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18:16:50

文档简介

一、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本章中的数学运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及空间距离.
培优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c,O为底面ABCD的中心,G为△D1C1O的重心,则=(  )
A.a+b+c   B.a+b+c
C.a+b+c D.a+b+c
尝试解答
【例2】 如图,四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排成一个正四棱柱,AB是一条侧棱,Pi,P'i(i=1,2,…,8)分别是上下底面上其余的八个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2;②=++;③·(i=1,2,…,8)不同值的个数为4.
A.3   B.2   C.1   D.0
尝试解答
培优二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例3】 已知向量a=(1,-3,2),b=(-2,1,1),点A(-3,-1,4),B(-2,-2,2).
(1)求|2a+b|;
(2)若O为坐标原点,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
尝试解答
培优三 空间角的计算
【例4】 在四棱锥Q -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若AD=2,QD=QA=,QC=3.
(1)证明:平面QAD⊥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QD-A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尝试解答
培优四 空间距离的计算
【例5】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平面ABCD,且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尝试解答
二、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本章核心素养——直观想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利用图形判断或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巧建空间坐标系.
培优五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问题
【例6】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平面ADEF⊥平面ABCD,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四边形ABCD为梯形,且AD∥BC,∠BAD=90°,AB=AD=1,BC=3.
(1)求证:AF⊥CD;
(2)线段BD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CE∥平面AFM?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尝试解答
培优六 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例7】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D,E分别是AA1、B1C的中点.
(1)证明:DE⊥平面BCC1B1;
(2)已知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30°,求二面角D-BC-B1的余弦值.
尝试解答
章末复习与总结
【例1】 A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c,O为底面ABCD的中心,G为△D1C1O的重心,连接OG,则=+=(+)+(+)=(b+c)+[(+)++(+)+]=(b+c)+(-b+c)+a+(b+c)+a=a+b+c.故选A.
【例2】 C 对于①,||===3,①错误;对于②,=+=++,又=,=,∴=++,②正确;对于③,·=·(+)=||2+·=1+·,∵AB⊥平面BP6P8P2,BPi 平面BP6P8P2,∴AB⊥BPi,即·=0,∴·=1,仅有1个值,③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为1个.故选C.
【例3】 解:(1)2a+b=(2,-6,4)+(-2,1,1)=(0,-5,5),
∴|2a+b|==5.
(2)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点E(x,y,z),则有∥,
且·b=0.
∵=(x+3,y+1,z-4),=(1,-1,-2),
∴解得
故在直线AB上存在点E,使得⊥b.
【例4】 解:(1)证明:取AD的中点E,连接QE,CE,∵QD=QA=,∴QE⊥AD.
∵AD=2,∴DE=1,∴QE==2,CE==.
∴QE2+CE2=9=QC2,∴QE⊥CE.
又∵AD∩CE=E,∴QE⊥平面ABCD.∵QE 平面QAD,∴平面QAD⊥平面ABCD.
(2)法一 取BC中点F,连接EF,易得EF,ED,EQ两两垂直,
如图,分别以EF,ED,EQ所在的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2,-1,0),Q(0,0,2),D(0,1,0),
∴=(-2,1,2),=(0,1,-2),设平面BQD的一个法向量n1=(x,y,z),
则 取z=1,
可得x=2,y=2,
∴n1=(2,2,1).
易知平面QDA的一个法向量n2=(1,0,0).
设二面角B-QD-A的平面角为θ,则θ为锐角.
cos θ=|cos<n1,n2>|===.∴二面角B-QD-A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法二 由(1)知平面QAD⊥平面ABCD,
又∵BA⊥AD,BA 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QAD=AD,∴BA⊥平面QAD.
过A作AM⊥QD于点M,连接BM.则∠AMB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S△QAD=×2×2=×·AM AM=,
∴BM= =,∴cos∠AMB==.
∴二面角B-QD-A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例5】 解:法一 如图所示,以C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CB,CG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0,4,0),E(2,4,0),F(4,2,0),G(0,0,2).
∴=(4,2,-2),=(2,-2,0),
设平面GEF的法向量为n=(x,y,z),
则 取x=1,则n=(1,1,3)为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又=(2,0,0),
∴点B到平面GEF的距离d===.
法二 连接AC,BD交于点O,设AC与EF交于点H,连接GH,GO,如图所示.
∵E,F分别为AB,AD的中点,∴EF∥BD.
∵BD 平面EFG,∴BD∥平面EFG,
∴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为点O到平面EFG的距离.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EF⊥AC.
∵GC⊥EF,GC∩AC=C,∴EF⊥平面GCH.
∵EF 平面EFG,∴平面EFG⊥平面GCH.
过O点作OM⊥GH于点M,则OM⊥平面EFG,因此线段OM的长是点O到平面EFG的距离,也等于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CH=AC=×4=3,OH=AC=.
∵GC=2,且GC⊥CA,∴GH==.
∵Rt△OMH∽Rt△GCH,∴=,∴OM=.
∴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为.
【例6】 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所以AF⊥AD,
又因为平面ADEF⊥平面ABCD,平面ADEF∩平面ABCD=AD,
所以AF⊥平面ABCD.
所以AF⊥CD.
(2)因为∠BAD=90°,所以AB,AD,AF两两垂直,
以A为原点, 向量,,所在的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0,0,0),B(1,0,0),C(1,3,0),D(0,1,0),E(0,1,1),F(0,0,1).
假设线段BD上存在点M,使得直线CE∥平面AFM.设=λ(λ∈[0,1]),因此=λ(λ∈[0,1]),所以M的坐标为(1-λ,λ,0).=(-1,-2,1).
设平面AFM的法向量为n=(x1,y1,z1),=(0,0,1),=(1-λ,λ,0),
所以n=(-λ,1-λ,0),因为直线CE∥平面AFM,所以有⊥n λ-2(1-λ)=0 λ=,即=.
【例7】 解:(1)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AC=2,AA1=2t,t>0,
则D(0,0,t),B(2,0,0),C(0,2,0),B1(2,0,2t),E(1,1,t),
∴=(1,1,0),=(0,0,2t),=(-2,2,0),
∴·=(1,1,0)·(0,0,2t)=0,·=(1,1,0)·(-2,2,0)=0,
∴⊥,⊥,即DE⊥BB1,DE⊥BC,
又BB1∩BC=B,∴DE⊥平面BCC1B1.
(2)设平面BCD的法向量为m=(x,y,z),又=(-2,0,t),=(-2,2,0),
∴即
令x=t,可得m=(t,t,2),
∵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30°,又=(2,-2,2t),
∴|cos<m,>|=sin 30°=,即=,
∴=,解得t=,
∴m=(,,2),又DE⊥平面BCC1B1,=(1,1,0)为平面BCC1B1的一个法向量,
∴cos<m,>===,
∴二面角D-BC-B1的余弦值为.
1 / 3(共29张PPT)
章末复习与总结
一、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
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
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本章中的数学运
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空间向量
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及空间距离.
培优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 如图,在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 a b c , O 为底面 ABCD 的中心, G 为△ D1 C1 O 的重心,
A. a b c B. a + b c
C. a b c D. a b c
解析: 在正方体 ABCD - A1 B1 C1 D1中 a b c , O 为底面 ABCD 的中心, G 为△ D1 C1 O 的重心,连接 OG , b + c [ ] b + c - b + c a b + c a a b c .故选A.
①| |=2
· i =1,2,…,8)不同值的
个数为4.
【例2】 如图,四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排成一个正四棱柱, AB 是一
条侧棱, Pi ,P' i ( i =1,2,…,8)分别是上下底面上其余的八个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 3 B. 2
C. 1 D. 0
解析: 对于①,| | 3,①错误;
对于②
∴ ②正确;对于③
· · =| |2 · 1 ·
∵ AB ⊥平面 BP6 P8 P2, BPi 平面 BP6 P8 P2,∴ AB ⊥ BPi ,
· 0,∴ · 1,仅有1个值,③错误;综上所述:正确
的个数为1个.故选C.
培优二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例3】 已知向量 a =(1,-3,2), b =(-2,1,1),点 A
(-3,-1,4), B (-2,-2,2).
(1)求|2 a + b |;
解:2 a + b =(2,-6,4)+(-2,1,1)=(0,-5,5),
∴|2 a + b | 5 .
(2)若 O 为坐标原点,在直线 AB 上是否存在一点 E ,使 b ?
解: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点 E ( x , y , z ),则 ∥
· b =0.
∵ x +3, y +1, z -4) 1,-1,-2),

故在直线 AB 上存在点 E ( ),使 b .
培优三 空间角的计算
【例4】 在四棱锥 Q - ABCD 中,底面 ABCD 是正方形,若 AD =2,
QD = QA QC =3.
(1)证明:平面 QAD ⊥平面 ABCD ;
解:证明:取 AD 的中点 E ,连接 QE , CE ,∵ QD = QA ∴ QE ⊥ AD .
∵ AD =2,∴ DE =1,∴ QE 2, CE .
∴ QE2+ CE2=9= QC2,∴ QE ⊥ CE .
又∵ AD ∩ CE = E ,∴ QE ⊥平面 ABCD .
∵ QE 平面 QAD ,∴平面 QAD ⊥平面 ABCD .
(2)求二面角 B - QD -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法一 取 BC 中点 F ,连接 EF ,
易得 EF , ED , EQ 两两垂直,
如图,分别以 EF , ED , EQ 所在的直线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B (2,-1,0), Q (0,0,2), D
(0,1,0),
∴ -2,1,2) 0,1,-2),
设平面 BQD 的一个法向量 n1=( x , y , z ),
z =1,
可得 x =2, y =2,∴ n1=(2,2,1).
易知平面 QDA 的一个法向量 n2=(1,0,0).
设二面角 B - QD - A 的平面角为θ,则θ为锐角.
cos θ=| cos < n1, n2>| .∴二面角 B - QD -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
法二 由(1)知平面 QAD ⊥平面 ABCD ,
又∵ BA ⊥ AD , BA 平面 ABCD ,平面 ABCD ∩平面 QAD = AD ,
∴ BA ⊥平面 QAD .
过 A 作 AM ⊥ QD 于点 M ,连接 BM . 则∠ AMB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 S△ QAD 2×2 · AM AM
∴ BM = ∴ cos ∠ AMB .
∴二面角 B - QD -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
培优四 空间距离的计算
【例5】 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4, E , F 分别是
AB , AD 的中点, GC ⊥平面 ABCD ,且 GC =2,求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解:法一 如图所示,以 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CD , CB , CG 所在
的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B (0,4,0), E
(2,4,0), F (4,2,0), G (0,0,2).
∴ 4,2,-2) 2,-2,0),
设平面 GEF 的法向量为 n =( x , y , z ),
则 x =1,则 n =(1,
1,3)为平面 EFG 的一个法向量. 2,0,0),
∴点 B 到平面 GEF 的距离 d .
法二 连接 AC , BD 交于点 O ,设 AC 与 EF 交于
点 H ,连接 GH , GO ,如图所示.
∵ E , F 分别为 AB , AD 的中点,∴ EF ∥ BD .
∵ BD 平面 EFG ,∴ BD ∥平面 EFG ,
∴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为点 O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C ⊥ BD ,∴ EF ⊥ AC .
∵ GC ⊥ EF , GC ∩ AC = C ,∴ EF ⊥平面 GCH .
∵ EF 平面 EFG ,∴平面 EFG ⊥平面 GCH .
过 O 点作 OM ⊥ GH 于点 M ,则 OM ⊥平面 EFG ,因此线段 OM 的长
是点 O 到平面 EFG 的距离,也等于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4,
∴ CH AC 4 3 OH AC .
∵ GC =2,且 GC ⊥ CA ,∴ GH .
∵Rt△ OMH ∽Rt△ GCH ,∴ ∴ OM .
∴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
二、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
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本章核心素养——直观想象主要
涉及以下内容.利用图形判断或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巧
建空间坐标系.
培优五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问题
【例6】 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 中,平面 ADEF ⊥平面 ABCD ,四
边形 ADEF 为正方形,四边形 ABCD 为梯形,且 AD ∥ BC ,∠ BAD =
90°, AB = AD =1, BC =3.
(1)求证: AF ⊥ CD ;
解:证明:因为四边形 ADEF 为正方
形,所以 AF ⊥ AD ,
又因为平面 ADEF ⊥平面 ABCD ,平面
ADEF ∩平面 ABCD = AD ,
所以 AF ⊥平面 ABCD .
所以 AF ⊥ CD .
(2)线段 BD 上是否存在点 M ,使得直线 CE ∥平面 AFM ?若存在,
.
解:因为∠ BAD =90°,所以 AB ,
AD , AF 两两垂直,
以 A 为原点, 向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
标系如图所示,则 A (0,0,0), B (1,
0,0), C (1,3,0), D (0,1,0),
E (0,1,1), F (0,0,1).
假设线段 BD 上存在点 M ,使得直线 CE ∥平面 AFM . λ(λ∈[0,1]),因 λ λ∈[0,1]),所以 M 的坐标
为(1-λ,λ,0). -1,-2,1).
设平面 AFM 的法向量为 n =( x1, y1, z1) 0,0,1) 1-λ,λ,0),
n =(-λ,1-λ,0),因为直线 CE ∥平面 AFM ,所以 n λ-2(1-λ)=0 λ .
培优六 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例7】 如图,直三棱柱 ABC - A1 B1 C1中,∠ BAC =90°, AB =
AC , D , E 分别是 AA1、 B1 C 的中点.
(1)证明: DE ⊥平面 BCC1 B1;
解: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B = AC =2, AA1=2 t , t >0,
则 D (0,0, t ), B (2,0,0), C
(0,2,0), B1(2,0,2 t ), E
(1,1, t ),
∴ 1,1,0) 0,0,
2 t ) -2,2,0),
∴ · 1,1,0)·(0,0,2 t )=0 · 1,1,0)·(-2,2,0)=0,
∴ DE ⊥ BB1, DE ⊥ BC ,
又 BB1∩ BC = B ,∴ DE ⊥平面 BCC1 B1.
(2)已知 B1 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30°,求二面角 D - BC - B1的余
弦值.
解:设平面 BCD 的法向量为 m =( x , y , z ), -2,0, t ) -2,2,0),


令 x = t ,可得 m =( t , t ,2),
∵ B1 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30°, 2,-2,2 t ),
∴| cos < m |= sin 30°
∴ t
∴ m = 2),又 DE ⊥平面
BCC1 B1 1,1,0)为平面 BCC1 B1的一个法向量,
∴ cos < m
∴二面角 D - BC - B1的余弦值 .
谢 谢 观 看!