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2 指数函数
4.2 指数函数 课件+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指数函数 课件+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17:14:07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4.2.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
1.函数y=ax(a>0且a≠1)与y=-x+a的图象大致是( )
2.函数y=的图象是( )
3.(多选题)若函数y=ax+b-1(a>0,且a≠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a>1 B.0
0 D.b<0
4.(易错题)(多选题)已知指数函数①f(x)=ax,②g(x)=bx,且满足a>b>0,a≠1,b≠1,则它们的图象可能为( )
5.函数f(x)=ax-2-3(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 .
6.已知函数f(x)=
(1)求f的值;
(2)画出函数f(x)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
(3)若f(x)≤8,求x的取值范围.
题组二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7.(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20.1>20.2
C.2-0.1>2-0.2 D.>
8.函数f(x)=-+1在[-1,2]上的最小值是( )
A.1 B. C. D.3
9.若函数f(x)=且满足对任意的实数x1,x2,当x1≠x2时,都有>0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8) C.(4,8) D.[4,8)
10.(教材习题改编)不等式>的解集为 .
11.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12.(易错题)若函数y=ax(a>0,且a≠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则a的值为 .
13.已知函数f(x)=mx(m>0且m≠1)的图象过点(3,8),g(x)=-k.
(1)求m的值;
(2)记f(x),g(x)在区间[1,2)上的值域分别为集合A,B,若x∈A是x∈B的必要条件,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题组三 指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14.若实数a,b满足2 023a+2 024-b<2 023b+2 024-a,则( )
A.>1 B.<1 C.a-b<0 D.a-b>0
15.已知函数F(x)=x3+2x-2-x+5,若F(a)=7,则F(-a)=( )
A.2 B.-7 C.3 D.-3
16.函数F(x)=的值域为 .
17.(教材习题改编)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此函数是 (填“奇函数”“偶函数”或“非奇非偶函数”).
18.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 f(x)=1-2x.
(1)当x<0时,求f(x)的解析式;
(2)求不等式f(x)<1的解集.
19.已知函数f(x)=为奇函数.
(1)求实数a的值;
(2)判断f(x)在R上的单调性;
(3)解关于t的不等式: f(t2-2t)+f(2t2-1)<0.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
1.函数f(x)=(2x-2-x)(x4-x2)的图象大致为( )
2.若指数函数f(x)=ax(a>0且a≠1)的图象和函数g(x)=3x+5(x≥-1)的图象相交,则a的取值范围是 .
题组二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3.设a=90.7,b=270.5,c=,则( )
A.a
4.设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 B.2a<2b
C.a2+b2≥2 D.+=2
5.(多选题)对于函数f(x)和f(-x),若两函数在区间[m,n]上的单调性相同,则把区间[m,n]叫做f(x)的“稳定区间”,已知区间[1,2 020]为函数f(x)=的“稳定区间”,则实数a的取值可能是( )
A.- B.- C.0 D.
6.已知函数f(x)=则满足f(x)+f(x-1)>1的x的取值范围是 .
题组三 指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7.(多选题)已知f(x)=是奇函数,则( )
A.a=1
B. f(x)在(-∞,0)上单调递增
C. f(x)的值域为(-∞,-1)∪(1,+∞)
D. f(3x)>f()的解集为x∈
8.已知函数f(x)=31+|x|-,则使得f(x)
9.已知函数f(x)=x-,若不等式t·f(2x)≥2x-1对任意的x∈(0,1]恒成立,则t的取值范围为 .
10.已知函数f(x)=4x-2x+1-3,g(x)=x2-4mx-2m(m≥1),若对于任意x1∈[0,1],总存在x2∈[0,1],使得f(x1)=g(x2)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11.已知函数f(x)=(a2-3a+3)ax为指数函数,函数g(x)=为奇函数.
(1)求f(x),g(x)的解析式;
(2)设函数h(x)(x≠0)满足g(x)[h(x)+2]=2x-2-x,若不等式h(2x)≥kh(x)-18恒成立,求实数k的最大值.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4.2.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基础过关练
1.A 2.D 3.AD 4.AD 7.C 8.C 9.D 14.C
15.C
1.A 直线y=-x+a的斜率为-1,故排除C,D;对于选项A,由函数y=ax的图象知a>1,由y=-x+a的图象知a>1;对于选项B,由函数y=ax的图象知a>1,由y=-x+a的图象知0
2.D y==
因此,当x≥0时,y=的图象与y=的图象相同;当x<0时,y=的图象与y=2x的图象相同.故选D.
3.AD 当x=0时,y=a0+b-1=b,由函数y=ax+b-1(a>0,且a≠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及指数函数的性质知,该函数单调递增,其图象与y轴的交点(0,b)在x轴的下方,所以b<0,且a>1.故选AD.
4.AD 当x=1时, f(1)=a,g(1)=b,由a>b>0可知A、D中图象满足.故选AD.
5.答案 (2,-2)
解析 由于函数y=ax的图象恒过定点(0,1),故函数f(x)=ax-2-3(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2,-2).
6.解析 (1)由函数f(x)=可得f=+1=, f=f==2.
(2)画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单调递增区间为(0,+∞).
(3)由f(x)≤8可得或得-7≤x≤3,
故满足f(x)≤8的x的取值范围是[-7,3].
7.C ∵>,∴<,∴A错误;
∵0.1<0.2,∴20.1<20.2,∴B错误;
∵-0.1>-0.2,∴2-0.1>2-0.2,∴C正确;
∵->-,∴<,∴D错误.故选C.
8.C 令=t,由x∈[-1,2]得t∈,故f(x)可转化为g(t)=t2-t+1,t∈,易知g(t)min=g=,即f(x)=-+1在[-1,2]上的最小值是,故选C.
9.D ∵对任意的实数x1,x2,当x1≠x2时,都有>0成立,
∴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解得4≤a<8,故a的取值范围是[4,8),故选D.
10.答案
解析 ∵>,y=在R上是减函数,∴2x2-1<4-3x,解得-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11.答案
解析 令-x2+x+2≥0,即x2-x-2≤0,解得-1≤x≤2,所以f(x)的定义域为[-1,2],
令t=-x2+x+2,易知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又y=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12.答案 或
解析 当a>1时,函数y=ax在[1,2]上单调递增,y的最大值为a2,最小值为a,
故有a2-a=,解得a=或a=0(舍去);
当0
故有a-a2=,解得a=或a=0(舍去).
综上,a=或a=.
易错警示 解决与指数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底数对单调性的影响,当底数含有参数时,要注意对参数分类讨论.
13.解析 (1)∵f(x)=mx(m>0且m≠1)的图象过点(3,8),∴m3=8,解得m=2.
(2)由(1)得f(x)=2x,当x∈[1,2)时, f(x)的值域为[2,4),即A=[2,4),
当x∈[1,2)时,g(x)的值域为,即B=,
∵x∈A是x∈B的必要条件,∴B A,
∴∴-
∴k的取值范围是.
14.C 由2 023a+2 024-b<2 023b+2 024-a,得2 023a-2 024-a<2 023b-2 024-b,
令g(x)=2 023x-2 024-x,易知y=2 023x在R上单调递增,y=2 024-x在R上单调递减,
因此g(x)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a
15.C 由F(x)=x3+2x-2-x+5,
得F(a)+F(-a)=a3+2a-2-a+5+(-a)3+2-a-2a+5=10,又F(a)=7,
所以F(-a)=10-F(a)=10-7=3.故选C.
16.答案 ∪[,+∞)
解析 设f(x)=+,当x>0时,
+≥2=,当且仅当=,即x=1时,等号成立,因此f(x)的取值范围为,
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函数F(x)的取值范围为.
同理可得,当x<0时, f(x)的取值范围为,
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函数F(x)的取值范围为[,+∞).
综上所述,函数F(x)的值域为∪[,+∞).
17.答案 [0,+∞);偶函数
解析 设u=-|x|+1,
易知u=-|x|+1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
又y=是R上的减函数,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易知f(x)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又f(-x)===f(x),∴f(x)是偶函数.
18.解析 (1)当x>0时, f(x)=1-2x,
当x<0时,-x>0,∴f(-x)=1-2-x.
又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f(-x)=-f(x).
∴当x<0时, f(x)=-f(-x)=-(1-2-x)=2-x-1.
(2)当x>0时,不等式f(x)<1即1-2x<1,
∴2x>0,显然成立;
当x=0时,由f(x)是R上的奇函数,得f(0)=0<1,成立;
当x<0时,不等式f(x)<1即2-x-1<1,∴2-x<2,
∴-1
综上可知,不等式f(x)<1的解集为(-1,+∞).
19.解析 (1)∵函数f(x)=为奇函数,∴f(0)==0,解得a=1,经检验,符合题意.
(2)f(x)==1-在R上单调递增,证明如下:
x1,x2∈R,且x1
,故f(x1)-f(x2)=-<0,
∴f(x1)
(3)∵f(x)是R上的奇函数,且是R上的增函数,
∴由f(t2-2t)+f(2t2-1)<0得, f(t2-2t)
∴t2-2t<1-2t2,解得-
能力提升练
1.D 3.D 4.A 5.AB 7.ACD
1.D 因为f(x)=(2x-2-x)(x4-x2)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且f(-x)=(2-x-2x)(x4-x2)=-f(x),所以f(x)为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选项A,C;
又f(2)=×(16-4)=45>0,故排除选项B.故选D.
2.答案 ∪(1,+∞)
解析 当a>1时,指数函数f(x)=ax在R上单调递增,由图象知, f(x)的图象和g(x)的图象一定会相交,
当0
可得0
3.D ∵a=90.7=31.4,b=270.5=31.5,∴a
又c==<31.4=a,∴c
4.A 构造函数f(x)=,
则f(x)==+,
因为函数y=2x+1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y=在R上单调递减,所以f(x)在R上单调递减,
所以f(2 022)>f(2 023)>0,即a>b,所以2a>2b,因此A正确,B错误;因为0
0,b>0,所以+≥2=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由题意可知a≠b,故+>2,因此D错误.故选A.
5.AB 由f(x)=得f(-x)=|2x+a|,由已知得f(x)与f(-x)在区间[1,2 020]上同时单调递增或同时单调递减.
若同时单调递增,则在x∈[1,2 020]上恒成立,可得所以-2≤a≤-.
若同时单调递减,则在x∈[1,2 020]上恒成立,可得该不等式组无解.
综上,-2≤a≤-.故选AB.
6.答案 (-1,+∞)
解析 由题意知,当x>1时,x-1>0,则f(x)+f(x-1)=2x+2x-1>1恒成立;
当0
1恒成立;
当x≤0时,x-1≤-1,则f(x)+f(x-1)=x+2+x-1+2=2x+3,令2x+3>1,得x>-1,所以-1
综上,x的取值范围是(-1,+∞).
7.ACD 对于选项A,由f(x)=是奇函数,
得f(-x)+f(x)=0,
则有+=+==0,必有a=1,A正确;
对于选项B,由A中的结论知, f(x)==1+,
易知函数y=2x-1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B错误;
对于选项C,由y=可得2x=,则有>0,
解得y<-1或y>1,即函数f(x)的值域为(-∞,-1)∪(1,+∞),C正确;
对于选项D, f(x)==1+,
易知函数y=2x-1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
若f(3x)>f(),则有3x<=,解得x<,即不等式的解集为,D正确.故选ACD.
8.答案 (-∞,-1)∪
解析 易知函数f(x)=31+|x|-的定义域为R,且f(-x)=f(x),∴f(x)为偶函数.
当x≥0时, f(x)=31+x-,为单调递增函数,
∴f(x)
∴|x|<|2x+1|,解得x<-1或x>-,
故x的取值范围为(-∞,-1)∪.
9.答案
解析 易知f(x)=x-在(0,+∞)上单调递增, f(2x)=2x-2-x,由0
不等式t·f(2x)≥2x-1对任意x∈(0,1]恒成立,即t≥=对任意x∈(0,1]恒成立,
易知y==在(0,1]上单调递增,故当x=1时,y取得最大值,为,所以t≥.
10.答案
解析 设f(x)=4x-2x+1-3,x∈[0,1]的值域为A,g(x)=x2-4mx-2m(m≥1),x∈[0,1]的值域为B.
因为对于任意x1∈[0,1],总存在x2∈[0,1],使得f(x1)=g(x2)成立,所以A B,
令t=2x,x∈[0,1],则t∈[1,2],则f(x)可转化为y=t2-2t-3=(t-1)2-4,
易知其在t∈[1,2]上单调递增,
所以ymax=(2-1)2-4=-3,ymin=(1-1)2-4=-4,即A=[-4,-3].
易知函数y=x2-4mx-2m(m≥1)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2m,且2m≥2,
所以g(x)=x2-4mx-2m在[0,1]上单调递减,
所以g(x)max=g(0)=-2m,g(x)min=g(1)=1-6m,即B=[1-6m,-2m].
由A B可得解得1≤m≤.
解题模板 已知函数y=f(x),x∈[a,b],y=g(x),x∈[c,d],记y=f(x),x∈[a,b]的值域为A, y=g(x),x∈[c,d]的值域为B.
(1)若 x1∈[a,b], x2∈[c,d],有f(x1)=g(x2)成立,则A B;
(2)若 x1∈[a,b], x2∈[c,d],有f(x1)=g(x2)成立,则A B;
(3)若 x1∈[a,b], x2∈[c,d],有f(x1)=g(x2)成立,则A∩B≠ .
11.解析 (1)因为f(x)=(a2-3a+3)ax为指数函数,
所以所以a=2,因此f(x)=2x.
所以g(x)==,
又g(x)为奇函数,所以g(-x)=-g(x),
即=-,
得到(1-b)(2x+1)=0,解得b=1,
所以g(x)=.
(2)因为g(x)[h(x)+2]=2x-2-x,
所以h(x)+2====2x+2-x+2,
所以h(x)=2x+2-x(x≠0).
所以h(2x)=22x+2-2x=(2x+2-x)2-2.
不等式h(2x)≥kh(x)-18恒成立,即(2x+2-x)2-2≥k(2x+2-x)-18恒成立,
令t=2x+2-x(x≠0),则t=2x+2-x>2=2,
则原不等式转化为t2-2≥kt-18,t>2恒成立,即k≤t+在(2,+∞)上恒成立,
因为t>2,所以由基本不等式可得t+≥8,当且仅当t=4时,等号成立,
所以k≤8,即实数k的最大值为8.
74.2 指数函数
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应用
1.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
A.y=(-4)x B.y=2x+1
C.y=ax D.y=3x
2.若函数y=(a2-5a+7)ax+6-2a是指数函数,则( )
A.a=2或a=3 B.a=3
C.a=2 D.a>2或a≠3
3.指数函数y=f(x)的图象过点(2,4),则f(3)的值为( )
A.4 B.8 C.16 D.1
题组二 指数型函数模型
4.为了做好校园防流感工作,某学校决定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已知消毒药物在释放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y(单位:mg/m3)与时间t(单位:h)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y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按照规定,当空气中的含药量降低到0.5 mg/m3以下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因此,工作人员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的时间至少应在课前( )
A.30分钟 B.60分钟 C.90分钟 D.120分钟
5.已知生物死亡t年后,其组织内碳14所剩质量C(t)=C0,其中C0为活体生物组织内碳14的质量.2023年科学家在我国发现某生物遗体中碳14的质量约为原始质量的0.92倍,已知≈0.23,则可推断该生物死亡的朝代为( )
A.金(公元1115—1234年)
B.元(公元1271—1368年)
C.明(公元1368—1644年)
D.清(公元1636—1912年)
6.(多选题)如图,某池塘里浮萍的面积y(单位:m2)与时间t(单位:月)的关系式为y=kat(k∈R),其中k≠0,a>0且a≠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萍每月增加的面积都相等
B.第6个月时,浮萍的面积会超过30 m2
C.浮萍面积从2 m2蔓延到64 m2只需经过5个月
D.若浮萍面积蔓延到4 m2,6 m2,9 m2所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t1+t3=2t2
7.近年来,某县持续关注民生,推进民房屋顶平改坡工程,对全县a m2的老房子进行平改坡,且每年平改坡面积的百分比相等.已知改造到面积的一半时,所用时间为10年,且到2024年为止,平改坡剩余面积为最开始的.则每年平改坡面积的百分比约为 ,到2024年为止,该平改坡工程已经进行了 年.注:≈0.926,≈0.933,≈0.939.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4.2 指数函数
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
基础过关练
1.D 2.B 3.B 4.B 5.B 6.BCD
1.D
2.B 由题意可知解得a=3.故选B.
3.B 设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为f(x)=ax(a>0,且a≠1),
由函数y=f(x)的图象过点(2,4),得a2=4,
所以a=2或a=-2(舍去),即f(x)=2x,
所以f(3)=23=8,故选B.
4.B 当t∈时,由题可设y=kt,∵函数图象过点,∴解得
故y=当t≥时,令≤,结合图象可得t≥1,
因此工作人员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的时间至少应在课前60分钟.故选B.
5.B 由题意知=0.92,∵0.92=0.23×4≈×=,
∴t≈5 730×0.12=687.6,
2 023-687.6=1 335.4≈1 335,因此该生物死亡的朝代为元.
6.BCD 将(1,1)和(3,4)代入函数关系式y=kat(k∈R,且k≠0;a>0,且a≠1),
得∴∴函数关系式为y=×2t=2t-1,
∵函数图象呈曲线形,所以浮萍每月增加的面积不相等,因此A错误.
当t=6时,y=25=32,浮萍的面积超过了30 m2,因此B正确.
令y=2,得t=2,令y=64,得t=7,
所以浮萍面积从2 m2蔓延到64 m2需要5个月,因此C正确.
依题意得=4,=6,=9,
∴4×9=×=,62=()2=,因此=,∴t1+t3=2t2,因此D正确.故选BCD.
7.答案 6.7%;5
解析 设每年平改坡面积的百分比为x(0
则a(1-x)10=a,即1-x=,解得x=1-≈0.067=6.7%,故每年平改坡面积的百分比约为6.7%.
设到2024年为止,该平改坡工程已经进行了n年,
则a(1-6.7%)n=a,即=,解得n=5,
所以到2024年为止,该平改坡工程已经进行了5年.
7(共23张PPT)
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R.
4.2 指数函数
知识点 1 指数函数的概念
知识 清单破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点 2
a的范围 a>1 0
图象
性质 定义域 R 值域 (0,+∞) 定点 (0,1) 单调性 增函数 减函数
函数值 特征 当x>0时,y>1;当x<0时,0
0时,0
1
对称性 y=ax与y=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知识拓展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不同底数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直线x=1与四个指数函数y=ax,y=bx,y=cx,y=dx的图象的交点依次为(1,a),(1,b),(1,c),(1,d),所以有0
知识辨析
1.函数y=(-5)x,y=2x+1是不是指数函数
2.函数y=-2x,y=2x+1的图象可由y=2x的图象经怎样的变换得到
3.指数函数的图象在坐标平面内分布在什么位置
一语破的
1.都不是.指数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点:①底数a是满足a>0,且a≠1的常数;②指数位置只能是
x;③ax的系数为1.y=(-5)x中a=-5<0,y=2x+1中指数位置不是x.
2.函数y=-2x的图象可由y=2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得到,函数y=2x+1的图象可由y=2x的图象向左平
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3.x轴上方.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底数a满足a>0且a≠1,所以ax>0,因此,指数函数的图象
一定在x轴的上方.
定点 1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问题
关键能力 定点破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求法(其中a>0且a≠1)
(1)函数y=af(x)的定义域与f(x)的定义域相同;
(2)求函数y=af(x)的值域,需先确定f(x)的值域,再根据指数函数y=ax的单调性确定函数y=af(x)的值
域;
(3)求函数y=f(ax)的定义域,需先确定y=f(u)的定义域,即u的取值范围,亦即ax的取值范围,由此
构造关于x的不等式(组),确定x的取值范围,即y=f(ax)的定义域;
(4)求函数y=f(ax)的值域,需先利用函数u=ax的单调性确定其值域,即u的取值范围,再确定函数
y=f(u)的值域,即y=f(ax)的值域.
典例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1)y= ;
(2)y=4x-2x+1;
(3)y= (a>0,且a≠1).
解析 (1)∵1- ≥0,∴ ≤1= ,
∴x≥0,∴函数的定义域为[0,+∞).
∵0< ≤1,∴0≤1- <1,
∴0≤y<1,∴函数的值域为[0,1).
(2)易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令2x=t,则t>0,
y=(2x)2-2x+1=t2-t+1= + ,
∵t>0,∴当t= ,即x=-1时,y取得最小值,为 ,∴函数的值域为 .
(3)由ax+1>0恒成立,得函数y= (a>0,且a≠1)的定义域为R.
解法一(换元法):设ax=t,则t∈(0,+∞),
y= = =1- .∵t>0,∴t+1>1,∴0< <1,∴-2<- <0,∴-1<1- <1,即函数y=
(a>0,且a≠1)的值域为(-1,1).
解法二(反表示法):由y= ,得ax=- .∵ax>0,∴- >0,∴-1
0,且a
≠1)的值域为(-1,1).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1.形如y=af(x)(a>0,且a≠1)的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当a>1时,函数u=f(x)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为函数y=af(x)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当0
函数u=f(x)的单调递减(增)区间即为函数y=af(x)的单调递增(减)区间.
2.形如y=f(ax)(a>0,且a≠1)的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通过内层函数u=ax的值域确定外层函数y=f(u)的定义域,在此定义域内讨论外层函数的
单调区间,再根据复合函数“同增异减”的规律确定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定点 2
典例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y= ;
(2)y= -8 +17.
思路点拨 先换元,再利用复合函数“同增异减”的规律求解.
解析 (1)令u=x2-2x,y= .
易知u=x2-2x=(x-1)2-1在(-∞,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
又y= 是R上的减函数,
∴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1,+∞).
(2)设u= ,u>0,则y=u2-8u+17(u>0),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知,该函数在(0,4]上单调递减,在[4,
+∞)上单调递增.
令 ≤4,得x≥-2,
∴y= -8 +17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
令 ≥4,得x≤-2,
∴y= -8 +17的单调递减区间是(-∞,-2].
指数幂的大小比较
比较指数幂大小的方法
定点 3
典例 (1)已知 < < <1,比较aa,ab,ba的大小;
(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 , , , .
解析 (1)∵ < < <1= ,y= 在R上是减函数,
∴0
aa,
又 = >1,
∴aa>ba,∴ab>aa>ba.
(2)∵ = > >1, <0,0< <1, =1,
∴ < < < < .
指数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1.指数方程的解法
(1)对于af(x)=b(a>0,且a≠1)型的指数方程,通常将方程两边化为同底数幂的形式,用指数相等
进行求解.
(2)解复杂的指数方程时,常用换元法转化为解一元二次方程.用换元法时要特别注意“元”
的范围,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时,要注意对二次方程根的取舍.
2.简单指数不等式的解法
(1)形如af(x)>ag(x)的不等式,可借助y=ax(a>0,且a≠1)的单调性求解;
(2)形如af(x)>b的不等式,可将b化成以a为底数的幂的形式,再借助y=ax(a>0,且a≠1)的单调性求
解;
(3)形如ax>bx的不等式,可借助函数y=ax与y=bx(a,b>0,且a,b≠1)的图象求解.
定点 4
典例 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或不等式:
(1)22x+2+3×2x-1=0;
(2) > (a>0,且a≠1).
解析 (1)∵22x+2+3×2x-1=0,
∴4×(2x)2+3×2x-1=0.令t=2x,则t>0,
原方程可化为4t2+3t-1=0,
解得t= 或t=-1(舍去),∴2x= ,解得x=-2.
(2)当0
,
所以2x2-3x+7
解得1
当a>1时,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
因为 > ,
所以2x2-3x+7>x2+2x+3,
解得x<1或x>4.
综上所述,当0
当a>1时,不等式的解集是{x|x<1或x>4}.
变换作图及其应用
1.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
(1)平移变换: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对称变换:
(3)翻折变换:函数解析式中含有绝对值.
定点 5
函数y=f(|x|)的图象:将y=f(x)的图象在y轴右侧的部分沿y轴翻折到y轴左侧,替换原y轴左侧的
图象,并保留y=f(x)的图象在y轴右侧的部分,因此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函数y=|f(x)|的图象:将y=f(x)的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到x轴上方,并保留y=f(x)的图
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如:y=|ax-b|(b>0)的图象就是y=ax-b的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不动,把x轴下
方的图象翻折到x轴上方.
2.函数图象变换的应用
从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出发,利用变换作图,可以作出一些较为复杂的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
合解决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问题,特别是判断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求解参数的取值
范围问题.
典例 已知f(x)=ax+b(a>0,且a≠1).
(1)若f(x)的图象如图①所示,求a,b的值;
(2)若f(x)的图象如图②所示,求a,b的取值范围;
(3)在(1)中,若|f(x)|=m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解析 (1)因为f(x)的图象过点(2,0),(0,-2),
所以
又因为a>0,且a≠1,所以a= ,b=-3.
(2)因为f(x)单调递减,所以0
又f(0)<0,即a0+b<0,所以b<-1.
故a的取值范围为(0,1),b的取值范围为(-∞,-1).
(3)由(1)得f(x)=( )x-3,画出|f(x)|= -3|的图象,如图,
要使|f(x)|=m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
则m=0或m≥3.
故m的取值范围为[3,+∞)∪{0}.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