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件+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件+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17:14:07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子集、真子集和空集
1.已知集合A={x|x2-1=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1∈A B.{-1} A C.{-1}∈A D.{-1,1}=A
2.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
A.1 B.2 C.3 D.4
3.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x|x+3=3}B.{(x,y)|y2=-x2,x,y∈R}
C.{x|x2≤0}D.{x|x2-x+1=0,x∈R}
4.(多选题)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0}∈{0,1} B. ∈{0}C.{1,2} Z D. {0,1}
5.已知M={x|x=3m-1,m∈Z},N={x|x=3n+2,n∈Z},P={x|x=6p-1,p∈Z},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P N B.P M=N C.M N P D.N M P
题组二 集合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6.设集合A={0,-a},B={1,-1,2a-2},若A B,则a=( )
A.2 B.1 C. D.-1
7.已知集合A={x|x
A.{a|a≥3} B.{a|a>3} C.{a|a>0} D.{a|a≥0}
8.(多选题)已知集合A={0,1},B={x|x∈A,x∈N},C={x|x A},则关于集合A、B、C之间的关系,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A=B B.A B C.A=C D.A C
9.已知集合A=,B=xx=k±,k∈Z,则集合A,B之间的关系为 .
10.设m为实数,集合A={x|-3≤x≤2},B={x|m≤x≤2m-1},且B A,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集合A={x|ax2+2x+1=0,x∈R}.
(1)若A恰有一个子集,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恰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集合.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已知集合A={x∈N|0≤x
A.{m|2
C.{m|2≤m≤3} D.{m|2
2.已知集合M满足{1,2} M {1,2,3,4,5},则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M的个数是( )
A.6 B.7 C.8 D.9
3.若x∈A,∈A,就称A是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集合M=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 )
A.1 B.3 C.5 D.7
4.若集合M {1,2,3,4,5,6,7},且M中至少含有两个奇数,则满足条件的集合M的个数是 .
5.已知集合M={m∈Z|x2+mx-36=0有整数解},非空集合A满足条件:①A M,②若a∈A,则-a∈A,则所有这样的集合A的个数为 .
题组二 由集合间的关系解决参数问题
6.(多选题)已知集合A={x|ax2+2x+a=0,a∈R},若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a的取值可以为( )
A.-2 B.-1 C.0 D.1
7.已知集合A={x|x<-1或x≥3},B={x|ax+1≤0},若B 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或a≥0 D.-≤a<0或0
8.(多选题)若集合A={x|ax-3=0},B={x|x2-2x-3=0},且A B,则实数a的取值可以为( )
A.0 B.1 C.3 D.-3
9.已知集合A={x|-1≤x≤6}.
(1)若集合B={x|m-1≤x≤2m+1}满足B 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当x∈N时,求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
10.已知a∈R,关于x的方程x2+a=x的解组成的集合为A(A≠ ),(x2+a)2+a=x的解组成的集合为B.
(1)对于集合M,N,若对任意x∈M,都有x∈N,则M N,求证:A B;
(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基础过关练
1.C 2.D 3.D 4.AB 5.B 6.B 7.B 8.AD
1.C 集合A={x|x2-1=0}={-1,1},∴1∈A,-1∈A,{-1} A,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2.D 由题意可得A={1,2},B={1,2,3,4},
∵A C B,
∴满足条件的集合C为{1,2},{1,2,3},{1,2,4},{1,2,3,4},共4个,故选D.
3.D 选项A,{x|x+3=3}={0};
选项B,{(x,y)|y2=-x2,x,y∈R}={(0,0)};
选项C,{x|x2≤0}={0};
选项D,方程x2-x+1=0中,Δ=1-4=-3<0,∴该方程无实数解,∴{x|x2-x+1=0,x∈R}= .故选D.
4.AB ∵{0} {0,1},∴A错误;∵ {0},∴B错误;∵{1,2} Z,∴C正确;易知D正确.故选AB.
5.B 因为M={x|x=3m-1,m∈Z},
N={x|x=3n+2,n∈Z}={x|x=3(n+1)-1,n∈Z},
P={x|x=6p-1,p∈Z}={x|x=3·2p-1,p∈Z},
所以P M=N.故选B.
6.B 由A B得2a-2=0,解得a=1,
此时A={0,-1},B={1,-1,0},符合题意.故选B.
7.B 因为B A,故0,3均为A={x|x
3,故选B.
8.AD 集合A={0,1},B={x|x∈A,x∈N}={0,1}=A,选项A正确,B错误;
C={x|x A}={ ,{0},{1},{0,1}},则A C,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
9.答案 A=B
解析 A==…,-,-,-,,,,…,
B==…,-,-,-,,,,…,故A=B.
10.答案
解析 当B= 时,m>2m-1,即m<1,满足B A;
当B≠ 时,由B A得解得1≤m≤.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
11.解析 (1)若集合A恰有一个子集,则集合A是空集,即方程ax2+2x+1=0无实根,
故a≠0,且Δ=4-4a<0,解得a>1,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a>1}.
(2)当a=0时,方程为2x+1=0,得x=-,此时集合A只有一个元素,符合题意;
当a≠0时,由题意得Δ=4-4a=0,解得a=1.
所以a的取值集合为{0,1}.
能力提升练
1.A 2.B 3.B 6.BCD 7.A 8.ABD
1.A 因为集合A={x∈N|0≤x
2.B 根据条件知1,2都是集合M的元素,并且M至少含有3,4,5中的一个,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M的个数为{3,4,5}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3-1=7.故选B.
3.B 由集合M=及新定义可知当x=0时,无意义;当x=,,2时, M;当x=-1,1时,∈M,因此x可取-1和1.
所以符合题意的集合为{-1},{1},{-1,1},
所以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3.故选B.
4.答案 87
解析 考虑反面的两种情况:
①若M中不含有奇数,则集合M的个数等于集合{2,4,6}的子集的个数,即23=8.
②若M中只含有一个奇数,则该奇数可取1,3,5,7,共4种情况,则集合M的元素个数等于集合{2,4,6}的子集个数的4倍,即23×4=32.
不考虑奇数条件时,集合M共有27-1=127个,因此,符合题意的集合M共有127-8-32=87个.
5.答案 31
解析 易得x2+mx-36=0的整数解一正一负,且绝对值是36的约数.
当方程的解为-1,36时,m=-35;
当方程的解为-2,18时,m=-16;
当方程的解为-3,12时,m=-9;
当方程的解为-4,9时,m=-5;
当方程的解为-6,6时,m=0;
当方程的解为-9,4时,m=5;
当方程的解为-12,3时,m=9;
当方程的解为-18,2时,m=16;
当方程的解为-36,1时,m=35,
故集合M={-35,-16,-9,-5,0,5,9,16,35}.
由非空集合A满足条件:①A M,②若a∈A,则-a∈A,(集合A中的元素成对出现,-35与35,-16与16,-9与9,-5与5,0与0,共5对)
可得这样的集合A共有25-1=31个(A是非空集合).
6.BCD ∵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A有且仅有1个元素.
当a=0时,集合A={0},符合题意.
当a≠0时,Δ=4-4a2=0,解得a=±1,
当a=1时,A={-1},符合题意,当a=-1时,A={1},符合题意,故选BCD.
7.A 解法一(特殊值法):当a=0时,B= ,满足B A,因此D错误;当a=1时,B={x|x≤-1},不满足B A,因此B、C错误.故选A.
解法二:当a=0时,B= ,满足B A;
当a>0时,B=,由B A得-<-1,解得0
当a<0时,B=,由B A得-≥3,解得-≤a<0.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故选A.
8.ABD B={x|x2-2x-3=0}={-1,3},
∵A={x|ax-3=0},且A B,
∴A= 或A={-1}或A={3},
当A= 时,方程ax-3=0的根不存在,可知a=0;
当A={-1}时,由-a-3=0,解得a=-3;
当A={3}时,由3a-3=0,解得a=1.
综上所述,a的值为0或-3或1.故选ABD.
9.解析 (1)当B= 时,有m-1>2m+1,即m<-2,符合题意;
当B≠ 时,由B A得解得0≤m≤.
综上,m的取值范围是mm<-2或0≤m≤.
(2)当x∈N时,A={0,1,2,3,4,5,6},所以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为27=128.
易错警示 含有参数的集合B满足B A,解题时要考虑B= 的情况,防止遗漏导致解题错误.
10.解析 (1)证明:设任意x0∈A,则+a=x0,
将x=x0代入(x2+a)2+a=x,等式成立.
∴x0是方程(x2+a)2+a=x的解,
∴x0∈B,因此A B.
(2)∵A≠ ,∴x2-x+a=0有实根,∴Δ=1-4a≥0,∴a≤.
又集合B为方程(x2+a)2+a=x,即x4+2ax2-x+a2+a=0的解组成的集合,且A B,
∴因式x4+2ax2-x+a2+a分解后必定含有因式x2-x+a,
由多项式的除法得x4+2ax2-x+a2+a=(x2-x+a)(x2+x+a+1)(类比数的除法,列竖式求解),
∵A=B,∴x2+x+a+1=0无实根或其根为方程x2-x+a=0的根.
当x2+x+a+1=0无实根时,Δ=1-4(a+1)<0,解得a>-.
当x2+x+a+1=0的根为方程x2-x+a=0的根时,
①若x2+x+a+1=0有两个不等实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其根不可能与x2-x+a=0的根相同;
②若x2+x+a+1=0有两个相等实根,则Δ=1-4(a+1)=0,得a=-,
此时方程的根为x=-,此根恰好是x2-x+a=0的根,满足条件.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
7(共16张PPT)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知识点 1 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
知识 清单破
概念 图示 性质
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 A B(或 B A),读作 “A包含于B”(或“B包含A”)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
身的子集,即A A;
对于集合A,B,C,如果A B,且B C,那么A C
集合 相等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A B,且B A A=B;
A=B,且B=C,则A=C
真子集 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x 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A B,且B C,则A C;
A B,且A≠B,则A B
定义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符号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知识点 2 空集
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Venn图可以直观
地表示集合间的关系.常见数集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知识点 3 Venn图
知识辨析
1. 和{ }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2.如何定义集合A与集合B相等 如何判断
3.已知集合B A,则由a A能否得到a B
4.若集合A中有3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多少个
一语破的
1.不相同.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而集合{ }中含有一个元素 .
2.用子集关系定义相等关系,即A B,且B A A=B;判断集合相等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定
义,二是判断元素是否完全相同.
3.能.画Venn图观察即可.
4.8个.
定点 1 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判断集合间关系的方法
(1)列举法:对于能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先用列举法将相关集合表示出来,再通过对比集合中
的元素来判断其关系.
(2)元素特征法:弄清集合中元素的限制条件,再利用限制条件来判断集合间的关系.
(3)图示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表示集合,可直观地判断集合间的关系.
典例 判断下列集合间的关系:
(1)A={1,2,3},B={x|(x-1)(x-2)(x-3)=0};
(2)A={x|0<2x-1<1},B={x|1<3x+1<4};
(3)M= ,N= x x= - ,n∈Z ,P= .
解析 (1)B={x|(x-1)(x-2)(x-3)=0}={1,2,3}=A.
(2)A={x|0<2x-1<1}= ,
B={x|1<3x+1<4}={x|0
用数轴表示集合A,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B.
(3)解法一(元素特征法):
M= =
= ,
N= =
= ,
P=
= ,
∴M N=P.
解法二(列举法):
M= ,
N= ,
P= ,
∴M N=P.
1.假设集合A中含有n(n∈N*)个元素,则:
(1)A的子集的个数是2n;
(2)A的非空子集的个数是2n-1;
(3)A的真子集的个数是2n-1;
(4)A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n-2.
2.含有限制条件的子集问题,一般可根据条件列出所有适合题意的子集,采用列举法解决.特
别地,设有限集合A,B中分别含有m,n个元素(m,n∈N*,m≤n),且A C B,则符合条件的有限集
C的个数为2n-m.
定点 2 探究已知集合的子集个数
典例 (1)集合M={1,2,3}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2)若{1,2} A {1,2,3,4,5},则满足这一关系的集合A的个数为 .
解析 (1)解法一:集合M的非空真子集有{1},{2},{3},{1,2},{1,3}和{2,3},共6个.
解法二:由题意知集合M中元素的个数为3,则其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3-2=6.
(2)解法一:∵{1,2} A {1,2,3,4,5},
∴集合A中除了含有1,2两个元素以外,至少还含有3,4,5中的一个,
因此满足条件的集合A为{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共7
个.
解法二:{1,2}中含2个元素,{1,2,3,4,5}中含5个元素,且{1,2} A {1,2,3,4,5},
因此集合A的个数为25-2-1=7.
6
7
1.若集合是有限集,则根据集合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组)求解,注意考虑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若集合是用不等式描述的,则通常借助数轴进行分析,注意端点值是否符合题意.
定点 3 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的方法
典例 (1)已知a为常数,集合A={x|x2+x-6=0},集合B={x|ax-2=0},且B A,求a的所有取值构成的
集合;
(2)已知集合A={x|-5
解析 (1)集合A={x|x2+x-6=0}={-3,2},因为集合B={x|ax-2=0},且B A,
所以B= 或B={-3}或B={2},
当B= 时,a=0;
当B={-3}时,a=- ;
当B={2}时,a=1.
故a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2)①当B= 时,易得2a-3≥a-2,解得a≥1,满足题意.
②当B≠ 时,由B A可得 解得-1≤a<1.
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