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角形
13.1 三角形的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3.学会三角形的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的分类.
【预习导学】
阅读教材P2—3,完成练习.
【自学反馈】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同一条直线上__的三条线段首尾__顺次相接__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__边__,点A,B,C是三角形的顶点__,∠A,∠B,∠C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__内角__,简称三角形的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__△ABC__”,读作“三角形ABC__”.
二、三角形的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相等__的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相等__的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作
__腰__,另一边叫作__底边__,两腰的夹角叫作__顶角__,腰和底边的夹角叫作__底角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不相等__的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合作探究】
活动1 自主学习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
如图,由不在__同一条直线上__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2.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边:组成三角形的__线段__叫作三角形的边;
(2)角:相邻两边所组成的__角__叫作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3)顶点:相邻两边的__公共端点__叫作三角形的顶点.
3.三角形的表示:
如图,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__△ABC__”,读作“三角形ABC”.
【归纳总结】1.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的字母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字母的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ACB,△BAC,△BCA,△CAB,△CBA为同一个三角形.
2.角的两边为__射线__,三角形的三条边为__线段__.
3.由于在三角形内一个角对着一条边,那么这条边就叫这个角的对边,同理,这个角也叫作这个边的对角.如图,∠A的对边是BC(经常也用a表示),∠B的对边是AC(经常也用b表示),∠C的对边为AB(经常也用c表示);AB的对角为∠C,AC的对角为∠B,BC的对角为∠A.
活动2 跟踪训练
1.小强用三根木棒组成下列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是( C )
2.找一找,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们写下来.
解:图中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DEC,△BEC,△ABC,△DBC.
活动3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
三角形
【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__相等__的等腰三角形.
活动4 跟踪训练
如图,在△ABC中,AB=BC=CA,点O在△ABC内,OA=OB=OC,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解:等腰三角形有△OAB,
△OBC,△OAC,△ABC;
等边三角形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