速用筷子夹起来,放进准备好的玻璃瓶中。一只两分钱,抓上半天能卖几毛钱,高兴得一蹦老高。
⑤刚从童年的学校毕业,人生的学校就在岁月急促的钟声中开学啦……
⑥中年人、青年人都已远离了童年,少了那份纯真,多了几份责任。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现实生活的磨炼中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童年时期的童心、童趣却越来越淡,儿时那些最简单的辨别是非、美丑的标准也逐渐变得模糊。当我们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时候,会突然顿悟: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份纯真和简单,原来是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
⑦童年是一盘永恒的录像带,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既是人生的独版,又是绝版。如果人生能重复,谁都渴望再经历一次纯粹金色的童年。童年那余音袅袅的钟声,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如今依然回荡在耳畔和心田。
(1)本文第③段讲述了哪些童年趣事?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清晨,孩子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追逐着,嬉闹着,笑声一路铺撒到校园。
(3)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以“童年的钟声”为题目的好处。
(4)文章第②段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2段在写景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有人认为本段与主题关联不大,应该删除,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语言表达
12.下面是展板上关于鲁迅的一则小故事,你看完后有什么感想?
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有一次,他上学迟到了,受到了先生的批评。回到座位后,鲁迅用小刀在课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提醒自己以后上学不要迟到。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五、作文
13.亲爱的同学,你心中是否也有一个“百草园”般的乐园呢?请你借鉴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技法,写一写你心中的乐园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七年级语文新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练习题》参考答案
1.(1) qí 荚 蟀 máo shèn 覆
(2) 拨 拔
(3)缺少主语。应修改为:关于百草园的详细情状,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
2.(1) A B
(2) A B
(3)D
(4)C
3.(1) 陈莲河 范爱农
(2) 示例:温情与冷峻。 鲁迅回忆故人故事,往往饱含深情,如回忆保姆阿长,回忆与范爱农同去看光复后的绍兴城;鲁迅又用冷峻的态度审视这些旧事,如《二十四孝图》中对愚孝的批判。
4.①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②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③在大雪天里捕鸟的乐趣。 5.(1)运用一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飞的速度和飞得突然。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非常悦耳。 6.增添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同时和后面三味书屋的枯燥单调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7.“意欲捕鸣蝉”还常有发生;“轻罗小扇扑流萤”还会偶尔遇见;无意弄碎甲鱼蛋后将死掉的甲鱼宝宝埋葬并“立碑”;观察小甲鱼出壳,饲养小甲鱼。重点写了后两件事。 8.示例: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盯着甲鱼蛋的样子比作士兵守卫领土,表现了女儿看守甲鱼蛋时的认真与负责。 9.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所写的夏天的乐趣。 10.示例:所有的生命都应得到尊重与保护;抚养、教育孩子很辛苦,但更多的是苦中有乐。
11.(1)虽然当年的小学设施简陋,但是同学们依然卖力学习;在重要的节日里,同学们升国旗;学校的钟声带给同学们欢乐;同学们的体育活动。
(2)“背起”“跑出”“追逐”“嬉闹”“铺撒”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既表现了同学们的活泼好动,又写出了他们上学路上的欢乐;同时,“笑声一路铺撒”说明一路上笑声不断,表明了钟声给孩子们带去的美好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钟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通过“童年的钟声”来怀念自己的童年时代,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引领全文,与文章结尾互相照应。
(4)相同之处:都调动了多种感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特征鲜明,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特征,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看法:不能删除。本段描写了村子春日早晨的美好景象,突出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作者抒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做铺垫。
12.示例: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体会到鲁迅先生从小就对自己严格要求。我们一定要向鲁迅先生学习,改掉做事拖拉的坏毛病,珍惜时间,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13.例文:
我心中的乐园是家乡的南湾湖。南湾湖非常美丽,尤其是在夏天的早晨。微风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薄薄的晨雾轻轻地驱散了。但这微风并没有打扰到湖水,湖面没有泛起一丝涟漪,就像一面镜子。湖中,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碧绿的荷叶微微地摇晃着,生怕惊动了湖水似的。岸边的柳树像舒展腰肢的少女,将长长的柳条垂到湖面上,轻抚着湖水……南湾湖的景色真美啊!我爱这迷人的南湾湖,我爱这迷人的乐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