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
1.设A是空间一定点,n为空间内一非零向量,满足条件·n=0的点M构成的图形是( )
A.圆 B.直线
C.平面 D.线段
2.设μ=(2,2,-1)是平面α的法向量,a=(-3,4,2)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 B.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不能确定
3.已知=(1,5,-2),=(3,1,z),若⊥,=(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z分别为( )
A.,-,4 B.,-,4
C.,-2,4 D.4,,-15
4.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E,F,G,H分别为BB1,A1B1,B1C1,AA1,BC的中点,则( )
A.DE∥平面ACM
B.DF∥平面ACM
C.DG∥平面ACM
D.DH∥平面ACM
5.(多选)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平面α的法向量n=(2,2,1),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轴一定与平面α相交
B.平面α一定经过点O
C.若m=,则l⊥α
D.若m=(-1,0,2),则l∥α
6.若不同的平面α,β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m=,n=,则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 .
7.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BD1为体对角线,当底面ABCD满足条件 时,有BD1⊥A1C1.
8.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3,E,F分别是棱AA1,BB1上的点,A1E=2EA,EF∥AB.若以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平面EFC1D1的单位法向量的坐标为 .
9.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BC,E,F分别为A1C1和BC的中点.求证:
(1)平面ABE⊥平面B1BCC1;
(2)C1F∥平面ABE.
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棱AB的中点,点F是四边形CDD1C1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AF⊥B1E,则点F为( )
A.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
B.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
C.一个圆上任意一点
D.一个椭圆上任意一点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D1B上的动点,M,N分别为棱BC,AB的中点,若DP∥平面B1MN,则= .
12.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BCD=90°,AB=BC=PB=PC=2CD,侧面PBC⊥底面ABCD.求证:PA⊥BD.
13.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N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AC和BF上移动,且CM=BN=a(0<a<).则下列结论:
①当a=时,ME与CN相交;
②MN始终与平面BCE平行;
③异面直线AC与BF所成的角为45°;
④MN的最小值为.
正确的序号是 .
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且AD∥BC,∠ABC=∠PAD=90°,侧面PAD⊥底面ABCD.PA=AB=BC=AD.
(1)求证:CD⊥平面PAC;
(2)侧棱PA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BE∥平面PCD?若存在,指出点E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2 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
1.C M构成的图形经过点A,且是以n为法向量的平面.
2.A ∵μ=(2,2,-1)是平面α的法向量,a=(-3,4,2)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μ·a=-6+8-2=0,∴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
3.B ∵⊥,∴·=0,即3+5-2z=0,得z=4,
又BP⊥平面ABC,∴⊥,⊥,
则解得
4.C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0,0,2),C(2,2,2),M(2,0,1),E(1,0,0),F(2,1,0),G(0,0,1),H(2,1,2),D(0,2,2),则=(1,-2,-2),=(2,-1,-2),=(0,-2,-1),=(2,-1,0),=(2,2,0),=(2,0,-1),设面ACM的法向量为n=(x,y,z),则令x=1,则y=-1,z=2,所以n=(1,-1,2),因为n·=1×1+(-2)×(-1)+2×(-2)=-1,n·=1×2+(-1)×(-1)+2×(-2)=-1,n·=0×1+(-2)×(-1)+2×(-1)=0,n·=1×2+(-1)×(-1)+2×0=3,所以n⊥,又DG 平面ACM,所以DG∥平面AC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AC 不妨设x轴的方向向量为a=(1,0,0),则a·n=(1,0,0)·(2,2,1)=2≠0,故x轴一定与平面α相交,A正确;平面α不一定经过点O,B错误;因为(2,2,1)=-2,即n=-2m,故l⊥α,C正确;因为m·n=(-1,0,2)·(2,2,1)=-2+2=0,所以m⊥n,所以l∥α或l在平面α上,故D错误.故选A、C.
6.平行 解析:由题意,平面α,β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m=,n=,可得n=-3m,所以m∥n,所以α∥β,即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平行.
7.AC⊥BD 解析: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知:当AC⊥BD时结论成立.
8.或
解析:设平面EFC1D1的单位法向量为a=(x,y,z),则a⊥,a⊥,且x2+y2+z2=1.
又=(0,1,0),=(1,0,-2),
所以解得或
9.证明: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C,BA,BB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C=a,AB=b,BB1=c,则B(0,0,0),A(0,b,0),C1(a,0,c),F,E.
(1)=(0,-b,0),
=.
设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则
即
令x=2,则y=0,z=-,
即n=.
又平面B1BCC1的一个法向量为n1=(0,1,0).
∵n1·n=2×0+0×1+×0=0,
∴平面ABE⊥平面B1BCC1.
(2)=,且n·=0,
∴C1F∥平面ABE或C1F 平面ABE.
又∵C1F 平面ABE,∴C1F∥平面ABE.
10.A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F⊥B1E,所以F在过A点且与B1E垂直的一个平面α内,即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又平面CDD1C1的法向量为,与不平行,所以平面α与平面CDD1C1一定相交于直线l,所以点F在直线l上运动.故选A.
11. 解析: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ABCD-A1B1C1D1边长为2,可得D(0,0,0),D1(0,0,2),B(2,2,0),B1(2,2,2),M(1,2,0),N(2,1,0),设=λ(0≤λ≤1),可得=λ=(2λ,2λ,-2λ),可得P(2λ,2λ,2-2λ),可得=(2λ,2λ,2-2λ).因为=(-1,0,-2),=(0,-1,-2),设平面B1MN的一个法向量n=(x,y,x),则有即不妨令x=-2,则n=(-2,-2,1).因为DP∥平面B1MN,所以·n=(2λ,2λ,2-2λ)·(-2,-2,1)=-4λ-4λ+2-2λ=0,解得λ=,即=.
12.证明:如图,取BC的中点O,连接AO交BD于点E,连接PO.
因为PB=PC,所以PO⊥BC.
又平面PBC⊥平面ABCD,平面PBC∩平面ABCD=BC,
所以PO⊥平面ABCD,所以AP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AO.
在直角梯形ABCD中,
由于AB=BC=2CD,
易知Rt△ABO≌Rt△BCD,
所以∠BEO=∠OAB+∠DBA=∠DBC+∠DBA=90°,即AO⊥BD.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PA⊥BD.
13.②④ 解析:由题意, 以B为坐标原点,BA,BE,BC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正方形ABCD,ABFE的边长为1,所以A(1,0,0),B(0,0,0),C(0,0,1),D(1,0,1),E(0,1,0),F(1,1,0),因为CM=BN=a,所以M,N,若ME与CN相交,则四点共面,又M,C,E在平面ACE内,所以当且仅当N在平面ACE内时,ME与CN相交,此时a=,故①错误;平面BCE的法向量为=(1,0,0),=,·=0,⊥,所以MN始终与平面BCE平行,故②正确;=(-1,0,1),=(1,1,0),设异面直线AC与BF所成的角为θ,cos θ===,所以异面直线AC与BF所成的角为60°,故③错误;MN=||==≥,故④正确.
14.解:因为∠PAD=90°,所以PA⊥AD.又因为侧面PAD⊥底面ABCD,且侧面PAD∩底面ABCD=AD,所以PA⊥底面ABCD.又因为∠BAD=90°,所以AB,AD,AP两两垂直.分别以AB,AD,A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D=2,则A(0,0,0),B(1,0,0),C(1,1,0),D(0,2,0),P(0,0,1).
(1)证明:=(0,0,1),=(1,1,0),=(-1,1,0),
可得·=0,·=0,
所以AP⊥CD,AC⊥CD.
又因为AP∩AC=A,所以CD⊥平面PAC.
(2)设侧棱PA的中点是E,
则E,=.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是n=(x,y,z),
则因为=(-1,1,0),=(0,2,-1),
所以取x=1,则y=1,z=2,
所以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为n=(1,1,2).
所以n·=(1,1,2)·=0,所以n⊥.
因为BE 平面PCD,所以BE∥平面PCD.
综上所述,当E为PA的中点时,BE∥平面PCD.
3 / 31.2.2 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理解平面的法向量 数学抽象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数学运算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逻辑推理
牌楼,与牌坊类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最早见于周朝.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常有建造.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琉璃等几种,多设于要道口.牌楼中有一种柱门形结构,一般较高大.如图,牌楼的柱子与地面是垂直的,如果牌楼上部的下边线l与柱子所在的直线l1垂直,我们就能知道下边线l与地面α平行.
【问题】 (1)柱子所在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否可认为是地面α的法向量?
(2)能否用空间向量表示这一线面位置关系?
知识点一 平面的法向量
定义:如果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n是空间中的一个非零向量,且表示n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平面α ,则称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记作 .
提醒 平面法向量的性质:①如果直线l垂直平面α,则直线l的任意一个方向向量都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②如果n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对任意的实数λ≠0,空间向量λn也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而且平面α的任意两个法向量都平行;③如果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A为平面α上一个已知的点,则对于平面α上任意一点B,向量一定与向量n垂直,即·n=0,从而可知平面α的位置可由n和A唯一确定.
知识点二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
1.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如果v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n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当 时,l与α垂直;当 时,l与α平行,或者l在α内.
2.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如果n1是平面α1的一个法向量,n2是平面α2的一个法向量,则:当 时,α1与α2垂直;当 时,α1与α2平行,或者α1与α2重合.
【想一想】
已知v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n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如果n⊥v,那么直线l一定与平面α平行吗?
知识点三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1.三垂线定理
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2.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想一想】
1.定理中的已知直线是已知平面内的直线吗?
2.若直线l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直线m垂直于l在平面α内的投影,l与m垂直吗?
1.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k),若α∥β,则k等于( )
A.2 B.-4
C.4 D.-2
2.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0,-4),则( )
A.l∥α B.l⊥α
C.l α D.l与α斜交
3.(多选)如图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为圆上异于A,B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A⊥BC
B.BC⊥平面PAC
C.AC⊥PB
D.PC⊥BC
题型一 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例1】 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BC,∠ABC=90°,SA⊥平面ABCD,SA=AB=BC=1,AD=,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1)求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
(2)求平面SAB的一个法向量;
(3)求平面SCD的一个法向量.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法向量的步骤
【跟踪训练】
过空间三点A(1,1,0),B(1,0,1),C(0,1,1)的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
A.(1,1,1) B.(1,1,-1)
C.(1,0,1) D.(-1,0,1)
题型二 利用法向量证明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例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M分别为棱BB1,CD,AA1的中点.证明:
(1)C1M∥平面ADE;
(2)平面ADE⊥平面A1D1F.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1.(变设问)本例条件不变,试求直线D1E的一个方向向量和平面EFM的一个法向量.
2.(变条件,变设问)在本例中设D1B1的中点为N,其他条件不变.试证:EN⊥平面B1AC.
通性通法
利用向量法证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思路
(1)线面平行: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a,平面α的法向量是u,则要证明l∥α,只需证明a⊥u,即a·u=0;
(2)面面平行:若能求出平面α,β的法向量u,v,则要证明α∥β,只需证明u∥v;
(3)线面垂直: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要证明l⊥α,只需证明a∥u即可;
(4)面面垂直:①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②证明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跟踪训练】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E为AD的中点,PA⊥AD,BE∥CD,BE⊥AD,PA=AE=BE=2,CD=1.
(1)求证:平面PAD⊥平面PCD;
(2)在线段PE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DM∥平面PBC?若存在,求出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题型三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例3】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DD1的中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求证:B1O⊥PA.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利用三垂线定理证明垂直的步骤
(1)找平面(基准面)及平面的垂线;
(2)找射影线(平面上的直线与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线);
(3)证明射影线与直线垂直,从而得线线垂直,更进一步证明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
【跟踪训练】
在四面体PABC中,PA⊥BC,PB⊥AC,求证:PC⊥AB.
1.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a=(1,2,-1),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m=(-2,-4,k),若l⊥α,则实数k=( )
A.2 B.-10 C.-2 D.10
2.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为a=(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b=(-2,-4,k),若α⊥β,则k=( )
A.4 B.-4 C.5 D.-5
3.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如果=(2,-1,-4),=(4,2,0),=(-1,2,-1),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
D.∥
4.(多选)已知点P(1,-1,2)在平面α内,平面α的法向量n=(2,-1,2), 则下列点在α内的是( )
A.(2,3,3) B.(3,-3,4)
C.(1,3,4) D.(2,0,1)
5.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3λ,6,λ+6),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λ+1,3,2λ),若α∥β,则λ= .
1.2.2 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垂直 n⊥α
知识点二
1.n∥v n⊥v 2.n1⊥n2 n1∥n2
想一想
提示:不一定.也可能l α.
知识点三
想一想
1.提示:一定是.
2.提示:不一定.若直线m在平面α外,例如m⊥α,尽管m垂直于直线l在平面α内的投影,也不能得出m⊥l.
自我诊断
1.C 2.B
3.ABD 由题意有,PA⊥平面ABC,∵BC 平面ABC,∴PA⊥BC,故A对;∵AC⊥BC,且PA∩AC=A,PA,AC 平面PAC,∴BC⊥平面PAC,故B对;由AC⊥BC,有三垂线定理可得BC⊥PC,故D对;若AC⊥PB,因为AC⊥BC,可得AC⊥平面PBC,则AC⊥PC,与已知矛盾,故C错.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以点A为原点,AD,AB,AS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1,0),C(1,1,0),D,S(0,0,1).
(1)∵SA⊥平面ABCD,∴=(0,0,1)是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
(2)∵AD⊥AB,AD⊥SA,∴AD⊥平面SAB,
∴=是平面SAB的一个法向量.
(3)在平面SCD中,=,=(1,1,-1).
设平面SCD的法向量是n=(x,y,z),则n⊥,n⊥,∴
得方程组∴
令y=-1,则z=1,x=2,∴n=(2,-1,1).
∴n=(2,-1,1)是平面SCD的一个法向量.
跟踪训练
A =(0,-1,1),=(-1,0,1).设平面的法向量为a=(x,y,z).由题意知a·=0,a·=0,所以解得令z=1,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1,1,1).故选A.
【例2】 证明:(1)以D为原点,向量,,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如图,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D(0,0,0),A(1,0,0),E,C1(0,1,1),M,=(1,0,0),=,=.
设平面ADE的法向量为m=(a,b,c),
则
令c=2,得m=(0,-1,2),
∵m·=(0,-1,2)·=0+1-1=0,
∴⊥m.
又C1M 平面ADE,∴C1M∥平面ADE.
(2)由D1(0,0,1),A1(1,0,1),F,
得=(1,0,0),=,
设平面A1D1F的法向量为n=(x,y,z),
则
令y=2,则n=(0,2,1).
∵m·n=(0,-1,2)·(0,2,1)=0-2+2=0,
∴m⊥n.∴平面ADE⊥平面A1D1F.
母题探究
1.解:如例题建系定坐标,D1(0,0,1),E,M,
∴=,即直线D1E的一个方向向量.
设平面EFM的法向量为n1=(x1,y1,z1),
∵F,∴=,=(0,-1,0),
由即
∴令x1=1,则z1=-2.
∴平面EFM的一个法向量为(1,0,-2).
2.证明:如例题建系,E,N,A(1,0,0),B1(1,1,1),C(0,1,0).
∴=,=(0,1,1),
=(-1,1,0),
∴·=0,·=0,
∴⊥,⊥,即EN⊥AB1,EN⊥AC.
又AB1∩AC=A,∴EN⊥平面B1AC.
跟踪训练
解:(1)证明:由已知平面PAD⊥平面ABCD,PA⊥A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所以PA⊥平面ABCD,又因为CD 平面ABCD,所以PA⊥CD,
又由BE⊥AD,且BE∥CD,所以CD⊥AD,所以CD⊥平面PAD,
因为CD 平面PCD,所以平面PAD⊥平面PCD.
(2)以E为原点,以,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
过E垂直于平面ABCD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
则点E(0,0,0),P(0,-2,2),A(0,-2,0),B(2,0,0),C(1,2,0),D(0,2,0).
所以=(2,2,-2),=(-1,2,0).
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n=(x,y,z),所以即
令y=1,可得x=2,z=3,所以n=(2,1,3),
“线段PE上存在点M,使得DM∥平面PBC”等价于“·n=0”.
因为=(0,2,-2),设=λ=(0,2λ,-2λ),λ∈[0,1],
则M(0,2λ-2,2-2λ),=(0,2λ-4,2-2λ).
所以·n=2λ-4+6-6λ=0,解得λ=,
所以线段PE上存在点M,即PE中点,使得DM∥平面PBC.
【例3】 证明:如图,可知PA是平面BB1D1D的一条斜线段,B1O是平面BB1D1D内的一条线段.由条件可知,AO⊥平面BB1D1D,连接PO,则PO为PA在平面BB1D1D内的射影.连接B1P,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B1D1=,D1P=,DP=,DO=,BO=,BB1=1,∴B1P=,PO=,B1O=,∴PO2+B1O2=B1P2,∴PO⊥B1O.根据三垂线定理可得B1O⊥AP.
跟踪训练
证明:如图,过P作PH⊥平面ABC,连接AH并延长交BC于E,
连接BH并延长交AC于F,
PH⊥平面ABC,PA⊥BC,
而PA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AH,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BC⊥AH,
同理可证BF⊥AC.则H为△ABC的垂心,连接CH并延长交AB于G,
于是CG⊥AB,而CH是PC在平面ABC的射影,故PC⊥AB.
随堂检测
1.A ∵直线l的方向向量a=(1,2,-1),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m=(-2,-4,k),l⊥α,∴a∥m,∴==,解得k=2.
2.D ∵α⊥β,∴a⊥b,∴a·b=1×(-2)+2×(-4)+(-2)·k=0,∴k=-5.
3.D 因为·=-2-2+4=0,所以⊥,故A正确;因为·=-4+4+0=0,所以⊥,故B正确;由A,B知,C正确;=-=(2,3,4)与=(-1,2,-1)不平行,故D错误.故选D.
4.AC 对于A选项,记点A(2,3,3),=(1,4,1),·n=2-4+2=0,点(2,3,3)在平面α内;对于B选项,记点B(3,-3,4),=(2,-2,2),·n=4+2+4≠0,点(3,-3,4)不在平面α内;对于C选项,记点C(1,3,4),=(0,4,2),·n=0-4+4=0,点(1,3,4)在平面α内;对于D选项,记点D(2,0,1),=(1,1,-1),·n=2-1-2≠0,点(2,0,1)不在平面α内.故选A、C.
5.2 解析:∵α∥β,∴==,解得λ=2.
5 / 5(共82张PPT)
1.2.2 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理解平面的法向量 数学抽象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数学运算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
(包括三垂线定理) 逻辑推理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牌楼,与牌坊类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
最早见于周朝.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
常有建造.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
琉璃等几种,多设于要道口.牌楼中有一种柱门形
结构,一般较高大.如图,牌楼的柱子与地面是垂
直的,如果牌楼上部的下边线 l 与柱子所在的直线 l1垂直,我们就能知道下边线 l 与地面α平行.
【问题】 (1)柱子所在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否可认为是地面α的
法向量?
(2)能否用空间向量表示这一线面位置关系?
知识点一 平面的法向量
定义:如果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 n 是空间中的一个非零向量,且
表示 n 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平面α ,则称 n 为平面α的一
个法向量,记作 .
垂直
n ⊥α
提醒 平面法向量的性质:①如果直线 l 垂直平面α,则直线 l 的任
意一个方向向量都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②如果 n 是平面α的一
个法向量,则对任意的实数λ≠0,空间向量λ n 也是平面α的一个
法向量,而且平面α的任意两个法向量都平行;③如果 n 为平面α
的一个法向量, A 为平面α上一个已知的点,则对于平面α上任意
一点 B ,向量 一定与向量 n 垂直,即 · n =0,从而可知平
面α的位置可由 n 和 A 唯一确定.
知识点二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
1. 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如果 v 是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 n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
当 时, l 与α垂直;当 时, l 与α平行,或
者 l 在α内.
n ∥ v
n ⊥ v
2. 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如果 n1是平面α1的一个法向量, n2是平面α2的一个法向量,则:
当 时,α1与α2垂直;当 时,α1与α2平行,或
者α1与α2重合.
【想一想】
已知 v 是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 n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如果 n
⊥ v ,那么直线 l 一定与平面α平行吗?
n1⊥ n2
n1∥ n2
提示:不一定.也可能 l α.
知识点三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1. 三垂线定理
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2.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则它也和这条
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2. 若直线 l 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直线 m 垂直于 l 在平面α内的投影,
l 与 m 垂直吗?
【想一想】
1. 定理中的已知直线是已知平面内的直线吗?
提示:一定是.
提示:不一定.若直线 m 在平面α外,例如 m ⊥α,尽管 m 垂直于直线
l 在平面α内的投影,也不能得出 m ⊥ l .
1. 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
4, k ),若α∥β,则 k 等于( )
A. 2 B. -4
C. 4 D. -2
2. 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 n =(-
2,0,-4),则( )
A. l ∥α B. l ⊥α
C. l α D. l 与α斜交
3. (多选)如图 PA 垂直于以 AB 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 C 为圆上异
于 A , B 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A ⊥ BC
B. BC ⊥平面 PAC
C. AC ⊥ PB
D. PC ⊥ BC
解析: 由题意有, PA ⊥平面 ABC ,∵ BC 平面 ABC ,∴ PA ⊥ BC ,故A对;∵ AC ⊥ BC ,且 PA ∩ AC = A , PA , AC 平
面 PAC ,∴ BC ⊥平面 PAC ,故B对;由 AC ⊥ BC ,有三垂线定理可
得 BC ⊥ PC ,故D对;若 AC ⊥ PB ,因为 AC ⊥ BC ,可得 AC ⊥平
面 PBC ,则 AC ⊥ PC ,与已知矛盾,故C错.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例1】 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 ABCD 是直角梯形, AD ∥ BC ,∠
ABC =90°, SA ⊥平面 ABCD , SA = AB = BC =1, AD .
(1)求平面 ABCD 的一个法向量;
解:以点 A 为原点, AD , AB , AS 所在的直线
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则 A (0,0,0), B (0,1,
0), C (1,1,0), D ( 0,0), S (0,
0,1).
(1)∵ SA ⊥平面 ABCD ,∴ 0,0,1)
是平面 ABCD 的一个法向量.
(2)求平面 SAB 的一个法向量;
解: ∵ AD ⊥ AB , AD ⊥ SA ,∴ AD ⊥平面 SAB ,
∴ ( 0,0)是平面 SAB 的一个法向量.
(3)求平面 SCD 的一个法向量.
解:在平面 SCD 中 ( 1,0) 1,1,-1).
设平面 SCD 的法向量是 n =( x , y , z ),则 n n ∴
得方程组∴
令 y =-1,则 z =1, x =2,∴ n =(2,-1,1).
∴ n =(2,-1,1)是平面 SCD 的一个法向量.
通性通法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法向量的步骤
【跟踪训练】
过空间三点 A (1,1,0), B (1,0,1), C (0,1,1)的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是( )
A. (1,1,1) B. (1,1,-1)
C. (1,0,1) D. (-1,0,1)
解析: 0,-1,1) -1,0,1).设平面的法向
量为 a =( x , y , z ).由题意知 a · 0, a · 0,所以
z =1,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1,
1,1).故选A.
题型二 利用法向量证明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例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 E , F , M 分别
为棱 BB1, CD , AA1的中点.证明:
(1) C1 M ∥平面 ADE ;
证明:以 D 为原点,向
x 轴, y 轴, z 轴的正方向
建立坐标系如图,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 D (0,0,0), A (1,0,0), E (1,1
), C1(0,1,1), M (1,0 ) 1,0,0) (1,1 )
(1,-1 ).
设平面 ADE 的法向量为 m =( a , b , c ),
则
令 c =2,得 m =(0,-1,2),
∵ m · 0,-1,2)·(1,-1 )=0+1-1=0,
∴ m .
又 C1 M 平面 ADE ,∴ C1 M ∥平面 ADE .
(2)平面 ADE ⊥平面 A1 D1 F .
证明: 由 D1(0,0,1), A1(1,0,1), F (0 0),
1,0,0) (0 -1),
设平面 A1 D1 F 的法向量为 n =( x , y , z ),
则
令 y =2,则 n =(0,2,1).
∵ m · n =(0,-1,2)·(0,2,1)=0-2+2=0,
∴ m ⊥ n .∴平面 ADE ⊥平面 A1 D1 F .
【母题探究】
1. (变设问)本例条件不变,试求直线 D1 E 的一个方向向量和平面
EFM 的一个法向量.
解:如例题建系定坐标, D1(0,0,1), E (1,1 ), M
(1,0 ),
∴ (1,1 ),即直线 D1 E 的一个方向向量.
设平面 EFM 的法向量为 n1=( x1, y1, z1),
∵ F (0 0),∴ (-1 ) 0,-
1,0),
由
∴ x1=1,则 z1=-2.
∴平面 EFM 的一个法向量为(1,0,-2).
2. (变条件,变设问)在本例中设 D1 B1的中点为 N ,其他条件不变.
试证: EN ⊥平面 B1 AC .
证明:如例题建系, E (1,1 ), N ( 1), A (1,
0,0), B1(1,1,1), C (0,1,0).
∴ ( ) 0,1,1),
-1,1,0),
∴ · 0 · 0,
∴ EN ⊥ AB1, EN ⊥ A C.
又 AB1∩ AC = A ,∴ EN ⊥平面 B1 AC .
通性通法
利用向量法证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思路
(1)线面平行: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是 a ,平面α的法向量是 u ,则要
证明 l ∥α,只需证明 a ⊥ u ,即 a · u =0;
(2)面面平行:若能求出平面α,β的法向量 u , v ,则要证明α∥β,
只需证明 u ∥ v ;
(3)线面垂直: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 u ,则要
证明 l ⊥α,只需证明 a ∥ u 即可;
(4)面面垂直:①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②证明一个平面的法
向量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跟踪训练】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平面 PAD ⊥平面 ABCD , E 为 AD 的中
点, PA ⊥ AD , BE ∥ CD , BE ⊥ AD , PA = AE = BE =2, CD =1.
(1)求证:平面 PAD ⊥平面 PCD ;
解:证明:由已知平面 PAD ⊥平面 ABCD , PA ⊥ AD ,且平面 PAD ∩平面 ABCD = AD ,
所以 PA ⊥平面 ABCD ,又因为 CD 平面 ABCD ,所以 PA ⊥ CD ,
又由 BE ⊥ AD ,且 BE ∥ CD ,所以 CD ⊥ AD ,
所以 CD ⊥平面 PAD ,
因为 CD 平面 PCD ,所以平面 PAD ⊥平面 PCD .
(2)在线段 PE 上是否存在点 M ,使得 DM ∥平面 PBC ?若存在,求
出点 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以 E 为原点,
x 轴, y 轴的正方向,
过 E 垂直于平面 ABCD 的直线为 z 轴,建立如图
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E - xyz ,
则点 E (0,0,0), P (0,-2,2), A
(0,-2,0), B (2,0,0), C (1,2,
0), D (0,2,0).
所 2,2,-2) -1,2,0).
设平面 PBC 的法向量为 n =( x , y , z ),所
令 y =1,可得 x =2, z =3,所以 n =(2,1,3),
“线段 PE 上存在点 M ,使得 DM ∥平面 PBC ”等价于 · n =0”.
因 0,2,-2), λ 0,2λ,-2λ),λ∈[0,1],
则 M (0,2λ-2,2-2λ) 0,2λ-4,2-2λ).
所 · n =2λ-4+6-6λ=0,解得λ 所以线段 PE 上存在点 M ,即 PE 中点,使得 DM ∥平面 PBC .
题型三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例3】 在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 P 是 DD1的中点, O 为底面
ABCD 的中心.求证: B1 O ⊥ PA .
证明:如图,可知 PA 是平面 BB1 D1 D 的一条斜线
段, B1 O 是平面 BB1 D1 D 内的一条线段.
由条件可知, AO ⊥平面 BB1 D1 D ,连接 PO ,则
PO 为 PA 在平面 BB1 D1 D 内的射影.连接 B1 P ,设
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的棱长为1,则 B1 D1
D1 P DP DO BO BB1=1,
∴ B1 P PO B1 O ∴ PO2+ B1 O2= B1 P2,∴ PO ⊥ B1 O . 根据三垂线定理可得 B1 O ⊥ AP .
通性通法
利用三垂线定理证明垂直的步骤
(1)找平面(基准面)及平面的垂线;
(2)找射影线(平面上的直线与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线);
(3)证明射影线与直线垂直,从而得线线垂直,更进一步证明线面
垂直或面面垂直.
【跟踪训练】
在四面体 PABC 中, PA ⊥ BC , PB ⊥ AC ,求证: PC ⊥ AB .
证明:如图,过 P 作 PH ⊥平面 ABC ,连接 AH 并
延长交 BC 于 E ,
连接 BH 并延长交 AC 于 F , PH ⊥平面 ABC , PA
⊥ BC ,
而 PA 在平面 ABC 内的射影为 AH ,由三垂线定理
的逆定理知 BC ⊥ AH ,
同理可证 BF ⊥ AC . 则 H 为△ ABC 的垂心,连接 CH 并延长交 AB 于 G ,
于是 CG ⊥ AB ,而 CH 是 PC 在平面 ABC 的射影,故 PC ⊥ AB .
1. 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a =(1,2,-1),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m =
(-2,-4, k ),若 l ⊥α,则实数 k =( )
A. 2 B. -10
C. -2 D. 10
解析: ∵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a =(1,2,-1),平面α的一个法
向量 m =(-2,-4, k ), l ⊥α,∴ a ∥ m ,∴ k =2.
2. 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为 a =(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 b =
(-2,-4, k ),若α⊥β,则 k =( )
A. 4 B. -4
C. 5 D. -5
解析: ∵α⊥β,∴ a ⊥ b ,∴ a · b =1×(-2)+2×(-4)+
(-2)· k =0,∴ k =-5.
3. 已知 P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如 2,-1,
-4) 4,2,0) 1,2,-1),则下列结论
中错误的是( )
A.
B.
C. ABCD 的法向量
D. ∥
解析: 因 · 2-2+4=0,所 A正
确;因 · 4+4+0=0,所 B正确;由
A,B知,C正确 2,3,4) -1,
2,-1)不平行,故D错误.故选D.
4. (多选)已知点 P (1,-1,2)在平面α内,平面α的法向量 n =
(2,-1,2), 则下列点在α内的是( )
A. (2,3,3) B. (3,-3,4)
C. (1,3,4) D. (2,0,1)
解析: 对于A选项,记点 A (2,3,3) 1,4,1)
· n =2-4+2=0,点(2,3,3)在平面α内;对于B选项,记
点 B (3,-3,4) 2,-2,2) · n =4+2+4≠0,
点(3,-3,4)不在平面α内;对于C选项,记点 C (1,3,4) 0,4,2) · n =0-4+4=0,点(1,3,4)在平面α
内;对于D选项,记点 D (2,0,1) 1,1,-1)
· n =2-1-2≠0,点(2,0,1)不在平面α内.故选A、C.
5. 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3λ,6,λ+6),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
为(λ+1,3,2λ),若α∥β,则λ= .
解析:∵α∥β,∴ λ=2.
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设 A 是空间一定点, n 为空间内一非零向量,满足条 · n =0的
点 M 构成的图形是( )
A. 圆 B. 直线
C. 平面 D. 线段
解析: M 构成的图形经过点 A ,且是以 n 为法向量的平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设μ=(2,2,-1)是平面α的法向量, a =(-3,4,2)是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则直线 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 D. 不能确定
解析: ∵μ=(2,2,-1)是平面α的法向量,
a =(-3,4,2)是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μ· a =-6+8-2=0,
∴直线 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已 1,5,-2) 3,1, z ), x -1, y ,-3),且 BP ⊥平面 ABC ,则实数 x , y , z 分别为
( )
A. 4 B. 4
C. 2,4 D. 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 ∴ · 0,即3+5-2 z =0,得 z
=4,又 BP ⊥平面 ABC ,∴
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如图,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 M , E , F , G , H 分别为
BB1, A1 B1, B1 C1, AA1, BC 的中点,则( )
A. DE ∥平面 ACM
B. DF ∥平面 ACM
C. DG ∥平面 ACM
D. DH ∥平面 A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 A (0,0,2), C
(2,2,2), M (2,0,1), E (1,
0,0), F (2,1,0), G (0,0,1),
H (2,1,2), D (0,2,2),
1,-2,-2) 2,-1,-2) 0,-2,-1) 2,-1,0) 2,2,0) 2,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设面 ACM 的法向量为 n =( x , y , z ),则 x =1,则 y =-1, z =2,所以 n =(1,-1,2),因为 n · 1×1+(-2)×(-1)+2×(-2)=-1, n · 1×2+(-1)×(-1)+2×(-2)=-1, n · 0×1+(-2)×(-1)+2×(-1)=0, n · 1×2+(-1)×(-1)+2×0=3,所以 n DG 平面 ACM ,所以 DG ∥平面 ACM ,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多选)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 - xyz 中,平面α的法向量 n =(2,2,
1),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轴一定与平面α相交
B. 平面α一定经过点 O
C. 若 m =(-1,-1, ),则 l ⊥α
D. 若 m =(-1,0,2),则 l ∥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不妨设 x 轴的方向向量为 a =(1,0,0),则 a · n =
(1,0,0)·(2,2,1)=2≠0,故 x 轴一定与平面α相交,A正
确;平面α不一定经过点 O ,B错误;因为(2,2,1)=-2(-
1,-1 ),即 n =-2 m ,故 l ⊥α,C正确;因为 m · n =(-
1,0,2)·(2,2,1)=-2+2=0,所以 m ⊥ n ,所以 l ∥α或 l 在
平面α上,故D错误.故选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若不同的平面α,β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m =( 1), n
=( 1,3),则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 .
解析:由题意,平面α,β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m =( -
1), n =( -1,3),可得 n =-3 m ,所以 m ∥ n ,所以
α∥β,即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平行.
平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如图,长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 BD1为体对角线,当底面 ABCD
满足条件 时,有 BD1⊥ A1 C1.
解析: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知:当 AC ⊥ BD 时结论成立.
AC ⊥ 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如图,在长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 AB = BC =1, AA1=3, E , F 分别是棱 AA1, BB1上的点, A1 E =2 EA , EF ∥ AB . 若以 DA , DC , DD1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平面 EFC1 D1的单位法向量的坐标 .
( 0 )或
(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设平面 EFC1 D1的单位法向量为 a =( x , y , z ),则 a a x2+ y2+ z2=1.
0,1,0) 1,0,-2),所以
解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如图,在三棱柱 ABC - A1 B1 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 AB ⊥ BC , E , F 分别为 A1 C1和 BC 的中点.求证:
(1)平面 ABE ⊥平面 B1 BCC1;
证明:以 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BC , BA ,
BB1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所示
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BC = a , AB = b , BB1
= c ,则 B (0,0,0), A (0, b ,0), C1
( a ,0, c ), F ( 0,0), E (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0,- b ,0),
( c ).
设平面 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 x , y , z ),则
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令 x =2,则 y =0, z = n =(2,0 ).
又平面 B1 BCC1的一个法向量为 n1=(0,1,0).
∵ n1· n =2×0+0×1+( )×0=0,
∴平面 ABE ⊥平面 B1 BCC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C1 F ∥平面 ABE .
证明: ( 0,- c ),且 n · 0,
∴ C1 F ∥平面 ABE 或 C1 F 平面 ABE .
又∵ C1 F 平面 ABE ,∴ C1 F ∥平面 AB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在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点 E 是棱 AB 的中点,点 F 是四边
形 CDD1 C1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 AF ⊥ B1 E ,则点 F 为( )
A. 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 B. 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
C. 一个圆上任意一点 D. 一个椭圆上任意一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在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因为 AF ⊥ B1 E ,所以 F
在过 A 点且与 B1 E 垂直的一个平面α内, α的一个法
向量,又平面 CDD1 C1的法向量
α与平面 CDD1 C1一定相交于直线 l ,所以点 F 在
直线 l 上运动.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如图,在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点 P 为线段 D1 B 上的动点,
M , N 分别为棱 BC , AB 的中点,若 DP ∥平面 B1 MN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如图所示,以 D 为原点 x ,
y ,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边
长为2,可得 D (0,0,0), D1(0,0,2), B (2,2,0),
B1(2,2,2), M (1,2,0), N (2,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λ(0≤λ≤1),可 λ 2λ,2λ,-2λ),可得 P (2λ,2λ,2-2λ),可 2λ,2λ,2-2λ).因 -1,0,-2) 0,-1,-2),设平面 B1 MN 的一个法向量 n =( x , y , x ),则有 x =-2,则 n =(-2,-2,1).因为 DP
∥平面 B1 MN ,所 · n =(2λ,2λ,2-2λ)·(-2,-2,
1)=-4λ-4λ+2-2λ=0,解得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 P -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 ABC =∠
BCD =90°, AB = BC = PB = PC =2 CD ,侧面 PBC ⊥底面
ABCD . 求证: PA ⊥ BD .
证明:如图,取 BC 的中点 O ,连接 AO 交 BD 于
点 E ,连接 PO .
因为 PB = PC ,所以 PO ⊥ B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又平面 PBC ⊥平面 ABCD ,平面 PBC ∩平面
ABCD = BC ,
所以 PO ⊥平面 ABCD ,所以 AP 在平面 ABCD 内
的射影为 AO .
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由于 AB = BC =2 CD ,
易知Rt△ ABO ≌Rt△ BCD ,
所以∠ BEO =∠ OAB +∠ DBA =∠ DBC +∠
DBA =90°,即 AO ⊥ BD .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PA ⊥ B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 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 ABEF 所在平面
互相垂直,动点 M , N 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 AC 和 BF 上移动,且
CM = BN = a (0< a .则下列结论:
①当 a ME 与 CN 相交;
② MN 始终与平面 BCE 平行;
③异面直线 AC 与 BF 所成的角为45°;
④ MN 的最小值 .
正确的序号是 .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题意, 以 B 为坐标原点, BA ,
BE , BC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正方形
ABCD , ABFE 的边长为1,所以 A (1,0,
0), B (0,0,0), C (0,0,1), D
(1,0,1), E (0,1,0), F (1,1,0),因为 CM = BN = a ,所以 M ( 0,1 ), N ( 0),若 ME 与 CN 相交,则四点共面,又 M , C , E 在平面 ACE 内,所以当且仅当 N 在平面 ACE 内时, ME 与 CN 相交,此时 a ①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平面 BCE 的法向量 1,0,0) (0 1) · 0 MN 始终与平面 BCE 平行,故②正确
-1,0,1) 1,1,0),设异面直线 AC 与 BF 所成的角为θ, cos θ AC 与
BF 所成的角为60°,故③错误; MN =| | 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且 AD ∥
BC ,∠ ABC =∠ PAD =90°,侧面 PAD ⊥底面 ABCD . PA = AB =
BC AD .
(1)求证: CD ⊥平面 PA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因为∠ PAD =90°,所以 PA ⊥ AD . 又
因为侧面 PAD ⊥底面 ABCD ,且侧面 PAD
∩底面 ABCD = AD ,所以 PA ⊥底面
ABCD . 又因为∠ BAD =90°,所以 AB ,
AD , AP 两两垂直.分别以 AB , AD , AP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AD =2,则 A (0,0,0), B (1,0,0), C (1,1,0), D (0,2,0), P (0,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证明 0,0,1)
1,1,0) -1,1,0),
可 · 0 · 0,
所以 AP ⊥ CD , AC ⊥ CD .
又因为 AP ∩ AC = A ,所以 CD ⊥平面 PA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侧棱 PA 上是否存在点 E ,使得 BE ∥平面 PCD ?若存在,指
出点 E 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设侧棱 PA 的中点是 E ,则 E (0,0 ) (-1,0 ).
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是 n =( x , y , z ),
-1,1,0) 0,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所以 x =1,则 y =1, z =2,
所以平面 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1,1,2).
所以 n · 1,1,2)·(-1,0 )=0,所以 n .
因为 BE 平面 PCD ,所以 BE ∥平面 PCD .
综上所述,当 E 为 PA 的中点时, BE ∥平面 PC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