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质量 分层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质量 分层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6 17: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质量
质量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50 g的是 (  )
A.一支铅笔 B.一枚鸡蛋
C.一个苹果 D.一张课桌
2.(2024广东中考)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  )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不变
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
3.给下列各物体的质量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
(2)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    。
(3)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103     。
(4)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    。
4.一只红隐蜂鸟的质量约为2 g=    kg。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 t=    kg。
质量的测量
5.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测量粉状物体的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6.小华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将物体放入天平左盘里,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她应该 (  )
A.把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把游码向右移动一些
7.(2024龙东地区中考)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g。
   
甲       乙
1.(五育文化)如图是为了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 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 (  )
A.一支铅笔
B.一本物理教科书
C.一个篮球
D.一名中学生
2.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
A.压扁变形后的橡皮泥
B.带回地球的月岩样本
C.钢水被浇铸成钢锭
D.书写中变短的粉笔
3.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砝码有磨损,则测量值会偏大
B.若左盘放物体,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差
C.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不可以通过向右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D.天平从物理实验室移动到教室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着100 g和20 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在位置读数为4 g,则物体的质量为 (  )
A.126 g B.122 g C.118 g D.116 g
5.用天平称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  )
A.先称出100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1个大头针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1个大头针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把1个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6.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
(1)他在操作中的错误:①          ;②              。
(2)小明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过程中未调节平衡螺母)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天平左盘所放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g。
(3)测量完毕后小明发现50 g砝码缺了一个角,分析可知上述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7.(2025沈阳期末)小明用天平测量牛奶的质量。
      
甲           乙
(1)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不断摆动,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2)调好天平后,他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然后将牛奶倒入烧杯后进行调节,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摆动的幅度仍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    g。
(3)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他使用的50 g砝码上沾有油污,则测得的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8.(科学思维)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0~200 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 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 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砝码盒中有100 g一个、50 g一个、20 g两个、10 g一个、5 g一个)
(  )
A.100 g↓、20 g↓、20 g↓、5 g↓
B.50 g↓、100 g↓、50 g↑、20 g↓、20 g↓、5 g↓
C.100 g↓、50 g↓↑、20 g↓、20 g↓、5 g↓
D.100 g↓、50 g↓↑、20 g↓、20 g↓、10 g↓↑、5 g↓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C 解析:A.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5 g,故A不符合题意;B.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250 g,故C符合题意;D.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10 kg,即10 000 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月壤样品从月球到地球,位置发生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3.(1)kg (2)t (3)g (4) mg
4.2×10-3 1.2×105
5.B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A错误;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故B正确;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质量,故C错误;测量粉状物体的质量时,不能将其直接放在天平盘上,故D错误。故选B。
6.D 解析:在称量时,天平不平衡,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应该通过增、减砝码或者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一点,说明还是左盘略重,则应把游码向右移动一些,使得天平平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7.右 26.4 解析: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因此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质量之和为物体的质量,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游码所对应的示数为1.4 g,砝码总质量为25 g,则物体的质量是25 g+1.4 g=26.4 g。
能力提升
1.D 解析:A.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5 g,与68 kg相差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00 g,与68 kg相差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50 g,与68 kg相差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 kg,最接近68 kg,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D 解析:A.压扁变形后的橡皮泥,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带回地球的月岩样本,位置发生了变化,质量没有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钢水被浇铸成钢锭,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书写中变短的粉笔,粉笔质量减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B 解析:A.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不可以通过向右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 解析:用天平称量时,无论放置情况如何,一定是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质量;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即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所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质量,则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质量,所以物体的质量为m=100 g+20 g-4 g=116 g,故D正确。故选D。
5.A 解析:依据分析可知,先称出100个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100,可以算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故A正确;用天平测质量,是分辨不出杯子的质量与杯子加一个大头针质量的差别的,故B不正确;一个大头针质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C、D不正确。故选A。
6.(1)①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②在测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2)68.6 (3)偏大
7.(1)左
(2)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123.4
(3)偏小
解析:(1)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更大,表明右边更重一些,此时,小明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测量过程中,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更大,表明右边更重一些,即砝码的总质量略大于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这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读数为3.4 g,故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为m总=100 g+50 g+3.4 g=153.4 g,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m牛奶=m总-m杯=153.4 g-30 g=123.4 g。(3)若砝码上沾有油污,砝码的质量会偏大,则测得的质量偏小。
8.C 解析:因为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根据四个选项可知,50 g放下又拿起,说明物体质量小于150 g,因为20 g+20 g+10 g=50 g,则放下两个20 g之后,就无需再放下10 g来试了,因此10 g不需加,直接试5 g,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