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新提升·跟踪训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鼓瑟希
【解析】 B.莫,通“暮”;C.卒,通“猝”;D.希,通“稀”。
【答案】 A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B.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写)
C.因之以饥馑(接着)
D.千乘之国(车辆)
【解析】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假如)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C.宗庙之事,如会同(至于)
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解析】 如:或者。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风乎舞雩
A.曾皙后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解析】 例句是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A项是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B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C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勇气。D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小事。
【答案】 A
5.下列各组句子属于孔子评论弟子“志”的一组是( )
①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 ③夫子何哂由也 ④非诸侯而何 ⑤吾与点也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解析】 ①是子路的“志”;③是曾皙对孔子的询问。①③都不属于孔子对弟子“志”的评论。
【答案】 B
6.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开始交代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解析】 D项概括的是冉有的回答。在他之后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他不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
【答案】 D
7.翻译下列句子
(1)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com(2)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家。
(3)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①,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②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薰、莸③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④,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选自《孔子家语·致思》)
注:①聝(ɡ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漭瀁(mǎnɡ yàng):广大无涯际的样子。③薰:香草。莸(yóu):臭草。④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当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
C.挺刃交兵 兵:兵器
D.夫子曰:“辩哉。” 辩:通“辨”,区别
【解析】 辩:善辩。
【答案】 D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类异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则由无所施其勇 吾其还也
C.子路抗手而对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夫子何选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解析】 A.表判断语气助词。B.代词,他的/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C.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连词,表转折;D.语气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答案】 A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解析】 子贡“繁词”。
【答案】 B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
(2)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分析论说利害,免除(战争带给)两国的患难。
(3)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
【参考译文】
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在身边陪侍。孔子四处看了看,然后深深地感叹说:“在这儿凝神思虑,思绪万千。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
子路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将帅的白色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似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飞舞。在这种情况下,我率领一队人马打击敌人,一定能夺得上千里的土地,夺取敌人的战旗,手执割下的敌人的左耳。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个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勇猛啊!”
子贡也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当齐楚两个大国在广阔的田野上交战,两军对垒相望,战场扬起的灰尘连成一片,士兵就要拿起武器交手时,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分析论说利害,免除(战争带给)两国的患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够做得到,就让子路、颜渊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有口才啊!”
颜渊退后不说话。孔子说:“颜回,向前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谈心愿?”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孔子说:“即使这样,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你说说看。”颜回回答说:“我听说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让人民安定,不用加固城墙,不用越过护城河。把剑、戟这些兵器铸成农具来使用,平原、湖泽上放养成群的牛马。家家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那么,子路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勇气,子贡也没地方用他的辩才了。”孔子神情肃穆地说:“多么美好的德行啊!”
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会选择谁呢?”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费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