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2.有英国学者认为“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该评论( )
A.强调了中英之间的平等互利 B.体现了英国推动自由贸易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D.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3.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 )
A.英国要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B.清政府政治腐败
C.中国落后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D.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4.有学生查询学习资料时找到一个示意图(见下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处于贸易出超地位 B.丝绸贸易占主导地位
C.中英贸易长期繁荣发展 D.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5.“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来源:求是网,2020年02月24日)打开该材料中“大门”的事件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D.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6.“《海国图志》的划时代意义,在于给中国人以近代世界概念。”该书对中国的贡献主要是( )
A.推动思想启蒙 B.废除科举制度 C.结束君主专制 D.实现工业革命
7.对如下史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B.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C.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8.如下表是某博物馆中主题为“历史印痕”的雕塑。该雕塑反映的是( )
雕塑中巨型的正方体,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1840-1842年英国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发动侵华战争。
A.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C.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9.下图是《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
A.林则徐实行禁烟成果显著 B.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的原因
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10.以下是小历同学在网络上查询的某文物的相关资料,据此可推知该文物流失海外应始(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俄国海军档案显示:“签约当日舰炮对准瑷珲城。”印证签约过程的( )
A.自愿性 B.威胁性 C.仪式性 D.突发性
12.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国家利用开辟到内地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少有的低利率,大量倾销其商品;教会势力在华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3.“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4.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击溃洋枪队。同时,发动东征、西征战役,多次击败清政府军队。太平天国的斗争(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创新了反封建斗争方式
C.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要求 D.逆转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15.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图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地主阶级的探索 B.维新派挽救危亡的努力
C.农民阶级的抗争 D.革命派推翻清朝的过程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五口通商”与“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的原因
(2)请写出材料二示意图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事件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约签订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 《北京条约》签订
(1)写出上述材料体现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列举两位在鸦片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2)阅读以上大事年表,选择两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A B A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A C
1.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可知,题干描述了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的内外形势。题干中“战争爆发前”“清朝危机四伏”“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等关键词均指向战前的国内外状况,属于战争发生的背景,A项正确;过程、结果、影响均涉及战争期间或战后内容,与题干中“爆发前”的时间限定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据题干“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等,该学者的言论将其歪曲为“维护英王尊严”,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非平等互利,排除A项;题干言论未体现英国推动自由贸易,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是侵略,不是为了推动自由贸易,排除B项;题干重点是英国学者对战争性质的歪曲,不是反映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幅提高,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来销售商品、掠夺原料。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自然成为英国觊觎的目标。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发动鸦片战争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其根本原因,A项正确;清政府政治腐败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内部原因之一,但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因素,排除B项;“落后必然挨打” 是鸦片战争结果给中国带来的启示,而非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原因,排除C项;中国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而非历史必然性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英贸易关系中,英国的商品在中国是严重滞销,而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在英国销路旺盛,说明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A项正确;图中仅提及茶叶、生丝、瓷器等,未突出丝绸贸易占主导,无法得出丝绸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B项;中英贸易长期繁荣发展要有长期性的体现,材料中没有体现长期性,排除C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且图中未体现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通过《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符合“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项正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鸦片战争的背景之一,并非直接打开中国“大门”的事件,排除A项;英国强行霸占九龙司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事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排除C项;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主要是侵犯中国新疆地区主权,和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据题干“《海国图志》的划时代意义,在于给中国人以近代世界概念。”结合所学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科技和政治制度,打破传统封闭观念,推动思想启蒙,A项正确;“废除科举制度”发生于1905年,与《海国图志》无关,排除B项;“结束君主专制”是辛亥革命(1911年)的成果,排除C项;“实现工业革命”不符合史实,中国未经历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方采取进取的对外扩张政策,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中国明清时期采取保守的闭关锁国等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政策差异导致中西历史发展方向不同,D项正确;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并非对外交流完全停滞,如仍保留广州一处通商口岸进行对外贸易等,排除A项;郑和航海时期(1405-1433年),中国在航海技术、国家实力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非落后于西方,排除B项;西方的侵略给明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但明清社会并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型,中国社会真正转型是在近代一系列变革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材料中“雕塑寓意的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鸦片战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与雕塑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影响相符,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间是1851-1864年,与材料中1840-1842年的时间及鸦片战争无关,排除B项;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主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之后沙俄的侵略,材料体现的是鸦片战争,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可知,图示反映的是1845—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迅速下降,可见鸦片战争后英国并没有完全实现打开中国商品市场的目的,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列强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B项正确;1839年林则徐实行虎门销烟的禁烟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和封建制度的落后性,但题干反映的是1845—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迅速下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销售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使得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但并没有完全瓦解,而且题干反映的是英国输华货物总值的下降,这可能还减缓了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大肆劫掠并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四十景图》原属圆明园收藏,其流失海外应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鸦片战争主要是英军对中国沿海的侵略,未涉及圆明园,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主要在黄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也有对北京的侵略,但圆明园在此前已遭英法联军洗劫,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题干“签约当日舰炮对准瑷珲城。”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利用军舰炮口对准瑷珲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对中国代表进行武力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该条约。这清楚地表明签约过程具有威胁性,B项正确;中国是在俄国胁迫下签约,并非自愿,排除A项;题干强调武力胁迫而非正式仪式,排除C项;俄国侵略中国早有预谋,非突发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列强凭借通商口岸等倾销商品,教会势力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中“进一步加深”不符,排除A项;中法战争中国虽有胜绩但签订不平等条约,但与题干中描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不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与题干“进一步加深”阶段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因此这首歌谣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项正确; 维新变法是政治改革运动,未涉及军事斗争,排除B项;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活动于北方,排除C项;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与南京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抗击外国侵略体现其反侵略(反帝)性质,发动东征、西征打击清政府军队则体现其反封建性质,A项正确;太平天国虽是一场农民起义,但未在斗争方式上实现重大创新,仍以传统战争为主,排除B项;太平天国是农民领导的运动,主张平均主义,而非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改革要求,排除C项;严禁鸦片贸易可能局部减少逆差,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未逆转整体贸易逆差,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据题干地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随后攻克永安,一路胜利进军,于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随后进行北伐、西征,北伐失败,西征取得辉煌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与图示一致,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救亡探索,与图示不一致,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挽救危亡的努力,与图示不一致,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朝的过程,与图片中相关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1)人物:林则徐;事件:虎门销烟;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解】(1)人物、事件及精神:根据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和结合所学知识,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目的:根据材料二“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和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
原因:本题需要从鸦片战争的影响角度作答,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详解】(1)根本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是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内容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影响:根据材料“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1)原因:“五口通商”打开了中国市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破坏了关税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2)事件:天京事变。
(3)联系: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洪秀全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因为“五口通商”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破坏了关税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因而说“五口通商”与“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2)事件:材料二示意图中②“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天京事变,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分封诸王,史称永安建制,1856年,杨秀清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史称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材料二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洪秀全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19.(1)基本线索: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 民族英雄:关天培、陈化成。
(2)观点:近代列强侵略引发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论述: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面对列强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奋起抵抗,三元里人民抗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爱国主义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等。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梦想。总之,近代列强为变中国成为其殖民地,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为维护主权不断斗争。
【详解】(1)基本线索:根据材料中涉及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至1860年期间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中国人民反抗的事例,因此材料体现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
民族英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等在虎门英勇殉国,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可知两位在鸦片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如关天培、陈化成。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中涉及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至1860年期间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中国人民反抗的事例,选择两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可以拟定一个观点:近代列强侵略引发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结合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进行分析,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然后进行归纳即可。如论述: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面对列强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奋起抵抗,三元里人民抗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爱国主义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等。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梦想。总之,近代列强为变中国成为其殖民地,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为维护主权不断斗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2.有英国学者认为“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该评论( )
A.强调了中英之间的平等互利 B.体现了英国推动自由贸易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D.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3.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 )
A.英国要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B.清政府政治腐败
C.中国落后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D.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4.有学生查询学习资料时找到一个示意图(见下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处于贸易出超地位 B.丝绸贸易占主导地位
C.中英贸易长期繁荣发展 D.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5.“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来源:求是网,2020年02月24日)打开该材料中“大门”的事件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D.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6.“《海国图志》的划时代意义,在于给中国人以近代世界概念。”该书对中国的贡献主要是( )
A.推动思想启蒙 B.废除科举制度 C.结束君主专制 D.实现工业革命
7.对如下史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B.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C.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8.如下表是某博物馆中主题为“历史印痕”的雕塑。该雕塑反映的是( )
雕塑中巨型的正方体,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1840-1842年英国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发动侵华战争。
A.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C.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9.下图是《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
A.林则徐实行禁烟成果显著 B.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的原因
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10.以下是小历同学在网络上查询的某文物的相关资料,据此可推知该文物流失海外应始(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俄国海军档案显示:“签约当日舰炮对准瑷珲城。”印证签约过程的( )
A.自愿性 B.威胁性 C.仪式性 D.突发性
12.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国家利用开辟到内地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少有的低利率,大量倾销其商品;教会势力在华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3.“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4.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击溃洋枪队。同时,发动东征、西征战役,多次击败清政府军队。太平天国的斗争(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创新了反封建斗争方式
C.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要求 D.逆转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15.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图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地主阶级的探索 B.维新派挽救危亡的努力
C.农民阶级的抗争 D.革命派推翻清朝的过程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五口通商”与“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的原因
(2)请写出材料二示意图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事件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约签订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 《北京条约》签订
写出上述材料体现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列举两位在鸦片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2)阅读以上大事年表,选择两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