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训练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为100分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CH4、CH3OH
等)燃烧产物(CO2、H2O等)
燃料(CH4、CH3OH等),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的①②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
)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2.发热量高、污染少的理想的气体燃料是(
)
A.甲烷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乙炔(C2H2)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燃烧总是生成二氧化碳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最重要的矿物燃料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4.自1999年初,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强制各用煤单位应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5.据测定,某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气体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6.以下关于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氢气燃烧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C.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有放热多、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D.大量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7.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途径是(
)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改进焦炭和水反应制取水煤气的方法
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D.使炽热的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8.某老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一瓶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用该瓶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如果该老师的操作没有问题,则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
B.所用铁丝太粗
C.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薄层细砂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9.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图所示,钻木头之所以能够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
10.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
A.O2不够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
D.达不到着火点
12.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扑灭森林火灾,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3.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14.下列有关报道中,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疏通煤气管道时,充入氮气引起火灾并发生爆炸
B.霉雨季节,一内部被虫蛀空的老树突然起火、烧毁
C.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衣物
D.拉亮电灯,寻找煤气漏气处而引发火灾,并引起爆炸
15.常见的下列燃料中,热值最高的是(
)
A.原煤
B.天然气
C.煤气
D.液化气
1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其中,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7.“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如煤、石油等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18.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19.据某晚报报道,某大城市的交通主干道的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烧煤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几十万辆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化工厂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D.不断降雨造成的
20.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炭燃烧
B.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
D.汽车尾气
二、我会填答
21.石油资源紧张曾是制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发展轿车事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据2001年5月23日的《扬子晚报》报道,中国宣布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⑴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⑵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若乙醇燃烧产物CO、CO2、H2O的总质量是27.6g,其中H2O占10.8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为
g,产物中CO为
g。
⑶海底有大量的甲烷水合物。等质量的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产生温室气体CO2较多的是
。
22.某次考试命题留下很多稿纸,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销毁。销毁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由2~3人将它们烧掉。为了快速、充分地烧掉这些稿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其原理(理由)是什么 简述用燃烧的方法销毁保密资料的优缺点。
2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
24.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精灯火焰可达到的最高温度约500℃,试判断下列两个实验中的现象(先燃烧,后燃烧、不燃烧)并将结论填在各有关物质后的横线上:
25.工业发展消耗了大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石燃料,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上升趋势,加剧了
效应而使气温升高。为了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举一例)
。
26.有两则新闻引起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①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造成重大伤亡。②2003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江苏将用到质优价廉的天然气。
(1)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
。
(2)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化学物质可以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于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
。
27.
化石燃料是指
、
、
。
(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是
(
)
A.石油是混合物,炼制后能得到多种产品
B.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
C.石油在我国分布均匀,且十分丰富
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2)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的有毒气体是
(
)
A.SO2
B.CO
C.CO和CO2
D.SO2和CO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感谢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告诉我怎样建造绿色家园。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量使用清洁能源(甲烷、乙醇……)代替煤作燃料;请写出①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一种清洁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是当今全球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的设想。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 若认为能,理由是
。
②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广泛应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要求答出其中二点)
,
。
(5)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右图)。
①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
②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人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
③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如有人建议增高废气排放的烟囱,以此来降低地面附近的二氧化硫含量,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可取吗 为什么
。
若要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可将其通入
溶液。
④燃料的燃烧等其它途径会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请写出下列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请再结合生活实际再举一例,并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a.石灰窑生产生石灰:
;
b.煤炭燃烧:
;
c.液化石油气(以C3H8为例)的燃烧:
;
d.
。
⑤为了减少含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的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为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三、我会算
28.有一种金属样品,可能由镁和锌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或两种组成。现取一定质量的该金属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镁在金属样品中的质量分数(x)与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y)为右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金属样品由纯镁组成,生成的氢气为_________
g。
(2)若该金属样品由纯锌组成,生成的氢气为_________
g。
(3)若该金属样品由等质量的镁和锌组成,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用带有b1、b2的代数式表示)
(4)现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组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其中碳酸钙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x)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y)仍为上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若碳酸钙和碳酸钠质量相等,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用带有b1、b2的代数式表示)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训练卷
一、1.D
2.B
3.B
4.A
5.C
6.B
7.C
8.C
9.B
10.D
11.B
12.C
13.C
14.A
15.D
16.D
17.B
18.A
19.B
20.C
二、21.⑴C2H 5OH+3O22CO2+3H2O
⑵9.2g
1.4g
⑶甲烷
22.
在燃烧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用棍类物品挑动燃烧的纸堆(或将稿纸分散摊开同时燃烧,或边烧边添加)。其原理是:给稿纸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或使燃烧过程不缺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等;缺点是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23.
可燃物
与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24.⑴白磷先燃烧,红磷后燃烧
⑵白磷先燃烧,红磷不燃烧
25.温室
加强植树造林(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6.
⑴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有明火。⑵CH4+2O2CO2+2H2O
⑶如:塑料袋。有利的方面是方便人们装物品,不利的是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7.、天然气
石油和煤
⑴A
⑵D
⑶①CH4+2O2CO2+2H2O
②2H2+O22H2O
⑷①能,因为可用太阳能将水分解产生氢气,氢气燃烧又生成水。②来源广泛;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⑸①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②C+H2OCO+H2
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是否泄漏。③不可取,因为增高废气排放的烟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空气的污染物;氢氧化钠。④a.CaCO3CaO+CO2↑
b.C+O2CO2
c.C3H8+5O23CO2+4H2O
d.天然气的燃烧:CH4+2O2CO2+2H2O
⑤ac
三、28.
⑴b2
⑵b1
⑶
⑷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能力提升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为100分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发生的反应中,不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是(
)
A.白磷自燃
B.塑料老化
C.火药爆炸
D.夏天煤堆自燃
2.酒精洒在桌面着火后,用湿抹布盖灭的原因是(
)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降低酒精着火点
D.既降温又隔绝空气
3.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
4.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1年6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2日,某酒楼因液化石油气泄露而引起爆燃,造成了10余人受伤。同学们必须高度重视用气安全.当你发现厨房中的煤气灶漏气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用明火检查
B.打开抽油烟机
C.关闭阀门,开窗通气
D.逃跑
5.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C.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D.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6.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高速行驶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中:①蔗糖
②酒精
③烟花鞭炮
④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为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存放易燃、易爆物的仓库,严禁穿化纤衣物入内
B.防止易燃品着火后发生爆炸,贮存与运输时一定不可密封
C.工厂擦机器的油抹布,不可长期堆放,要及时清理
D.煤气泄漏,切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而应打开门窗通风
8.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工作的是(
)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阻止石油喷发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9.一次性鉴别出氢气、二氧化碳、空气、氧气四瓶气体,下列中最好的方法是(
)
A.插入燃着的木条
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馏水
10.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C.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D.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1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却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是因为植物具有(
)
A.呼吸作用
B.输导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3.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是
(
)
A.汽车加油站因有明火引起了爆炸
B.液化石油气罐应漏气燃烧导致爆炸
C.自行车胎在高温季节引起了车胎爆炸
D.定向爆破时发生的爆炸
14.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沸点/℃
-88.6
-42.2
-0.5
36.1
69.2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
)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乙烷
D.戊烷和己烷
15.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甲烷)爆炸事故,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A.通风并严禁烟火
B.进矿井前先用明火检查是否有甲烷
C.戴防毒面具
D.用大量水吸收甲烷
16.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如煤、石油为一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一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水煤气是二级能源
二、我会填答(共27分)
17.(6分)把几小块木炭放在球形管中,按右图所示连接装置。
打开玻璃活塞,氧气进入球形管,发现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炭不燃烧,关掉氧气,给球形管内木炭加热.木炭同样不燃烧,此时打开玻璃活塞,氧气立即进入球形管,则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①
;②
。
18.
(6分)面粉工厂的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右图,在无盖小塑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简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19.
(6分)氢气是一种热值高的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⑴写出在加热条件下,H2与二氧化锗(CeO2)反应制备金属锗的化学方程式:
。
(2)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备氢气是各国正努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的课题。日本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nm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3分)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使用燃气(提示: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H2、CH4、CO;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警器的位置应该是
(填
“上面”、“下面”)原因是
21.(6分)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探明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从人类目前利用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估算,石油和天然气不过几十年,煤不过几百年就会消耗殆尽。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潮汐能等)已显得十分迫切。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下列(1)~(6)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
(1)电解法:2H2O
2H2↑+O2↑
(2)甲烷转化法:CH4+H2OCO+3H2
(3)水煤气法:C+H2O
CO+H2
(4)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C+2H2
(5)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2O2H2+O2
(6)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如果将来人类广泛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那么上述6种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且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是哪几种 并逐条说明理由。
三、我会实验设计(共20分)
22.
(10分)为了确定C
( http: / / www.21cnjy.com )H4、H2和CO(简称试验气)三种可燃性气体,可分别让他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A、B两个洗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A中的液体是
,装置B中的液体是
。
⑵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则试验气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是
,B瓶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
⑷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
,若B的质量增加2.2g,则A的质量增加
g。
23.(10分)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用镊子夹取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到酒精棉花球燃烧,蘸有水的棉花球不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实验二:在平滑的实验桌上点燃两支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蜡烛,再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尽可能使玻璃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到罩有烧杯的小蜡烛很快熄灭,而另一支则依然正常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实验三: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发现木条首先燃烧,煤则较难点燃,你知道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所必须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的条件是
和
;用嘴吹熄蜡烛火焰是因为
,用酒精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道理是
。
四、我会分析判断(共5分)
24.
(5分)将16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给定O2的质量/g
10
15
16
20
24
32
生成SO2的质量/g
20
30
32
32
48
32
⑴观察、分析表中数据,有明显误差的是哪一组?
。
⑵分析正确数据,由此可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二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能力提升卷
一、1.C
2.D
3.C
4.C
5.A
6.C
7.B
8.A
9.A
10.A
11.C
12.D
13.C
14.D
15.A
16.D
二、17.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写化学方程式:C+O2CO2
(CO2+Ca(OH)2CaCO3↓+H2O)
②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空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18.
⑴使面粉充满金属筒;⑵①②;⑶严禁烟火
19.⑴GeO2+2H2Ge+2H2O
⑵催化作用;2H2O2H2↑+O2↑
20.管道煤气或液化气
若管道煤气则报警器安装在上面;若液化气则安装在下面
因为管道煤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液化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1.
方法⑴
有朝一日大力发展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站和核电站等,电力供应十分充裕时是可行的
方法⑸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廉价能源
方法⑹
催化剂能大大加快水的分解速度
三、22.
⑴浓H2SO4,NaOH或Ca(OH)2;⑵H2
2H2+O22H2O
⑶CO,2NaOH+CO2
=
Na2CO3+H2O
或Ca(OH)2+CO2
=
CaCO3↓+H2O
⑷CH4,1.8
23.实验一:探究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的关系;只有可燃物才能燃烧。实验二:探究燃烧与氧气的关系;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实验三:探究燃烧与温度的关系;不同的可燃物,其燃烧所需的温度不同。
需有充足的氧气
一定的温度
口气所形成的风带走了烛焰周围的热量,使烛焰周围的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烛焰熄灭
隔绝空气,酒精灯火焰熄灭
四、24.
⑴5
⑵①硫与氧气只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1:1的质量比进行反应;②若氧气不足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按氧气的量计算;若硫不足时,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按硫的量计算;③生成物不是反应物的简单加和
①燃烧
②太阳能或生物能
(g)
通电
1000℃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