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总结提升
一、温度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单位是 ,符号是 。
2.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使用时要看清温度计的 和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 和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3.体温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在使用前要把水银柱甩下去。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作熔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作凝固。
2.熔化和凝固特点:物质熔化时 热,凝固时 热。
3.固体分类:分为 和 , 是它们的区别。
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 时的温度为熔点; 形成晶体时的温度为凝固点。
5.晶体熔化的条件: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 ,并继续 。
6.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对比
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作汽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作液化。
2.汽化和液化特点:物质汽化时 热,液化时 热。
3.汽化的两种形式: 和 。沸腾是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 下都能进行的,只发生在 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 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 ,同一液体的沸点还与 有关。
5.液化的两种方式: 和 。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叫作升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叫作凝华。
2.升华和凝华特点:升华过程要 热,凝华过程要 热。
3.水循环
(图3.1—2) 命题点:温度计的使用 1.如图为简易的自制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若想温度变化得更明显,应尽量选择 (选填“较粗”或“较细”)的管子。
(图3.3—1) 命题点: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吸放热判断 2.如图,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塑料袋胀大,这是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看到塑料袋变瘪了,这是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 。
(图3.3—4) 命题点:沸点 3.小明做“纸锅烧水”实验时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没有烧着,他通过翻阅资料知道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 。
(图3.3—10) 命题点: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吸放热判断 4.如图所示是一种简易冰箱,里面放的剩饭、剩菜不容易变质,是因为盆中的水 ,带走了剩饭、剩菜里的热量。
(图3.4—2) 命题点:物态变化的辨识 5.冬天的早上,室 (选填“内”或“外”)的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图3.4-6、3.4-7) 命题点:物态变化的辨识 6.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是因为盐使冰的熔点 (选填“高于”或“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底部生成的白霜是 现象。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装置
2.实验主要器材及作用
(1)固体:选用固体小颗粒进行实验,目的是 ,且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与固体小颗粒充分接触。
(2)温度计:用来测量被加热物质的 。
(3)陶土网:使烧杯底部 。
(4)搅拌器:用来搅拌被加热的物质,使物质受热均匀。
3.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器材的组装顺序: 。
(2)实验中须用酒精灯的 加热。
(3)试管在水中的位置:使被加热物质浸没在水中,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的 。
(4)实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加热物质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 。
(5)采用“水浴法”加热:使物质 ,且升温缓慢便于 。“水浴法”的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 ℃。
4.实验结论
(1)晶体(如海波)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温度 。
(2)非晶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先变软,后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且随着不断加热,温度 。
5.评估与交流
(1)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
(2)海波熔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一样,是因为物质的状态不同。
(3)做冰的熔化实验时,如果不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温水即可。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
2.实验主要器材及作用
(1)温度计:作用是测量 。
(2)硬纸板: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硬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使
。
(3)陶土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3.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器材的组装顺序: 。
(2)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玻璃泡要
在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 。
(3)实验时,烧杯中的水要适量,水太多,加热时间太长且沸腾时可能会外溅;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会露出水面,导致测温不准。
4.实验结论
(1)水沸腾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 ;②继续 。
(2)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①继续 ;②温度 。
(3)气泡的特点:沸腾前气泡较少,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的体积 ;沸腾后出现大量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的体积 。
5.评估与交流
(1)沸点低于100 ℃的原因:当地气压 标准大气压。
(2)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水的质量 或水的初温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水的质量或 水的初温等。
(3)撤去酒精灯,水没有立刻停止沸腾的原因:陶土网的温度 ,水还会继续吸热。
温度和温度计
1.(2024泰安中考改编)小文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某时刻测量物质的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示数为 ℃。
物态变化辨析
2.(2024镇江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铁网凝霜 B.雾的形成 C.冰雪消融 D.河面结冰
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3.(2025石家庄期中)观察厨房里的物态变化,过端午节时,很多人家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发现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冬天天气寒冷,小曼喜欢吃火锅,小曼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白气”,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冬至时,许多家庭会包饺子,饺子放入沸腾的水中,煮饺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物态变化相关实验
4.(2024绥化中考)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关于甲装置中硬纸片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
A.减少热损失
B.增加热损失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2)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图像,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3)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5.(2024福建中考)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甲 乙
(1)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
(2)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水的沸点是 ℃。
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
(3)对比图乙中两条图线可知,选用 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一、1.摄氏度 ℃
2.热胀冷缩 测量范围 分度值 容器底
容器壁 稳定 相平
3.35~42 ℃ 0.1 ℃
二、1.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2.吸 放 3.晶体 非晶体 有无熔点
4.熔化 液体凝固 5.熔点 吸热
三、1.液态 气态 气态 液态
2.吸 放
3.蒸发 沸腾 内部 表面 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4.沸腾 不同 气压
5.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四、1.固态 气态 气态 固态
2.吸 放
教材图片专练
1.热胀冷缩 较细
2.汽化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液体汽化后体积变大 液化 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
3.沸点 4.汽化吸热
5.内 凝华 6.低于 凝华
教材实验突破
实验1
2.(1)使固体受热均匀 (2)温度
(3)受热均匀
3.(1)自下而上 (2)外焰
(3)侧壁和底部 (4)试管侧壁和底部
(5)受热均匀 记录温度
4.(1)保持不变 (2)一直升高
5.(1)寻找普遍规律
实验2
2.(1)水的温度 (2)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3.(1)自下而上 (2)浸没 侧壁和底部
4.(1)①沸点 ②吸热
(2)①吸热 ②保持不变 (3)变小 变大
5.(1)低于 (2)太大 太低 减少 提高
(3)高于水的沸点
高频考点过关
1.43
2.C 解析:A.铁网凝霜,这里的“霜”是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铁网上,故A不符合题意;B.雾的形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这里的“消融”指的是冰雪(固态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变为液态的水的过程,即熔化过程,故C符合题意;D.河面结冰,这是水在低温条件下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凝华 液化 不变 解析: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发现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火锅沸腾时会冒“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1)B (2)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陶土网、铁圈、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解析:(1)甲装置中的硬纸片,可固定温度计,能减少热量散失,又可避免过多的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到冷的温度计液化成水雾,干扰读数,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2)由图乙可知,水的温度达到98 ℃后,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已经沸腾,而在整个过程中,酒精灯一直在加热,所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陶土网、铁圈、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5.(1)秒表 (2)保持不变 98 低于
(3)盐水
解析:(1)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实验中需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所以要用秒表记录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故实验需要的另一个测量仪器是秒表。(2)该实验用加热的时间表示吸收的热量。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为98 ℃保持不变,故水的沸点是98 ℃。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此时水的沸点98 ℃小于100 ℃,故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分析图乙中图线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盐水的沸点高于水的,且升温较快,故选用盐水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