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17: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mRNA是细胞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但其寿命较短,平均寿命为1 3mi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为4种核糖核苷酸
B.核仁中DNA控制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
C.mRNA分子较短,可经核孔向细胞质传递遗传信息
D.mRNA分子寿命的长短是调控生物性状的方式之一
2.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时,通过显微注射法将某种脂溶性小分子染料注入某一个细胞中,一段时间后,该细胞及其周围细胞均被染色。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染料分子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不同细胞
B.染料分子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不同细胞
C.染料分子借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在细胞间扩散
D.染料分子在细胞内形成囊泡,通过胞吐排出细胞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孔中的一些蛋白质进行磷酸化修饰,实现核膜的解体;进行去磷酸化修饰,实现核膜的重建。磷酸化是通过酶促反应将磷酸基团加在蛋白质上的过程,反之称为去磷酸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的解体和重建对染色体平均分布到两个子细胞中有重要作用
B.催化核膜和核孔中蛋白质磷酸化的酶的活性在分裂前期比较高
C.心肌细胞中核膜和核孔中的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较旺盛
D.可通过抑制核膜和核孔中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治疗癌症
4.下图是百合(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按分裂时期排列,正确的顺序是③⑥④②⑤①
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⑥所处的时期
C.③⑤时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相同,但核DNA量相差一倍
D.上述细胞中所蕴含的遗传信息均可进行大量表达
5.孟德尔通过对豌豆(二倍体)进行大量的杂交实验发现所选择的7对相对性状间都是自由组合的,如植株高度、子叶颜色、种子形状等。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需先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B.这7对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均能自由组合
C.豌豆体细胞中至少含7对染色体,配子至少含7条染色体
D.将豌豆的花粉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会表现出上述7种性状
6.鲤鱼的鳞片有4种类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F1中野生型鳞鱼和单列鳞鱼各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相互交配,F2表型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比例为6:3: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鳞片类型至少是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由于含某种显性基因的纯合子致死,导致F2出现上述现象
C.亲本和F1中野生型鳞鱼的基因型相同
D.将F2中的单列鳞鱼和散鳞鱼交配,有2/3单列鳞鱼的后代会出现4种鳞片类型
7.中华大蟾蜍(性别决定方式为ZW)的眼眶颜色由A基因控制,含2个A基因呈黑色、含1个A基因呈棕色、不含A基因呈黄色。用不同眼眶颜色的亲本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组合 亲本 F
组合1 黑色♂×黄色♀ ♂♀均为棕色
组合2 黄色♂×棕色♀ ♂棕色:♀黄色≈1:1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眼眶颜色的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种群中决定眼眶颜色的基因型共5种
C.组合1中的F1雌雄随机交配,F2♂♀中均是黑色:棕色:黄色≈1:2:1
D.组合2中的F1雌雄随机交配,F2♂♀中均是棕色:黄色≈1:1
8.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若细胞中含有正常线粒体和携带突变基因的线粒体时,只有当含突变基因的线粒体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如图为某家族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其他家族不含该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B.该遗传病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C.Ⅱ-5细胞内不含有携带突变基因的线粒体
D.若Ⅱ-3与正常女性结婚,无法预测子女的患病概率
9.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同时有多种不同的空间构型,不同构型间可相互转化,主要类型如下表所示:
空间构型 B型DNA A型DNA Z型DNA
双螺旋直径 2.37nm 2.55nm 1.84nm
常见环境 主要存在形式 RNA-DNA杂交时 富含GC的区域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获取的每种构型DNA片段均具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2个游离的羟基
B.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各型DNA的基本骨架
C.A型DNA的直径大,可为RNA聚合酶提供空间,便于基因的转录
D.若Z型DNA过度形成,紧凑的结构可能会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
10.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及其表达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同
B.RNA聚合酶催化mRNA合成时,有新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细胞中核转录出的RNA均可作为模板合成相关的蛋白质
D.在翻译时,mRNA中蕴含的所有遗传信息都流向了多肽销
11.不同的抗生素常通过作用于微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不同环节从而发挥抗菌作用,不同抗生素的主要机理如下:
甲硝唑:与DNA结合并破坏其结构,如引起DNA链断裂。
利福平:与RNA聚合酶的β亚基结合,抑制其发挥功能。
四环素:阻止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核糖体中。
克拉霉素:与核糖体结合,阻断肽链的延伸通道。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硝唑仅通过影响①过程而发挥抑菌作用
B.利福平主要通过影响④过程而发挥抑菌作用
C.四环素主要通过影响②过程而发挥抑菌作用
D.克拉霉素主要通过影响③过程而发挥抑菌作用
12.p53基因编码的p53蛋白可发挥以下作用:当DNA损伤时,p53蛋白被激活,暂停细胞分裂,阻止受损伤的DNA进行复制,并启动DNA修复;若DNA无法修复,p53蛋白会诱导细胞死亡。若p53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异常p53蛋白会与正常p53蛋白结合,使正常p53蛋白失去活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功能角度考虑,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B.从显隐性角度考虑,p53基因是隐性基因
C.正常p53蛋白发挥作用时,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多
D.若DNA无法修复,p53蛋白诱导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13.某夫妇不幸生育有一个15-三体患儿,患儿具有智力障碍、生长迟缓、面部特征异常等表现。为确定患儿的发病原因,医生对夫妇、患儿15号染色体上特有的核苷酸序列(STR)进行电泳诊断,结果如图所示(电泳条带代表不同大小的DNA片段)。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患儿额外的15号染色体来源于其父亲
B.患儿是因亲本初级性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异常导致
C.因染色体异常,该患者将来不可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D.若妻子再次怀孕,进行遗传咨询,可降低15-三体的发病率
14.在玉米((2n=20))杂交中,若以Stock6诱导系为父本,花粉授粉后可诱导母本卵细胞未经正常受精直接发育成胚(卵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但精子未参与受精卵的形成),并发育成完整植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母本卵细胞未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的过程体现了卵细胞的全能性
B.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后的个体的隐性性状易显现
C.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后的个体可直接用于品种选育
D.将植株(未经受精形成)长期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比例将不断上升
15.鸭类在水后,常用喙梳理并涂抹脂肪于羽毛,这样羽毛平伏并增添了光泽。在求偶时,不同类的雄鸭往往是通过梳理羽毛的动作释放求偶信号,从而吸引雌性、结成配偶。例如,翘鼻麻鸭用力地梳理翼上的羽干;绿头鸭举翅露出鲜明的羽毛,然后用喙梳理;绿翅鸭是对翅翼上的绿色部分稍作整理;鸳鸯只是象征地用喙碰触翅翼上一根特别大的橙色长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求偶时鲜艳、整洁的羽毛可作为特殊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求偶时的梳理羽毛行为已经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鸭类繁殖已经失去了意义
C.上述求偶行为都有它的特殊形式,但进化方向是一致的,进化程度最高的是翘鼻麻鸭
D.上述4种鸭类的雌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最终实现了协同进化
16.中国科学院对131种水稻的阿拉伯半乳糖蛋白基因上游的ACT1启动子序列的DNA甲基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低中纬度品种含高甲基化ACT1、高纬度品种含低甲基化ACT1。对高甲基化个体进行多代连续冷胁迫筛选,获得了低甲基化ACT1的耐寒性显著增强的株系,且该性状能在常温条件下稳定遗传至少五代。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CT1启动子序列的高甲基化会抑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基因的表达,并导致该蛋白质结构改变
B.ACT1作为耐冷调控因子,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敲除和过表达可分别导致耐冷性提升和降低
C.连续冷胁迫环境引起的甲基化修饰变化,改变了ACT1启动子的DNA碱基序列
D.连续冷胁迫诱导的变异可不依赖持续胁迫而稳定遗传,这可能为获得性遗传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
二、解答题
17.某教师带领同学利用从新鲜菠菜中提取得到的叶绿体进行了希尔实验,简单、快速地探究了光照强度、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关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菠菜叶和提取液在研钵中研磨,再将研磨的匀浆进行 处理,从而分离获得叶绿体;为保持叶绿体的活性,所用的提取液应满足的条件是 (答出2点)。
(2)向抽去空气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2,6-D(一种可接受氢的氧化剂,氧化态为蓝紫色,被还原后为无色),在光照下有气泡形成,并且溶液变为无色。气泡来源于 (填生理过程),加入的2,6-D可与该过程产生的 (填物质)结合,从而促进希尔反应的进行。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气泡释放速率 。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指导该品种菠菜种植在 环境条件下,既能保障最大光合速率,又不浪费资源。
(4)本实验测得的光合速率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 。
18.瘦素是调控体重的关键激素,当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时,瘦素基因表达增强,编码的瘦素蛋白水平升高;瘦素向下丘脑传递体内脂肪储存量的信号,抑制食欲并增加能量消耗,从而维持体重稳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分析、填写不同类型细胞中的DNA和RNA。
细胞类型 瘦素基因 瘦素mRNA 核糖体蛋白基因 核糖体蛋白mRNA
脂肪细胞 + + ① ②
下丘脑细胞 ③ ④ + +
注:“+”表示含该分子,若不含有该分子,用“-”表示。
(2)DNA有义链的5'位于其 (填“左侧”或“右侧”),mRNA的转录方向是 (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瘦素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 。
(3)每天喝一瓶(500mL)饮料,当天所摄入的糖量就已超标,长此以往,会引起肥胖等疾病的发生。综上所述,性状(如肥胖)是 作用的结果。
19.生活在南美大陆的绿鬣蜥的脚趾以分离为主(由W基因控制),联趾(趾间有蹼,由w基因控制)类型非常少见。一部分个体由南美大陆迁入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后逐渐进化出海鬣蜥。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之前,学术界将海鬣蜥和绿鬣蜥混淆为同一物种,这主要是缺少最直接、最重要的进化证据—— ;研究鬣蜥的颜色、呼吸方式、盐排泄方式等也能为进化提供 (填“比较解剖学”“胚胎学”或“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某海岛上全部海鬣蜥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该种群的 。由于海岛上食物短缺,联趾型个体的存活率比分趾个体高25% 30%,造成个体数量多,可能的原因是 。海鬣蜥与斐济鬣蜥的祖先来源不同,但两者均进化出适应水生环境的联趾性状,这说明适应在自然界普遍存在,鬣蜥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 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3)对某海岛上全部海鬣蜥的W和w基因通过PCR、电泳技术进行调查,数据如下图所示,W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填百分数)。
(4)近年来观察到,分趾个体偏好在陆地交配,联趾个体偏好在潮间带交配,交配的偏好导致不同表型个体间交配成功率明显下降。这说明分趾与联趾型蜥蜴正逐渐形成 ,这是否意味着分趾与联趾型蜥蜴已经进化为不同物种呢?请说出理由: 。
20.蜂螨是蜜蜂的主要寄生虫之一,部分蜜蜂具有清理蜂螨的行为(主动梳理身体、啃咬蜂螨),从而减少个体携带的蜂螨数量,降低螨害传播风险。部分蜜蜂具有咬破被蜂螨寄生的蛹房,并将被寄生的蛹拖出蜂巢的行为,避免蜂螨在蛹房内大量繁殖。有科学家将不会清理蜂螨、不会咬破蛹房的雌蜂与会清理蜂螨、会咬破蛹房拖出病蛹的雄蜂杂交,F1均为不会清理蜂螨、不会咬破蛹房的类型;将F1雌蜂继续与会清理蜂螨、会咬破蛹房拖出病蛹的雄蜂杂交,F2雌雄均存在不会清理蜂螨、不会咬破蛹房,会清理蜂螨、会咬破蛹房拖出病蛹,不会清理蜂螨、会咬破蛹房拖出病蛹,会清理蜂螨、不会咬破蛹房4种类型个体(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雄蜂的体细胞有16条染色体,蜂王和工蜂的体细胞有32条染色体,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 决定。为建立蜜蜂基因组数据库,需对 条染色体的DNA测序。
(2)下图为雄蜂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大致流程图(仅绘出部分染色体),从染色体行为角度分析,在减数分裂Ⅰ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最大区别是 ;在雄蜂减数分裂Ⅰ时,形成的四分体数目是 。
(3)在是否清理蜂螨和咬破蛹房的行为中,显性性状分别为 。
(4)预判断清理蜂螨和咬破蛹房这两对相对性状间是否互不干扰,最简单的方法是 。若现象为 说明两对相对性状间互不干扰。
21.黑腹果蝇的羽化具有明显的节律性,由period基因控制,科学家利用甲磺酸乙酯对野生型进行处理,最终获得了period基因的不同突变类型,即节律缩短型、节律延长型、节律混乱型3个纯合品系。将4个品系果蝇之间相互交配,后代表型如下表所示:
亲本类型 F1的节律周期时长统计(h)
野生型×野生型 24.4±0.5
无节律×无节律 无节律
短周期×短周期 19.5±0.4
长周期×长周期 28.6±0.5
无节律×野生型 25.2±0.4
短周期×野生型 21.9±0.4
长周期×野生型 25.6±0.5
短周期×无节律 19.5±0.4
长周期×无节律 30.6±1.3
短周期×长周期 22.9±0.4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磺酸乙酯使period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突变是指 ,而引起period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获得的period基因的不同突变类型,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
(2)研究发现,节律混乱型是由于period基因某位点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翻译出的肽链变短。据此推测,与正常基因转录出的mRNA相比,该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3)据表格分析,各种节律类型的显隐关系为 。
(4)在后续研究中,又新发现一长周期品系M。将该长周期品系M分别与野生型和之前诱变获得的长周期品系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F2中长周期和野生型分别为124和377、211和273。由此推测长周期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该长周期和之前诱变获得的长周期的基因间属于 基因,在F2的211只长周期个体中约有1/7长周期现象非常明显,这类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相关基因用A/a、B/b、C/c 表示)。
山西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D D C C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B D A D
17.(1) (差速)离心 pH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渗透压与细胞内的相同
(2) 水的光解 H+(和电子) 快
(3)30℃和200001x左右
(4) 高于 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
18.(1) + + + -
(2) 左侧 由左向右 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 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
(3)基因和环境(共同)
19.(1) 化石 比较解剖学
(2) 基因库 联趾型个体趾间有璞,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 环境的定向选择
(3)30.5%
(4) (行为)隔离 不意味,因为两者之间未形成生殖隔离(或意味,因为两者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或不意味,因为不确定两者间的杂交后代是否可育)
20.(1) 染色体(组)数目 16
(2) 精子形成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 0
(3)不清理蜂螨和不咬破蛹房
(4) 将(F1)不清理蜂螨、不咬破蛹房的雌蜂与会清理蜂、会咬破蛹房拖出病蛹的雄蜂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 子代有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
21.(1) DNA分子(或period基因)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不定向性
(2)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3)短周期>野生型>长周期>无节律
(4) 2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aab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