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
本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复习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本章复习提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17:14:15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忽略函数的定义域致错
1.已知f(x)是定义域为(-1,1)的奇函数,而且f(x)是减函数,如果f(m-2)+f(2m-3)>0,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C.(1,3) D.
2.给出下列三个函数:①y=.其中与函数f(x)=x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填序号)
3.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易错点2 不能正确运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致错
4.函数y=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B.
C.,(4,+∞) D.(-∞,-1),
5.设函数f(x)=g(x)=x2f(x-1),则函数g(x)的递增区间为 .
6.已知函数f(x)= x1,x2∈R(x1≠x2),有>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函数f(x)=-.
(1)判断函数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2)求该函数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易错点3 忽视参数的取值范围致错
8.(多选题)下列图象中,可能是f(x)=ax+(a∈R)的图象的是( )
9.已知函数f(x)=x|x-a|,a∈R,g(x)=x2-1.
(1)当a=-1时,解不等式f(x)≥g(x);
(2)当a>4时,记函数f(x)在区间[0,4]上的最大值为F(a),求F(a)的表达式.
思想方法练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
1.已知偶函数f(x)与奇函数g(x)的定义域都是[-2,2],它们在[0,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f(x)·g(x)<0的解集为( )
A.(-2,-1)∪(1,2) B.(-1,0)∪(0,1)
C.(-1,0)∪(1,2) D.(-2,-1)∪(0,1)
2.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则a+b= ;若对于任意的x∈[-2,2],不等式f(x)>c恒成立,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为 .
3.已知函数f(x)=x2-2|x|-3.
(1)作出函数f(x)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求函数f(x)在[-2,4]上的最值.
4.已知函数y=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x>0时, f(x)=x2-2x+1.
(1)求f(x)的解析式;
(2)作出函数f(x)的图象,并讨论方程f(x)=k(k为常数)的根的个数(写出结果即可).
二、转化与化归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
5.若函数f(x)为定义域D上的单调函数,且存在区间[a,b] D(其中a
A.
C.
6.已知函数f(x)=若 x∈[-1,+∞), f(x)≤|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7.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 f(x)=-x2+2x.
(1)求当x≥0时函数f(x)的解析式;
(2)解关于m的不等式:f(2m)+f(m-2)≤2-3m.
三、方程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
8.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对任意x1,x2∈R,有f(x1+x2)=f(x1)+f(x2)+1,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f(x)-1为奇函数 B.f(x)-1为偶函数
C.f(x)+1为奇函数 D.f(x)+1为偶函数
9.已知函数f(x)满足2f(x)+3f(-x)=2x2-3x+5,则f(x)= .
四、分类讨论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
10.设函数f(x)=则满足f(x-1)<的x的取值范围为( )
A.
C.
11.已知函数y=在定义域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为 .
12.已知函数f(x)=.
(1)当a=1时,证明:f=-f(x)(x≠0);
(2)判断函数f(x)在(1,+∞)上的单调性.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A 4.C 8.ACD
1.A ∵f(x)是定义域为(-1,1)的奇函数,
∴-1
0可转化为f(m-2)>-f(2m-3)=f(-2m+3).
∵f(x)是减函数,
∴.故选A.
易错警示 解题时如果仅考虑单调性,而忽视函数的定义域,只能得到m<,错选B.
2.答案 ②
解析 易知f(x)=x的定义域为R.
①y=的定义域为{x|x≠2},定义域不同,与f(x)=x不是同一个函数;
②y==x的定义域为R,且与f(x)=x的对应关系相同,故表示同一个函数;
③y==|x|,对应关系不同,与f(x)=x不是同一个函数.
易错警示 研究两个函数是不是同一个函数时,应先求定义域,看定义域是否相同,若定义域不同,则不是同一个函数;若定义域相同,则再判断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忽视对定义域的判断,可能会导致判断错误.
3.答案 [2,+∞)
解析 由x2+x-6≥0得x≥2或x≤-3,设t=x2+x-6,则g(t)=(t≥0)在[0,+∞)上单调递增,t=x2+x-6在(-∞,-3]上单调递减,在[2,+∞)上单调递增,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
4.C 易得函数y=的定义域为{x|x≠-1且x≠4},设t=-x2+3x+4,x≠-1且x≠4,则t∈(-∞,0)∪,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t=-x2+3x+4(x≠-1且x≠4)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4,+∞).因为y=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函数y=,(4,+∞).故选C.
5.答案 (-∞,0],(1,+∞)
解析 由题意得g(x)=作出函数g(x)的图象如图所示,
故函数g(x)的递增区间为(-∞,0],(1,+∞).
6.答案
解析 由题意得,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
故解得0
易错警示 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解题时应注意分段点及分段点处的函数值.
7.解析 (1)f(x)在(0,+∞)上是增函数.
证明:任取x1,x2∈(0,+∞),且x1
则f(x1)-f(x2)=-,
易知x1-x2<0,1+x1>0,1+x2>0,
∴f(x1)-f(x2)<0,即f(x1)
∴f(x)在(0,+∞)上是增函数.
(2)由(1)知f(x)在[1,4]上为增函数,
∴函数f(x)在[1,4]上的最大值为f(4)=-,最小值为f(1)=-=
-1.
8.ACD 当a=0时,f(x)=,为反比例函数,A选项满足;
当a>0时, 易知f(x)=ax+为奇函数,且f(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D选项满足;
当a<0时,易知f(x)=ax+为奇函数,且函数y=ax与y=在(0,+∞)上均单调递减,故f(x)在(0,+∞)上单调递减,C选项满足.故选ACD.
易错警示 当参数的取值对函数的性质及图象有影响时,应注意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9.解析 (1)当a=-1时,不等式f(x)≥g(x)即为x|x+1|≥x2-1.
①当x≥-1时,不等式为x2+x≥x2-1,解得x≥-1,所以x≥-1;
②当x<-1时,不等式为-x2-x≥x2-1,解得-1≤x≤,无解.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1,+∞).
(2)因为x∈[0,4],且a>4,
所以f(x)=x(a-x)=-x2+ax,其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易知>2,
①当2<<4,即4
②当≥4,即a≥8时,F(a)=f(4)=4a-16.
综上,F(a)=
易错警示 求含参数的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小)值,关键是要对图象的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注意分类的标准.
思想方法练
1.C 5.C 8.C 10.C
1.C 由题图可知,当x=0或x=2时,f(x)=0,则f(x)·g(x)=0;当x=1时, g(x)=0,则f(x)·g(x)=0;当0
0,g(x)>0,f(x)·g(x)>0;当1
0,g(x)<0, f(x)·g(x)<0.故当x≥0时,f(x)·g(x)<0的解集为{x|1
∴f(x)·g(x)是奇函数,由奇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得当x<0时,f(x)·g(x)<0的解集为{x|-1
由函数的奇偶性和图象特征求不等式的解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2.答案 -1;(-∞,-1)
解析 因为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所以f(-x)=f(x),
当x>0时,-x<0,所以f(-x)=(-x)2-b(-x)=x2+bx,又f(x)=f(-x),
所以ax2-2x=x2+bx,所以a=1,b=-2,所以a+b=-1.
函数f(x)=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函数y=f(x)的最小值为f(-1)=f(1)=-1.
作出分段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得出函数的最小值,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要使得对于任意的x∈[-2,2],不等式f(x)>c恒成立,则c<-1,故实数c的取值范围为(-∞,-1).
3.解析 (1)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得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0,1),单调递增区间为
(-1,0),(1,+∞).
(2)结合图象可知f(x)在[-2,4]上的最小值为f(1)=f(-1)=-4,最大值为f(4)=5.
通过函数图象得出最值,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4.解析 (1)∵函数y=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
∴f(x)=-f(-x), f(0)=0.
当x>0时, f(x)=x2-2x+1,
当x<0时,-x>0,则f(x)=-f(-x)=-[(-x)2-2(-x)+1]=-x2-2x-1.
∴f(x)=
(2)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函数f(x)的解析式,画出函数f(x)的图象,数形结合写出方程f(x)=k(k为常数)的根的个数情况.
方程f(x)=k(k为常数)的根的个数即为函数y=f(x)与y=k的图象交点的个数.
由图象可得,当k≤-1或k≥1时,方程f(x)=k(k为常数)的根的个数为1;
当-1
当k=0时,方程f(x)=k(k为常数)的根的个数为3.
思想方法 在解决函数问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利用函数图象直观地研究函数的有关性质,可避免复杂的计算和推理.
5.C 因为函数g(x)=x2+m是(-∞,0)上的正函数,所以a
则g(a)=b,g(b)=a,即a2+m=b,b2+m=a,
两式相减得a2-b2=b-a,即b=-(a+1),
代入a2+m=b得a2+a+m+1=0,
因为a
所以a<-(a+1)<0,即解得-1
利用已知条件将问题转化为关于a的方程a2+a+m+1=0在区间内有实数解.
记h(a)=a2+a+m+1,则h(-1)>0,h<0,即
解得-1
6.答案
解析 当x∈[-1,0)时,f(x)≤|x|即+a≤-x,即-a≥x+,
分离参数,转化为求最值问题.
设g(x)=x+,x∈[-1,0),则由对勾函数的性质可得g(x)在x∈[-1,0)上单调递减,故g(x)max=g(-1)=-1+=-5,所以-a≥-5,解得a≤5.
当x∈[0,+∞)时, f(x)≤|x|即-x2+2x-a≤x,即a≥-x2+x=-,
分离参数,转化为求最值问题.
因为-,当且仅当x=时等号成立,所以a≥.
综上,a∈.
思想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自变量的范围进行转化;将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大(小)值问题等.
7.解析 (1)∵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f(0)=0,f(-x)=-f(x).
当x>0时,-x<0,则f(-x)=-x2-2x,
∴f(x)=-f(-x)=x2+2x,
又f(0)=0满足上式,∴f(x)=x2+2x(x≥0).
(2)不等式f(2m)+f(m-2)≤2-3m即为f(2m)+2m≤-f(m-2)+2-m=f(2-m)+2-m.
设g(x)=f(x)+x,则不等式可化为g(2m)≤g(2-m),
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f(x)在R上是增函数,又y=x在R上也为增函数,∴g(x)=f(x)+x在R上是增函数,
则由g(2m)≤g(2-m),得2m≤2-m,解得m≤,
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求解.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8.C 对变量进行赋值,通过解方程解决问题.
令x1=x2=0,则f(0)=f(0)+f(0)+1,解得f(0)=-1,
令x1=x,x2=-x,则f(x-x)=f(x)+f(-x)+1,即f(0)=f(x)+f(-x)+1,∴f(-x)+1=-[f(x)+1],即对任意的x∈R,有f(-x)+1=-[f(x)+1],∴函数f(x)+1是奇函数.故选C.
9.答案 x2+3x+1
解析 由2f(x)+3f(-x)=2x2-3x+5①,可得2f(-x)+3f(-(-x))=2(-x)2-3(-x)+5,即2f(-x)+3f(x)=2x2+3x+5②,联立①②,可得f(x)=x2+3x+1.
对变量进行赋值,构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得到问题的解.
思想方法 在函数中,利用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者的联系,通过解方程(组)等解决函数中的相关问题,是解决函数问题最基本的方法.
10.C 由于x-1的取值范围不同,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不同,故对x-1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
当x-1>0,即x>1时,不等式f(x-1)<可化为(x-1)2<,解得,则1
综上,满足f(x-1)<的x的取值范围为.
11.答案
解析 因为当x>t时,y=x+,为增函数,
所以当x≤t时,y=tx2+x+1也为增函数.
由于y=tx2+x+1(x≤t)中的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因此需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当t=0时,y=tx2+x+1=x+1,为增函数,但0+1=1>,不符合题意;
当t≠0时,函数y=tx2+x+1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有解得t≤-.
综上,t的取值范围为.
12.解析 (1)证明:当a=1时,f(x)=,
所以f=-f(x).
(2)f(x)=-1.
对a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当a=-1时,f(x)=-1,
所以函数f(x)在(1,+∞)上不具有单调性.
当a≠-1时, x1,x2∈(1,+∞),且x1
则f(x1)-f(x2)=
=
=.
由x1,x2∈(1,+∞),得x1+x2>0,>1,所以1-<0,
由x1
①当a>-1时,<0,即f(x1)
②当a<-1时,>0,即f(x1)>f(x2),所以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减.
综上,当a=-1时,函数f(x)在(1,+∞)上不具有单调性;
当a>-1时,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增;
当a<-1时,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减.
方法总结 在含参函数中,参数的取值不同,函数的图象、性质可能有不同的变化,解题时要依据题意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涉及分段函数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解题的影响.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
1.2 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1等式
2.2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
3.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3.3函数的应用(一)
3.4数学建模活动: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