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交变电流(课件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交变电流(课件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6 22:00:37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检测(三) 交变电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是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这个电流的(  )
A.最大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2 s
B.最大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1 s
C.有效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2 s
D.有效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1 s
2.图甲为某一小型风力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线圈的匝数为N=100。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该发电机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02 s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1 s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C.0.01 s时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3 Wb/s
D.交流电流表在0.02 s时刻的示数为0
3.如图甲所示,调光台灯是通过双向可控硅电子器件来实现无级调节灯的亮度的。现将某无级调光台灯接在220 V的正弦交变电流上,经过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
A.220 V B.110 V
C.110 V D.55 V
4.如图甲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到U1=220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为R1的电阻连接成闭合电路;图乙中阻值为R2的电阻直接接到电压为U1=220 V的交流电源上,结果发现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
A. B.
C. D.
5.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1,原线圈中接有定值电阻R,副线圈中并联有两个阻值也为R的定值电阻,如图所示。原线圈电路接有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T,单匝矩形线圈的面积S=1 m2,电阻不计,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接,A为理想电流表。调整副线圈的触头P,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时,副线圈电路中标有“6 V 6 W”的灯泡正常发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B.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8 V
C.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矩形线圈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e=12·sin 30πt(V)
D.若矩形线圈的转速增大,为使灯泡仍能正常发光,应将P适当上移
7.如图所示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边界由x轴和y=2sinx(0≤x≤2 m)曲线围成,现有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单匝线框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水平速度v=10 m/s匀速穿过该磁场区,磁场区的磁感应强度为0.4 T,线框电阻R=0.5 Ω,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  )
A.拉力F的最大值为8 N
B.电流的有效值为8 A
C.拉力F要做25.6 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D.拉力F要做12.8 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甲、乙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均为U,匝数均为100匝,副线圈上所连接的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图甲中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30匝、20匝,图乙中副线圈的匝数为50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中两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相等
B.图乙中每个电阻的功率为
C.通过图甲、乙中原线圈的电流之比为26∶25
D.图甲中上、下两个电阻的功率之比为4∶9
9.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10.如图所示,MN和PQ为两光滑且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导轨,N、Q接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接电阻元件R、电容器元件C,导轨上垂直放置一金属棒ab。今在水平导轨部分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R、IC均为有效值)(  )
A.若ab棒匀速运动,则IR≠0,IC=0
B.若ab棒匀速运动,则IR=0,IC=0
C.若ab棒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则IR≠0,IC≠0
D.若ab棒匀加速运动,则IR≠0,IC=0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如图所示为一个教学用的简易变压器,两线圈的匝数未知,某同学想用所学变压器的知识测定两线圈的匝数。
(1)为完成该实验,除了选用电压表、导线外,还需要选用低压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该同学在变压器铁芯上绕10匝绝缘金属导线C,然后将A线圈接电源,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线圈A、线圈B及线圈C两端的电压,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则线圈A的匝数为    匝,线圈B的匝数为    匝。
A线圈电压 B线圈电压 C线圈电压
8.0 V 3.8 V 0.2 V
(3)为减小线圈匝数的测量误差,你认为绕制线圈C的匝数应该     (选填“多一些”或“少一些”)更好。
12.(8分)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可拆变压器进行研究,图中各接线柱对应的数字表示倍率为“×100”的匝数。
(1)李辉同学正确组装变压器后,把12.0 V的学生交流电源接到原线圈“2”“8”接线柱,副线圈接线“0”“1”接线柱,如图所示,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的情况下,接在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实际读数可能是    。
A.12 V B.5.8 V
C.2.0 V D.1.5 V
(2)实验时,小沈听到变压器内部有轻微的“嗡嗡”声,他做出如下猜想,正确的是    。
A.“嗡嗡”声来自交变电流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磁场时发出的
B.“嗡嗡”声来自副线圈中电流流动的声音
C.交变电流的磁场对铁芯有吸引、排斥作用,使铁芯振动发声
D.若去掉铁芯,“嗡嗡”声马上消失,也能完成“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
(3)该同学正确组装变压器后,用匝数Na=400匝和Nb=800匝的变压器实际测量数据如下表:
Ua/V 1.80 2.80 3.80 4.90
Ub/V 4.00 6.01 8.02 9.98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交流电源的原线圈是    (填“Na”或“Nb”)。
13.(10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 T。边长L=10 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电阻r=1 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电路电阻R=4 Ω,求:
(1)线圈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3)由图示位置转过6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4)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5)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14.(14分)光伏发电可以有效的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用电难的问题,相对于传统发电,光伏发电系统更为便捷,电池板只需安装在屋顶上,就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完全不受供电通道的限制。如图,某户农家将输出电压U0=220 V交流电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到变压器上,通过副线圈n2、n3分别向10只标称为“12 V 1.5 A”的灯泡和一台电动机供电,电动机线圈电阻r=1.0 Ω,原线圈上所接灯泡L的额定电压UL=40 V,副线圈n2的匝数为60匝。电路接通后,各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P0=440 W,电压表的示数为36 V,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求:
(1)原线圈上所接灯泡L消耗的功率PL;
(2)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
(3)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机。
15.(16分)某发电机输电电路的简图如图所示,发电机的矩形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0.25 m2,匝数为100匝,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100π rad/s匀速转动,并与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0 ,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接入若干“220 V 100 W”的灯泡,两变压器间的输电线等效电阻R=20 Ω,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当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4 W时,灯泡正常发光。求:
(1)电压表的读数;
(2)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3)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章末综合检测(三) 交变电流
1.A 从题图可知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5 A,因为是正弦式交变电流,所以有效值为I== A,变化周期为0.02 s,故A正确。
2.C 由图乙可知,t=0.02 s时,该发电机瞬时电动势为零,此时线圈与磁感线垂直,位于中性面位置,故A错误;由图乙可知,该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周期为T=0.04 s,故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1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2次,故1 s内电流方向改变50次,故B错误;0.01 s时,感应电动势最大,为300 V,而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代入数据可得磁通量变化率为3 Wb/s,故C正确;交流电流表显示的为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不是瞬时值,因此不为零,故D错误。
3.B 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设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的周期为T,灯管的电阻为R,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可得T=×T,解得U有=110 V,故选B。
4.C 对题图甲,=,P1=,对题图乙,P2=,根据题意有P1=P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故C正确。
5.B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通过副线圈的电流I2=,由=得,U1=2U2,由=得,I1=I2,对原线圈所在电路,有U=I1R+U1,由以上各式解得U2=,选项B正确,A、C、D错误。
6.D 副线圈的电流I2== A=1 A,由=可得,电流表示数I1=I2=0.5 A,选项A错误;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1=U2=12 V,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2 V,选项B错误;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Sω=12 V,解得ω=60π rad/s,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e=12sin 60πt(V),选项C错误;矩形线圈的转速增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大,P适当上移可以保持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灯泡仍能正常发光,选项D正确。
7.C 当线框的BC边或AD边到达磁场区中线位置时,回路中电流最大,拉力F最大,由E=BLv,I=,F安=BIL可得,拉力F的最大值Fm=F安==12.8 N,选项A错误;由e=Byv=8sinvt(V)可知,线框中产生的是正弦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 V=4 V,电流的有效值为I==8 A,电流存在时间t==0.4 s,故拉力F要做的总功为W=t=25.6 J,选项C正确,B、D错误。
8.BC 对图甲,由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可得两个副线圈的电压分别U1=U=U,U2=U=U,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得P甲=+=,对图乙,由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可得副线圈的电压U3=U=U,乙中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乙==,可知图甲、乙中两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相等,故A错误;图乙中每个电阻的功率为PR==,故B正确;根据P甲=UI甲=,P乙=UI乙=,可得I甲=,I乙=,通过图甲、乙中原线圈的电流之比为I甲∶I乙=∶=26∶25,故C正确;图甲中上、下两个电阻的功率之比为PR1∶PR2=∶=∶=9∶4,故D错误。
9.CD 由题意可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变,则输出电压(设为U2)不变,A错误;在电能输出过程中有I=,U线=IR线,U3=U2-U线,因P变大,I变大,U线变大,所以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U3变小,则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小,B错误;由P损=()2R线,因P变大,所以P损变大,C正确;根据==,因P变大,所以的值变大,D正确。
10.BCD ab棒匀速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恒定电动势,原线圈两端电压不变,故副线圈中电流为零,A错误,B正确;若ab棒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原线圈两端有变化的电压,副线圈两端产生变化的电压,电容器进行充、放电,C正确;当ab匀加速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均匀增加,原线圈中电流均匀增加,产生的磁场均匀增强,副线圈中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因而IC=0,D正确。
11.(1)交流 (2)400 190 (3)多一些
解析:(1)变压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不能让变压器正常工作,即还需要选用低压交流电源。
(2)设A、B、C的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n3,电压分别为U1、U2、U3,根据=,=,有n1=n3=×10匝=400匝,n2=n1=×400匝=190匝。
(3)为减小线圈匝数的测量误差,绕制线圈C的匝数应该多一些。
12.(1)D (2)C (3)Nb
解析:(1)把12.0 V的学生交流电源接到原线圈“2”“8”接线柱(相当于600匝),副线圈接线“0”“1”接线柱(相当于100匝),则有=,若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副线圈电压为U2=U1=×12.0 V=2.0 V,由于实际使用中,变压器有漏磁等现象,其读数应小于2 V,故选D。
(2)听到变压器内部有轻微的“嗡嗡”声,其原因是交变电流的磁场对铁芯有吸引、排斥作用,使铁芯振动发声,故A、B错误,C正确;若去掉铁芯,“嗡嗡”声马上消失,变压器中没有磁路,就不能完成“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故D错误。
(3)由表中数据可知>,考虑到实验中所用变压器并非理想变压器,即存在功率损失,使得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大于匝数之比,所以原线圈的匝数为Nb,副线圈的匝数为Na。
13.(1)π V (2) V (3) V (4)π V (5) C
解析:(1)线圈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nBωS=π V。
(2)线圈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为
e=Emcos 60°=π×0.5 V=V。
(3)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n== V。
(4)电压表示数为外电路电压的有效值
U=·R=×4 V=π V。
(5)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 C。
14.(1)80 W (2)900 (3)155 W
解析:(1)根据题意,设原线圈上的电流为I1,则有
P0=U0I1,PL=I1UL,解得PL=80 W。
(2)根据题意,设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
则有=,解得n1=900匝。
(3)根据题意,设副线圈n3上的电流为I3,则有P0=PL+P2+I3U3,P机=I3U3-r,又P2=10U2I2=180 W,U3=36 V,联立解得P机=155 W。
15.(1)250 V (2)2 000 W (3)240∶11
解析:(1)闭合矩形线框ABCD在匀强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NBSω=100××0.25×100π V=250 V,
电压表读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U== V=250 V。
(2)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U=250 V,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U2== V=5 000 V
当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4 W时,
I2== A=10 A
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
ΔP=R=102×20 W=2 000 W。
(3)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U3=U2-ΔU=U2-I2R=5 000 V-10×20 V=4 800 V,
又由题意知,灯泡正常发光,所以U4=220 V
所以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n3∶n4=U3∶U4=240∶11。
5 / 5(共48张PPT)
章末综合检测(三) 交变电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所示是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
知,这个电流的(  )
A. 最大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2 s
B. 最大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1 s
C. 有效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2 s
D. 有效值为5 A,变化周期为0.01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从题图可知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5 A,因为是正弦式
交变电流,所以有效值为I== A,变化周期为0.02 s,故
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图甲为某一小型风力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线圈的匝数为N=
100。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该发电机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
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02 s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 1 s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C. 0.01 s时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3 Wb/s
D. 交流电流表在0.02 s时刻的示数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图乙可知,t=0.02 s时,该发电机瞬时电动势为零,
此时线圈与磁感线垂直,位于中性面位置,故A错误;由图乙可
知,该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周期为T=0.04 s,故该交流电的频率
为25 Hz,1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2次,故1 s内电流方向改变50次,
故B错误;0.01 s时,感应电动势最大,为300 V,而根据法拉第电
磁感应定律E=N,代入数据可得磁通量变化率为3 Wb/s,故C正
确;交流电流表显示的为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不是瞬时值,因此不
为零,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如图甲所示,调光台灯是通过双向可控硅电子器件来实现无级调节
灯的亮度的。现将某无级调光台灯接在220 V的正弦交变电流上,
经过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压表
的示数是(  )
A. 220 V
B. 110 V
C. 110 V
D. 55 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设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的
周期为T,灯管的电阻为R,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可得T=
×T,解得U有=110 V,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如图甲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到U1=220 V的交
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为R1的电阻连接成闭合电路;图乙中阻值
为R2的电阻直接接到电压为U1=220 V的交流电源上,结果发现R1
与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对题图甲,=,P1=,对题图乙,P2=,根据
题意有P1=P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故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1,原线圈中接有定
值电阻R,副线圈中并联有两个阻值也为R的定值电阻,如图所
示。原线圈电路接有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
(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通过副线圈的电流I2=
,由=得,U1=2U2,由=得,I1=I2,对原线圈所
在电路,有U=I1R+U1,由以上各式解得U2=,选项B正确,
A、C、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T,单匝矩形线圈的面积S
=1 m2,电阻不计,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
刷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接,A为理想电流表。调整副线圈的触
头P,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时,副线圈电路中标有
“6 V 6 W”的灯泡正常发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B. 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8 V
C. 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矩形线圈产生的
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e=12·sin 30πt(V)
D. 若矩形线圈的转速增大,为使灯泡仍能正常发光,应将P适当上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副线圈的电流I2== A=1 A,由=可得,电流表
示数I1=I2=0.5 A,选项A错误;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1
=U2=12 V,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2 V,选项B错
误;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Sω=12 V,解得ω=
60π rad/s,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
的变化规律为e=12sin 60πt(V),选项C错误;矩形线圈的转
速增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大,P适当上移可以保持副线圈两端
电压不变,灯泡仍能正常发光,选项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如图所示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边界由x轴和y=2sinx
(0≤x≤2 m)曲线围成,现有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单匝线框在水
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水平速度v=10 m/s匀速穿过该磁场区,磁场
区的磁感应强度为0.4 T,线框电阻R=0.5 Ω,不计一切摩擦阻
力,则(  )
A. 拉力F的最大值为8 N
B. 电流的有效值为8 A
C. 拉力F要做25.6 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D. 拉力F要做12.8 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当线框的BC边或AD边到达磁场区中线位置时,回路中
电流最大,拉力F最大,由E=BLv,I=,F安=BIL可得,拉力F
的最大值Fm=F安==12.8 N,选项A错误;由e=Byv=8sinvt
(V)可知,线框中产生的是正弦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
= V=4 V,电流的有效值为I==8 A,电流存在时间t=
=0.4 s,故拉力F要做的总功为W=t=25.6 J,选项C正确,
B、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如图甲、乙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均为U,匝数均为
100匝,副线圈上所连接的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图甲中两个副
线圈的匝数分别为30匝、20匝,图乙中副线圈的匝数为50匝。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图甲、乙中两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相等
B. 图乙中每个电阻的功率为
C. 通过图甲、乙中原线圈的电流之比为26∶25
D. 图甲中上、下两个电阻的功率之比为4∶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对图甲,由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可得两个副线圈的
电压分别U1=U=U,U2=U=U,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
功率可得P甲=+=,对图乙,由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可得副线圈的电压U3=U=U,乙中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乙=
=,可知图甲、乙中两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相等,故A错误;
图乙中每个电阻的功率为PR==,故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据P甲=UI甲=,P乙=UI乙=,可得I甲=,I乙=,通过
图甲、乙中原线圈的电流之比为I甲∶I乙=∶=26∶25,故C正
确;图甲中上、下两个电阻的功率之比为PR1∶PR2=∶=
∶=9∶4,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
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
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 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题意可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变,则输出电压
(设为U2)不变,A错误;在电能输出过程中有I=,U线=IR线,
U3=U2-U线,因P变大,I变大,U线变大,所以降压变压器原线圈
两端电压U3变小,则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小,B错误;由P损=
()2R线,因P变大,所以P损变大,C正确;根据==
,因P变大,所以的值变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如图所示,MN和PQ为两光滑且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导轨,N、Q
接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接电阻元件R、电容器元件
C,导轨上垂直放置一金属棒ab。今在水平导轨部分加一竖直向
上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R、IC均为有效值)( )
A. 若ab棒匀速运动,则IR≠0,IC=0
B. 若ab棒匀速运动,则IR=0,IC=0
C. 若ab棒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则IR≠0,IC≠0
D. 若ab棒匀加速运动,则IR≠0,IC=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ab棒匀速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恒定电动势,原线圈两
端电压不变,故副线圈中电流为零,A错误,B正确;若ab棒在某
一中心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原线圈两端有变化的电压,副线圈两
端产生变化的电压,电容器进行充、放电,C正确;当ab匀加速
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均匀增加,原线圈中电流均匀增加,产生
的磁场均匀增强,副线圈中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
电压不变,因而IC=0,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6分)如图所示为一个教学用的简易变压器,两线圈的匝数未
知,某同学想用所学变压器的知识测定两线圈的匝数。
(1)为完成该实验,除了选用电压表、导线外,还需要选用低
压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解析:变压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源,直
流电源不能让变压器正常工作,即还需要选用低压交流电源。
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该同学在变压器铁芯上绕10匝绝缘金属导线C,然后将A线
圈接电源,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线圈A、线圈B及线圈C两端
的电压,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则线圈A的匝数为 匝,
线圈B的匝数为 匝。
A线圈电压 B线圈电压 C线圈电压
8.0 V 3.8 V 0.2 V
400 
1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设A、B、C的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n3,电压分别为U1、U2、U3,根据=,=,有n1=n3=×10匝=400匝,n2=n1=×400匝=190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为减小线圈匝数的测量误差,你认为绕制线圈C的匝数应
该 (选填“多一些”或“少一些”)更好。
解析:为减小线圈匝数的测量误差,
绕制线圈C的匝数应该多一些。
多一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8分)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
采用如图所示的可拆变压器进行研究,图中各接线柱对应的数字
表示倍率为“×100”的匝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李辉同学正确组装变压器后,把12.0 V的学生交流电源接到
原线圈“2”“8”接线柱,副线圈接线“0”“1”接线柱,
如图所示,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的情况下,接在副线圈两端
的交流电压表的实际读数可能是 。
D 
A. 12 V B. 5.8 V
C. 2.0 V D. 1.5 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把12.0 V的学生交流电源接到原线圈“2”“8”接线柱(相当于600匝),副线圈接线“0”“1”接线柱(相当于100匝),则有=,若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副线圈电压为U2=U1=×12.0 V=2.0 V,由于实际使用中,变压器有漏磁等现象,其读数应小于2 V,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实验时,小沈听到变压器内部有轻微的“嗡嗡”声,他做出
如下猜想,正确的是 ;
A. “嗡嗡”声来自交变电流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磁场时发出的
B. “嗡嗡”声来自副线圈中电流流动的声音
C. 交变电流的磁场对铁芯有吸引、排斥作用,使铁芯振动发声
D. 若去掉铁芯,“嗡嗡”声马上消失,也能完成“探究变压器原、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听到变压器内部有轻微的“嗡嗡”声,其原因是交变电流的磁场对铁芯有吸引、排斥作用,使铁芯振动发声,故A、B错误,C正确;若去掉铁芯,“嗡嗡”声马上消失,变压器中没有磁路,就不能完成“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该同学正确组装变压器后,用匝数Na=400匝和Nb=800匝的
变压器实际测量数据如下表:
Ua/V 1.80 2.80 3.80 4.90
Ub/V 4.00 6.01 8.02 9.98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交流电源的原线圈是 (填
“Na”或“Nb”)。
N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考虑到实验中所用变压器并非理想变压器,即存在功率损失,使得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大于匝数之比,所以原线圈的匝数为Nb,副线圈的匝数为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0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 T。边长L=10
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电阻r=1 Ω,线圈绕垂直于
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电路电阻R
=4 Ω,求:
(1)线圈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答案:π V 
解析:线圈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nBωS=π 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角时的瞬时
感应电动势;
答案: V 
解析:线圈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为e=Emcos 60°=π×0.5 V=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由图示位置转过6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答案: V 
解析: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n== 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答案:π V 
解析:电压表示数为外电路电压的有效值U=·R=
×4 V=π 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答案: C
解析: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某一横
截面的电荷量为q=·=·=·=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14分)光伏发电可以有效的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用电难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发电,光伏发电系统更为便捷,电池板只需安装在屋
顶上,就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完全不受供电通道的
限制。如图,某户农家将输出电压U0=220 V交流电的光伏发电系
统接到变压器上,通过副线圈n2、n3分别向10只标称为“12 V 1.5
A”的灯泡和一台电动机供电,电动机线圈电阻r=1.0 Ω,原线
圈上所接灯泡L的额定电压UL=40 V,副线圈n2的匝数为60匝。电
路接通后,各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P0=
440 W,电压表的示数为36 V,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原线圈上所接灯泡L消耗的功率PL;
答案:80 W 
解析:根据题意,设原线圈上的电流为I1,则有P0=
U0I1,PL=I1UL,解得PL=80 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
答案:900 
解析:根据题意,设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则有
=,解得n1=900匝。
(3)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机。
答案:155 W
解析:根据题意,设副线圈n3上的电流为I3,则有P0=PL
+P2+I3U3,P机=I3U3-r,又P2=10U2I2=180 W,U3=
36 V,联立解得P机=155 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16分)某发电机输电电路的简图如图所示,发电机的矩形线框
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
积为S=0.25 m2,匝数为100匝,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
轴OO'以角速度ω=100π rad/s匀速转动,并与升压变压器的原线
圈相连,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0 ,降压变压
器的副线圈接入若干“220 V 100 W”的灯泡,两变压器间的输
电线等效电阻R=20 Ω,
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当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
104 W时,灯泡正常发光。
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电压表的读数;
答案:250 V 
解析:闭合矩形线框ABCD在匀强磁场中转动时,产
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NBSω=100××0.25×100π V=250 V,
电压表读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U== V=250 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答案:2 000 W 
解析: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U=250 V,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U2== V=5 000 V
当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4 W时,
I2== A=10 A
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
ΔP=R=102×20 W=2 000 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答案:240∶11
解析: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U3=U2-ΔU=U2-I2R=5 000 V-10×20 V=4 800 V,
又由题意知,灯泡正常发光,所以U4=220 V
所以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n3∶n4=U3∶U4=240∶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